金晶?オ?
摘要:
2013年,習近平在給全球創業周的賀電中講到:“青年是國家和民族的希望,創新是社會進步的靈魂,創業是推動經濟社會發展、改善民生的重要途徑。青年學生富有想象力和創造力,是創新創業的有生力量。希望廣大青年學生把自己的人生追求同國家發展進步、人民偉大實踐緊密結合起來,刻苦學習,腳踏實地,銳意進取,在創新創業中展示才華、服務社會。”2015 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也提出 “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理念,引發了全國各界的關注。因此,高校必須要擔負起創新創業教育的責任,有針對性的培育大學生在創新創業方面的意識,才能為社會輸送更多適應時代發展的人才。
關鍵詞:黨員培育;創新創業
為適應創新創業的教育背景,高校各級黨組織努力探索大學生創新創業的方法途徑,深入挖掘其創新創業的潛力,為培養適應社會發展的新型人才做出了突出貢獻。
一、高校圍繞創新創業開展教育的主要問題
1.大學生的創新創業意識有所欠缺
大學生在校期間,最為關注的是自身專業知識的學習,有的學生對創新創業這方面認知程度不高,不能充分認識到其重要性,僅僅滿足于學分修夠了、任務完成了、圓滿畢業了的短期目標,未能樹立起適應社會、成長成才的遠大抱負。還有的大學生雖然想法很超前、點子很新穎,也想在創新創業方面有所作為,但因為缺乏自信心以及得不到必要的指導和幫助而不敢付諸于實踐,使得大家對創新創業的主動性不強。
2.對創新創業教育缺乏必要的培訓和指導
對于創新創業教育,高校缺乏必要的指導和培訓集中體現在三個方面。首先是課程的設計具有片面性,不能創新創業教育完美的融合到各項教學當中,特別是與文化基礎知識和專業知識結合率低,理論與實際結合的不夠緊密。其次是專業性的創新創業教育教師不能滿足需求。特別是當前各個高校把創新創業教育納入教學體系后,為了解決師資力量緊缺的問題,直接把一些其他教師隨意調換到創新創業這一教學崗位上,在創新創業方面的理論基礎和實踐經驗還存在差距。第三是創新創業教育的方式方法不夠靈活。在實際教學過程中,除了必要創新創業理論知識學習外,還要把理論轉化為實踐,不僅要有深入的課堂教學,還要有豐富的配合活動,一些高校在利用第二課堂開展活動時,雖然配合活動很多,比如“大講堂”、“創業大賽”等,但這些活動缺乏新穎性,內容不規范、不系統,未形成品牌效應,教育效果不夠明顯。
3.對創新創業教育缺乏健全的服務保障機制
服務保障機制是開展好創新創業教育的基本前提,但當前高校對這一方面重視程度不高,主要有三個方面的表現:首先是沒有科學規范的組織機構。目前,有許多高校沒有成立專門機構來統籌和協調創新創業教育方面的工作,開展教學培訓、實踐比賽等活動隨意性強。其次是缺乏專門的創新創業實踐平臺。目前,一些高校因為師資力量、經費緊張等問題,尚未建立符合創新創業要求的實踐平臺。還有些高校建立了一些學校和企業合辦的創新創業教育實踐基地,但為“建”而建,缺乏實踐的計劃方案和配套措施,功能發揮不明顯。第三是缺乏必要的評比激勵機制。由于對創新創業教育沒有形成嚴格的考評機制,從而導致師生積極組織和參與創新創業教育的積極性不高,現有教育資源浪費。
二、大學生黨員培育與創新創業有機結合的重要意義
1.能極大提高大學生在創新創業方面的意識
正如習近平講到:“青年是國家和民族的希望,創新是社會進步的靈魂”,大學生作為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中堅力量,擔負著崇高的使命、肩負著重要的責任,而高校黨建工作的主要群體是廣大學生,具有基礎性的特點。一方面,高校基層黨組織要充分把學習、教育功能發揮出來,帶領廣大學生深入、系統的學習黨的創新理論,引導大家堅持道路自信、制度自信、理論自信和文化自信,自覺擁護和認同黨的領導,主動接受思想改造和黨的教育,深入扎實研究專業技術知識,充分發揮專業特長,努力為社會發展進步貢獻力量。另一方面,充分發揮組織優勢,基層黨組織針對普通群眾和黨員實行雙向培養。在吸收入黨積極分子和預備黨員上,把創新創業成果作為一個評比指標,真正把一些創新創業表現突出的學生吸收進來;在組織活動上,鼓勵黨員大學生積極參加創新創業活動。
2.能有效培育大學在創新創業方面的精神
共產黨的發展史就是一部不屈不撓的奮斗史。九十多年來,中國共產黨始終緊緊和人民站在一起,歷經艱苦卓絕的浴血奮戰,取得了民主革命勝利,建立了社會主義新中國,新中國成立后,我黨繼續發揚奮發圖強、開拓進取的精神,敢于攻堅克難,帶領國家飛速發展,人民生活水得到很大提高,特別是改革開放三十多年來取得的成績舉世矚目,建設小康社會的目標基本實現。在日常黨日活動、黨課教育中,我們可以深入學習黨史軍史,把黨史軍史所展現的開拓創新、不畏艱險的價值觀念滲透到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之中。引導廣大學生在就業觀念上得到改變,在成就夢想方面學會自強不息,在提升能力方面做到百折不撓,在面對挫折時學會持之以恒,樹立敢干、能干、想干的創新創業精神。
3.能使大學生在創新創業方面樹立正確的價值觀
學校不是真空,受社會多元文化的影響,大學生的思維方式和價值觀念都不同程度受到一些影響,理想信念動搖、社會責任感缺失、敬業精神淡化、吃苦精神不足、價值追求偏離等問題在一些學生身上還存在。在這種情況下,高校將思想政治教育和黨建充分結合起來,特別是將大學生的創新創業教育與當代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培育有機融合,加強大學生的價值觀和理想信念培育,促使大家在創新創業過程中充分認識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24個字的深刻含義和時代要求,分認清傳統革命精神在時代發展中的極端重要性,促使學生們努力樹立增強戰勝困難、一往無前的信心和動力,在創新創業中實現自我價值。
三、創新創業教育對大學生黨員培育的促進作用
1.創新創業教育對基層黨組織建設具有推動作用endprint
隨著網絡信息社會的發展,大學生的思維觀念更新非常快,都有自己的新想法、新觀點,高校基層黨組織在開展工作中的一些方式方法和宣傳模式已漸漸不能滿足新形勢需求,導致黨組織在大學生黨員心目中的重要性和神圣感有所降低,認為黨支部開展工作形式主義嚴重,缺乏操作性。因此,高校黨組織要取得學生們的認同,就必須找準癥結,加快適應信息社會發展需求,來改進黨組織開展工作的方式,并靈活使用廣大黨員樂于接受的宣傳手段讓大家認可。如開發手機APP、建立微信公眾號、建立網站和論壇等,充分發揮網絡輻射面廣、信息量大、傳輸速度快的功能,讓大學生黨員盡快了解掌握時事政治和國家大政方針,從網絡上學到工作生活中所必須的專業、經濟、社會知識,引導大家主動思考和參與社會建設。同時,我們還可以利用網絡開展思想政治教育和正確的輿論引導,劃分專門板塊設立創新創業專欄,為大家搭建創新創業平臺,鼓勵大學生開展創新創業實踐,收集創新創業的相關信息,為大家推送最新消息。
2. 創新創業教育能培養黨員之間團結協作精神
創新創業教育是一項系統工程,需要許多部門和機構之間通力配合、相互協作,力爭達到資源互補、相互促進、共同提高的目的。許多高校專門成立了創新創業的社團和組織,學校黨支部在組織黨員開展工作時,有意識與社團開展的活動搞好對接融合,讓黨員積極參加創新創業方面的交流、評比、競賽,讓黨員和群眾、黨員之間在開展創新創業活動之時,培養相互信任、相互配合、相互幫助的團結協作精神。黨支部在開展工作時還可以充分發揮校團委這個“群眾性組織”的作用,在創新創業過程中挖掘那些群眾威信高、號召力強、思想素質好、創新創業成果突出的團員青年,引導他們積極向黨組織靠攏,在任務中考察綜合素質,為黨組織培養接班人。
3.創新創業教育能極大提高黨員綜合素養
黨支部在圍繞創新創業教育開展活動時,不僅僅是一項任務的安排,更是對學生黨員工作能力的考察,要求更高。基層黨組織圍繞創新創業開展活動,能夠以活動為抓手教育引導廣大黨員樹立良好的團結協作意識、養成良好的工作習慣、形成積極向上的評比激勵氛圍,增強黨員能力素質。同時,在組織活動的過程中也提高黨組織的凝聚力、向心力,增強黨支部在群眾中的威信。
[參考文獻]
[1]劉迪,陳澤元,丁瓊.在高校學生黨支部中開展創新創業教育的探索實踐[J].創新與創業教育,2010,(03):51-53.
[2]袁素文,袁素紅.輔導員在加強班級創新創業教育中的地位與作用[J].創新與創業教育,2010,(03).
[3]史晶.黨建工作視域下拓展高校創新創業教育途徑探究[J].學校黨建與思想教育,2016,(05):84-86.
(作者單位:湖南工藝美術職業學院,湖南 益陽 413000)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