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蔚
【摘要】游戲是幼兒的天性,可以說沒有游戲幼兒就沒有發展。自主性游戲順應了幼兒的發展天性,對幼兒各方面能力的發展具有重要價值。然而當前教師對自主性游戲尚存在諸多誤解,需及時轉變觀念,認真研究自主性游戲的價值、介入時機及開展策略,以推動幼兒園自主性游戲的全面推廣,本文結合教學實際,以建構區的自主性游戲為例對此進行簡要論述。
【關鍵詞】自主性游戲 建構游戲 介入時機 策略
【中圖分類號】G61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7)33-0246-02
一、自主性建構游戲中教師介入指導的必要性
自主性游戲中,盡管幼兒游戲時過程是專注的,心情是愉悅的,幼兒由于年齡、經驗的制約,獨自或集體游戲中經常會出現問題與困難,如游戲不按預設或常規經驗發展時,幼兒往往消極等待導致活動內容停滯不前;如幼兒的游戲行為始終保持在原有水平或低于現年齡段水平,游戲內容簡單重復,游戲目標無法順利實現時,教師就必須適時、有效的介入游戲中,以智慧的介入引導幼兒游戲行為,啟迪幼兒思維,培養幼兒的游戲興趣,提高游戲水平,讓幼兒可以從中體驗快樂,發展能力,從而更好的促進幼兒身心全面和諧發展。
二、教師介入自主性游戲的時機
1.幼兒難以將游戲進行升華時
自主性游戲的開設應該能使游戲能夠順利的進展,在建構區,東東連著幾天在建構區擺弄積木,平鋪搭路,雖然在他的描述里我知道了它賦予這個游戲一個生動的場景——火車站和火車道,但游戲的水平始終沒有提升。這時教師就應該適當介入,引導游戲進一步發展。
2.幼兒游戲過程中產生不良情緒時
游戲的過程,也是與人交往的過程。涵涵是個非常有能力的孩子,大家推選他當小隊長。在建構活動中,涵涵像一個小領導似的指揮著其他人去搬運材料。但是當他們把材料運過來的時候,涵涵不讓他們搭建,讓他們在一旁看著。于是,小澤不高興了,也要去搭建,便和涵涵產生了爭執,最后氣呼呼的走開了。其他小朋友也覺得特別無聊,紛紛走開了。涵涵看到大家都走開了,很生氣,于是拿著木條(當做光頭強的鋸子),把他們搭建的其他作品一個個都去破壞,小朋友們都很有意見。這時,教師也應該及時介入,消除涵涵的不良情緒,引導游戲順利進行的同時也要促進幼兒的親社會行為發展。
三、自主性建構游戲中教師的介入策略
根據研究表明,教師對游戲的介入指導有助于啟發思維,提高幼兒游戲水平,那么在游戲環節中是不是介入越多,幼兒的游戲水平就發展得越好呢?答案顯然是否定的。建構游戲是幼兒自發生成的,教師要尊重幼兒的游戲意愿,如果盲目地介入游戲,不僅會打斷幼兒正在進行中的游戲,而且會干擾幼兒原來的活動意向,并且還會影響幼兒獨立思考解決問題及伙伴間的相互作用,但這也不意味著教師就不需要介入自主性游戲。
1.以語言為媒介,“集體討論式”顯性指導
在建構游戲中,教師并不參加游戲建構活動,而是在幼兒游戲遇到阻礙時適當的用啟發性語言加以指導,推動游戲繼續順利開展。幼兒在游戲中,由于缺乏經驗,無法展開自由想象,活動缺乏方向感,教師在觀察室要及時發現問題并根據幼兒現有的經驗能力設置相關的提問,引發幼兒思考,幫助幼兒找到讓游戲順利進行下去的活動方案。
在自主性建構游戲中,教師語言介入指導幼兒游戲時,一定要簡潔、明確,一語點中要點,讓幼兒迅速接受訊息并與自身經驗結合以推動游戲發展。另外教師的介入語言要循循善誘,讓幼兒在良好的情緒情感體驗下快樂游戲,并實現玩中學。
2.以材料為媒介,“非結構化材料”隱性指導
游戲材料時游戲活動的物質基礎,是豐富游戲內容,提高幼兒游戲性趣的必備條件。幼兒園里游戲材料不僅要豐富多樣,滿足幼兒的突發奇想,更好注重材料投放的針對性,做到按需投放,科學合理。在自主性游戲開展過程中,教師要注意觀察幼兒的活動行為,根據情節的需要,適時地投放相關材料,推動游戲發展。
東東的火車道和火車都建好了,于是我當著小朋友的面表揚東東的火車又長又像,火車頭還是新穎的三角形的,并停在火車道上等待乘客上車后就可以開了。有幾位小朋友也被吸引過來要求加入進來一起和東東游戲,于是以東東發起的建構游戲又開始了。小朋友們問東東:“火車搭建好了,我們來搭建飛機吧?”東東說:“可我還想把火車站臺再好好建起來呢!”其他小朋友同意了。東東說:“火車站臺應該大一點,這樣才能站很多的人!”于是他們開始用積木在地上鋪了一層積木,并用圓柱形積木當柱子來隔開,東東又說:“得把屋頂蓋上,不然下雨天要淋濕的。”“可是地方這么大,積木放上去容易掉下來啊?”此時,游戲又出現了暫時的停滯,于是我拿了一些雪花片給他們,聰明的孩子們馬上懂了,說:“我們用雪花片拼一個火車站臺的屋頂,保證結實。”于是,孩子們又行動起來了,很快拼好把他搭在積木柱子上,站臺就這樣在大家的合作下完成了。孩子們還用雪花片拼插出指示燈,指示牌等等,火車站為主題的建構活動熱火朝天的進行著……
在這個建構游戲中,教師最初有目的的評價吸引了其他幼兒的加入,使東東一個人的游戲活動變成集體的游戲活動,在東東創造了與人交往的機會,并發展了東東的人際交往能力,提高了人際交往的自信心。之后,通過及時提供雪花片材料,適應的幼兒游戲的需要,推動游戲順利開展,也豐富了幼兒體驗,增加了靈活應變處理事情的經驗,使游戲取得了較好的效果。
四、成效與反思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指出:“提供自由活動的機會,支持幼兒自主的選擇和計劃活動,并鼓勵他們認真努力的完成任務。”自主建構游戲,強調尊重幼兒“沒有規矩”的天性,從幼兒經驗和生活出發,尊重幼兒的興趣和需要,在游戲活動中還幼兒真正的游戲自由,讓他們可以自主選擇構建形式、材料和玩伴;自主布置場景發展游戲情節;自主整理游戲材料。讓幼兒在游戲玩耍中發展動手能力和建構技能,在互相幫助、相互協商、禮讓交換材料的游戲過程中,讓他們學會分享與合作,在嘗試開拓與創新中,體驗成功與挫折,從而實現合作交往能力的提高以及幼兒個性的和諧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教育部基礎教育司組織主編:《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江蘇教育出版社 .2002年4月.
[2]教育部主編:《兒童3~6歲學習與發展指南》2012年10月試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