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少煜
摘要:語文教學是一門極具情感、極具個性、極易激發學生想象和創新思維的基礎學科,它在學生的學習生活中具有極其重要的作用。對于小學生來說,他們的學習注意力不夠集中,想要有效的提升語文課堂的教學效率,首先應該激發學生對于語文的學習興趣。因此,本文將圍繞小學語文的興趣教學進行分析和探究,并在小學語文的教學過程中積極開展興趣教學法,從而活躍語文課堂氣氛,提高教學質量。
關鍵詞:小學語文;教學策略;運用
中圖分類號:G623.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2-1578(2017)09-0094-01
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實施有效提問的教學策略,能夠引導學生積極思考,啟迪學生的思維,促進小學生積極的研究語文教材的基本內容,促進學生想要探究科學知識的動力。語文是一門工具課、能力課。作為教師,不能把學生僅當作自己傳授知識、技能的對象,而應通過創設生動的教學情境,引導學生積極參與課堂教學活動,通過指導訓練,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
1.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人
改變以往整個課堂以老師為中心的舊觀念,放開整個課堂,讓學生積極主動的參與進來,讓學生感覺到在整個課堂的存在感。給學生足夠的時間去交流、思考,掌握所學的內容。讓整個課堂都活躍起來,讓所有學生都積極主動的參與進來,讓學生真實的愛上課堂。放棄填鴨式的舊的教學方式,一味的對學生進行灌輸,那樣只會適得其反。比如,在學習完簡單的生詞之后,教師應該讓學生分角色朗讀,如果時間充裕,可以讓學生扮演課文中的人物進行對話。這樣,整個課堂就活躍起來了。學生積極的參與進來,這樣不僅可以讓學生加深對新學的生詞的印象,還能讓學生體會到閱讀的樂趣,與此同時,學生真正成為了課堂的主人。此時,教師應該適當的給予點評,找出其中的閃光點和不足,讓學生在娛樂的同時提高了閱讀興趣,提高了語文水平。
2.打造和諧愉悅的課堂氣氛
傳統小學語文教學是枯燥無味的,而我們都知道,一般在和諧、愉悅的氣氛下學習知識的有效性往往高于抑郁的條件下的有效性。輕松愉悅,和諧積極的課堂氣氛是語文學習的關鍵,因此,教師需要營造一種適合于語文學習的氣氛,將新課改理念中師生平等的概念融入教學思想中。
3.培養學生的想象力
語文教材中,作者由于表情達意的需要,有意地在字里行間或文章的結尾處留下許多可以發揮想象的情節、情感或思維的空間,讓讀者自己去體會和想象。這就是文章的"空白點"。這些"空白點"不僅體現出了文本的深度、高度、廣度,而且能幫助學生更深刻地體悟情感,讀懂文本,甚至可以使學生對文本的理解達到一個新的境界。教學時精心挖掘并填補這些藝術的空白,不但可以豐富文章內容,突出人物形象,升華主題,而且能激活課堂,引導學生參與課堂,讓課堂煥發出生命力,更重要的是能激發學生的創新欲望,培養學生的想象力,發展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
4.深入了解學生,讓學生輕松地學習
新課程課堂教學就是要構建充滿生命活力的教學環境,使學生的人性得到尊重,智力得到開發,潛能得到挖掘,個性得到張揚,能力得到提升。在學生練習與學習語文的過程中,教師要鼓勵學生積極討論,循循善誘,用多種方式的評價激勵學生,我們和藹的語氣,親切的笑容,鼓勵的話語,甚至一個微笑、一個手勢都能讓學生感到教師對自己的關愛、尊重、理解和期待,就會使使孩子對學習充滿信心,興趣倍增,情緒高漲,我們要幫助學生建立自信,敢于提問、敢于回答,教師不要急于糾正學生的錯誤,要使用建議性的,易接受的、委婉的表達,作業評語多注意方法引導,多采用積極的語言,促進師生情感的溝通,使學生和老師之間彼此相互信任,有利于教育教學工作的開展。新課程要求教師用科學評價來激勵學生,使學生學習活動有計劃、有目標、有自我監控措施和方案,有自我反思與分享成功的過程,因此,教師應讓學生在課堂中交流互動,自由發揮其見解,在老師的引導下自主地學習,不斷地掌握新知識。
5.兼顧各種教學方法,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
小學生具有很強的進取心和榮譽感,我們要因勢利導,根據學生的心理特點,使他們的個性得到彰顯。新課程改革理念倡導學生是課堂學習的主人,教師是學生學習活動的組織者、引導者和參與者。因此,在新課程理念下如何開展小學語文課堂教學就顯得尤為重要,作為新時期的教育工作者我們要積極摒棄一些陳舊的教學思想觀念,改革課堂教學方法,轉變學生的學習方式,給學生一片自由的空間,讓他們在語文課堂上去充分地讀、大膽地想、好奇地問、自由地議、輕松地練、科學地評,盡情地扮好"主人"這一角色,學生才會有標新立異的沖動,才會有創新意識的萌芽和發展,才能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也才能使語文教學順應課堂教學改革的潮流,成為一泓"活水"。新課程強調,教學是教與學的交往、互動,師生雙方相互交流,相互溝通,相互啟發,相互補充,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與學生分享彼此的思考、經驗和知識,交流彼此的情感,體驗與觀念,豐富教學內容,求得新的發現,從而達到共識,共享、共進,實現教學相長和共同發展。
結語: 小學語文教師應該充分信任學生的創造力和思維能力,要逐步引導學生積極思考、大膽創新,在不斷積累中提高學生的創新能力;在這個發展非常迅速的現代化的社會中,對于人才的要求已經不僅限于專業技能,還需要具備較強的綜合能力。因此,在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教師也應該開展興趣教學法,從而培養學生的學習自主性和創新性,使學生的個性化得到發展。
參考文獻:
[1] 楊福明.小學語文課堂教學創新[J].中國教育技術裝備,2011(34):95.
[2] 麻建芬,淺談創設情境教學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J] 《黑龍江科技信息》 2012(9)
[3] 張莉莉.談談小學語文作文教學方法的創新[J].科普童話·新課堂:上,2015(37).
[4] 姜柳華,小學語文教學開展探究性學習的探討 ,[J]《時代文學》200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