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東風
【摘 要】工程量清單計價模式下的合同管理是現階段建設工程項目管理普遍應用的一種管理模式,其在工程建設領域發揮著非常重要的作用。論文首先對工程量清單計價模式下的合同管理程序進行簡要介紹,并針對目前合同管理中存在的一些問題提出相應的改善建議,供相關工作者參考。
【Abstract】Contract Management under the mode of bill of quantities pricing is a management mode which is widely used in construction project management at present. It plays a very important role in the construction field. First of all, this paper briefly introduces the contract management procedure under the bill of quantities pricing model, and puts forward some suggestions to improve the existing problems in contract management for reference by relevant workers.
【關鍵詞】工程量清單計價模式;合同管理;問題;建議
【Keywords】 bill of quantities pricing model; contract management; problem; suggestion
【中圖分類號】TU723.1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3-1069(2017)09-0015-02
1 引言
建設工程合同是承包人與發包人完成既定建設工程項目的合同約束,同時也是監理單位實施其監理工作的主要依據?,F階段,在我國的合同管理還沒有完善的合同文本與工程量清單計價模式相統一,因此,研究工程量清單計價模式下的合同管理具有非常重要的現實意義。
2 工程量清單計價模式下的合同管理程序
2.1 合同的訂立
首先,要確定計價方式。單價合同是工程量清單計價的主要合同方式。合同內容要涵蓋招標文件中所有要求完成的項目。另外,合同中要考慮到后期技術、質量以及進度和風險因素等可能產生的費用;其次,約定風險。一是工程量計算錯誤或者工程變更帶來的風險。二是投標報價中的成本、單價等帶來的風險。前者應由業主承擔,后者應由承包商來承擔。為避免后期不必要的合同糾紛,在合同文本中應將風險約定的條款明確。最后,合同備案和跟蹤監督。這一步是后期維護合同雙方根本利益的重要保障,同時也是進一步貫徹落實工程量清單計價模式的前提條件。
2.2 合同的履行
合同訂立是基礎,合同履行才是整個合同管理的重要環節。合同履行主要包含兩方面內容,一是工程變更及其計價的處理,二是計量支付及竣工結算。
2.3 索賠的處理
在以往的招標方式中,普遍存在的現象是“低價中標、高價索賠”。工程量清單的合同結構中要求施工難易程度、施工技術措施差異以及取費等的更改不涉及單項工程的綜合單價變動,這在一定程度上減少了承包人的索賠。準確、全面和規范的工程量清單是合同管理良好進行的重要前提,同時,也在一定程度上大大提升了發包人對工程系統目標的有效控制。
3 目前工程量清單計價模式下合同管理存在的問題
3.1 評標方法不合理
現階段,建設工程招標評標體系中應用較為廣泛的評標方法是綜合評分法,這種方法首先要確定各評價要素的權重系數,然后由各評標委員根據投標人標書中的各項數據評定各項指標的分值,以這些數據與其權重系數的加權總分確定中標者。在這一評標體系中,工程造價所占的比重比較高,一般是在40%~60%左右。評標標準價是各投標單位報價平均值與標底兩者的均值。這種評標體系中影響投標單位是否能夠中標的關鍵因素是標底和其他單位的報價,并不能真正體現企業的技術水平以及管理水平和工程項目成本,無法實現企業的自主定價權[1]。
3.2 工程款支付方式和結算方式不合理
工程款的支付方式主要有按月計量支付、按里程完成工程進度進行分階段支付以及工程完成后一次性支付三種方式,目前主要是應用后兩種支付方式。但是這種方式需要承包商墊資,這無疑成為后期工程款拖欠的一大誘因,同時也與《建筑法》的規定不相符。在工程款結算問題上,目前多數合同雙方的風險管理意識不是很強,合同管理水平相對較低,在建筑工程中出現工程變更的情況較多,這就會導致后期的工程結算價與中標價不符,對承包商沒有約束力,無法實現公平競爭。
3.3 合同糾紛解決渠道不暢
受長期計劃經濟體制的影響,很多施工雙方在合同履約方面沒有較強約束意識,導致雙方都發生違約的情況?,F階段,和解、調解仲裁以及訴訟是目前解決合同糾紛的主要途徑,還沒有一個較為完善的經營性協調機構,仲裁機構更是屈指可數,更不用說專門的從事建筑工程合同糾紛的仲裁機構了。因此,在實際生活中,當合同糾紛產生時往往是承包商讓步,以避免工程款拖欠的情況發生。
3.4 合同管理制度不完善
在傳統的合同管理中,為防止違法、違規的現象發生在施工合同簽訂之后業主需要向建設主管部門辦理合同備案手續,但是這一環節經常會出現問題,很多管理部門只是單純的對合同進行備案而不去審核合同是否和合理、規范,從而對建筑市場的正常運行埋下隱患。出現這種情況的原因一方面是由于主管部門管理不規范,另一方面主要還是施工雙方在合同管理制度的建設上不夠完善,沒有設立專門的合同管理部門,這也就是為什么后期會有很多雙方違約的情況發生。endprint
4 加強工程量清單計價模式下合同管理的建議
4.1 規范評標方法
招標方式應盡量采用合理低報價的評標方法,在評標過程中按照先評技術標后評商務標的方式進行,整個評標過程均采用“封閉判卷”的方式進行。除此之外,還要充分保障評標委員的公正性,提高其責任心以及道德水平??梢钥紤]采用評標人員注冊職業化的方式提高評標委員的專業素質,避免出現評標過程“短、平、快”的情況發生。
4.2 健全工程擔保和工程保險制度
工程擔保與工程保險制度是現階段建設工程合同管理發展的必然趨勢,其主要是針對當前比較嚴重的工程款拖欠問題而產生的。就我國目前的建筑業市場情況來看,我們不僅僅要建立健全投標擔保、承包商的履約擔保,更重要的是要建立健全業主工程款支付擔保制度[2]。只有這樣才能保證建筑市場有序進行,從而切實維護合同雙方當事人的合法利益。
4.3 規范工程款結算方式
建設主管部門應加強建設工程合同的管理,尤其是在工程結算方式以及和合同價款的確定上,建設主管部門應結合工程的實際規模大小、施工工藝難易程度以及工期長短等各方面的影響因素制定強制性的規范標準。對于按里程碑完成工程進度分階段支付和工程完成后一次性支付這兩種結算方式都要進行嚴格控制,盡可能減少合同欺詐以及承包商墊資現象的發生。
4.4 完善合同糾紛解決渠道
首先,要建立合同糾紛調解機制,并將調解作為仲裁或者訴訟前的必要程序。對于合同糾紛而言,調解相對來說是一種效率高、成本低的解決方式,在未來的合同糾紛處理中應大力推廣。其次,完善仲裁制度。建筑合同糾紛與其他合同糾紛不同,其具有較強的技術性。為此,各地的仲裁委員會需要根據實際情況,引進專業的高級人才,提升仲裁業務能力,通過建立專業的建筑工程仲裁委員會,強化合同糾紛解決力度。
4.5 加強合同管理人才的培養
施工合同雙方應建立專門的合同管理部門,引進專業的合同管理人才。另外,加強企業內部員工合同管理方面的培訓,從而提升其管理人員的綜合素質。各大高??梢钥紤]開設專門的合同管理??茖I或者開設與建設工程合同管理相關的課程,從源頭上加強人才培養。
5 結語
工程量清單計價模式下的合同管理在我國相對來說起步較晚,仍然有很多需要改進的地方。做為建設工程的合同雙方首先應加強自身合同管理意識,規范從合同簽訂到工程結算全過程的合同管理,最大化的保證自身的利益,提高基于工程量清單計價模式的合同管理水平。
【參考文獻】
【1】張其分,張其平.在工程量清單計價模式下的造價控制與管理[J].黑龍江交通科技,2017,40(01):194-195.
【2】邵建華.工程量清單計價模式下的招投標管理探究[J].科技經濟導刊,2017(08):234.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