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回歸·救贖·祛魅:網絡種田文的流行元素及文學價值

2017-09-28 17:41:59魏曉彤
文藝評論 2017年12期
關鍵詞:網絡文學小說生活

○魏曉彤

回歸·救贖·祛魅:網絡種田文的流行元素及文學價值

○魏曉彤

自2016年以來,中國網絡文學相繼走紅海外,充分證明了“網絡性”和“中國性”的文學結合擁有巨大的讀者市場和廣闊的發展前景。經歷了20年的風雨歷程,網絡文學已從最初被質疑為“垃圾作品”“野蠻生長”而成為當今文學百花園中一朵驚艷綻放的奇葩。每年有數百萬網絡作者筆耕不輟,數億網絡讀者追更閱讀。《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最新數據顯示,目前我國網絡文學用戶規模達到3.33億,占網民總體的45.6%,文學網頁日均瀏覽量超過十五億次。僅掌閱文學一家,其作品總點擊量已超三百億次,累計擁有6億用戶,日活躍用戶超過兩千萬。這些驚人的數據顯示21世紀文學的新寄主誕生在網絡。但是與網絡文學的如火如荼形成鮮明對比的是,門戶儼然的學院派卻發聲較少,相關理論研究始終處于失衡的狀態。而現有的網絡文學研究更多地側重于網絡文學的文化消費、IP發展以及產業化功能,忽視了對其本身的文學價值探尋,尤其對多元化的小說類型缺少深入細致地綜合研究,從而使一些網絡佳作的價值輸出難以進入較高層次的考察,這將制約和影響著網絡文學的整體評價。

一、種田文:網絡文學世界里的獨特風景線

對于種田文,學術界至今還沒有明確的概念界定,因為它與網絡穿越小說、異能小說、言情小說都有著內在聯系。百度百科的詞條解釋是:“現代‘種田’一詞最早出現在SLG(策略類)游戲中,玩家以‘高筑墻、廣積糧、緩稱霸’為宗旨,保護自己的地盤并且大力發展,后期則開始征服其他玩家擴張勢力。種田文是在此基礎上出現的特色小說。”在這類小說中,種田只是一種隱喻。主人公多為超世紀英雄。他們先在自己的領土進行各項制度建設,類似農民種田收獲,腳踏實地建立根據地,以此積累資本、積蓄力量,作為未來征服世界的基石。這類小說可以歸類為軍事謀略類小說。也有學者將種田文定義為:“多指以古代封建社會為背景,描寫主人公(一般為普通小人物)及其家人日常衣食住行、雞毛蒜皮等生活瑣事的小說。”①此定義概括了種田文的世俗性特點,但界定內容卻和種田關聯不大,這類小說歸于市井小說更為合適。這里所指的種田文是真正意義上的種田文,以“鄉野山村”“布衣生活”“平淡溫馨”為基本元素,以書寫田園式的生活內容和恬淡從容的處世情懷為本質特征。從敘事風格看,大多數種田文擅長生活細節的刻畫以及鄉村風情的描繪,具有世情小說風味。也正是因為這些特色,種田文才備受讀者推崇和喜愛,才能在網絡文學世界里占有一席之地。

2008年起點中文網連續推出掃雪煮酒創作的《明朝五好家庭》第1、2部,以一對夫妻穿越到明朝地主家庭的生活敘述為主線,描寫鄉里人家的日常瑣事以及農村社會風貌,柴米油鹽里帶著平民生活的悠閑和適意。這在神魔盜墓、仙俠奇幻盛行的網絡小說世界里吹進一股清新的田園之風,成為網站年度最佳作品前三甲,點擊量共突破五百萬的人氣巨作。晉江文學城也連載了仟佰禾的《又見炊煙起》,以都市白領辭職回鄉養豬種田為主題,在生動真實的鄉村記事里充盈著輕松詼諧的生活情趣。淳樸自然的敘述內容,清新恬淡的語言風格,贏得了讀者好評和追捧。此后種田文進入了大規模的發展時期,熱度高漲、數量激增、佳作頻出。如清風暖的《穿越永樂田園》、蓮如玉的《小地主》、蘇四公子的《種田記》等作品,帶人們體驗“四季五谷味,山林花香美”的鄉野風情,在農時農事和雞犬相聞間打造了溫馨快樂的田園生活。小等娃的《桃家村種田軼事》、名窯的《極品鄉村生活》都用淡淡的筆觸勾勒出山村生活場景以及洋溢其間的愜意和慵懶。這些種田文沒有跌宕起伏的情節設計,也沒有虐心虐戀的恩怨情仇,有的甚至平鋪直敘,筆墨淡然,卻深受網絡讀者的關注和青睞。

不同于硝煙彌漫的戰爭文,種田文描繪的是一種平實世俗的生活畫面;不同于陰謀算計的宮斗文,種田文追求的是一種淡定從容的精神境界;不同于天馬行空的仙俠文,種田文講述的是一種貼近現實的人生歷程。種田文以其獨特的文學魅力成為各大網絡原創文學網站的熱門小說之一。在國內最大的文學網站——起點中文網,以“種田”為主題的作品近四千部。一些大型社交平臺也大量出現種田文的蹤跡,如百度貼吧就專設種田文吧,用于種田文愛好者的交流和互動,發帖量有七十五萬之多,并且呈現與日增長的態勢。這些帖子或是關于經典好看種田文的求書和推薦,或是關于種田文的創作和評論,由此可見種田文的熱門程度。

二、回歸:尋找精神的棲息之地

卡爾維諾曾說:“文學是一種存在的功能,追求輕松是對生活沉重感的反應。”②身處后工業時代,城市生存的空間不斷受到擠壓。激烈的職場競爭,快餐式的生活節奏,淡漠的人際關系以及污染遍布的空間環境,都導致了人的生存境域被全面顛倒和異化,一直以來存在于中國的城市與鄉村的二元對立瞬間崩塌。壓抑孤獨的都市靈魂迫切需要尋找一個精神的棲息場所和詩意的彼岸世界,而種田文所展現的田園情懷和適性生活范式正契合著當代人的精神追尋。

一方面,田園是引領生命從喧嘩走向寧靜的詩意回歸。作為農耕文明發源地,國人對土地和自然的熱愛已成為延續千年的人文情懷。農民在自然山水里勞作收獲,建設家庭,過著自給自足的生活。這種融自然與生產于一體的田園生活方式是一種深烙于骨髓的集體無意識追求,因而中國文化中的田園特質尤為突出,田園情結始終是中國文人書寫和表達的重要主題之一。從陶淵明開創田園詩派開始,“種田”一詞便經常出現在后人詩歌里。岑參的“看君尚少年,不第莫凄然。可即疲獻賦,山村歸種田。”白居易的“金門不可入,琪樹何由攀。不如歸山下,如法種春田。”都將躬耕生活作為仕途不第的另一種人生選擇。于是在田園詩人筆下,有了“孤煙村際起,歸雁天邊去”“白水明田外,碧峰出山后”的美景描繪,有了“開荒南野際,守拙歸園田”“開軒面場圃,把酒話桑麻”的生活書寫。當這種恬淡從容的田園生活方式引入到文學之中,帶給身處浮躁社會和城市喧囂的讀者更多的是一種精神引領,一劑心靈熨帖,于是“回歸田園”也便成為網絡文學創作的熱門主題之一。《種田記》里的蘇纓和林達夫妻就是田園回歸派的代表。普通公務員蘇纓被發配到偏遠農村掛職鍛煉。遠離職場紛爭的她在農村這片天地里獲得了心靈的寧靜和安詳,同時對自然和土地的熱愛開始悸動和萌芽。于是夫妻倆嘗試種菜種樹,養殖魚蝦,在物產豐收的同時也豐盈了內心。最后蘇纓辭去了公職,歸璞田園,在花香四溢的農家小院里過著怡然自得的生活。小說充分表達了“遠離城市喧囂,我種田,我快樂”的人生追求,將田園當作都市人漂泊靈魂和躁動心靈的精神家園與生命歸宿。小說還更深層次地闡釋了:回歸田園不是逃避現實,而是主動的心靈充電。只有懂得回歸,才能為心靈尋覓一片澄凈的棲息之地。

另一方面,田園代表的是人與自然的生命相依和精神內應。時下全球化語境中涌動著“回歸田園”的哲學思潮,從某種程度說,哲學本身就是懷著鄉愁去尋找家園的一種精神行為。海德格爾曾說:“哲學思索可不是隱士對塵世的逃逸,它屬于類似于農夫勞作的自然過程。當農家少年將沉重的雪橇拖上山坡,扶穩撬把,堆上高高的山毛櫸,沿危險的斜坡運回坡下的家里;當牧人恍無所思漫步緩行趕著他的牛群上山;當農夫在自己的棚屋里將數不清的蓋屋頂用的木板整理就緒:這類情景和我的工作是一樣的。思深深扎根于到場的生活,二者親密無間。”③由此可見,廣闊的山野世界和豐富的鄉村生活提供了人們進行精神思考的巨大空間,同時鄉村田園也正體現了人對自然依存與適應、親近與融合的理想格式。“在這個田園的生活世界中,人顯得和諧而不混沌,寧靜而不死寂,淡泊而不冷漠,自然而不蠻野,適意而有憧憬,簡樸而有韻致,溫情而有理性,詩意而有智慧。”④而大多種田文以穿越重生的方式使主人公逃離身心俱疲的現代都市,回歸到“青山綠水無污染、恬靜溫馨有家園”的鄉野世界,實現了人與自然相和諧的詩性追尋。這種文本建構足以吸引那些渴望放松心靈、悠然生活的城市人們。這方面較為經典的作品有《小地主》,該書歷時4年完本,文筆清新,內蘊豐富。城市“四無”青年胖子意外得到月光寶盒而穿越到20世紀80年代的一處小山村。這里沒有經濟發展所孕育的人性異化,也沒有都市文明所熏染的生存困境,只有淳樸善良的鄉親,奇異珍貴的動植物。在這里,人與自然相伴而生、息息相融。山野的澄靜蕩滌了城市的喧囂,淳樸的鄉情滋潤著荒蕪的心靈,由此胖子從心底發出吶喊:發誓要成為這片土地的守護者。小說所展現的具有精神撫慰和人性矯正的田園般生活畫面在現代社會無疑具有著強烈的暗示和參照意義,為人生價值思考提供了一種復歸自然的文化能量。

三、救贖:受挫欲望的想象性補償

在當代,文學的意義并不總是把載道教化放在首要位置,而是要切入人們的內心,關注人心需求,讓讀者能夠在文學世界里收獲一份快樂。而人類共同心理模式的一個典型特點就是人性不可以真正被壓抑,即使是弱者都有表達自己欲望的本能需求。弱者往往會利用想象中的強者為自己制造一個領域,一個能夠突破現實桎梏而永遠自由行動與自我決定的空間。文學正是提供了這樣一個場所,把生活中不敢做、做不到的事情在作品里面做到了。而且往往是現實生活中越是懦弱、無用的人,越可以在文學作品里表現得特有本事。這就是人類最精深的心靈之殤的療愈辦法——文學的精神救贖之法。相比于傳統精英文學強調的嚴肅沉重的歷史和社會話題,網絡文學以張揚人的各種欲望而介入讀者精神生活,以脫離宏大主題而轉投于大眾懷抱,由此徹底釋放了現實的束縛,回歸自由本性。對于大多數人來說,由于現實中各種社會規則、環境因素以及自身能力的限制,很多欲望被擠壓和封閉。受挫的欲望并未消失,而是潛伏于無意識的某個角落,等待理性監控松懈之際乘隙逸出。逸出的欲望時常喬裝打扮,借助各種符號和意象從事象征性表演。⑤弗洛伊德就曾將文學比喻為“白日夢”:現實中無法滿足的欲望成為文學想象的催化劑。種田文便是充分提供給人們一個世俗欲望得以補償和實現的想象性文本,把讀者從壓抑束縛的現實中解放出來,完成精神上的自我救贖。這種“草根逆襲”的主打模式具有相當的普適性,能夠滿足不同人群共通的心理需求。

1.穿越與重生:想象性文本建構的主要途徑。穿越行為本身就體現了人們對當代生存困境的一種超越。身處鋼筋水泥的都市,面對各種污染的侵蝕,人的內心充滿了壓抑和惶恐。因而遠離城市紛雜,享受悠閑人生,便成了當代人最簡單卻又最遙不可及的夢想。“人類的本性在一定意義上說就是意味著自由,是主體對自由的向往。禁錮與自由、疆界與穿越之間的矛盾成為人類生存永恒的動力。”⑥在種田文的文本建構中,作者往往設計主角穿越或重生于過去或歷史的某一語境中。他們適應和遵循陌生環境的規則,逐步累積、努力奮斗,實現了愜意自由的田園之夢。《農門婦》《農家媳婦的古代日常》都建構了現代女穿越到古代并且重生為孩童的故事。前者重生為被賣入農家沖喜的童養媳,后者重生為在后娘手下討生活的小白菜。一方面她們帶著前世的記憶開始了重新成長和發展之路,利用對現代農作物、生產技術、經營理念的認知,自力更生而獲得幸福;另一方面她們抓住重生機會,重新審視人生的情愫,珍惜前世所缺失的家庭親情。在平凡簡單的農家生活享受相濡以沫的夫妻情誼。因穿越重生而彌補現實缺憾成為種田文的主要情節元素,也正滿足人們“如果人生能夠重來”的心理和夢想。

2.異能與空間:想象性文本的另一種構建方式。對于現實中的平凡人物而言,擁有奇異特殊能力以及隨身異度空間是一種超人式夢想。超人思想不僅是尼采思想中的一個重要內容,也是凡人心中的普遍情結。但是這類小說的主人公并沒有運用這些神奇能力和空間去開疆拓土,而是轉向農村開荒種地,發展各類副業,關注個人環境的改善和悠閑生活的經營。這類小說往往架構在當代背景下,結合農村現實,頗具鄉土韻味。《山村桃源記》:厭倦都市生活的白領因一枚種田戒指而獲得了促進動植物奇特生長的加成功能,從此過上了閑適安康的小農生活;《隨身帶著兩畝地》:失業大學生依靠家傳玉佩的特殊能力回到村中種田,獲得豐收,也收獲愛情;《極品鄉村生活》:北漂青年意外得到神秘靈異的生長空間而重返家鄉,發家致富,成了有房有地有存款的小農民。主人公們充分利用自身異能和奇特空間獲得了現實中無法企及的成功快感,找到了自我存在的價值,而其中所展現的自由精神和適意生活方式讓小說擁有了大量的讀者。

莫言談及文學時曾說,小說是亦真亦假的文學世界。在種田文里,時空交錯的背后隱藏著現代敘述內核,其現實人生和虛擬人生構成了絕妙的互文關系。虛擬世界的得意和滿足正反映出現實生活的失意和匱乏,神采飛揚的抒寫滲透了世俗理想的失落和情感荒漠的苦澀。而現實人生的個體消弭和凡俗欲望通過虛擬文本得到了充分的補償,成就了普通人的精神救贖之路。因此,不論在現實意義和文學意義方面,種田文都具有重要的審美價值。

四、祛魅:普羅大眾的世俗化書寫

自從馬克斯·韋伯的《世界的祛魅:西方宗教精神》一書問世以來,“祛魅”一詞便迅速席卷現代社會的各個領域。在韋伯看來,世界對于人類來說不再是充滿迷魅的神秘存在,而是人的理性能夠完全把控和掌握的機制。現代社會的發展必須建立在以理智合理的態度和方法對之前所形成的“魅”進行祛除和清理的基礎之上,對形而上意義和價值進行理性化的重建。雖然“祛魅”產生于西方國家從宗教神權社會向世俗社會的現代型轉型中,但是“對于科學和知識的神秘性、神圣性、魅惑力的消解”的思想理念正契合了當下網絡文學反叛傳統和經典的精神實質。以個性、自由、娛樂為倡導的網絡文學迫使傳統文學的權威性和經典性受到不斷撞擊。“網絡文學一開始就呈現出消解權利話語、欲望化表達、多元化、大眾化價值取向的后現代審美觀照,成就了文學的祛魅。”⑦但是從網絡文學的產生發展來看,“祛魅”并不是簡單的直線型延伸過程,而是包含了一定的辯證發展關系。一是網絡文學以“自由”和“解構”為本質的游戲性審美書寫祛除了傳統文學建立起來的“魅”。二是在祛“魅”過程中因其文學模式被不斷復制和使用而不自覺地建構了自己的文學圖景,這便成為后來者所要祛除的“魅”。而種田文正體現了對傳統穿越小說經典模式和主流風格的消解和背離,具有一定的文學祛魅價值,也因此更貼近當代讀者的接受心理。

1.顛覆英雄女神化塑造模式。早期穿越小說往往體現了一定的現實缺席性,其主角多為高大完美形象。男主天縱英才,具有超自然的力量或品質。在歷史語境里指點江山,成就豐功偉業,甚至改變歷史走向(如《新宋》《竊明》《尋秦記》)。女主大多為宮中貴女、名門閨秀,博古通今,容貌與智慧并存,成為人們仰視的女神。她們甚至參與宮廷權力斗爭,推動朝代更迭。(如《夢回大清》《獨步天下》《末世紅顏》)。大多數種田文也走穿越之路,但不同的卻是以理性的精神祛除主角頭上的神秘光環,讓穿越者走下了神壇,還人物真實的生活面貌。主角穿越前是平凡小人物,面臨各種不幸,穿越后依然是村夫農婦、丫環童養媳等普羅大眾。穿越者不再試圖去征服前人、改造世界,也不再敘寫他們匪夷所思的傳奇經歷,而是將現代理念和經驗轉變為現實中的實用技能,在架空歷史中尋找適合自己的發展空間,用心經營屬于自己的田園生活。2012年弱顏的《重生小地主》便是此類代表,該書因一千三百多萬的點擊量躋身起點女生網熱門小說前列。主人公連蔓兒前世被小三暗算而香消玉殞,卻意外穿越重生為古代農家女童。在成長的過程中連蔓兒始終以理性平和的心態面對生活困難,用樂觀堅韌的意志建造起小康之家。小說將重生作為人生轉折的一個契機,在世事如浮云的感嘆和人生可重來的機遇下,連蔓兒選擇了家庭生活的溫情營造,而不是個人事業的輝煌成功。從關注“我”到關注“我的生活”這一轉變的文學意義重大,這說明穿越小說已由先前的娛樂游戲而轉向對社會現實和當下人生的探尋。網絡小說開始打破虛幻,逐漸和現實取得了一定的聯系。

2014年以后的種田文更具突破性,穿越主角往往處境困頓、生活艱澀。《山民錦繡》中的錦繡在逃難中被賣給了無田無房的山民,成為終日為生計所迫的農家婦。《農家有女初長成》中的蘇婧面對的則是家徒四壁,上有病母、下有弟妹的艱難困境。《花香滿園巧種田》中的林玉岫更是穿越為經常遭受虐待的養女,后由族里長老做主而自立門戶。她們對現實有著清醒的認知,對陌生環境充滿警惕,自覺用規則約束個體行為。“低調做人、小心做事”成為這些小人物們的處事準則。在堅韌意志的支配下,她們憑著勤勞智慧在自己的一畝三分地里發家致富,打造起田園生活樂園。由此可見,種田文將敘述視角從光環圍繞下的個人崛起轉向靜默個體的精神存在。以平民視角關注小人物命運,描寫普通人的喜怒哀樂,揭示大眾精神世界。從這點來看,種田文從回避現實的“減壓式”人生中逃離出來,書寫直面困難的“抗壓式”現實體驗,體現了文學的進步性。而種田文中的小人物命運與當代生存困境之間所構成的互文關系也說明穿越小說開始進行“為人生”的思考,消解了網絡文學廣為詬病的游戲意味,為讀者開啟了另一扇審視現實和人性的窗戶,因而具有潛在性的文化建構功能。

2.擯棄宏大史詩性敘事風格。傳統男穿主角往往憑借時空優勢和思維優勢在古代歷史語境中進行技術創造和思想占領,并自覺承擔啟蒙民智、復興民族、建構國家的責任和使命,因此小說里充滿了金戈鐵馬的壯闊場景,以及轟轟烈烈的歷史改革。即使女穿主角也展現了高屋建瓴的歷史優勢,對時光風塵下的人物和故事進行波瀾起伏、壯志悲情的描繪。而種田文卻以世俗語境中的日常生活為敘事架構,注重生活細節刻畫和社會風情渲染,擅長美食、服飾、禮儀、器物的描寫,向讀者展現了一幅幅世俗生活的畫卷。鄉野間的柴米油鹽、雞飛狗跳,生活里的婚喪嫁娶、人情往來,看似平淡如水的瑣碎片段被演繹成溫情脈脈、滋滋有味的敘述內容,滿足感和幸福感洋溢其間。《桃家村種田軼事》以恬淡平實的筆調敘寫桃三爺一家的生活場景。田間的精耕細作,家庭的上慈下孝,鄰里的和睦相處。一字一句緩緩道來,一點一滴全是生活。寫作者努力發掘具體而豐富的日常生活的積極面,讓主人公在塵囂間達到詩意的棲居。

種田文的作者大多為女性,作品內容也較多反映了情愛問題,因此不少文學網站給種田文另貼了“言情”標簽。但是和傳統言情小說相比,種田文擯棄了浪漫虛幻的情感渲染,以理性從容的態度看待婚姻家庭生活。女主角們所嫁的皆非高富帥,而是老實忠厚的普通農夫,但是卻在平凡瑣碎的生活中收獲了永恒的真愛。《穿越永樂田園》里出身書香之家的姚瑾因受辱而被退婚,自愿嫁進喪妻的農戶家庭當后媽。但她沒有怨天尤人,而是禮待丈夫,孝敬公婆,愛護幼女,夫妻感情也在相互扶持的細水長流中日漸濃郁。在《農門婦》《農家媳婦的古代日常》里,沒有花前月下的浪漫和曲折動人的戀情,只有男女主人公在日常生活細節中體現的有商有量和彼此尊重,充分詮釋了“平淡是真”的人生哲理。在一定程度上,種田文的走紅也說明了讀者對于當代婚姻家庭的認知日趨成熟。以金錢、地位、外貌為主導的擇偶觀念逐漸淡化,對簡單真實而又溫馨和諧的家庭生活懷有期待。馬克斯·韋伯認為,“‘世界的祛魅’過程,實質上是世界從神圣化走向世俗化,從神秘主義走向理性主義的過程”。⑧種田文正是這種文學祛魅的體現,它代表了網絡文學開始將理性的筆觸延伸到大眾生活領域和平凡世俗世界,讓人性得到了充分肯定,讓凡俗欲望受到關注和認同。

結語

21世紀的文學進入了一個轉型變革的時代。文學創作由精英視角轉向大眾視野,文學主題由深刻宏大變為日常通俗。網絡種田文的興起和流行正符合這一文學發展趨勢。雖然種田文在發展的十年間,和其他網絡小說一樣擺脫不了快餐式文學的桎梏,存在良莠不齊的現象。一些作品的情節類型化,內容平庸粗糙,語言缺少藝術性,但不可否認,種田文所體現的對田園生活的向往,對成功欲望的訴求以及對溫暖親情的渴望,正折射了當代人的普遍社會心理,而世俗語境下的審美化生活書寫,恰好符合后工業時代的文化消費需求。正是承載了與眾不同的社會意義和文學價值,種田文對于當代網絡文學發展具有不可或缺的影響力。

①李昊《新世情小說的復興——淺談種田文的走紅》[J],《當代文壇》,2013年第5期,第64頁。

②[意]卡爾維諾《未來千年文學備忘錄》[M],楊德友譯,沈陽:遼寧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第19頁。

③[德]海德格爾《海德格爾語要:人,詩意地安居》[M],郜元寶譯,桂林: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2000年版,第66頁。

④李慶明《哲學回歸田園:一個現象學的透視》[J],《江蘇教育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5年第1期,第16頁。

⑤南帆《文學批評拿什么對“網絡文學+”發聲?》[N],《文藝報》,2016年10月28日,第2版。

⑥李盛濤《網絡穿越小說:當代文化鏡像的反諷性文本》[J],《東方論壇》,2013年第 4期,第 87頁。

⑦嚴軍《后現代媒介下的“祛魅”文學——網絡文學的游戲性審美觀》[J],《社科縱橫》,2012第5期,第82頁。

⑧釋智文《祛魅與復魅:中國佛教當代發展的路徑探索》[J],《法音》,2015年第 1期,第 25頁。

浙江師范大學行知學院)

猜你喜歡
網絡文學小說生活
叁見影(微篇小說)
紅豆(2022年9期)2022-11-04 03:14:42
遛彎兒(微篇小說)
紅豆(2022年9期)2022-11-04 03:14:40
勸生接力(微篇小說)
紅豆(2022年3期)2022-06-28 07:03:42
那些小說教我的事
對待網絡文學要去掉“偏見與傲慢”
當代陜西(2019年8期)2019-05-09 02:23:26
網絡文學竟然可以這樣“玩”
當代陜西(2019年8期)2019-05-09 02:23:24
揭秘網絡文學
當代陜西(2019年8期)2019-05-09 02:23:16
網絡文學的誕生
漫生活?閱快樂
生活感悟
特別文摘(2016年19期)2016-10-24 18:38:15
主站蜘蛛池模板: 综合社区亚洲熟妇p| 亚洲一区国色天香| 精品99在线观看| 久久福利片| 国产美女在线观看| 欧美亚洲一区二区三区导航| 亚洲精品色AV无码看| 亚洲电影天堂在线国语对白| 凹凸国产熟女精品视频| 国产青青操| 亚洲男人在线| 亚洲天堂视频在线观看免费| 日本高清在线看免费观看| 国产一区二区精品福利| 精品夜恋影院亚洲欧洲| 久99久热只有精品国产15| 亚洲午夜综合网| 久久婷婷国产综合尤物精品| 精品三级在线| 少妇精品久久久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高清在线播放| 久久动漫精品| 亚洲黄网在线| 在线观看国产精品第一区免费| 久久a毛片| 91小视频在线| 亚洲欧美另类中文字幕| 98超碰在线观看| 91偷拍一区| 在线网站18禁| 精品伊人久久久香线蕉| 香蕉在线视频网站| 第一区免费在线观看| 国产va免费精品| 97色伦色在线综合视频| 亚洲第一视频免费在线| 国产a v无码专区亚洲av| 欧美精品亚洲精品日韩专区| 国产主播福利在线观看| 欧美午夜理伦三级在线观看| 国产一级毛片网站| 亚洲日韩精品综合在线一区二区| 手机在线看片不卡中文字幕| 青草国产在线视频| 天天干天天色综合网| 成人综合久久综合| 中文字幕啪啪| 国产全黄a一级毛片| 亚洲成人网在线播放| 鲁鲁鲁爽爽爽在线视频观看| 国产精品福利在线观看无码卡| 亚洲精品自在线拍| 色综合综合网| 欧美不卡视频一区发布| 亚洲第一极品精品无码| 欧美在线三级| 欧美国产精品拍自| AV片亚洲国产男人的天堂| 青青青国产视频| 国产交换配偶在线视频| 午夜精品久久久久久久2023| 好吊色妇女免费视频免费| 成人免费午夜视频| 99无码熟妇丰满人妻啪啪| 国产精品成人久久| 国产成人无码AV在线播放动漫| 亚洲一级毛片| 免费 国产 无码久久久| 国产簧片免费在线播放| 九九久久精品国产av片囯产区| 国产香蕉国产精品偷在线观看| 免费视频在线2021入口| 国产乱人伦AV在线A| 日本高清成本人视频一区| 国产综合日韩另类一区二区| a级毛片毛片免费观看久潮| 国产91成人| 国产在线观看一区精品| 国产呦精品一区二区三区网站| 久久久久亚洲Av片无码观看| 国产无吗一区二区三区在线欢| 亚洲精品在线影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