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桂瑤
[摘 要] 小微企業是推動我國市場經濟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對于改善民生、安排就業具有良好的促進作用。然而,我國小微企業要想發展壯大,卻面臨很多問題,其中最大的一個問題就是資金的匱乏。小微企業受到自身條件的制約,在融資過程中呈現很多風險,給小微企業的融資和發展帶來很多隱患。小微企業投資缺乏理性,資金調度和融資結構不合理,融資信息真偽難斷,缺乏政府監管力度。小微企業必須理性融資,合理分配資金,控制融資杠桿,優化資金結構,規范健全信息披露制度,加大政府監管力度,才能真正解決融資難的問題,促進小微企業經濟發展,利用小微企業的靈活性和多樣性,不斷做大做強,為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貢獻力量。
[關鍵詞] 小微企業;融資;風險;防范
[中圖分類號] F740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9-6043(2017)10-0085-03
一、小微企業融資現狀
我國各大銀行和金融機構調整經濟政策,減少了對小微企業的放貸,只是對一些國有大中型企業保留信貸功能。主要是小微企業信用評級差、資金流動不明確、投入產出不成正比、政策影響有制約等多種因素造成的。這些因素的出現,導致銀行提高了對小微企業的放貸門檻,對小微企業的借貸要求采取回避的態度,輕易不會被審批通過,致使小微企業很難從銀行的信貸中獲得融資。
小微企業想要通過借貸來進行融資,無論是銀行的借貸,還是社會的借貸,都要付出很高的成本。銀行對小微企業不信任和回避的態度,使得很多小微企業要托關系,走人情,為了融資貸款,花銷很大,即使最終貸款審批通過,拿到手的金額扣除高昂的利息及人情成本,實際所剩下的款項也沒有多少。如果小微企業要向個人或者社會借貸,小額貸款公司或理財公司巨大的非法利息,會給小微公司帶來難以承受的經濟壓力。雖然國家已經出臺了很多政策,也號召各地銀行加大對小微企業的扶持力度,但是銀行所能審批并借貸給小微企業的融資金額有限,很多貸款金額都是屬于創業資金,對于一些資金缺口較大的小微企業來說,根本不能滿足所需。這就使得很多小微企業在向銀行借貸的過程中,陷入兩難境地。小微企業缺乏對市場走向的判斷,在選擇項目上存在一定的風險;小微企業缺乏管理制度,執行力不強,在經營運作上存在一定風險;小微企業法律意識淡薄,在財務管理上存在風險;小微企業缺乏安全意識,有被供貨商欠款或被合作伙伴欺騙的風險。
二、小微企業在融資過程中存在的風險
(一)小微企業投資過于盲目,缺乏理性
小微企業缺乏風險控制意識,對于投資盲目樂觀,缺乏理性,很難保證資金投入產生效益。小微企業貪心過大,急于求成,沒有做好事先的市場調研,缺少所投資的行業技術知識和專業認識,對于一些缺乏財務風險防范對策的項目,只看到了項目的資金流動不高,卻沒有看到項目可能存在的高負債和高風險,在沒有做出明確的風險分析和收益分析前提下就盲目做出決定,將資金投入項目之中。還有的小微企業,雖然不去做項目投資,但卻把資金拿去理財,由于對理財知識的匱乏和理財產品信息的缺失,再加上盲目信任客戶經理的錯誤引導,將資金投在了一些高風險的理財產品上,最終導致收益不高或收益受損。
(二)小微企業資金調度不合理
小微企業對于資金調動的不合理也會給小微企業帶來融資的風險。小微企業對企業可控的流動資金在管理上出現了問題,造成小微企業所融資的貸款不能按時還貸,造成銀行或金融機構對小微企業的信用評級下降,讓小微企業很難再獲取貸款的機會,以致沒有足夠的資金維持企業正常的運轉。還有的企業因為給其他企業做擔保,受到牽連,被牽制凍結賬戶和查封資產,造成小微企業無法經營,損失巨大。
(三)小微企業融資結構不合理
小微企業融資的結構不合理,也會給小微企業帶來風險。很多小微企業為了抓住時機,快速發展,不僅向銀行借貸,還向一些沒有資質的非法小額貸款公司以高息借貸,企圖在一夜暴富之后償還。可是,很多小微企業還沒有獲得切實的效益,就已經背上了極高的負債,無論小微企業多么努力,也不夠償還高額負債,給小微企業帶來巨大的經濟壓力,最終導致資金鏈斷裂,小微企業不得不破產,宣告倒閉。還有的小微企業,在穩步運營的經濟發展中,突然尋求經濟的迅猛增長,不顧自身的情況和時機的把握,盲目進行市場擴張,對市場的風險和企業的經濟實力沒有做出正確的評判,盲目市場擴張帶來的融資風險,引發了小微企業內部的經濟危機。
(四)小微企業融資信息真偽難斷
小微企業格局小,多為家族企業,很多小微企業的領導者自身綜合素養較差,只想追求經濟效益,缺少法律意識,公私不分,經常出現做假賬、挪用公款、偷稅漏稅等違法犯罪行為。還有很多小微企業對于投資項目盲目樂觀,不做市場調查和需求分析,導致投資失敗,損失巨大。像這樣的小微企業,一旦企業的資金鏈斷裂,無法償還銀行的貸款,很多小微企業領導都會選擇攜款而逃,不僅讓企業的信用等級遭到差評,也給銀行帶來了很大的經濟損失。很多小微企業在向銀行申請貸款的時候,經常會粉飾企業的財務報表和資產負債情況,弄虛作假,蒙騙銀行,企圖通過銀行的審批,獲得需要的貸款。由于現階段我國的征信體系還不健全,銀行也很難獲得小微企業的一切信息,這就給銀行在調查小微企業融資信息的時候增加了成本,也帶來了隱患。由于小微企業融資信息真偽難判斷,給銀行調查和審批都增加了難度,帶來了信用風險,所以造成銀行越來越謹慎對待小微企業的貸款問題,貸款的門檻越來越高,小微企業貸款的難度也越來越大。
(五)金融市場有缺陷,政府監管缺乏力度
對比國外發達國家,我國金融市場的發展還比較晚,相關的法律法規也不健全,政府對于銀行信貸和小微企業的融資都缺乏足夠的監管力度。雖然我國近幾年來確實也推出了很多關于小微企業貸款的管理辦法和支持小微企業經濟建設的優惠政策,但是由于小微企業融資貸款的風險過大,縱使有相關政策規定,銀行也不敢貿然執行,所以很多優惠政策和管理辦法都很難落實和執行,主要的原因還是我國目前的金融市場有很大的缺陷,缺乏控制和規避風險的措施和方法,無法保證銀行的利益,也就很難使銀行可以順利的將資金貸給小微企業,扶持小微企業發展壯大。endprint
三、針對小微企業融資風險的防范對策
(一)理性融資,樹立小微企業投資風險意識
小微企業必須要理性融資,樹立正確的投資風險意識。小微企業要做好市場調查、風險與收益的分析,理性對待融資,不要貪功冒進,盲目樂觀。要在小微企業內部建立規范的風險管理制度和風險應急響應機制,嚴格落實,認真執行。小微企業在融資之前,一定要對可能會造成融資風險的所有因素進行全面分析,考慮周全,沒有遺漏。這就要求企業的領導者、財務人員和市場開發人員,一定要對融資項目進行考察和調研,充分了解該項業務的一切情況和有關因素,對于項目開發過程中需要的成本要有精確的計算,還要派專人負責監管和審計,確保制定的項目開發流程規范化、具體化、細致化、效率化,確保融資資金不會浪費,確保公款不會被侵吞,不會出現徇私舞弊、以權謀私、中飽私囊等違法犯罪現象。等到一切影響項目開發的因素調查明白,流程制定規范清楚的時候,再去向銀行申請貸款,開展企業的新項目。還要注意,小微企業不要向社會小額貸款公司進行貸款融資。因為目前社會上的小額貸款公司,良莠不齊,資質很難保證,很多小額貸款公司掛著貸款公司的牌子,實際在背地里坐著放高利貸這樣違法犯罪的事情,不僅破壞了金融市場的公平與穩定,也給小微企業本身帶來了很大的風險和隱患,高額的利息會使小微企業難以承受,在法律層面上小微企業的合法權益都很難得到保證。
(二)合理分配資金,確保資金應用到位
小微企業面臨的最大問題就是資金不足,因此一定要合理分配小微企業手中能夠控制的資金,確保融資所得的資金能夠應用到位,用在正處。小微企業必須要重視融資的杠桿作用,要把融資的資金用在最需要的地方,同時還要保證企業資金的流動性,要使小微企業賬面上常有流動資金,要保證小微企業擁有風險準備金,避免舉債過高,負擔過大,最終難以承受。要根據小微企業自身的實際情況和市場的需要進行融資,切不可盲目貪多,錯誤的以為企業可控的資金越多,企業能產生的效益就越多,最終給小微企業帶來巨大的經濟壓力,造成小微企業的資金鏈斷裂。小微企業在資金是使用前必須對項目進行研究和規劃,進行確認和審核,防止受到金融詐騙和投資陷阱。小微企業的資金如果運用的不正確,投資的項目有問題,融資杠桿帶來的巨大負債壓力和投資失敗造成的經濟損失,會使小微企業的財力入不敷出,很難支撐小微企業正常運轉,只會起到阻礙、停滯企業經濟發展的作用,甚至會給小微企業帶來毀滅性的打擊。
(三)控制融資杠桿,優化資金結構
小微企業要控制融資杠桿,優化資金結構,不要讓小微企業長期被負債所累,要確保小微企業的盈利。要增加對小微企業固定資產的投入,增加小微企業自身的綜合實力和文化底蘊,確保小微企業的經濟實力。對于小微企業流動資金的控制,必須長期保持賬面有結余的狀態,并將這些結余的資金作為小微企業的風險控制基金和債務償還基金,只能用來減小風險帶來的損失和償還債務,不能挪為他用,要謹慎看管,定期審計和檢查,從而保證小微企業資金鏈的穩定。在資金結構上,也不要把所有的資金都投在同一個項目上,要盡量分散投資,要盡量做小項目投資,短期項目投資,減少項目失敗對小微企業造成的風險。不可急功近利,過于激進,小微企業資金不多,經不起折騰,要做好需求分析和可行性研究,要在確保萬無一失的情況下才能投入資金,開展項目。小微企業經過一段時間的資金原始積累,有了一定的資金和技術基礎時,才可以進行全方位的改進和完善,拓展市場,突破瓶頸,開展產業結構轉變和經濟轉型。
(四)規范健全小微企業的信息披露制度
現階段,要想解決我國銀行業與金融機構對中小企業扶持不力、貸款門檻高的問題,就必須要規范健全小微企業的信息披露制度,解決銀行對小微企業信息的不了解。首先就要完善我國的信用評級體系,建立統一規范的信用評級系統,實行全國聯網,全網共享。我國目前的征信系統只是針對國有大中型企業,對于小微企業的征信力度遠遠不夠,錄入的信息也很少,部分信息也很難保證真實可靠。所以必須要建立一套全方位的信用評級系統,把所有在冊的小微企業的信息全部納入其中。當小微企業申請貸款的時候,按照小微企業信息披露制度規定,強制要求小微企業向銀行進行必要的信息披露,銀行根據小微企業披露的信息結合信用評級系統的數據,進行比對與核實,發現問題及時解決,既可以縮短調查和審批的時間,提高銀行工作人員審計的效率,又可以讓小微企業難以進行信息造假。除此之外,對于小微企業在申請貸款過程中出具的擔保手續、抵押資產,都可以通過小微企業信息披露制度,按照相關規定強制披露,杜絕一切違法犯罪手段,保護銀行的利益,讓銀行的貸款能夠真正幫助到需要幫助的小微企業,讓國家的政策能夠真正支持到小微企業,實現其經濟發展和市場擴張。
(五)加大政府監管力度,提供政策扶持
加大政府監管的力度,提供更多、更切實際也更有效果的政策扶持。這就要求相關政府部門加強對金融市場的管理,健全法律法規,以宏觀調控來引領金融市場的發展走上正軌。要確保現行的法律法規適應時代的需要,能夠滿足經濟的發展和小微企業融資的要求,不能存在遺漏、空白、含糊不清、執法不力的情況。首先,相關政府部門要加強對銀行的監管和激勵,對于那些愿意支持小微企業經濟發展的銀行給予一定獎勵或政策扶持,促進銀行推出更多扶持小微企業發展的貸款優惠政策。其次,相關政府部門,要建立幫扶小微企業的金融機構,給小微企業的生存與發展提供建議和意見,給小微企業的員工進行培訓和指導,幫助小微企業進行融資和貸款,徹底解決小微企業融資難的問題。最后,相關政府部門還要繼續推出一系列優惠的扶持政策,幫助小微企業進行經濟發展和市場擴張,促進小微企業的發展壯大,為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完善提供政策指導和經濟支持。
四、結論
我國小微企業要想發展,就必須要有足夠的資金基礎,而小微企業融資難已經成為小微企業發展過程中所面臨的最大問題。小微企業的融資難主要是因為小微企業融資風險造成的,這些風險來自各個方面,嚴重影響了小微企業的信用等級、資金流動、財務管理等諸多重要領域,給小微企業的融資造成了阻礙。因此,小微企業必須正確認識這些問題,不斷學習新的理論知識,不斷摸索更多的解決辦法,從源頭上遏制這些風險和隱患,真正解決小微企業融資難的問題,從而促進小微企業經濟發展。利用小微企業的靈活性和多樣性,不斷做大做強,為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貢獻力量。
[參考文獻]
[1]劉納新,伍中信,林劍峰.科技型小微企業融資風險傳導過程研究——基于小世界網絡視角[J].會計研究,2015(1):56-60+97.
[2]周松濤,董展眉.日本、韓國和我國臺灣地區小微企業融資風險防范機制及啟示[J].湖南社會科學,2015(2):118-121.
[3]白應童.我國小微企業融資風險及其防范[J].合作經濟與科技,2016(2):46-47.
[4]何亞莉.區域小微企業金融服務風險防范與控制研究[J].現代商貿工業,2016(13):61-62.
[5]畢洪.面向小微企業的P2P網絡融資風險識別與防范研究[J].商業經濟,2017(2):98-100+138.
[責任編輯:潘洪志]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