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通過對原輔材料和產品、生產工藝和設備、生產過程三個方面的綠色化改造,探討了推行清潔生產與工業生產實施綠色化改造的關系,指出了清潔生產是推進綠色制造工程、踐行工業生產綠色化改造的有效途徑和手段,也是實現工業可持續發展的必由之路。
關鍵詞:清潔生產;工業生產;綠色制造
DOI:10.16640/j.cnki.37-1222/t.2017.19.059
工業生產帶來了源源不斷的產品來滿足日常生產和生活的需要,但同時也造成了各種污染物的排放和資源的消耗,造成了環境質量的不斷惡化和資源的日益枯竭。這使人們認識到一味地追求經濟效益這條路是行不通的,依靠巨大投入且效果不顯著的末端治理也是遠遠不夠的。因此,提倡轉變生產方式,實現最大的產出、最小的投入,從源頭控制資源消耗和污染物產生的清潔生產成為推行綠色制造、實現工業可持續發展的必由之路。
1 清潔生產在我國的發展概況
清潔生產的起源來自于1960的美國化學行業的污染預防審計,其概念最早可追溯到1976年歐共體在巴黎舉行的“無廢工藝和無廢生產國際研討會”,會上提出了“消除造成污染的根源”的思想[1]。1989年,聯合國開始在全球范圍內推行清潔生產。進入21世紀后,清潔生產更為世界范圍內各個國家所接受和推行[2]。清潔生產概念引入中國已有二十多年時間,期間我國逐漸形成了較為完善的法律法規及配套政策體系,包括《中華人民共和國清潔生產促進法》、《清潔生產審核辦法》、50 多項工業行業清潔生產標準[3]和19 項清潔生產評價指標體系。各地清潔生產工作穩步推進,據不完全統計,“十二五”期間已有上千家清潔生產審核咨詢服務機構,開展了強制性清潔生產審核工作的重點企業已超過五萬家[4],這標志著我國的清潔生產工作已逐漸縱深發展、全面鋪開。
2 清潔生產與工業生產綠色化改造的關系
工業生產可概括為工廠遵循一定的生產工藝,利用動力(燃料、電能)和機械設備,將原料制成產品的過程。傳統的工業生產模式中原材料及輔助材料的粗放獲取、運輸和貯存,生產過程中的跑冒滴漏、低轉化率和高廢物產生率是工業性環境污染的主要來源。傳統的工業生產制造模式的弊端隨著各種生態環境問題的不斷爆發而凸顯,這使得改變工業生產模式變得日益緊迫。“十三五”期間國家提出了建設生態文明的目標,通過實施供給側改革,推行綠色制造,來進一步轉變發展方式改造傳統的制造模式,對傳統的工業生產實施綠色化改造,最終實現生產的環境的友好性。
而清潔生產也正是從生產的全過程和產品的全生命周期進行考慮:首先通過優化設計,利用清潔的原料和燃料,避免和淘汰有毒、有害的原材料;其次通過不斷改進工藝和設備水平,提升過程管理能力,提高原料和燃料的利用效率,最大可能的減少廢物的產生,降低廢物毒性;再通過廢物的最優回收利用,最大限度的減少排放到環境中的量;同時,產品的銷售、使用過程也進行優化,全方位的來減少工業生產制造對人類和環境產生的影響,實現環境友好的綠色制造。
由此可以看出,清潔生產與綠色制造這兩者的核心理念均是從產品生產的全生命周期進行考慮,減少這一過程中的污染物產生與排放,減輕生產制造過程中對環境的不良影響,不斷提高資源的利用率,兩者遵循的是同一基本原理[4]。因此,推進和踐行清潔生產,將清潔生產工作融入綠色制造體系是實現工業生產綠色化改造的重要途徑手段。
(1)原輔材料和產品設計的綠色化改造。對于生產的設計工作而言,融入了清潔生產理念的產品設計應將降低消耗作為設計工作必須恪守的宗旨。應將使用可回收利用的包裝材料,合理包裝產品,拓展產品功能,延長產品使用壽命作為設計的第一要素。產品生產首先需要選擇和準備原料,原材料的選擇直接影響著生產過程中污染物的產生,選擇能耗小,環保性能好,無毒、低毒、少污染的原輔材料,能有效避免污染物的產生,這是實現工業生產綠色化改造的首要步驟。
(2)生產工藝和設備的綠色化改造。生產工藝和設備是工業生產的重要主體,往往在原輔材料不可替代的情況下,生產工藝和設備的一個小改造和小進步則可以實現原料利用率的大提高,污染物產生的明顯減少。同通過不斷優化和研發應用各種先進的轉化、提取、加工等清潔生產工藝,提高設備的自動化水平、密封性水平、智能化水平、一體化水平和傳質化水平,淘汰原有粗放落后的工藝和設備,使得資源和能源的利用效率得到大幅度提高,大大減少資源和能源的消耗以及污染物的生產和排放。這是實現工業生產綠色化改造的關鍵環節。
(3)過程管理的綠色化改造。生產過程的管理也是影響投入產出比的重要影響因素。傳統的粗放式管理模式,容易導致生產過程的產生不必要的浪費。通過推行清潔生產的精細化管理,提高員工清潔化素養、管理的清潔化水平、減少跑冒滴漏,降低因人為或風險事故原因導致的資源、能源浪費,可以有效彌補工藝和設備的不足,實現生產工過程管理的綠色化改造。
3 結束語
清潔生產是一種預防性源頭和全過程管控的環境管理策略,是實現可持續發展的重要途徑,也是踐行綠色制造戰略,引導工業綠色革命的重要手段。中國的制造企業要實現綠色化改造和轉型需要全面推行清潔生產,從源頭和全過程進行綠色產品開發,推行生態設計,建設綠色生產工藝,建立綠色供應鏈,實施以資源節約、環境友好為導向的采購、生產、營銷、回收及物流體系,著力提升企業的清潔生產水平,實現經濟效益和環境效益協調統一的可持續發展戰略。
參考文獻:
[1]諸慎林,趙毅紅,周中平.清潔生產導論[M].北京:化學工業出版社,2001.
[2]奚旦立.清潔生產與循環經濟[M].北京:化學工業出版社,2005.
[3]徐廣英,張 萍.清潔生產與可持續發展的必要性分析[J].中國資源綜合利用,2001(03):44-46.
[4]徐衛星.《環境保護部推進綠色制造工程工作方案》解讀一清潔生產促進重點工業領域綠色化改造[N].中國環境報,2016,12(29):010.
作者簡介:董敏慧(1982-),女,四川眉山人,碩士研究生,工程師,主要從事清潔生產審核和環境影響評價工作研究。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