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宏



摘要:昆山市高職院校專業設置現狀存在以下問題:高職院校專業設置雖各有側重,但重復設置比例較大;第三產業專業設置數目過多,與區域經濟結構不相吻合;工業類別專業設置及招生數嚴重滯后于產業規模;契合區域經濟轉型升級的前瞻性專業缺乏。對此,應降低專業設置重復度,提高專業設置聚集度;結合社會需求和學校自身優勢設置專業;加強工業類別相關專業設置;建立扶持機制,設置前瞻性專業。
關鍵詞:昆山市;高職院校;專業設置;問題;對策
中圖分類號:G71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5727(2017)09-0021-05
高等職業教育為區域經濟社會發展服務,在人才培養、社會保障、科學研究、文化傳承創新等各項工作中發揮著重要作用[1]。高職院校專業設置直接關系到高等職業教育發展是否與區域經濟相匹配,直接關系到人才培養的適用性。
目前,對高職院校專業設置的相關研究較多,這些文獻主要關注了高職院校專業設置預警機制的建立[2]、專業設置預警指標體系的構建[3]、專業設置與產業結構的對接[4]、專業設置動態調整的策略[5]、專業設置存在的問題與對策[6],以及高職院校專業可持續發展研究[7]。國外方面,美國、日本等高等職業教育發展較好的國家在專業設置方面積累了很多成功經驗,如根據學校當地社會經濟發展需要設置專業、學生畢業后主要就業去向是留在當地、專業設置采用寬窄并存的原則等[8]。這些文獻為后續研究提供了有價值的參考,但上述文獻研究方法主要以定性為主;在研究視角和內容上,關于專業設置的研究尚不夠深入全面。
目前,昆山市大力推進經濟轉型升級,新興產業快速發展。2014年,昆山市完成地區生產總值3 001億元,比上年增長7.7%;服務業增加值1 284.5億元,增長11.8%;工業總產值8 708.5億元,下降1.8%。昆山區域經濟發展快速,以企業為主導的區域勞動力市場對人才的需求也在發生著巨大的變化。因此,昆山市高職院校專業設置必須適應區域產業結構的發展要求。基于以上思考,開展昆山市高職院校專業設置問題與對策研究,旨在為發展現代職業教育、促進區域產業結構轉型升級,以及建設創新型城市提供決策服務。
一、調查對象
昆山市現有6所高職院校(含辦班點)。其中,公辦高職院校(含辦班點)3所:昆山開放大學、昆山花橋國際商務城中等專業學校辦班點(以下簡稱商務城中專辦班點)、江蘇省昆山第一中等專業學校辦班點(以下簡稱一中專辦班點);民辦高職院校3所:昆山登云科技職業學院(以下簡稱登云職業學院)、蘇州托普信息職業技術學院(以下簡稱托普職業學院)、硅湖職業技術學院(以下簡稱硅湖職業學院)。通過對6所高職院校和昆山市發展與改革委員會的實地調研,獲取2012—2014年昆山市高職院校專業設置與招生數據,以及昆山市經濟發展資料。
2012—2014年昆山市高職院校專業設置及經濟發展情況表明,昆山市高職院校3年期間累計招生19 076人。(見表1)
2012—2014年昆山市高職院校專業設置情況表明,2012年共設置31個專業,2013年共設置33個專業,2014年共設置35個專業。其中,2012—2014年第一產業對應的專業設置維持不變,只有2個。第二產業對應的專業設置維持不變,共計9個。第三產業對應的專業設置則逐年增加,由2012年20個發展到2014年24個。(見表2)
二、昆山市高職院校專業設置現狀調查
(一)專業設置與產業結構吻合度總體比較
從下頁表3可以看出,昆山開放大學2012—2014年均沒有開設與第一產業對應的專業;2012年開設與第二產業對應的專業3個,招生118人,與第三產業對應的專業4個,招生168人;2013年開設與第二產業對應的專業2個,招生75人,與第三產業對應的專業5個,招生225人;2014年開設與第三產業對應的專業5個,招生308人,沒有開設與第二產業對應的專業。一中專辦班點2012—2014年均沒有開設與第一產業對應的專業;2012年開設與第二產業對應的專業3個,招生147人,與第三產業對應的專業3個,招生140人;2013年開設與第二產業對應的專業3個,招生161人,與第三產業對應的專業3個,招生156人;2014年開設與第二產業對應的專業3個,招生165人,與第三產業對應的專業3個,招生112人。商務城中專辦班點2012—2014年均沒有開設與第一產業對應的專業;2012年沒有開設與第二產業對應的專業,開設與第三產業對應的專業3個,招生140人;2013年開設與第二產業對應的專業1個,招生39人,與第三產業對應的專業2個,招生71人;2014年開設與第二產業對應的專業1個,招生32人,與第三產業對應的專業1個,招生37人。登云職業學院2012—2014年均沒有開設與第一產業對應的專業;2012年開設與第二產業對應的專業7個,招生1 279人,與第三產業對應的專業9個,招生1 240人;2013年開設與第二產業對應的專業8個,招生1 302人,與第三產業對應的專業11個,招生1 152人;2014年開設與第二產業對應的專業8個,招生1 074人,與第三產業對應的專業11個,招生1 423人。硅湖職業學院2012年開設與第一產業對應的專業2個,招生41人,與第二產業對應的專業8個,招生734人,與第三產業對應的專業15個,招生665人;2013年,開設與第一產業對應的專業2個,招生75人,與第二產業對應的專業8個,招生851人,與第三產業對應的專業14個,招生1 019人;2014年,開設與第一產業對應的專業2個,招生16人,與第二產業對應的專業8個,招生802人,與第三產業對應的專業13個,招生1 474人。托普職業學院2012—2014年均沒有開設與第一產業對應的專業;2012年開設與第二產業對應的專業6個,招生501人,與第三產業對應的專業10個,招生616人;2013年開設與第二產業對應的專業7個,招生608人,與第三產業對應的專業10個,招生633人;2014年開設與第二產業對應的專業7個,招生629人,與第三產業對應的專業10個,招生848人。endprint
通過分析發現,昆山開放大學專業設置正在由第二產業完全轉移到第三產業;一中專辦班點在第二、第三產業均有專業設置,但第二產業對應的招生數在逐漸增多;商務城中專辦班點專業設置正在由第三產業向第二產業轉移;登云職業學院、托普職業學院在第二、第三產業均有專業設置;硅湖職業學院在第一、二、第三產業均有專業設置。分析還表明,3所民營高職院校專業設置及招生數均高于3所公辦高職院校。6所高職院校總體專業設置情況表明,第三產業對應的專業設置數及招生數均高于第二產業。在第一產業,僅有硅湖職業學院設置有對應的專業。
(二)工業類別專業設置與招生數
在下頁表4中,昆山開放大學2012年數控設備應用與維護、機電一體化、應用電子等專業的招生數分別為39、41、38人,2013年數控設備應用與維護、機電一體化等專業的招生數分別為34、41人。一中專辦班點2012年數控設備應用與維護、機電一體化、應用電子等專業的招生數分別為49、81、17人,2013年數控設備應用與維護、機電一體化、應用電子等專業的招生數分別為67、67、27人,2014年數控設備應用與維護、機電一體化、工業機器人技術等專業的招生數分別為59、66、40人。商務城中專辦班點2013年應用電子專業招生39人,2014年應用電子專業招生32人。登云職業學院2012年數控設備應用與維護、機電一體化、應用電子、模具設計與制造等專業的招生數分別為139、430、143、180人,2013年數控設備應用與維護、機電一體化、應用電子、模具設計與制造等專業的招生數分別為163、347、74、134人,2014年數控設備應用與維護、機電一體化、應用電子、模具設計與制造等專業的招生數分別為155、295、48、80人。硅湖職業學院2012年機電一體化、應用電子、模具設計與制造、電氣自動化技術等專業的招生數分別為145、22、67、16人,2013年機電一體化、應用電子、模具設計與制造、電氣自動化技術等專業的招生數分別為141、16、60、43人,2014年機電一體化、應用電子、模具設計與制造、電氣自動化技術等專業的招生數分別為171、5、62、62人。托普職業學院2012年數控設備應用與維護、應用電子、模具設計與制造、電氣自動化技術等專業的招生數分別為38、43、150、120人,2013年數控設備應用與維護、應用電子、模具設計與制造、電氣自動化技術等專業的招生數分別為56、35、141、134人,2014年數控設備應用與維護、應用電子、模具設計與制造、電氣自動化技術等專業的招生數分別為52、56、115、112人。
通過分析發現,民營高職院校工業類別的專業設置數及招生數均高于公辦高職院校。2012—2014年,數控設備應用與維護、機電一體化、應用電子、模具設計與制造、電氣自動化技術、工業機器人技術等專業的累計招生數分別為851、1 825、595、989、487、40人,機電一體化專業招生數最多。
三、結論與對策建議
(一)結論
1.高職院校專業設置雖各有側重,但重復設置比例仍較大
3所公辦高職院校專業設置正在進行調整,實行錯位發展。3所民營高職院校專業設置面相對仍較廣泛,雷同現象嚴重。但在第一產業,僅有硅湖職業學院設置有對應的專業。
2.第三產業專業設置數目過多,與區域經濟結構不吻合
民營高職院校專業設置及招生數均高于公辦高職院校,第三產業對應的專業設置數及招生數均高于第二產業。
3.工業類別專業設置及招生數嚴重滯后于產業規模
民營高職院校工業類別的專業設置數及招生數均高于公辦高職院校。其中,機電一體化專業招生數最多。昆山市目前4大支柱產業是電子信息設備制造產業、光電產業、汽車裝備零部件產業、現代物流產業,其中前3個都屬于工業類別。昆山市高職院校工業類專業設置及招生數還是非常滯后。
4.契合區域經濟轉型升級的前瞻性專業缺乏
目前,公辦高職院校和民營高職院校均沒有設立與地方經濟發展方向相一致的具有前瞻性的專業。
(二)對策建議
1.降低專業設置重復度,提高專業設置聚集度
專業聚集度低會造成學校內共性專業偏少,專業之間聯系薄弱,實習實訓基地增多,造成社會資源浪費。專業群建設可以提高實訓設施利用率,提升教師的實踐操作能力,實現教師、實訓基地、設備等資源的共享,達到資源的有效配置,提高辦學效益。所以,高職院校應該確定自己的優勢專業,發展專業集群,對接行業的產業鏈,實現高職院校專業設置的規模化、品牌化、效益化。登云職業學院圍繞機電工程開設有機電一體化技術、模具設計與制造、數控技術3個專業,圍繞汽車工程開設有汽車檢測與維修技術、汽車技術服務與營銷、汽車裝配3個專業,圍繞建筑藝術開設有建筑工程技術、建筑工程管理、環境藝術設計、工程造價4個專業,形成了3大專業集群。這樣,學校生源有保證,就業市場也更穩定。
2.結合社會需求和學校自身優勢設置專業
高職院校不能盲目追求設置第三產業中的熱門專業,應該根據市場需求,針對區域主導產業、支柱產業、新興產業及本地區同類院校專業布局,結合自身辦學定位、自身優勢、辦學條件等,科學設置專業,形成差異化發展、有所側重、優勢互補的專業設置局面。專業設置與產業對接,學校之間錯位發展,依托各自優勢,樹立各校品牌專業。這樣,既能滿足社會需求,提高社會資源的利用效率,提升學校的知名度和競爭力,也能緩解招生與就業的矛盾。目前,一中專辦班點第二產業對應的招生數在逐漸增多;商務城中專辦班點專業設置也正向第二產業轉移。
3.加強工業類別相關專業設置
支柱產業具有規模效應和總量效應,是昆山經濟發展的主要支撐和基礎。新興產業具有技術開發能力和優勢,是屬于未來市場發展方向的前沿產業。支柱產業和新興產業需要大批專業技術人才。昆山市高職院校要根據昆山市社會經濟發展中長期規劃,適時調整專業設置和招生規模,緊緊圍繞支柱產業、新興產業展開,重點發展電子信息設備制造產業、光電產業、汽車裝備零部件產業等工業類別專業設置。保持數控設備應用與維護、機電一體化、應用電子、模具設計與制造、電氣自動化技術等五類傳統工業類別的專業設置。
4.建立扶持機制,設置前瞻性專業
高職院校專業設置既要滿足當前產業發展對人才的需求,也要滿足未來產業結構轉型升級而帶來的人才需求。高職院校要根據經濟社會發展和產業結構變化趨勢,根據人才需求新變化適時進行專業調整,專業設置要適度超前。昆山正加快構建以高新技術產業為導向、先進制造業為基礎、現代服務業為支撐、現代都市農業為特色的現代產業體系,昆山市高職院校專業設置要緊跟發展步伐。政府對于這些事關本地經濟發展中長期規劃的專業,尤其是需要大量前期資金投入、依靠高職院校自身難以有效運行的專業,應給予一定的資金扶持。
參考文獻:
[1]王維華.高職院校專業設置預警機制研究———以湖北省高職院校為例[J].高等農業教育,2015(1):118-120.
[2]劉炳良,肖前軍.高職院校專業設置預警機制的建立[J].教育與職業,2014(20):33-34.
[3]李海宗,楊燕.高職院校專業設置預警機制指標體系構建研究[J].中國高教研究,2014(5):101-104.
[4]陶紅,廖慧琴.廣東省高職院校專業設置與產業結構對接研究[J].職教論壇,2016(18):40-44.
[5]章永剛.區域高職院校專業設置與動態調整機制的構架與運行策略[J].中國職業技術教育,2015(35):37-40,62.
[6]劉旭東,范忠廷.山東省高職院校專業設置問題與對策研究[J].中國成人教育,2015(16):61-63.
[7]曹洋.高職院校專業可持續發展機制研究[J].職業技術教育,2016(1):29-33.
[8]彭建.主要發達國家二年制高等職業教育的比較研究[D].長沙:湖南師范大學,2008.
(責任編輯:楊在良)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