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雯
【摘要】中職教育的重要性被越來越多的專家學者、教育工作者和社會大眾認可。英語作為中職教育的重要學科之一,相關的研究層出不窮,但是當前中職院校英語教學仍然存在照搬普通高中和高等教育院校的教學模式、職業英語教學比重少的問題。文章指出了中職院校英語教學存在的主要問題,并提出了針對性的建議措施。
【關鍵詞】中職院校英語教學;問題;原因;對策
英語作為一門世界性的語言,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就中職院校而言,英語教學主要是培養學生的英語應用和終生英語學習能力。不過,當前的教學成效并不明顯:一是通過課程教學,學生的英語言應用水平低,寫作、口語水平都難以達到涉外工作崗位的要求;二是英語教學與中職院校專業課程教學沒有能夠結合起來,二者脫節;三是絕大部分學生沒能養成終生學習英語的習慣,不利于學生畢業后繼續提升英語應用能力。針對這些問題,提出合理的具體可行的解決方案,對提升我國中職院校英語教學效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一、當前中職院校英語教學存在的問題
(一)未來工作生態影響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隨著我國平均教育水平的提升,就業的門檻越來越高,中職院校畢業的學生第一份工作通常都不能稱心如意,又由于缺乏長遠規劃,一部分學生存在“學習無用”“英語無用”等錯誤思想。而且英語課程不像其他專業課程畢業之后就能夠立即利用上,效果不明顯,就更不被學生重視,學習勁頭不夠。
(二)教師的能力素質制約教學水平
中職院校的師資力量同高等院校相比,差距很大。雖然多數中職院校的英語教師都非常努力,但是由于英語教師人數少,教學任務偏重,自身英語應用能力水平未達到一流水平,教學理念照搬照抄高等院校和普通高中嚴重,對中職院校英語教學存在的問題思考不夠全面等原因,難以巧妙地運用各種教學手段和各類教學資源,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保證教與學的質量。
(三)教材缺乏針對性
雖然現在使用的教材的系統性、知識的完善性都比較好,但是多數中職院校的英語教材沒有根據中職學生的基礎、需要等特點進行編撰,在難度把握、與專業課程相銜接、加強學習方法的教育、加強口語寫作能力培養等方面極其不足。教材不能滿足教學的需要,將增加教師的工作量,影響教學效率。
(四)培養終生學習的習慣不夠深入徹底
中職學生的基礎相對比較薄弱,加上院校學習時間比較短(扣除實習等時間,英語教學時間極短),單純在學校學得的知識肯定比較少。在學校教育中,培養學生終生學習的習慣和能力顯得十分必要。不過當前課題教育主要采取以教師為主體的教育模式,學生自主學習的氛圍不濃,機會不多。進行教學模式改革迫在眉睫。
二、原因分析
剖析以上問題的原因,不難發現主要有以下幾點。
一是社會對中職院校的重要性認識還不到位,大多認為“小學-中學-大學”才是教育的正軌,中職院校是高等院校的一種補充。這就導致各種社會資源都不會向中職院校傾斜,師資力量、學校資金實力都難以達到一流的水平,學生就業面也狹窄,大多數學生畢業后都需要經過長期努力才能得到一份稱心如意的工作。二是一部分中職院校教師的能力素質還不適應教學改革的發展。這有歷史的原因,也有其他因素。加之大多數中職院校對教師培訓不夠重視,導致這個問題一直得不到解決。三是由于學校的地位不高,社會資源的配套不足,導致教材教輔編撰人員相對較少,都習慣于從高等學府的資料中照搬照抄一部分,沒有做到“因才制材”。
三、針對性的對策
(一)加強正面引導,調動學生學習英語的積極性
中職院校學生對英語課不重視,甚至極少部分學生認為英語課沒有體育課重要,這是非常危險的。英語教師應該在平時的教學工作中加以正面引導,潛移默化,逐步糾正學生輕視英語的錯誤觀點,促使學生正視英語在全球化和個人今后長達數十年職業生涯中的作用,從而主動學習,保證英語教育的成效。
(二)加強教師隊伍建設,提升師資能力水平
針對教師短缺和本身能力水平不夠高的問題,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解決。一是適當增加英語教師崗位,從一流的高等學校引進一批能力強、素質過硬的英語教師。二是建立交流機制,定期組織一部分教師到其他學校進行交流學習,學習其他學校好的方面,取長補短。三是要加強對教師的培訓,按照學年制定學習任務,將教師學習培訓制度化、常規化,從而保證教師隊伍的能力素質不落伍,能夠緊跟時代需求。四是進一步完善考核考察制度,保證工作上表現突出的教師能夠得到提升。五是搞好對教師的德育教育,要求他們踏實肯干,切實把心思放在工作上,認真工作,干好干出業績。
(三)統籌需求任務,更新教學教材
英語作為一門語言,用來交流是其最核心的功能,要學好英語就不能不考慮英語國家的文化背景。因此,要更新教學教材,首先就要考慮到教材內容能夠涵蓋英語國家的文化,在此基礎上增加口語、寫作的比重。其次,要結合學生實際的學習需求,做到最大程度的細分,如幼教專業學習的英語內容就應該不同于酒店管理專業,做到不同專業教材不同。再次,廣泛利用現有的材料,將其他資料也納入教材的范圍,如汽車修理專業的學生就可以將知名品牌的汽車說明書作為教材之一。最后,盡量做到同專業內容相結合,最大限度保證英語學習的針對性,從而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四)改革教學模式,培養學生終生學習能力
雖然新課改已經實施了幾年,但是在中職院校,學生還未完全成為課堂的主體,教學仍然是以教師為中心。為了保證學生能夠形成終生學習的能力,改革英語教學模式是必然的選擇。可以采用一些新的教學手段,比如采用實踐教學法學習英語,將一個班的學生分成若干個小組,每個小組結合課堂的進度或者自己小組感興趣的內容,自己選題,自己查找資料,然后在課堂上陳述。如可將汽車修理專業的一個班組成若干個小組,模擬4S店接待店員、修理工和顧客,自編自導英語小短片。
四、結論
英語是國際上最通用的語言,學好英語對于一個人成長成才十分必要。但是當前中職院校英語教學存在較多的問題,如何規避和克服這些問題是當前該類學校英語教學面臨的嚴峻問題。本文雖提出了幾個解決思路,不過仍不全面,有待于繼續研究。
【參考文獻】
[1]李曉明.淺談中職英語教學中的現狀問題及對策[J].科學中國人,2016(10X):290.
[2]謝橋連.現代信息技術在中職英語教學中的應用探討[J].開封教育學院學報,2016,36(09):142-143.
[3]繆燁宏.信息技術結合下的中職英語教學探析[J].校園英語,2016(25):72.
[4]張攀攀.藝術類中職學校運用多媒體優化英語教學的策略分析[J].校園英語,2016(10):97.
[5]丁楠.信息技術結合下的中職英語教學[J].現代職業教育,2016(09):160-161.
[6]嚴麗婭.淺談中職英語的生活化改革[J].現代職業教育,2016(08):39.
[7]孫兆健.信息化技術在中職英語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成才之路,2015(32):46.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