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燕+程鵬
【摘 要】《牽引電器》課程是電氣化鐵道技術司乘專業的專業核心課程,對后續的《電力機車線路》、《電力機車的操縱》兩門課程的學習也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除此之外,隨著我國鐵路近些年的飛速發展,一線企業對職業院校學生的要求也不斷的提高、變化,傳統的教學方式不再滿足職業能力培養的需求,所以《牽引電器》課程的教學改革勢在必行。
【關鍵詞】牽引電器;電力機車;教學改革
0 前言
《牽引電器》課程是電氣化鐵道技術司乘專業的專業必修課程,主要學習電力機車上所使用的高低壓電器的型號、結構、工作原理及檢修維護方法,學生只有熟練掌握了本課程中各種電器的結構、動作原理,才有可能學好接下來的《電力機車線路》、《電力機車的操縱》兩門課程。課程的教學目標是培養學生掌握機車電器的應用、檢修維護、故障處理等專業技能,培養面向司機、檢修崗位的其它企業要求的職業能力。隨著我國鐵路近些年的飛速發展,一線企業對職業院校學生的要求也不斷的變化,從單一的專業技能型人才逐漸傾向于技能型、創新型、學習型綜合型人才,傳統的教學方式不再滿足新形勢下職業能力培養的需求,因此針對現有生源的特點,對《牽引電器》課程的教學方法、教學模式進行改革刻不容緩。
1 學生現狀
職業院校的學生高考的成績普遍在200多分,300多分,文化課底子差,理論分析能力較差,自學能力較差,對抽象事物接受較慢,學習主動性普遍不高。部分鐵道類院校的司乘專業還有很多是文科生。比如我所在的學校,司乘專業有的班一多半以上都是文科生,很多學生跟我反應,因為底子差,所以對理工科類的課程還沒上就害怕,越聽不懂,就越不想聽,越不想聽就越不懂,學習中形成惡性循環。但職業院校的大部分學生特別是司乘專業基本都是男生,動手能力比較強,只要不上純理論課、實訓實驗課的時候他們都表現的異常積極和興奮,因此實驗、實訓環節往往都比理論環節教學效果好。
2 課程教學現狀
《牽引電器》課程實踐性較強,現有的教學模式主要以課堂理論講授為主,單純的學習電器結構、原理,學生很容易枯燥失去學習興趣,教學效果非常不好。雖然42課時或48課時也會安排10個課時左右的實訓室實物講授,但學生到了實訓室也只是走馬觀花地看兩眼,沒什么效果。另外本課程開設在司乘專業大二的上學期,在大二下學期的《電力機車的線路》,《電力機車的操縱》這兩門課都需要用到牽引電器中所學習到的電器知識,但大部分學生在上新課的時候就沒學扎實,到后續課程中基本已經忘干凈了,所以實際情況是等到了上《電力機車線路》課時老師又要把《牽引電器》的課程重新復習一遍,等上《電力機車操縱》的時候老師又要把《牽引電器》和《電力機車線路》的課程再復習一遍,而且由于課時所限,老師也只能匆匆的幫助學生回顧重點知識的一二,所以有心的同學還會拿出來看看,但有惰性的同學就一路跟著混下去了,導致這兩門課也學不好。個別底子好的同學,既使能掌握上課時所學的器件結構原理這些知識,但不能舉一反三,不能把所學知識運用到后續的線路檢修、故障分析處理中。
3 實訓場地
現在大部分鐵道類院校電力機車實訓場地都較為完善,有高低壓電器實物如受電弓、主斷路器、機車上常用繼電器和接觸器的實物可供學生拆裝,部分示范類院校還有模擬操縱室,配有真實的高低壓柜,柜內的高低壓電器也一應俱全,這樣能方便學生了解牽引電器中的高低壓電器在現實工作中的動作過程。
4 教學模式改革探索
根據高職學生不喜歡理論學習偏愛動手的特點,充分利用學校現有的實訓實驗場地和器材,針對企業對高職學生的職業能力要求,從教學內容,教學方法,考核方式三個方面對牽引電器課程進行改革。旨在最大程度的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提高教學效果。
4.1 教學內容改革
傳統的牽引電器課程以單個電器為教學單元,基本模式是首先介紹電器的結構、參數及工作原理最后介紹電器的檢修維護。內容單調枯燥,學生很容易產生厭學情緒。結合現在的實際教學情況,將牽引電器課程內容與電力機車線路課程內容融合到一起,分成四個大模塊:主電路模塊、輔助電路模塊、整備控制電路模塊、調速控制電路模塊,以模塊課的形式開設。每一個大模塊各分成四個小單元,主電路分為:網側高壓電路、整流電路、牽引電路、保護電路;輔助電路模塊可以分成:單三相供電電路,三相負載電路,單相負載電路;整備控制電路可分為:受電弓控制,主斷路器控制,劈相機控制,風機控制;調速控制電路模塊分為:牽引控制,制動控制,向前控制,向后控制。
4.2 教學方法改革
教學方法把傳統的課堂教學完全搬到牽引電器演練實訓室和電力機車模擬操縱實訓室去,進行現場教學,教學載體采用真實的機車電器,機車,和機車模擬操縱臺,用圖片、動畫來輔助教學。每一個模塊的每個單元教學安排按照先電路-器件-電路-器件的次序,循序漸進,由淺到深,教學中盡量降低理論知識的難度,以夠用為準,根據專業培養目標,加強實踐教學環節。
以主電路模塊的網側高壓電路單元教學為例(韶山9型電力機車),首先總體介紹電路的作用:網側高壓電路是把接觸網上的高壓電引入到電力機車內部的電路;再講這部分電路涉及到的電器,包括受電弓、主斷路器、高壓電壓互感器、高壓電流互感器;第三步開始進入主要電器的學習,如受電弓的型號、結構參數、工作原理、檢修維護;主要電器講完之后再講整個電路的工作原理;最后在分析處理電路常見故障的過程中又復習了前面剛剛講過的電器。在每個單元學習完,留兩個課時答疑,讓學生分組自己課下搜集這個單元電路可能存在的其它故障點,并先由學生自己分析故障原因,老師負責補充更正。整個學習我們都是在電力機車實訓室里完成,學到哪部分電器可以馬上看看實物,至于這個電器怎么用,用在機車的哪部分也能立刻在實訓室看到,這樣能加深印象,大大提高教學效果。因為能學會,所以更愿意學了,學生在學習中一點點建立學習的信心,形成良性循環。等過了2-3個單元的學習,學生適應了這種教學模式后,在接下來2-3個教學單元中,老師可以稍作調整,把教學內容變成一個個的任務,學生分小組按照老師安排的一步步去完成這一個個任務,任務做完了,單元的學習目標也完成了。在后續的教學中老師根據學生的情況,調整任務書的簡易、難易程度,讓學生漸漸的自已主動去發現問題,解決問題。最后我們的目的是訓練學生除專業技能過硬外,自主學習的能力,知識的運用能力,理論聯系實際的能力都得到更高一級的提升。
4.3 考核方式改革
課程考核在模擬操縱實訓室進行,考試內容在操縱過程中設置電器相關的10個故障點,學生找出故障點并順利排除故障則合格,否則不合格。每個模塊學習完考核一次,四個模塊學完設一次總的考核。學生時刻會有壓力,減少學生在傳統考試時考前突擊復習甚至投機取巧的情況。
5 總結
本課程教學改革的目的是培養企業需要的專業技能過硬、自學能力強,具有創新能力的綜合型人才,教學模式主要是以學生實際情況為導向,采用多種教學方法,形式靈活多變,使課堂變得不再呆板,學習變得更加有趣,提高課堂學習效率。實踐后證明,采用這種方式,學生能很好很快掌《牽引電器》課程的重點難點,自學的能力、知識實際應用能力都有很大提升,完全達到了我們的預期。
【參考文獻】
[1]張琳,莫堅.牽引電器[M].西南交通大學出版社.
[2]謝家的,祁冠峰.電力機車電器[M].中國鐵道出版社.
[3]王慧,倪偉.電力機車電器檢修與維護,西南交通大學出版社.
[責任編輯:朱麗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