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樹東
(山西省機電職業技術學院,山西 長治 046000)
女大學生健身心理承諾影響因素的質性分析
趙樹東
(山西省機電職業技術學院,山西 長治 046000)
近年來,女大學生的健身行為在高校掀起了一股熱潮,盡管方式不同,可其中影響這種健身堅持的心理承諾因素卻顯得較為突出,亟需探索。本文通過質性研究的方法,分析在校女大學生健身心理承諾的影響因素,得出3個層面的原因,即心理因素、個人因素、外在因素。這3種原因又包含不同的具體因素,為進一步進行實證分析提供了必要的理論基礎。
女大學生;健身;心理承諾;質性分析
女大學生健身是指在校女大學生為了達到健身的目的而進行的體育鍛煉行為,包括去健身房鍛煉、運動場晨跑、夜跑、針對性的選修體育課、參加相關體育社團、宿舍樓下跳繩、宿舍內搖呼啦圈等。心理承諾通常被解釋為個人持續參與某種活動或在心理狀態上對它的依賴,有助于說明個體行為的穩定或持續原因,其中假設心理承諾的直接結果是后續的行為,如鍛煉身體活動的參與及退出。Scanlan等在研究年輕運動員堅持體育鍛煉行為的動機中,將運動心理承諾定義為:全身心不間斷地參與體育活動的心理狀態。
1.1 研究對象
本文的研究對象是女大學生計劃全身心不間斷地投入到體育活動而達到健身目的的心理狀態。
1.2 研究方法
1.2.1 深度訪談法 有目的地抽樣選取符合訪談要求的采訪者,利用研究合作者的學生關系等與符合要求的各個采訪者溝通并進行訪問。在訪談后的《女大學生健身心理承諾的影響因素》提綱進行適當地調整與補充后,聯系相關的專家與教師對提綱的內容、信、效度等進行修正。參加本研究的訪談對象為16名在校大一~大四年級的女大學生,年齡在18~23周歲之間。在訪談結束后,訪談者向2名研究合作者說明基本的編碼要求,之后由2名研究合作者對訪談的內容進行分類編碼,最后由訪談者整理統計及進行一致性檢驗。
1.2.2 數理統計法 應用Excel 2010軟件及音頻轉換工具對訪談內容進行整理,對編碼進行不同級別的分類整理與統計。
2.1 信、效度檢驗
本文應用三角檢驗中的歸類一致性指數來檢驗訪談結果的信度是否符合質性研究的要求。它指對兩名研究合作者與訪談者對所要進行分類的編碼相同量占所有分類總量的百分比。經計算兩名研究合作者與訪談者的歸類一致性指數在0.764~0.818之間,總的歸類一致性指數為0.809;總的編碼信度系數為0.771,符合信度三角檢驗的相關要求。
2.2 訪談結果
經過對16名女大學生健身心理承諾影響因素的訪談,整理統計出原始編碼,從中提取1級編碼,再根據1級編碼的內容及相關理論,提取形成2級編碼。如表1所示,由原始訪談結果形成的1級編碼有健身動機及強度、體育認知和態度、性格與遺傳、自身現狀、健身收益、健身方式、父母認知、健身風險和健身氛圍。依據合理行為和計劃行為理論把以上編碼歸納為2級編碼,即心理因素、個人因素、外在(環境)因素。

表1 女大學生健身心理承諾影響因素的訪談結果
2.2.1 心理因素 心理因素包括健身動機及強度、體育認知和態度及性格與遺傳。參與健身的女大學生的內在驅力有很多原因,但是參加體育鍛煉的人其內在動機的強度卻能影響堅持鍛煉的持續性。根據動機理論,內在動力直接影響著外部行為,根據前文假設心理承諾的直接結果是后續的行為,所以女大學生健身動機及強度是女大學生全身心持續參與健身的根本性因素。結合之前的訪談,如果女大學生沒有一定的健身心理愿望,那么很難繼續堅持進行健身。在體育認知和態度方面,McAuley等在研究自我效能時發現,堅信參加體育鍛煉能達到參與鍛煉目的的人最后確實都達到了自己鍛煉的目的。大多數訪談者在描述對體育鍛煉認知及目的時都對最終的結果有積極的認識。同時,在受訪的學生中,無論是大一學生還是大四學生,大家都對體育鍛煉與終身體育的關系有一定的認識,有一定的科學健身意識。另外,一些女大學生對健身和減肥的認知與態度可能直接影響對健身行為的心理承諾。性格影響著女大學生參與健身的心理狀態,同時養成良好的鍛煉習慣又能幫助學生建立良好的動機。在訪談中多位受訪者的話也證實了這一點。女大學生不同的先天遺傳條件對健身的全身心持續參與的心理狀態都有影響。身高、體重等先天遺傳條件都影響學生的參與積極性、持續性與鍛煉習慣。同樣有這些影響的女大學生健身心理狀態為下一步的實證研究提供了相應的理論基礎。
2.2.2 個人因素 自身現狀、健身收益和健身方式構成了個人因素。體形越胖的女大學生參與體育鍛煉的動機越強烈。另一方面,身體健康狀況差的更有可能堅持鍛煉。有一半以上的受訪者都認為這些自身現狀都在直接影響著女大學生健身的心理狀態。健身收益包括自身的評價和他人的評價。從訪談結果看,無論是自身的評價還是他人的評價,良好的鍛煉效果對堅持健身的女大學生來說相當于一個正向的對動機的強化,這種反饋對健身的心理承諾有積極作用。健身的方式有很多,對方式的選擇與某項活動的運動能力有關,如身體協調性。大多數受訪者認為,運動能力越強的女大學生參加運動的方式與方法較多一些。
2.2.3 外在(環境)因素 外在(環境)因素包括父母認知、健身風險、健身氛圍。在訪談中發現有75%的受訪者認為,父母對體育與自己體形的認知會影響到自己健身的心理。結合訪談結果可以知道,女大學生父母對健身的認知和鍛煉的行為及態度直接影響其健身心理。任何體育運動都有一定的風險,體育風險已成為體育課的課堂注意事項,因此,大學生對不同的體育運動項目都有一定的風險識別能力。從訪談的內容中會發現,風險對未養成健身習慣的人影響較大,但對已經形成健身習慣的人影響較小。此外,從采訪者的健身反饋中也能發現參與健身的女大學生的很多舍友、同學、朋友都在進行健身。
3.1 女大學生健身心理承諾是女大學生計劃全身心、不間斷地投入體育活動而達到健身目的的心理狀態。
3.2 女大學生健身心理承諾的影響因素有健身動機及強烈度、體育認知和態度、性格與遺傳、自身現狀、健身收益、健身方式、父母認知、健身風險、健身氛圍等。
3.3 女大學生健身心理承諾的影響因素包括3個方面,分別是心理因素、個人因素、外在(環境)因素。
[1]Rusbult,C.E.A longitudinal test of the investment model:The development of satisfaction and commitment in heterosexual involvement [J].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1983(45):101-117.
[2]Iwasaki,Y.& Havitz,M. A path analytic model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involvement,psychological commitment , and loyalty[J].Journal of Leisure Research,1998(30):256-280.
[3]石巖,盧松波.體育教師教學活動風險認知的質性研究及測量方法[J].天津體育學院學報,2012(2):121-125.
[4]JOSEPH AMAXWELL.質性研究設計[M].陳浪,譯.北京:中國輕工業出版社,2008.
[5]張春華,章建成,金亞虹,等.鍛煉堅持性的國外研究進展[J].上海體育學院學報,2002(4):48-51.
[6]尹博.影響大學生體育鍛煉習慣形成的因素[J].體育學刊,2005(1):139-141.
[7]傅遐齡,傅建霞.女大學生體型與體育鍛煉動機強度間的相關分析[J].南京體育學院學報,2004(1):32-34.
[8]盧松波.大學生體質健康達標測試的風險識別、評估及應對[J].運動,2016(14):39-40.
G807.4
A
1674-151X(2017)14-071-02
10.3969/j.issn.1674-151x.2017.14.037
投稿日期:2017-05-06
趙樹東(1970—),副教授,碩士。研究方向:體育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