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彩俠,史玉生
血液透析聯合血液灌流治療尿毒癥周圍神經病變的臨床療效分析
張彩俠,史玉生
(江蘇省句容市人民醫院血液凈化中心,江蘇 句容 212400)
目的 分析和評價血液透析聯合血液灌流治療尿毒癥周圍神經病變的臨床療效。方法 選擇78例尿毒癥周圍神經病變患者為研究主體。分成A組和B組,各39例。A組給予血液透析聯合血液灌流治療,B組給予單純的血液透析治療。對比臨床療效,血氣指標和腎功能改善情況,治療前后的血漿PTH水平與感覺神經傳導速度。結果 A組的治療總有效率是94.87%,B組是82.05%,對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前,兩組的Scr(血清肌酐)、BUN(血尿素氮)、PaCO2(動脈血二氧化碳分壓)與SaO2(動脈血氧飽和度)相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治療后,A組的Scr、BUN與PaCO2低于B組,SaO2高于B組,對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前,兩組的血漿PTH水平與感覺神經傳導速度相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治療后,兩組的血漿PTH水平與感覺神經傳導速度均有所改善,且A組的血漿PTH水平顯著低于B組,各項感覺神經傳導速度指標高于B組,對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利用血液透析聯合血液灌流治療尿毒癥周圍神經病變具有較理想的臨床療效,可降低患者的血清PTH水平,提高其感覺神經傳導速度與腎功能,并能強化其血氣指標,值得推廣。
血液透析;血液灌流;尿毒癥周圍神經病變;臨床療效
尿毒癥是腎臟病晚期的一種綜合性病癥,又名慢性腎衰竭。經數據顯示,尿毒癥伴有周圍神經病變的幾率在75%左右,對于此病癥,單純的血液透析無法取得理想療效[1]。所以,探索出一種療效顯著、安全性高和科學性強的治療方法成為臨床醫學的主要課題。本文旨在分析血液透析聯合血液灌流治療尿毒癥周圍神經病變的臨床療效,具體結果報道如下。
1.1 臨床資料 選擇本院在2014年9月~2016年9月間收治的78例尿毒癥周圍神經病變患者為研究主體。分成A組和B組,各39例。A組中,男22例,女17例;年齡44~79歲,平均(61.25±4.37)歲;原發病包括:慢性腎小球腎炎15例,梗阻性腎病2例,高血壓腎病12例,多囊腎3例,原因不明7例;透析時間1~6年,平均(4.21±1.57)年。B組中,男25例,女14例;年齡43~80歲,平均(61.94±4.26)歲;原發病包括:慢性腎小球腎炎14例,梗阻性腎病1例,高血壓腎病11例,多囊腎2例,原因不明11例;透析時間為2~7年,平均(4.05±1.22)年。對比以上數據,差異無統計學意義,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B組給予單純的血液透析治療:建立動靜脈內瘺通路,給予血液透析,每次治療4 h,3次/周,治療期間,透析液流量約為500 mL/min,血流量約為250 mL/min。
A組給予血液透析聯合血液灌流治療:使用血液灌流器治療,灌流器型號為健帆HA-130,靜態法,灌流器內加入100 mg肝素,180度上下晃動大于10 s,靜置30 min,連接管路后用2 000 mL生理鹽水沖洗灌流器與管路,將灌流器和透析器連接。血流量為250 mL/min,透析液流量為500 mL/min。治療過程中根據患者的實際病情給予適量的低分子肝素靜脈推注。每次治療2 h,當灌流器吸附能力達飽和時,取下灌流器,并繼續給予血液透析治療2 h,方法同B組。
1.3 觀察指標 觀察患者的血氣指標(PaCO2與SaO2)和腎功能(Scr與BUN)改善情況,治療前后的血漿PTH水平與感覺神經傳導速度(腓總神經、正中神經和脛神經)。
1.4 療效評價標準 痊愈:患者的全部臨床癥狀徹底消失;顯效:患者的臨床癥狀顯著改善;進步:患者的臨床癥狀出現好轉;無效:患者的臨床癥狀無變化甚至加重[2]。
1.5 統計學方法 數據通過SPSS16.0軟件加以處理,計數資料以百分數和例數表示,組間比較采用χ2檢驗;計量資料采用“x±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臨床療效對比 A組39例中,痊愈22例(56.41%),顯效9例(23.08%),進步6例(15.38%),無效2例(5.13%),治療總有效率是 94.87%(37/39),B組 39例中 ,痊愈 16例(41.03%),顯效13例(33.33%),進步3例(7.69%),無效7例(17.95%),治療總有效率是82.05%(32/39),對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2.2 血氣指標和腎功能改善情況對比 治療前,兩組的Scr、BUN、PaCO2與SaO2相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治療后,A組的Scr、BUN與PaCO2低于B組,SaO2高于B組,對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對比血氣指標和腎功能改善情況(x±s)
2.3 治療前后的血漿PTH水平與感覺神經傳導速度對比治療前,兩組的血漿PTH水平與感覺神經傳導速度相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治療后,兩組的血漿PTH水平與感覺神經傳導速度均有所改善,且A組的血漿PTH水平顯著低于B組,各項感覺神經傳導速度指標高于B組,對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對比治療前后的血漿PTH水平與感覺神經傳導速度(x±s)
目前,我國尿毒癥發病率不斷升高,這與人們生活習慣改變、人口老齡化加重等有關[3]。其主要治療方案是血液透析,但對于尿毒癥周圍神經病變而言,血液透析的療效有限,不能為患者帶來較好的治療預后性。尿毒癥引發周圍神經病變的臨床癥狀表現在肢體遠端,其中,下肢感覺障礙最為突出[4]。病情早期,患者的肢體遠端會出現灼痛、刺痛感,同時伴有感覺缺失、痛覺過敏和麻木感,少數患者會并發不寧腿綜合征[5]。一旦治療延誤,便會發展為肢體無力或麻痹,嚴重者會喪失運動功能。同時,部分患者不會表現出明顯的臨床癥狀,但經肌電圖檢查后,可見感覺神經傳導水平發生明顯變化[6]。該病癥的發病機制尚不確定,可能與以下因素有關:第一,中分子毒物大量潴留,引發周圍神經病變。有數據表明,尿毒癥患者機體內長時間存有中分子物質,極可能導致周圍神經出現毒性反應。第二,甲狀腺激素與甲狀旁腺功能亢進影響[7]。有報道指出,若機體內含有過多的甲狀旁腺激素,則會造成皮膚瘙癢、貧血、腎小管損害和周圍神經病變等癥。
血液透析可以加快機體的多項功能恢復,以保持電解質、水平衡。并能清除存于血液內部的小分子物質,減少對周圍神經的損害[8]。然而,長期潴留的小分子物質雖會對周圍神經產生損害,但相比于大分子和中分子物質的損害程度,卻是相形見絀。所以,單純的血液透析治療僅能作用于小分子物質,無法在最大程度上治療該病癥。血液灌流是新型的人工合成技術,作為一種科學性極強的樹脂技術,其優勢在于表面積高、多孔、吸附能力強[9]。其可以對中分子、PTH與大分子物質進行選擇性清除,可彌補血液透析治療的不足。此外,血液灌流能將血液成分引入到相應裝置內,如引到灌流器中,且能借助固態吸附劑,實現內源性毒素的全面清除,然后將已凈化處理完畢的血液重新輸到體內[10]。不僅可提高對毒性物質的清除速度,也提高了治療效果。兩種治療方法均有顯著優勢,能夠互相補充,對于患者的臨床癥狀、腎功能指標等有明顯的改善作用。
研究結果表明:A組的治療總有效率高于B組;治療后,A組的Scr、BUN與PaCO2低于B組,SaO2高于B組;治療后,兩組的血漿PTH水平與感覺神經傳導速度均有所改善,且A組的血漿PTH水平顯著低于B組,各項感覺神經傳導速度指標高于B組,對比以上數據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因此,通過血液透析聯合血液灌流治療尿毒癥周圍神經病變可以顯著提高患者的臨床療效,使其血清PTH水平得到降低,感覺神經傳導速度得到增強,并能改善其血氣指標,對患者的生活質量與預后性有積極意義,可作為該病癥的主要治療方法加以推廣。
[1] 張明霞,劉珊,劉倫志,等.血液灌流聯合血液透析治療尿毒癥皮膚瘙癢36例分析[J].重慶醫學,2013,42(20):2405-2407.
[2] 徐艷梅,許傳文.血液灌流聯合血液透析對維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體內微炎癥和營養不良狀態的影響[J].中國中西醫結合急救雜志,2014,8(1):42-45.
[3] 張焱,高峰.血液透析濾過與血液透析聯合血液灌流治療尿毒癥頑固性高血壓的療效比較[J].中國中西醫結合急救雜志,2016,23(2):203-204.
[4]Tomayko EJ,Cachia AJ,Chung HR,et al.Resveratrol Supplementation Reduces Aortic Atherosclerosis and Calcification and Attenuates Loss of Aerobic Capacity in a Mouse Model of Uremia[J].Journal of medicinal food,2014,17(2):278-283.
[5] 童仙女.血液灌流串聯血液透析對尿毒癥皮膚瘙癢的效果觀察[J].護士進修雜志,2015,30(1):69-70.
[6] 劉妍,成建釗,郭自炎,等.血液灌流聯合血液透析治療尿毒癥療效及對患者腎功能的影響[J].中國醫藥導刊,2014,9(2):225-226.
[7] 高進.血液透析聯合血液灌流治療尿毒癥患者皮膚瘙癢的療效觀察[J].安徽醫藥,2013,17(11):1936-1938.
[8] Nida Zaidi,Ejaz Ahmad,Mohd Rehan,et al.Biophysical insight into Furosemide Binding to Human Serum Albumin: A Study To Unveil Its Impaired Albumin Binding in Uremia[J].The journal of physical chemistry,B.Condensed matter,materials,surfaces,interfaces biophysical,2013,117(9):2595-2604.
[9] 鐘劍,李靖,曹釙,等.血液灌流聯合血液透析治療尿毒癥頑固性皮膚瘙癢不同證候間療效的臨床觀察[J].世界中醫藥,2013,5(10):1183-1186.
[10]張均萍.尿毒癥皮膚瘙癢應用血液灌流聯合血液透析治療的療效及護理觀察[J].貴陽中醫學院學報,2013,35(2):254-255.
10.3969/j.issn.1009-4393.2017.27.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