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醒鴻,顏國平,蘇玉蓉
烏司他丁治療急性腦血管病并發神經源性肺水腫的臨床效果評價
楊醒鴻,顏國平,蘇玉蓉
(江西省萍鄉市湘雅萍礦合作醫院神經內科,江西 萍鄉 337000)
目的 探討烏司他丁治療急性腦血管病并發神經源性肺水腫的臨床效果。方法 將74例急性腦血管疾病并發神經源性肺水腫的患者隨機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對照組37例給予規范治療,觀察組患者在對照組規范治療基礎上給予烏司他丁治療。兩組患者接受治療后對兩組患者的治療效果進行比較。結果 兩組患者接受治療后觀察組氣管插管置管時間、抗生素使用時間、ICU滯留時間以及患者病死率等指標均低于對照組,組間比較差異均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兩組患者治療后觀察組血清TNF-α、IL-6、BNP水平與對照組相比顯著較低,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急性腦血管病并發神經源性肺水腫患者運用烏司他丁治療可有效改善患者肺功能,減輕心臟負荷,可在臨床中推廣應用。
烏司他丁;急性腦血管病;神經源性肺水腫;療效
急性腦血管疾病的常見并發癥中神經源性肺水腫是常見的一種,其具有的臨床特點是病情重、發病急,具有較高病死率,對患者的生命安全有嚴重威脅[1]。對于急性腦血管疾病并發神經源性肺水腫需及時給予治療,通過及時治療可有效降低肺水腫嚴重程度,緩解患者全身乏氧代謝,對改善患者生活質量具有重要幫助[2]。烏司他丁是抗炎性反應因子的主要藥物,在治療神經源性肺水腫方面具有良好的療效。本次研究旨在探討烏司他丁治療急性腦血管病并發神經源性肺水腫的臨床效果,現報道如下。
1.1 臨床資料 2014年10月~2016年2月共有74例急性腦血管病伴神經源性肺水腫患者來本院治療,患者住院后經臨床診斷和實驗室病理學檢查均確診。所選患者中已排除急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肌梗死患者、嚴重肝腎功能不全患者、糖尿病心肌病變患者以及精神障礙患者。將患者隨機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對照組37例,男24例,女13例,年齡49~74歲,平均年齡(63.3±2.6)歲,出血性腦血管病17例,缺血性腦血管病20例;觀察組37例,男25例,女12例,年齡49~76歲,平均年齡(65.3±3.6)歲,出血性腦血管病18例,缺血性腦血管病19例。兩組患者臨床資料差異無統計學意義,具有可比性。本次研究本院倫理委員會已批準,所有患者均自愿參與本次研究,均簽署知情同意書。
1.2 方法 本次研究對照組患者給予急性腦血管病規范治療,給予患者呼吸機輔助通氣、有創支氣管插管術治療,另外給予患者抗生素來預防控制感染,對于患者體內水電解質失衡情況做對癥治療。觀察組在對照組規范治療的基礎上給予烏司他丁(廣東天普生化醫藥股份有限公司,國藥準字號:H19990134)治療,將烏司他丁120 000 U加入0.9%氯化鈉100 mL中,采用靜脈滴注方式給藥,每8小時用藥1次。兩組患者均接受為期3 d的治療。
1.3 觀察指標 兩組患者接受治療后對兩組患者的臨床指標進行比較,臨床指標包括氣管插管置管時間、抗生素使用時間、ICU滯留時間以及患者病死率等。另外對兩組患者的血清學指標進行比較。在患者治療前和治療后3 d對患者進行靜脈抽血,采用酶聯免疫吸附法對血清中腫瘤壞死因子-α(TNF-α)和白介素-6(IL-6)進行檢驗,血清中鈉尿鈦(BNP)采用免疫化學發光法進行檢測。檢測后比較各項指標水平。
1.4 統計學方法 使用統計軟件SPSS17.0對數據進行分析,計量資料采用“x±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患者各項臨床指標比較 兩組患者接受治療后觀察組氣管插管置管時間、抗生素使用時間、ICU滯留時間以及患者病死率等指標均低于對照組,組間比較差異均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各項臨床指標比較
2.2 兩組患者血清學指標比較 兩組患者治療后觀察組血清TNF-α、IL-6、BNP水平與對照組相比顯著較低,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神經源性肺水腫是一種急性肺水腫,多因中樞神經系統嚴重病變所致突發性顱內壓增高所導致。神經源性肺水腫發生后可以通過某些反射機制,使神經血液動力學發生改變[3]。肺水腫具有的顯著特點是起病較急,病程持續時間短,病情嚴重等,對患者生命安全有著嚴重威脅。目前臨床上認為,神經源性肺水腫的發病機制主要有以下兩個方面,一方面是肺毛細血管和肺泡受到損傷,肺泡和肺毛細血管受損后肺血容量會急劇增加,肺泡上皮細胞以及肺毛細血管內皮細胞會進一步受損[4],同時前列腺素、緩激肽以及組織胺等會大量釋放,血漿蛋白發生外滲,使急性肺水腫進一步加重。另一方面是突然高顱壓引起視丘下部功能等發生紊亂,血液中兒茶酚胺含量會現狀增加,交感神經出現興奮情況,導致全身血管收縮、體循環內大量血液進入肺循環內,心臟收縮力減弱、心臟負荷增加,從而導致神經源性肺水腫發生[5]。急性腦血管病是導致神經源性肺水腫的一種主要原因,急性腦血管病可導致顱內壓增高,患者發生腦水腫。

表2 兩組患者血清學指標比較(x±s)
急性腦血管病并發神經源性肺水腫后需及時進行救治,治療過程中應遵循以下原則,首先要確定病因,確定病因是治療的關鍵,也可提高治療的針對性和有效性。開始治療時可采取多種措施降低顱內壓,使用脫水劑時可使用大劑量,減少肺血容量[6]。另外治療時可早期大劑量短程應用腎上腺皮質激素,通過應用腎上腺皮質激素可有效增強機體對缺氧的耐受性,肺和大腦毛細血管的通透性可有效降低,肺水腫和腦水腫可得到有效緩解。其次可以通過一些治療措施改善肺通氣,及時清除呼吸道分泌物,確保呼吸通道的暢通,當患者呼吸功能無法得到有效改善時需及早行氣管插管,另外也可采用呼吸機來輔助呼吸,改善患者呼吸功能。治療過程中積極預防肺部感染,給予患者合適的抗生素藥物,確保患者體內水電解質平衡和酸堿平衡。治療過程中為有效預防急性應激性胃粘膜病變發生可盡早使用質子泵抑制劑。為有效抑制交感神經過度興奮可選用東莨菪堿等藥物。患者接受治療的過程中要給予其合理的護理措施,為患者的康復提供良好的條件。
本次研究中,觀察組患者在接受規范治療的同時給予烏司他丁治療。烏司他丁是一種由肝臟分泌的具有蛋白酶抑制作用的糖蛋白,其可以有效發揮出抑制過度炎性反應的作用,組織細胞損傷的情況可有效減輕,同時也能夠有效改善血管微循環。烏司他丁發揮出降低體內炎性反應因子水平的過程中,可使肺內毛細血管的通透性得到降低,肺內滲出會有效減少,炎癥會得到有效緩解,患者臨床癥狀得到改善。
本次研究中,觀察組治療后臨床癥狀和血清學指標改善情況均優于對照組,充分說明烏司他丁治療急性腦血管病并發神經源性肺水腫的有效性。經治療后患者臨床癥狀得到緩解,患者生活質量可得到提高,可在臨床中不斷推廣應用。
[1] 胡春林,夏金明,魏紅艷,等.烏司他丁對心肺復蘇后兔腦損傷和心功能的影響[J].中華急診醫學雜志,2012,21(1):12-17.
[2] 唐占軍,段凱強,梁立,等.烏司他丁治療急性腦血管病并發神經源性肺水腫的臨床效果[J].臨床合理用藥,2016,9(1A):46-47.
[3] 涂悅,刁云鋒,楊細平,等.烏司他丁對顱腦創傷合并多發傷患者的治療作用[J].中國危重病急救醫學,2012,24(11):677-679.
[4] 方志成,周昌娥,鄭翔,等.血必凈聯合烏司他丁治療重癥肺炎的臨床研究[J].臨床和實驗醫學雜志,2013,12(4):268-270.
[5] 顧金萍,于健,王俊松,等.烏司他丁在急性呼吸窘迫綜合征的臨床應用研究[J].現代生物醫學進展,2012,12(14):2695-2697.
[6] 應俊,華福洲,胡衍輝,等.烏司他丁對肝臟腫瘤切除術患者肝臟缺血-再灌注損傷的保護作用[J].臨床麻醉學雜志,2012,28(5):421-423.
10.3969/j.issn.1009-4393.2017.27.0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