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佳
(閩江師范高等專科學校,福建 福州 350108)
以學生為主體的舞蹈教學在高校舞蹈教學中的創新初探
李 佳
(閩江師范高等專科學校,福建 福州 350108)
在新的歷史時期,高校的舞蹈教學呈現出了新的特點,深化高校舞蹈教學的改革在當下也成為迫在眉睫的任務。本文主要介紹了當下高校舞蹈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并進一步分析了以學生為主體的舞蹈教學在高校舞蹈教學中的創新策略。
高校;舞蹈教學;改革;創新策略
在新的時期,一些高校的舞蹈教學在課程設置上欠缺合理性,忽視了學生的主體地位,在教學方法上也存在很大的進步空間。一些院校的舞蹈教學課程沿用的仍是以往的課程安排體系,不能根據學生的數量和特點以及教師的數量等條件進行及時的調整,時常存在課時不能按時完成的情況。在這樣的情況下,教師會利用縮短課時或者趕進度的方式來進行教學,這樣就會進一步影響到課程的質量。與此同時,一些高校將舞蹈課程設置為選修課,在學生心中,選修課并不是十分重要的課程,出勤率也不會太高。所以,舞蹈課的質量在此也不能得到保障。
高校舞蹈教學是教學服務和實踐教學的重要形式之一,而教育和服務的對象主要是大學生,所以在教學過程中堅持學生的主體地位尤為重要。但是受到傳統教學方式、教學理念的影響,高校教師在舞蹈教學中仍然缺乏創新性,存在忽略學生主體地位的情況。總的來說,高校舞蹈教學的模式和教育內容有待進一步的創新。一些高校的素質教學參考的是北京舞蹈學院以及其他知名舞蹈學院的課程安排,考試標準也是參考這類學校進行的。雖然從學術的角度來看,這具有一定的科學性,但是從實踐的角度上來看,這卻忽略了普通院校與專業藝術院校學生的差異情況,會進一步影響到舞蹈教學的實踐性。與專業藝術院校擁有較強基本功的學生相比,普通院校的舞蹈學生基礎還存在著一定的差距,如果一味地學習這類學校的教學模式,并不利于提升教學效果,同時也會影響到學生在學習上的主動性、積極性。
在實踐教學中,高校的舞蹈教學考評大多以理論測試和舞蹈技能為主,一部分學生為了擁有高的評價和好的成績,舞蹈技能很到位,知識也很全面,但是在具體的學習過程中,卻欠缺對舞蹈的審美能力。不用心靈和真情實感去感受舞蹈,這就無法真正地體會到舞蹈的美。考評機制過分地關注結果,并不利于學生實現全面、健康的發展,也不利于培養學生對于舞蹈的情感與素質,進一步會影響到學生在課堂上主體地位的構建。
舞蹈教學和其他的學科不同,這不僅要求學生掌握基本的知識和技巧,更需要學生能夠將舞蹈動作中的內涵傳遞出來。舞蹈在人們的生活當中一直被大多數人喜愛,它不僅僅是一門專業,同時,它還是一門高雅的藝術。在人們的生活中有著重要的地位。舞蹈藝術不論種類,也不論是代代相傳還是一個人的自娛自樂,在具體的表現過程中就可以引起人們強烈的共鳴,心情隨著舞蹈的變化而起伏。但是在傳統課堂中,教師大多忽視對學生主體地位的構建,缺乏對學生領會精神的培養。所以,在教學方式的創新過程中,我們需要進一步關注學生的“鑒賞”能力。例如在為學生講解《雀之靈》的舞蹈時,教師要避免直接為學生講解知識和技巧,可以利用多媒體先為學生播放相關的視頻,并組織學生對孔雀的高雅、靈動精神進行探討和分析。在完成該過程之后,再講述有關的理論與知識技巧。我們不難從當下的舞臺舞蹈表演中發現,能夠表現技巧的舞蹈很多,但是真正具有靈魂的舞蹈太少,這樣很容易讓受眾產生乏味感。從本質上來說,還是因為表演者缺乏對舞蹈精神的領悟。所以,在具體的教學活動中,通過這種鑒賞活動,可以進一步提升學生的主體意識,讓學生能夠更進一步地領悟到舞蹈的內涵。
學生的舞臺表現力往往取決于自身的定位以及自信心。而這些定位和自信心大多源于教師的客觀評價。如果在評價學生舞蹈狀態時,教師能夠從一個階段性的角度出發,這樣更容易提升學生的信心,繼而將這種信心轉化成為一種對舞蹈的熱情。而一味地采用批評的方式,雖然會讓學生更多地了解自己的不足,但是卻會讓學生對自身的能力產生懷疑,原有的自信心都會受到沖擊。所以,教學評價體系是否完善對于學生的舞蹈學習來說尤為重要,這是幫助學生建立自信心的關鍵舉措。
無論是更新教學理念還是更新教學方式,在具體的創新過程中,教師都需要擁有良好的專業素質。在日常的教學活動和學習生活中,教師不僅要創新教學理念,還需要不斷提升自身對舞蹈的領悟能力。尤其是當下高校學生大多屬于90后,他們對于舞蹈往往有著諸多個性化的追求,所以,進一步了解學生的思想,建立符合學生思想特征的教學模式尤為重要,這將進一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在當下的舞蹈教學中,擁有好的教學秩序,就是教學任務完成的開端,但是用生硬的紀律去維持教學,必然會使得課堂非常僵化。教學的機械操作會使得舞蹈教學本色喪失。所以,要想改變這種教學現狀,就需要打破原有的思維習慣,明確高校教學的教化作用,以舞蹈教學中的娛樂去建立全新的信念,發揮舞蹈的娛樂性。教師和學生應該建立良好、和諧的師生關系,真正的成為學生的良師益友。在這個過程中,需要教師采用恰當的方式方法和學生進行溝通,塑造恬靜與活躍并存,輕松與寬容同在的課堂,讓學生樂于去上這個課,這樣的體育教學才能夠有更深層次的進步。
以往的舞蹈教學只關注肢體語言教學,缺乏對舞蹈藝術的重視,這就不利于培養學生的性情。過去的舞蹈教學只在乎外在的東西,這就導致培養出來的人才缺乏生氣。舞蹈作為一門藝術課程,不僅要為學生進行肢體訓練,讓學生有優美的肢體語言,更需要讓他們能夠掌握一定的審美能力。學生通過鍛煉,讓自己的情感融入到具體的表演過程中,這有利于增強舞蹈的感染能力,同時也有助于幫助學生樹立積極、健康的狀態。在高校的舞蹈教學中,一方面教師可以加強與學生的交流,增進彼此的感情,這樣才更有助于教師展開舞蹈教學。另一方面,引導學生增強藝術感受能力,樹立對生活良好的情緒和品質,能夠讓他們在面對生活時能有一個積極的狀態。除此之外,教師還可以借助多媒體設施,輔助舞蹈教學。將日常學生們的課堂練習用攝像設備記錄下來,對學生進行糾錯,完善有關的不足,以此來實現動作的自動化。觀看學生的表演、比賽視頻,模仿學生的動作造型,開闊學生的藝術審美能力。教師能夠將情感融入高校的舞蹈教學過程中,培養學生的藝術感受能力,這是對高校舞蹈教學的一種革新。
在新的歷史時期,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是當下素質教育的重要理念。高校舞蹈專業人才在培養學生的能力時,也應該做好對現行舞蹈教學模式的思考,分析課程設置、教學內容、教學方式等方面的問題和不足。教育工作者需要做的,就是讓學生茁壯成長,從多角度、多層次挖掘學生的潛力,增強學生的身心健康,幫助學生實現快樂成長。在此基礎之上,通過教育理念和教學方式的創新,將課程設置中的問題解決。與此同時,完善舞蹈教學的評價體系,重視教師的綜合能力,實現學校與學生的共同進步。■
[1] 孫達,李曼.關于高校舞蹈教學中提高學生舞蹈表現力的策略研究[J].當代教育實踐與教學研究,2016,08:52.
[2] 趙永琳.關于高校舞蹈教學改革路徑以及發展戰略的若干研究[J].藝術評鑒,2016,01:159-160.
[3] 岳喜寧.新形勢下高校舞蹈教學的改革和發展——關于舞蹈教學的幾點思考[J].藝術科技,2016,02:40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