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永利+房健+王濤
摘要:學前教育是我國教育事業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家長對子女的幼兒英語教育日益重視。立足承德市學前教育情況,對承德市學前英語教學現狀進行調查與分析,了解目前承德市學前英語教學存在的問題,探究制約學前英語教育教學整體水平的原因,比較民辦及公辦學前英語教學情況差異,結合實際,提出建設性對策建議,完善學前英語教育教學體系,為其他區域提升學前英語教學水平提供借鑒。
關鍵詞:學前 英語教學 承德
學前教育是終身學習的開端,是國民教育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是重要的社會公益事業。《國務院關于當前發展學前教育的若干意見》【國發〔2010〕41號】中提到:為貫徹落實黨的十七屆五中全會、全國教育工作會議精神和《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積極發展學前教育,促進學前教育事業科學發展,要把發展學前教育擺在更加重要的位置。日本、新加坡、香港等國家和地區都非常重視從小培養學生英語方面的學習。在日本的學前課程中并沒有單獨開始英語科目,但在增設的“綜合活動課程”中強調所學的英語知識方便生活,培養國際思維。而香港更是從學前一年級就開設英語課程,強調全英文教學模式。日本等國家的學前英語教育正在力圖弱化應試教育的影響,突出綜合實踐功能,變應試為實用,從而徹底改變傳統的英語學習模式。改革開放特別是新世紀以來,我國學前教育取得長足發展,普及程度逐步提高。但總體上看,欠發達地區的學前教育仍是各級各類教育中的薄弱環節,主要表現為教育資源短缺、投入不足、師資隊伍不健全、體制機制不完善、城鄉區域發展不平衡等。因此,部分地區學前教育英語教學情況不容樂觀。
一、研究承德市學前英語教學情況的意義
總體上看,越來越多的家長重視孩子的早期教育,但由于多數地方學前教育條件有限,城鄉區域學前教育發展不平衡,學前教育發展緩慢。教育部2000年7月出臺的《英語課程標準(實驗稿)》中規定:從2001年開始在全國范圍內有條件的幼兒園可開設英語課程。這一時期我國的學前英語教育蓬勃發展,而隨之帶來的學前英語教師短缺、課程設置不合理等問題突出。這一時期有關我國學前英語教育的研究較多,但大都從宏觀層面出發,屬于從理論到理論的研究,較少的就某一具體地區進行實證分析研究。
承德地處燕山深處,經濟發展較落后,教育具有“基礎條件有限、教育發展不夠均衡”等特點。基于承德市學前教育整體情況,通過對承德市10所幼兒園學前英語教學現狀的調查與分析,了解目前承德市學前英語教學存的問題,探究制約承德市學前英語教育教學整體水平的原因,結合實際情況,對民辦及公辦幼兒園英語教學情況進行比較,并提出針對性的對策建議,理論上有助于促進承德市學前英語教學體系的構建和豐富幼兒英語教育理論,實踐上從幼兒園管理、師資水平、教學內容、教學方法、教研活動及評價體系等視角提出解決問題的對策和建議,找出適合學前兒童英語教學的有效途徑,為提升承德市學前英語教育水平做出貢獻,同時對承德地方高等院校的學前師資人才培養提供建設性建議。
二、研究承德市學前英語教學情況的過程
為使研究有序進行,研究團隊制定了較為詳盡的實施方案,主要有前期準備階段、調查對象篩選階段、制定問卷階段、問卷調查和數據分析階段及形成研究成果和項目驗收階段。具體過程描述:
(一)前期準備階段
1.研究討論:準備階段期間,研究團隊組織項目組成員會議,討論項目具體研究方向,最后綜合多方面因素確定項目研究方向為調查承德市學前英語教學情況,項目題目為“承德市學前英語教學情況調查”。
2.文獻查找:在通過圖書館及“中國知網”等平臺查找目前國內學前英語教學研究相關的文獻資料,了解前期研究人員的研究視角、研究內容和研究方法等。
3.制定實施方案:結合實際,制定較為詳盡的項目實施方案,包括較新的研究視角、具體的研究內容、科學的研究方法和明確的研究分工等。
(二)調查對象篩選階段
通過查找前期研究人員相關研究文獻,研究團隊對承德市的幼兒園進行篩選,篩選條件為:
1.具有一定的教學場地。
2.具有至少100名以上的幼兒園學生。
3.具有完善的教學設備以及基礎設施。
經過仔細篩選和專家指導,研究團隊最終篩選出了承德市10所具有代表性的幼兒園,公立和私立幼兒園各5所。5所公立幼兒園為:承德第一幼兒園、承德第二幼兒園、承德第三幼兒園、承德第五幼兒園、承德實驗幼兒園;5所私立幼兒園為:健羽幼兒園、新雨幼兒園、冬梅書畫幼兒園、新童心幼兒園、江山幼兒園。
(三)制定問卷階段
根據已有的研究結果,在專家指導下,結合對承德市學前教育現狀的了解,項目研究團隊制定出了具有針對性的調查問卷,調查問卷主要包含以下內容:
1.幼兒園英語教師的基本信息。包括性別、年齡、幼兒英語教齡、學歷、專業、學生人數、所教年級等基本信息。
2.教材選擇。包括教材選擇方式及原因。
3.英語教學內容及方法。教學內容包括字母、單詞、日常生活用語等,教學方法包括教學過程中采用的傳統方法以及新方法。
4.英語教師學習與培訓情況。包括教師在課外使用英語的情況、參加英語教研活動情況等。
5.教學評價。了解幼兒園英語教學評價標準情況。
(四)發放問卷及數據分析階段
研究團隊到既定幼兒園進行實地調查,進行問卷調查和實地采訪;采用SPSS工具對數據結果進行分析,同時對訪談內容進行歸類整理。
(五)形成研究成果和項目驗收階段
研究團隊在專家的指導下對調研內容進行修改、修正形成最終研究結果。公開發表研究成果,整理項目結項材料,提交驗收申請。
三、研究結果分析endprint
2016年10月-2017年1月,研究團隊先后深入預定的10所幼兒園進行問卷調查,與10名幼兒園園長、28名英語教師和部分學生進行了座談,其中公立幼兒園教師18名,私立幼兒園教師10名。在整個研究過程中共發放問卷28份,有效回收問卷28份,回收率100%,有效問卷率100%。根據與幼兒園英語教師和學生進行交流并做采訪記錄,對英語教學現狀、幼兒英語學習的積極性、老師的教學方式方法等進行了多方面、多層次的分析。10所幼兒園開設英語課程基本情況:開設英語課程的幼兒園數量為9所,承德市第一幼兒園至今未開設英語課程,開設英語課程的9所幼兒園均是從幼兒小班開始,共涉及3300余名幼兒園學生,英語教師數量為50余名。通過問卷分析,調查結果如下:
(一)幼兒英語教師師資情況:接受調查的28名英語教師全部為女性,年齡最大的為48歲,最小年齡為22歲,平均年齡32歲。公立幼兒園英語教師平均年齡比私立幼兒園英語教師平均年齡偏大,多數幼兒園教師工作伊始即承擔英語教學任務,而且私立幼兒園的英語教師同時兼任其他課程;公立幼兒園擁有教師職稱教師數量的比例明顯高于私立幼兒園,所調查的五所私立幼兒園的英語教師均未參與職稱評定;公立幼兒園英語教師學歷普遍高于私立幼兒園英語教師學歷,公立幼兒園英語教師本科以上學歷為80%以上,私立幼兒園英語教師本科學歷數量偏低,不足30%;半數以上英語教師為藝術類專業畢業生,專業與英語教學工作不對口,多數教師參與幼兒英語教育是因為園領導安排。總體來說,公立幼兒園師英語教師學歷及職稱均優于私立幼兒園,師資年輕化較明顯,但是普遍缺少專業英語教師,男性教師匱乏。
(二)教材選擇情況:開設英語課程的幼兒園使用的教材均是購買的教材,使用購買教材的原因是“多數幼兒園正在使用該教材”,其次為“該教材內容豐富”,同時,私立幼兒園教師使用的教材種類更為豐富,公立幼兒園教材種類則較為單一。
(三)英語教學內容及方法情況:教學內容方面,多數教師教授的內容為字母、單詞及日常生活用語,教授英語兒歌及英語故事的英語教師的數量較少,英語教師需要結合幼兒身心發展及學習規律豐富教學內容;教學方法方面,多數英語教師采用“情景教學法”、“全身反應法”、“交際法”,且多數英語教師很少嘗試其他英語教學新方法。在接受調查的28名英語教師中,“偶爾嘗試”或“從不嘗試”英語教學新方法教師人數為25名,占總比率的82.1%。總的來看,幼兒園英語教師很少使用“游戲活動教學法”和“電化教學法”,多數教師對新的英語教育教學模式認知度較低。
(四)英語教師學習與培訓情況:在課外使用英語的教師數量較少且從未使用的教師數量占據較大比例;幼兒園開展的學前英語的教研活動較少,公立幼兒園組織的教研活動數量比私立幼兒園偏多,但多數幼兒園英語教師認為“有必要開展教學研究活動”,多數教師認為“幼兒園的英語教研活動會對英語教育活動實施產生較大幫助作用”,多數教師可接受的培訓方式為業余培訓和遠程教育。總體而言,幼兒園需加強英語教研活動的組織和開展,同時幼兒園需為英語教師更多的業余學習和培訓機會。
(五)英語教學評價標準情況:多數教師是通過家長接送孩子時與家長交流幼兒英語學習情況;多數教師認為幼兒園英語教學評價標準是“幼兒記住了多少單詞”或“幼兒能說多少句話”,較少關注幼兒是否對英語感興趣和幼兒學習英語的發音情況。
四、承德市學前英語教學發展的對策建議
通過對承德市部分具有代表性的幼兒園英語教學現狀調查與分析,發現制約承德市學前英語教育教學整體水平的原因主要包括:政府投入不足、學前師資待遇偏低、學前英語專業師資不足、學前英語教師培訓機制不夠健全、學前英語教師對幼兒身心發展及課程標準認識淺薄等。結合實際情況,提出以下針對性的對策建議:
(一)增加投入,提高師資待遇,提升入職門檻
影響學前英語教學現狀不容樂觀的原因之一為經費投入不足,學前英語師資力量不足,特別是民辦幼兒園的英語教師多為臨時工作,英語課由其他專業老師帶上現象嚴重,影響了英語教學質量。建議政府增加民辦幼兒園經費投入,逐步將幼兒園教師納入正式編制,提高幼兒園教師待遇,招聘學前英語專任教師時適當向英語專業畢業生傾斜;新入職學前英語教師在授課前接受幼兒心理和英語教學方面培訓,培訓后需經過嚴格考核合格后方能從事幼兒英語教學工作。
(二)為學前英語教師提供學習培訓及反思實踐機會
對于已在崗的學前英語教師,應根據實際情況加強培訓力度,通過聘請專家講座、外出參觀學習、網上在線培訓、參加學術研討會等方式提高英語教師教學能力。同時,幼兒園多開展幼兒園英語教研活動或舉辦幼兒英語教師技能大賽,相互學習和反思,鼓勵學前英語教師結合學前兒童心理特點和學習方式創新幼兒英語教學內容,探究科學英語教學模式,提升教學效果和效率。
(三)豐富學前英語教學內容及方法
適宜學前兒童心理和生理特點的英語教學內容和方法是提升學前英語教育教學效果的重要途徑。皮亞杰指出:兒童活動受興趣和需要支配。學前兒童的心理及生理決定著他們學習的無常性,要想讓他們在英語課堂上保持較長時間的注意力,最關鍵的是要抓住孩子的興趣點,調動孩子英語學習的積極性,采用“游戲活動教學法”,寓教育于游戲,讓孩子們在創設的情境中達到快樂學習的目的。同時,教師在課堂上要善于利用實物、直觀教具、多媒體動畫等教學手段,吸引學前兒童注意力,提升學習效果。
(四)根據多方面意見進行教材篩選
篩選適合學前兒童的英語教材直接關系著學前英語教學質量的高低。如果幼兒園不具備自己編寫教材的能力的情況下,可以根據國內一線學前英語教學專家推薦教材進行甄選,找出適合自己幼兒園的教材。在教材的甄選過程中,需要挑選與幼兒生活相關度大的教材,并結合當地地域文化特點進行甄選,有助于提高學前兒童對英語學習的興趣。
(五)教學評價方式及內容多元化,以表揚鼓勵為主
科學的教育評價活動,可以提高學前英語教育教學的成效,提高教師自身專業素質,促進兒童的英語能力發展。豐富教學評價內容,分析情感目標(如:了解兒童對英語學習活動是否感興趣、是否耐心傾聽別人說話、是否遵守語言交流規則等)、認知目標(如:評價兒童是否獲得學習目標所規定的語言知識、能否正確地發音及掌握了簡單日常英語詞匯和句型等)和能力目標(如:評價兒童能否具備運用簡單句型進行英語對話和交際的能力等)達成情況,同時在教學評價過程中要以表揚鼓勵方式為主,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總之,英語教學是學前教育教學中一項重要工作,但一直存在諸多問題。政府部門要增加經費投入,提高師資待遇,提升入職門檻;幼兒園要盡可能為學前英語教師提供學習培訓及反思實踐機會;英語教師要結合學前兒童心理、生理及學習特點,豐富學前英語教學內容及方法,根據多方面意見進行教材篩選,教學評價多元化,提升教學效率,提高學前兒童英語學習的積極性,促進學前教育英語教學的健康發展。
參考文獻:
[1]夏碧雪等.引導學齡前兒童學習英語的策略研究[J].現代交際,2015,(05).
[2]魏雪梅.學齡前兒童英語教學現狀與對策研究——以湖北省孝感市城區為例[J].湖北工程學院學報,2014,(04).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