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伴隨著社會的快速發展,網絡已成為我國主要的發展趨勢,并在市場中占有主導地位。在這樣的形勢下,我國需要對傳統多媒體電視新聞進行改革和創新,合理利用新媒體發展我國的電視新聞節目,加快建設社會精神文化。因此,本文將針對我國電視新聞在新媒體環境下的蛻變和發展進行闡述。
關鍵詞:電視新聞 新媒體 發展 嬗變
自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社會經濟得到了快速的發展,隨之而來的是電視新聞取代了廣播新聞發展起來,為人們提供了重要的信息資源,同時也促進了我國經濟的繁榮。伴隨著21世紀的到來,計算機網絡得到了廣泛的應用,在我國發展的大環境下,形成了一種新的信息發展趨勢。新媒體逐漸出現在人們的視野中,此類傳媒力量具有方便、快捷、及時等特點,這些優勢使其快速地占領了電視新聞的主市場。但由于近些年來,新媒體過于注重炒作、傳播虛假信息和不良信息,導致廣大人民群眾對其產生了懷疑。因此,為了能夠贏得廣大人民群眾的信賴,需要對我國傳統的電視新聞進行改革,完善電視新聞的信息,并對新聞內容進行改進,為更好地發展電視新聞提供力量。
一、電視新聞節目的發展過程
電視新聞節目在我國信息傳播的過程中占有重要的位置,其主要原因是我國電視新聞節目具有三段發展歷程,其中包括萌芽階段、發展階段以及改革階段。萌芽階段是我國最初發展電視新聞節目的根源。受我國歷史因素的影響,我國發展電視新聞節目較晚,特別是在20世紀60年代,基本處于滯留狀態,并且在很長一段時間內沒有得到改善,從而導致廣播新聞在此期間占領了信息傳播的主導地位。但在發展階段,電視新聞節目利用宣傳方式取得了廣大人民群眾的信任。在發展的過程中,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電視機被廣泛應用于個人家庭中,實現了真正的全民覆蓋,也帶領電視新聞節目達到了最高峰,隨之取代了廣播新聞的重要性。伴隨著21世紀的到來,電視新聞的問題也逐漸增多,特別是近些年來互聯網的普及,迫使電視新聞節目發生改變。從以上我國發展電視新聞節目來看,電視新聞節目具有發展快、問題多、起步慢等特點,因此,電視新聞節目進入了最后的改革階段,需要加快我國電視新聞的改革。
二、我國電視新聞在新媒體環境下的蛻變
(一)直播美學的確立
受新媒體的影響,我國電視新聞節目在廣大人民群眾心中的位置逐日下滑。為了有效地緩解這一發展形勢,我國開始對電視新聞節目進行改革和創新,逐漸擺脫以往被動的情形。首先,確立直播美學。在發展電視新聞節目的過程中,應抓住電視直播的特點,通過直播的特色吸引廣大人民群眾的注意力,其主要表現形式為:(1)在導演的安排下,主持人根據所要求的內容和時間進行環節安排,并對其進行播放。該類表現形式不具備開放性,同時也無法保證新聞的實時性。(2)采用直播的方式,導演對所要直播的新聞事件中的人員進行安排,形成一個基本的結構框架。此類形式具備一定的開放性,能夠實時地傳播新聞信息。有效地利用直播美學,不僅能夠讓人們體會到新聞的實時性,同時也能夠展現出新聞時間的偶然性,進而讓觀眾將更多的注意力集中于此。一旦增加了人們對新聞事件的期待,新聞節目就會受到廣泛的關注。
(二)適時調整新聞生產平臺
現階段,由于新媒體的出現,電視新聞節目受到了嚴重的排擠。這一現象致使許多國家開始改變電視新聞節目的生產平臺,并采取了新的戰略方法。例如美國媒體利用直播的力量吸引廣大人民群眾的關注。受新媒體的影響,傳統媒體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了沖擊,一旦網絡媒體占領了整個媒體行業,將會導致電視新聞媒體從此失去原有的地位。雖然新媒體具有傳播速度快等特點,但仍然存在一定的弊端。例如新聞的不真實性以及隨意性,導致人們無法確認新聞的真實程度。因此,應對電視新聞節目的生產平臺進行適當的調整,改變以往過于古板的生產方式,同新媒體進行結合。新媒體之所以能夠受到人們的廣泛關注,主要是由于其自身具有發展的優勢,所以在發展電視新聞節目時,應主動借鑒新媒體發展的優點,并應用到電視新聞節目中,使電視新聞節目在今后的發展過程中結合新媒體的優點進行改革,逐漸恢復自身的主導地位。
三、結語
雖然我國電視新聞節目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新媒體的影響,但隨著電視新聞節目的不斷改革和創新,必然能夠跟上新媒體發展的腳步,更好地發揮自身的優勢。總之,電視新聞節目在今后的發展過程中應不斷進行完善,鞏固其在廣大人民群眾心中的地位,擺脫輿論的影響,幫助人們更好地識別新聞信息,發揮其自身的重要作用。
參考文獻:
[1]孟建,董軍.新媒體環境下我國電視新聞的嬗變與發展[J].國際新聞界,2013 (02).
[2]趙小云.新媒體環境下我國電視新聞的嬗變與發展[J].新聞研究導刊,2016(18).
[3]呂青.關于新媒體環境下我國電視新聞的嬗變與發展的思考[J].經濟管理:全文版,2016(09).
(作者簡介:董茸,女,本科,河北廣播電視臺,助理編輯,研究方向:新聞)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