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寶泉
摘要:在機械工程實踐教學中,培養學生的技術應用能力是為社會培養高等技術應用型人才的必經之路,高職院校為滿足社會發展對技術性人才的需求,需要不斷創新教學模式,加強機械工程的實踐教學,因此如何在機械工程實踐教學過程中實行創新式教育教學改革是高職院校目前亟待解決的問題,本文將針對現階段機械工程在實踐教學中面臨的困境展開具體分析,并對創新教育在機械工程實踐教學中的應用提出合理性建議。
關鍵詞:創新教育 機械工程 實踐教學 應用探索
在社會市場經濟轉型取得顯著成效的背景下,國家機械工業也隨之飛速發展,隨著工業化進程的不斷深入,國家對機械工程方面高端技術人才的需求也越來越多。眾所周知,創新是推動文明社會發展的源動力,而實踐又是創新的根本,因此在機械工程教學中,各高職院校在加強機械工程實踐教學的基礎上逐步推行創新式教育模式,致力于為機械工業的發展培養出源源不斷的高技能、高素質等全能型高端技術人才,從而促進機械工業可持續性發展,著實推動國家工業化進程的大步向前。
一、創新教育在機械工程實踐教學中面臨的困境
機械工程學科是一門理論性和實踐性較強的綜合類學科,但是在機械工程傳統的實踐教學中,以教師為主導的教學理念相對落后,學生被動式授教教學模式單一,課堂氛圍沉悶、枯燥,毫無新鮮感,致使學生無法提起學習的興趣,也就無法激發學生的創新能力和實踐能力,與社會發展嚴重脫節,具體包括以下幾個方面:首先,教學內容單一、枯燥,在傳統機械工程教學過程中,教師大都偏重于理論知識的教育,而實踐性教學內容少之又少,因此機械工程的實踐教學也只是流于形式,教師并沒有真正深入實踐教學工作,學生只能通過教師的演示或是驗證來了解機械工程操作教學部分的學習內容,從而進行模仿性實踐操作,教師嚴重忽視學生的主體地位,限制了學生創新能力的激發和邏輯思維能力的開發,最終導致機械工程實踐教學質量嚴重下降,教學目標也只能是泛泛之談。其次,教學模式單一、乏味,傳統的機械工程實踐教學模式只是依靠教師對實踐設備或儀器的使用方法和操作步驟進行講述,并沒有一對一的正確指導學生自己動手操作,學生只能按部就班的按照教師的要求就行操作,致使學生無法產生興趣,敷衍了事,無法充分認識到機械工程工程實踐教學的真正涵義。最后,實踐教學的條件受限,在各高職類院校中,由于辦學經費有限,使得機械工程的實踐教學條件受到限制,教學場地的短缺、相關設備較為陳舊等問題嚴重影響實踐教學質量和效率,甚至無法保障師生的人身安全,也就無法培養學生的操作能力和理論知識應用能力,從而無法激發學生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
二、創新教育的應用在機械工程實踐教學的基本思路
創新教育的核心內容就是突破傳統教學模式,轉變教學理念,為機械工業的發展培養創新型人才,具體可以從樹立教育質量觀、自主教育觀和個性發展教育觀三個方面入手,以知識、能力和素質的教育核心工作,替代傳統的應試教育教學模式,注重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尤其是創新能力的培養,在保證學生身心健康發展的基礎上,使學生能夠將理論知識靈活應用到實踐操作中,以扎實理論知識和提高操作技能;轉變教學理念,重視學生的主體地位,拓展豐富多樣的教學模式,結合當下應用最為廣泛的情景式教學法、探究式教學法等,與學生進行良好的互動和交流,充分掌握學生的所作和所想,以便因材施教,提高整體學生的專業知識水平、綜合能力和素質;針對學生的個體差異,有目的的設立專業課程,充分挖掘不同學生的內在潛能和創造能力,使學生學生認識到自己的優勢及不足,并且不斷完善和發揮自身優勢,培養其自信心,引導其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和發展觀,從而促進學生健康、長久發展。
此外,各高職院校應該在教學改革的新形勢下,不斷對本院校的教學模式進行創新和改進,轉變教學理念,重視學生的主體地位,在教育的基礎上注重培養學生的各方面能力,例如創新能力、操作能力、應變能力、適應能力等,通過建立一支具備較高職業素養和教育能力的教師隊伍,將教學與實踐和科研相結合,提高整體教學水平和效率。在機械工程實踐教學過程中,合理設置實踐課程是實踐教學體系的核心內容,教師應充分考慮到學生的自身特性,結合當下先進的教學模式,將機械工程實踐教學課程進行重新規劃和設計,豐富課程結構和教學內容,為學生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使學生能夠提高機械工程實踐教學的學習興趣,各高職院校應該在機械設備或儀器的更新和引入問題上給予資金支持,改善實踐教學的條件,提高實踐教學質量和效率,從而培養學生的操作能力和創新能力,將自身優勢充分發揮出來,通過扎實的理論知識和實踐能力完美融合,為其走向社會投入到實際工作奠定堅實的基礎,從而為機械工業輸送源源不斷的高端型技術人才,促進其全面發展和進步。
三、結語
綜上所述,創新教育的應用對機械工程實踐教學具有深遠的意義,實踐教學的目的在于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創新能力、擴展思維模式等各方面能力,扎實學生的理論知識,將理論知識能夠靈活應用到實際工作中。機械工程專業的創新式教學改革與建設工作順應時代的發展,各高職類院校應積極探索創新式教學改革的新方法和新思路,在機械設計創新理論和創新教育方面加強改革力度,以滿足機械工業發展的需求,為國家工業化進程的不斷深入提供有力保障。
參考文獻:
[1]李業農,張麗萍.高職機械類專業實踐教學體系的改革實踐探索[J].南通職業大學學報,2011,(02).
[2]王潤孝,葛文杰,孟建強,等.構建工科大學機械創新教育體系的探索與實踐,第一屆國際機械工程高等教育學術會議論文集[J].機械工業出版社,2001.
[3]李威君.淺析創新教育在機械工程實踐教學中的應用[J].探索科學,2016,(10).
[4]彭三河,眭滿倉,孫良臣等.獨立學院《機械設計》課程設計的實踐教學改革初探--以長江大學工程技術學院為例[J].長江大學學報,2014,(06).
[5]王浩程,馮志友,王文濤等.基于工程創新教育的實踐教學體系探索[J].實驗室研究與探索,201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