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巖
[摘要]合唱是一種常見的聲樂表演藝術,具有綜合性、群體性的特點,通過多層次、多聲部的表現和處理,使聲音獲得高度的統一與和諧。“合”指的是聲音的統一,“和”指的是聲音的和諧。合唱講究以“合”促“和”,推動合唱人員之間的合作與和諧。
[關鍵詞]合唱訓練 “合” “和”
合唱通過多名人員的共同努力,演唱出一支或氣勢高昂,或柔情似水的歌曲。合唱藝術需要合唱人員具有一定的聲樂知識,掌握一定的發音與歌唱技巧,以飽滿的熱情、較強的責任感投入到合唱中,發揮團隊力量,演繹出一首首精彩絕倫的樂曲。合唱是一個團結合作、積極進取、打磨與互助的過程。合唱人員在演唱中能感受到自己的價值,享受藝術與奉獻帶來的精神愉悅。
一、關于合唱訓練的簡要介紹
聲樂領域的最高表現層次是合唱藝術,通過合唱可以給人們帶來多層次、多聲部、多形式的藝術享受。合唱過程是對音樂作品和聲音藝術的再創作,也是對音樂思維能力與聲部聽覺的練習,而且對于提高合唱者的聲樂藝術審美能力與生活情趣具有重要作用,是一種具有獨特魅力的藝術表現形式。
合唱是一種具有很強凝聚力的演唱方式,通過合唱能夠使人獲得精神上的陶冶,形成鮮明的團結合作與集體榮譽意識,促進人的全面發展。合唱具有很強的情感共鳴性,因為合唱往往是具有很強的目的性的,而這種目的一般是為了渲染某種感情。此外合唱也能夠加深人們對聲樂藝術的了解,提高人的聲樂修養。
二、合唱訓練中的“合”
合唱訓練中的“合”指的是,它有著對整齊、統一、協調的要求。對于合唱這種集體性的音樂表演方式,成功或者失敗的基本要求就在于演唱整齊度,只有在合唱過程中保持聲音之間、聲音與配樂之間的整齊才能夠體現出合唱的藝術魅力,傳遞出聲部之間變化上的均衡,最終產生“和”。
(一)合唱的構成部分。指揮、演唱者、伴奏是合唱的主要構成部分。合唱包含很多小的個體,這些個體聚合在一起就組成了合唱這個大集體,在個體與集體配合中完成對作品的表演。成功的合唱需要指揮、演唱者、伴奏者三者達到高度的統一,在訓練過程中形成表演的默契,只有具備了一定的統一與默契才能夠演繹出一首精彩絕倫的樂曲。指揮具有引導的作用,演唱者在演唱過程中根據指揮掌握演唱的尺度、音高等。演唱者需要注意指揮的動作以及音樂的旋律,以做到與指揮的完美配合,找準發聲、聲調轉換等。指揮在指揮過程中的手勢、表情、動作會根據樂曲的情感表達進行轉換,展現出樂曲蘊含的情感。伴奏是合唱整體不可分割的組成部分,一個好的伴奏能使整體合唱效果錦上添花。
(二)“合”的效果的體現。“合”的效果主要體現在合唱過程中個體聲部的力量、音量和狀態上。合唱團所演繹的作品的藝術情感取決于個體聲部的力量、音量和狀態。為了獲得良好的合唱效果,每一個個體聲部都要控制好音準、節奏,咬字和吐字清晰,并且要把握好聲音的力度與音量,尤其在音調轉化過程中要掌握好高音、低音、長音、短音之間的轉換。體現合唱最高水準的關鍵就在于個體之間在口型、氣息吞吐、音量、咬字、吐字等方面的高度統一,就像聲音是從一個人的聲帶發出來的一樣,并且具有高度的靈活性。
(三)情感表達與作品理解要求達到“合”。合唱要求每一個體對作品的情感和理解是一致的,把對作品的演唱當成對作品的欣賞,根據自己的理解投入豐富的情感,對作品進行更加完美的二次創作。既然是二次創作,就需要先掌握原作者所要表達的思想感情和內容,然后再添加自己的情感,對作品進行進一步的升華和展現。合唱團的成員眾多,對作品的情感與主題理解出現差異很正常,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合唱需要個人情感服從整體情感,形成相統一的整體性表達。統一的情感表達獲得途徑很大一部分就在于指揮,指揮者要具有一定的音樂與文化素養,能夠參透作品的情感與主題思想。
三、合唱訓練中的“和”
(一)形成正確的合唱理念。演唱者首先需要認識到合唱是一種具有合作性質的和聲藝術,個體聲音組成了合唱這個大的整體,在演唱過程中需要向整體聲音靠攏,與整體的聲音相統一,才能營造出“和”的氛圍。和聲具有一定的審美性,是合唱的本質內容,合唱團員之間的團結協作決定了合唱水平能夠到達的高度。對于教育階段的合唱訓練來說,音樂教師要培養團員之間的團結協作能力,使團員之間、團員與指揮以及各個聲部之間形成密切的協調關系。
(二)加大合唱者對“和”的發聲訓練。在合唱訓練中,發聲訓練能夠實現“和”的創造,指導教師可以選取合適的曲目讓團員練習。練習的曲目主要以中聲為主,要循序漸進,由淺到深一步步加強。所選擇的曲目要與團員當前的演唱水平相符合,符合團員的演唱特點,使團員的演唱能力得到逐步提高。發聲訓練還需要團員調整好自己的狀態,全身心投入,注意氣息的調整,保持身心的放松和愉悅。合唱訓練的位置是由教師來確定的,教師根據團員的聲音特點做出高音、低音的安排,保證每一個團員的聲音都能發揮得恰到好處。可以播放一些相關視頻加深學生的理解,如著名電影《放牛班的春天》中有一個片段,教師讓學生進行合唱練習,讓每一個學生都清唱一遍,然后根據學生的聲音特點做出排位,讓團員加強練習。團員也可以調節自己的音高,找準與其他團員之間的契合點,達到和諧統一的良好狀態。
(三)在合唱訓練中找準音準。合唱團包含了幾名、十幾名、幾十名甚至更多的成員,每一個成員都有著自己的發聲特點,那么合唱團中就會出現很多個聲部,要想將這些聲部統一成一個具有一定的難度,因此,只有讓每個人都找準相統一的那個音準,才能解決這一問題。音樂指導教師可以讓團員互相聆聽,察覺彼此的特點,并對團員的內在聽覺能力進行培養和訓練。內在聽覺能力是在訓練中一點一滴積累起來的,需要從最簡單的音程練習開始,逐漸加大練習難度,慢慢過渡到音程和簡單的和弦。這種由淺到深的練習方式,讓團員在逐漸提高的過程中找準自己的音準,與其他成員形成一個相統一的有機整體。
四、合唱訓練帶來的積極影響
合唱訓練是一個對音樂藝術魅力的感受過程,是集體性的,在這個集體之中的每一個成員都需要遵守一定的規則,不能隨心所欲。通過訓練讓學生感受到自己的價值,更加珍惜和他人的相處機會,用自己對他人的尊重、包容與他人形成良好的關系,合唱訓練對于團員大局意識的培養具有重要意義,讓團員在訓練過程中學會團結合作、互幫互助,形成一定的組織和紀律意識。合唱訓練對學生的影響具體來說體現在以下三個方面:一是讓學生學會懂得“共處”的含義,學會彼此之間的聆聽和配合,所謂“三人行,必有我師焉”,學生在互相聆聽的過程中做到“有則改之無則加勉”,并形成海納百川的寬廣胸懷;二是增強了團隊的協作能力和意識,發揮出團隊的強大力量。合唱本身就是一種整體性的聲樂藝術,合唱訓練過程不僅能夠讓學生感受到合唱這種藝術的獨特所在,而且通過合作提高了學生的自我認同感與自信,幫助學生形成健康積極的人格;三是組織意識和紀律意識的培養,讓學生形成合唱聽合唱指揮,個人價值取向聽黨指揮的良好素養,形成正確的價值觀念。
(責任編輯:劉小紅)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