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官場圣人范仲淹(連載16)

2017-09-30 03:46:28肖亮升
文史春秋 2017年7期
關鍵詞:學生

肖亮升

30 他鄉遇故知

范仲淹在應天書院意外重逢了一個老朋友——當年他游學長山、章丘時相識的王洙。剛開始王洙還不知道他就是當年的朱說,只說看著他感覺眼熟。他卻一眼就認出了王洙。當他脫口而出叫出王洙的字“原叔”時,王洙還有些詫異地看著他。他解釋說:“原叔!我是朱說呀!我們在章丘縣一家客棧認識的,你難道不記得了嗎?”

王洙摸摸頭,還是一頭霧水地看著范仲淹:“朱說……您不是范仲淹范大人嗎?”

“沒錯,我是范仲淹。但我以前叫朱說呀!我們在章丘認識的,你難道一點沒印象了嗎?”范仲淹這才想起當年自己復姓歸宗的時候,他曾經寫信告訴過幾個朋友,卻偏偏忘了告訴王洙。難怪王洙不知道他就是朱說。

“哦,我想起來了……你是朱文翰朱大人的兒子。難怪我怎么覺得在哪兒見過你!原來是你!”王洙問,“你怎么改名字了?”

“這事兒說來話長啊?!狈吨傺捅惆炎约喝绾螐托諝w宗的事情簡單地告訴了王洙。

王洙聽后唏噓不已:“沒想到朱……范兄你還有這么坎坷的經歷啊。”

范仲淹拍拍王洙的肩膀,笑笑:“哪像你這么一帆風順啊?!?/p>

“我順個鬼啊!”王洙馬上就拉著一副苦瓜臉說,“要是順的話,我怎么還在這里當教書匠啊?!?/p>

范仲淹問:“此話怎說?”

王洙便把自己這些年來的經歷告訴范仲淹:他天圣二年(1024年)中甲科進士,補任舒城縣尉,誰知上任不久便被免官,回到南都居住,整日無所事事,百無聊賴。晏殊任南都留守后,聽說他博學多才,便請他到應天書院來任教,他見一時也沒什么事干,便答應了晏殊的邀請,心里卻對當老師沒什么興趣,覺得干這事兒沒出息。

范仲淹覺得自己有必要開導一下王洙,改變他對老師的偏見。經過一番深思熟慮,他說:“原叔,你可別小看教書這件事呀,有人說教一年書勝過讀三年書呢。而且這件事做好了可是功德無量的大事呀!”

“我沒看不起當老師,我是覺得對自己的仕途沒用?!币徽f到自己仕途失意的事,王洙就唉聲嘆氣,“好不容易中了個進士,原以為從此能夠仕途得意,沒想到連個小縣尉都沒能干多久……唉!我怎么就那么倒霉呀!”

“你不要灰心喪氣,要相信自己,堅定信心?!狈吨傺湍托牡亻_導王洙,“失敗幾次沒什么,不要把一時的挫折視為永恒的失敗。人這一輩子,誰沒個坎坷波折?我不也一樣嗎?”說著他就把自己在從九品廣德司理參軍位置上一待就是幾年,而且還在通判下面天天受窩囊氣的往事講給王洙聽,希望王洙能夠從中得到啟發。

沒想到王洙卻說:“你雖然受氣,但畢竟還能干得下去,而我卻被免官了。想想就覺得自己活得很窩囊!人家還說我是什么少年才俊呢,我倒覺得自己是個沒用的廢物!”

“原叔你不要妄自菲薄,作踐自己呀!”范仲淹語重心長地說,“在這個世界上,沒有任何人能夠打敗你,除了你自己。如果連你自己都看不起你,覺得自己是個廢物的話,那你離廢物就真的不遠了。不就是被免了個縣尉嗎?有什么大不了的?你能夠被晏大人器重,晏大人親自邀請你來應天書院當老師,想想這是何等的榮耀呀!你應該知道晏大人是個什么人吧?他可是個五歲能詩、十四歲就進士及第的奇人吶!他官至樞密副使,還不是一樣被罷官、被貶為南都留守?照你這么說,晏大人就該自暴自棄不成?你看人家晏大人不管在什么位置都能夠為國效力,盡心盡責。別的不說,就說他留守南都吧,他除了勤于公務,心里還時時想著應天書院的事情,不僅到書院來視察,還和蔡大人親自去邀請我來主持書院……我們當以晏大人這種恪盡職守、勤政為民的官員為榜樣,不管在什么位置都要心存君國、胸懷天下,不能遇到一點點挫折就怨天尤人、自暴自棄呀!”他停頓一下,接著說,“說實話,像你這么有才能的人,只要在書院盡職盡責地干好本職工作,做出成績來,哪天得到晏大人的認可和賞識,只要有機會,他給你推薦推薦,你還愁沒官做?”

范仲淹的一席話點醒了萎靡不振的王洙,他一副如夢初醒的樣子:“范兄,真是太感謝你了!要不是你及時提醒,我可能就破罐子破摔、得過且過了。今天聽你這么一說,嘿,我又覺得自己還有希望了。”

“你不但有希望,而且是大有希望呀!”范仲淹拍著王洙的肩膀鼓勵道,“你難道忘了自己從小就是聞名應天的天才少年嗎?像你這種博覽群書,無所不通,年輕有為的大才子,前途無量呀!”

在范仲淹的耐心開導下,王洙終于重拾信心,并對教育工作產生了新的認識,對未來充滿了信心。兩人經常促膝長談,切磋教學心得,交流工作經驗,成為了無話不說的知己。

范仲淹根據應天書院奠基人戚同文遺留下來的教學經驗,以及當年他在醴泉寺讀書的時候,慧通大師教導他如何做學問那番話,再結合自己的學習心得以及在廣德學宮的治學、辦學經驗,對書院的教學方式進行了大膽地改革和創新,為書院量身打造了一套既行之有效、富有特色的教學模式。他提出了“讀書次序”和“為學次序”,要求學生要做到學、問、思、辨四者相結合,最終落實到“行”上。

關于如何“行”,范仲淹引用當年慧通大師的話,專門對老師和學生進行了一番深入淺出的闡述:“子日: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讀書做學問,不光是‘學,還要‘習,‘習不光是溫習、復習,還包括實踐和行動。因為只有實踐和行動才會有覺悟,而且只有實踐和行動才是真正的落實。落實什么?就是把我們從圣賢經典中所學到的道理用到自己的日常生活、接人待物和為人處世當中去,去力行、去落實圣賢之言。這樣做學問才會真正受益。離開力行的學問是空洞的學問,是浮于表面的花拳繡腿。所以《論語》開宗明義就說:‘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這是圣人對弟子的期盼和要求,也是成圣成賢的有效途徑。另外,我們還要以圣賢弟子的身份身臨其境去做學問,把自己置身于內,把經典中的問題當成自己的問題。比如我們要把《論語》中弟子的問話當做是自己的問話,圣人的回答當成是圣人當面作答。我們這樣做的目的就是要拉近自己跟圣人的距離,與圣人神交,只有跟圣人的距離近了,我們的學問成就才快,受益才大?!眅ndprint

范仲淹給書院制訂的基本課程是儒家六經《詩經》《尚書》《禮記》《易經》《樂經》《春秋》,他認為此六經是治國安邦之根基,教化人心之大道,自然也是學習之根本。他甚至認為培養德才兼備、經世濟民、胸懷天下的人才才是教育的根本,因此他向學生強調不要把科舉作為求學讀書的最終目的,作為孔孟門徒、圣賢弟子,自然要以科舉考試為敲門磚而出仕為官,但更要通過學習圣賢之道來提高自身的思想境界和品德修養,心存君國,胸懷天下,最終達到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目的。

關于教學方法,范仲淹主張讓學生自學為主,教師指導為輔,培養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和創造性。他要求教師講課不要照本宣科、逐字逐句地解釋串講,只給學生做一些提綱挈領的提示,啟發學生先按照自己的思路和理解去領悟問題,學生弄不懂的地方,再提出疑問,由老師有針對性的答疑解惑,或者是老師與學生一起共同來探討問題。等到學生將學問弄懂了,再讓學生去力行學到的知識,將圣賢經典中的道理落實到自己的日常生活、接人待物和為人處世當中。

范仲淹強調先做人再做事,讀書首先是為了明理,而明理是為了做人,然后才是科第。他多次對老師和學生強調,讀書是為了做人,做人就是讀書,做人比讀書重要,甚至比進士及第還重要。做人成功的人,書讀少一些都不要緊。不會做人、做人失敗的人,就算才高八斗、學富五車也只是空長浮華,都是表面上的功夫,沒有實際意義。對于國家和社會而言,學問高而德行差的人,其危害性和破壞力更大,對國家和社會帶來的傷害也更大。

在當時的社會環境下,范仲淹提出的這些理論是非常先進的,甚至是超前的,他的眼界自然也是很高的??梢哉f,他的很多觀點已經超出了一個書院監院考慮的范圍,而是站在整個國家和朝廷的角度高屋建瓴去考慮的。因為當時國家教育和科舉的現狀都是專以辭賦取進士,以墨義取諸科。全國各地的官學均以應試教育為主,為了迎合朝廷的科舉考試,老師教育學生的根本目的自然也是如何金榜題名、進士及第,鮮有像范仲淹所說的培養學生如何經世濟民、治國安邦這么高的境界。

范仲淹甚至認為,文人墨客雖然能夠吟詩作賦,卻未必能夠治國安邦,國家的教育和科舉制度不是為了培養和選拔文人墨客,而是要培養和選拔治國人才。而專以辭賦取進士、以墨義取諸科的教育和科舉制度不但助長了學生貪圖名利甚至投機鉆營的不良風氣,而且還從某種程度上喪失了選拔人才的作用,雖然培養出了一大批善于吟詩作賦、附庸風雅的文人墨客,卻少有在經世濟民、治國安邦上具有雄才大略的治國人才,最終導致因為國家普遍缺乏這方面的人才而陷入朝廷命官當中以平庸之輩居多、甚至尸位素餐者眾多的尷尬局面,這對國家而言是極為不利的。

關于文章及文風的改革,其實范仲淹在上書皇太后、皇帝兩宮,向朝廷陳述自己的政治變革思想和政治抱負的《奏上時務書》當中就已有提及,只是因為自己人微言輕,尚未引起朝廷的重視而已。

為了便于集中精力、一門心思地搞好教學事務,范仲淹經常住在書院中,常常廢寢忘食地思考研究如何才能更好地教育好學生,如何將學生培養成將來能擔當大任的國家棟梁之才。為此除了改革教學方式之外,他還親自制定了一套治學制度和作息制度,要求學生嚴格執行。

為了將制度落實到位,他經常在夜晚深入學生宿舍檢查,發現未到就寢時間就偷懶嗜睡的學生,他就進行嚴厲的責罰。為了讓學生心服口服,書院每推出一項制度他都以身作則,帶頭去執行,比如晚上亥時之前他要求學生必須在燈下讀書,不能提前睡覺或者聚在一起閑聊,為了落實這項制度,他除了去檢查學生的學習外,多數時間都是在自己房中讀書。比如他規定給學生命題作賦時老師必須帶頭作文,給學生做表率。

為了落實這項規定,每次給學生命題作文時,他必定要親自寫一篇范文,親自掌握文章的難度和落筆的重點,然后再逐一點評學生的作文,講解文章的優缺點,指出問題所在,幫助學生如何去提高。他還讓學生互為老師,相互批改作文,以此取長補短,共同提高。他堅信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認為要想提高學生們的作文水平,必須首先培養他們的興趣,開闊他們的視野。為了培養學生們的興趣,他大膽摸索,敢于創新,常常帶領學生們去民間走街串巷,訪貧問苦,體察民情,讓學生跟百姓交談,親自感受百姓之疾苦,開闊學生視野的同時,培養學生的慈悲之心。

如此一來,應天書院學生的寫作水平迅速得到了提高,甚至連一些以前只要著文作賦就感到頭疼的學生經過一番訓練后,不僅不再畏懼作文,甚至還成為文中高手。

有個姓名叫朱從道的學生好學上進,常常因為讀書而廢寢忘食,范仲淹從中看到了自己當年勤學苦讀的影子,非常喜歡。為此他特意寫了一篇題為《南京府學生朱從道名述》的文章闡述“從道”的涵義,他對“道”這樣闡述:“臣則由乎忠,子則由乎孝,行己由乎禮,制事由乎義,保民由乎信,待物由乎仁。此道之端也,子將從之乎!然后可以言國,可以言家,可以言民,可以言物,豈不大哉?”

范仲淹以朱從道的姓名借題發揮,不僅是要教育鼓勵朱從道一個人,更是對應天書院全體學生的勉勵和期望,旨在培養志高存遠、孝悌忠信、德才兼備的優秀人才。

在范仲淹的改革和治理下,應天書院治學嚴謹,學風濃厚,學生們形成了你追我趕的學習氛圍,一時間書院在全國聲名鵲起,聲望空前,不僅本地學子紛紛前來要求入學就讀,甚至很多外地人都前來求教問道。對前來求學求教的人,范仲淹不限地域、不問年齡、不論身份,都一視同仁,有求必應。一時間,“大宋有個應天書院,應天書院有個名師范仲淹”的消息聞名全國,每天前來求教問道者、參觀學習者絡繹不絕,面對來訪者,范仲淹在保證不影響書院正常教學秩序的前提下,都熱情接待,不厭其煩地將書院的獨特教學方法廣為分享,讓來訪者將這套方法帶回全國各地去。

范仲淹在學習上對學生要求非常嚴格,在生活上對學生的關懷卻無微不至,像是學生們的兄長甚至父親。對生活困難的學生,他噓寒問暖,關懷備至,還經常拿出自己的俸祿去接濟和幫助他們,鼓勵他們吃苦在先,享受在后,只有吃得了大苦的人,才能承載得起大富貴。endprint

有一個冬日,范仲淹帶著家仆王升照例去走訪外地學生的宿舍,他推門走進光線暗淡的屋中,看到五六個學生正圍坐在一張破木桌旁就著咸菜吃粥,其中有兩個學生因為衣著單薄而冷得瑟瑟發抖。

學生們看到范仲淹進來,趕緊放下碗向他鞠躬問好:“先生好!”

“大家好!快吃吧,等下涼了?!狈吨傺涂吹綄W生們喝粥的情景,突然想起了自己當年在應天書院吃粥咽菜的艱苦日子,心里有些難過。他在王升耳邊低聲交代幾句,王升轉身離去。

范仲淹在幾個學生身邊坐下,微笑著問:“這樣的生活,你們受得了嗎?”

“受得了,”一個學生馬上放下飯碗應道,“先生常教導我們,只有吃得了苦,才能享得了福?!?/p>

“苦才是人生!”另一個學生馬上接過話頭說,“我們來書院讀書不是來享福的,是來吃苦的。只有現在嘗到吃苦的滋味,將來才更能體會百姓之疾苦,只有體會百姓疾苦,將來出仕做官才不至于高高在上,才能更好地為國效力、為君分憂、為民謀福?!?/p>

“好??!”范仲淹由衷地贊道,“說得非常好!不愧是應天書院的學生!”

有個學生說:“這都是先生教育得好,能夠成為范先生的學生,是我們的福氣?!?/p>

“不光是我的學生,更是圣賢的學生。”范仲淹的聲音極為洪亮,“孟子說:‘天將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吃苦是福,吃虧是福。身為孔孟門徒、圣賢弟子,我們要以苦為樂,苦中求樂。古往今來的大成就者,不都是吃過大苦的人么?”

有個學生笑問道:“聽說先生喝了六年粥,是真的嗎?”

“這種事情還會有假嗎?”范仲淹微微笑著,跟學生們講述當年他在醴泉寺讀書時“斷齏畫粥”的故事。學生們聽后都唏噓不已,贊嘆不止,一個個佩服得五體投地。

一個學生說:“以前我一直以為自己的生活很艱苦,剛才聽了先生的故事,才發現自己吃這點苦根本不算什么,跟先生吃過的苦比起來,這點苦太微不足道了?!?/p>

一個學生感慨地說:“先生今天又給我們上了一堂很有意義的課!這堂課將讓我們終身受益!”

“你們慢慢吃,我先走了?!备鷮W生聊了一陣,范仲淹見鼓勵學生的目的已達到,便轉身走了。

范仲淹剛走不久,王升便扛著一袋小米、拎著一個布袋走進屋里。已經吃完飯的學生們圍上來問:“王叔叔,您拿這些是什么呀?”

“是范老爺給你們的東西,”王升指著那袋小米說,“這是小米,老爺說小米粥補脾胃、養人,他當年在醴泉寺和書院吃的粥就是小米粥?!彼执蜷_布袋取出幾件衣服遞給衣著單薄的那兩個學生說,“這些衣服都是老爺平時穿的,雖然不是新衣服,但也不舊,老爺說拿來給你們穿?!?/p>

幾個學生異口同聲道:“先生對咱們真好??!”

“這里還有錢呢,”王升最后從布袋中抓出幾把銅錢放在桌子上,“老爺說這些錢是給你們的生活費?!?/p>

學生們的眼圈紅了,有兩個學生甚至忍住不哭了。

“這些都是老爺從他的俸祿中省出來的,”王升說,“老爺對自己一向節儉,省吃儉用,對別人卻慷慨大方,從不吝嗇。我跟了他這么多年了,都是這么看著他過來的……我活到四十歲了,還沒見過第二個像老爺這樣的大好人。老爺心里時刻都裝著別人,卻唯獨沒有他自己……”

王升說著說著眼睛就紅了。

學生們沉默了許久。

一個學生說:“先生對我們這么好,我們真是無以回報??!”

另一個學生馬上接過話頭說:“我們只有勤學苦讀,爭取早日金榜題名,然后以先生為榜樣,為國效力、為君分憂、為民謀福,就是對先生最好的報答!”

“我們要終生以先生為榜樣,像他那樣心里時刻裝著別人,體恤貧苦,心系蒼生?!?/p>

“對!我們一定要時刻牢記先生的教誨,做一個心存君國、胸懷天下的圣賢弟子,不要辜負了先生對我們的厚愛?!?/p>

“今后咱們無論走到哪里,從事何職,都不要忘記咱們是范先生的學生,都堅決不能做抹黑先生的事情?!?/p>

“……”

幾個學生目光炯炯,豪情滿懷,似乎看到曙光就在前方!

過了一陣子,朝廷突然調任王洙為廣南西路賀州富川縣主薄,王洙卻對此次任命不滿意,除了任職地太偏遠之外,他不想離開范仲淹,還想在應天書院教幾年書再說。他覺得跟范仲淹在一起所學到的東西,甚至比他當年寒窗苦讀十年學到的東西還多、還受用。所以他想在范仲淹身邊多學些東西,不想去賀州富川赴任。

為此,王洙對范仲淹說:“希文兄,現在朝廷要調我去賀州富川,我不太想去,卻又不知道怎么辦才好。”

范仲淹說:“朝廷的任命、皇上的旨意,一般人恐怕改變不了?!?/p>

“正因如此,我才找你商量呢。”王洙一副悶悶不樂的樣子,“我的命運怎么這么苦呀,被調去這么遠的地方,還是個小小主薄。要是個縣令倒還可以考慮。”

“讓你一個大才子去那么偏遠的地方,確實是大材小用了。”范仲淹思索著說,“你先別急,咱們一起想想辦法?!毕肓艘幌拢粗蹁▎?,“那你現在的想法是什么?”

“我不知道有沒有辦法讓朝廷收回成命,”王洙說,“當官我倒是不敢強求,暫時也沒這種想法。我只想跟著希文兄再好好學習幾年,先在書院教幾年書再說……不知道這個要求算不算過分?”

“這個要求不算過分,不過也得征得朝廷的同意才行。”范仲淹左思右想了一陣,突然眼前一亮,“對了,你可以上奏朝廷表明你的想法呀。”

王洙馬上就把頭搖得像撥浪鼓:“不行不行。這個方法肯定行不通。你想想啊,像我身份這么卑微的人,哪有跟朝廷討價還價的可能?朝廷會聽我的嗎?”

范仲淹覺得王洙的話也有道理,如果王洙自己上奏朝廷,弄不好不但于事無補,而且還會給朝廷留下個壞印象,使得王洙從此再無任用可能,那就得不償失了。endprint

范仲淹心里想:如果要上奏朝廷,也只能由別人代寫。

范仲淹干脆一不做二不休,跑去找晏殊,向晏殊表明王洙的想法和自己對此事的看法,他說:“老師,學生想來跟您說說王洙的事情,看看您有沒有辦法?”

其實晏殊也想把王洙留在應天書院。經過范仲淹一段時間的改革和治理,應天書院的教育事業如今已是蒸蒸日上,日新月異,上了幾個新臺階,在全國范圍內名聲大震,成為了各地書院競相學習和效仿的模范書院,他這個南都留守也因此而沾光。而王洙則是范仲淹手下一個不可多得的教育人才,這樣的人才卻被朝廷調去賀州富川那么偏遠的地方當一個小官,真是太浪費人才了。只是他也不敢貿然向朝廷提出自己的看法,擔心搞不好會惹火上身。現在范仲淹主動找他提到此事,他倒想聽聽范仲淹的看法,便不動聲色地說:“我暫時還沒好的辦法。你有了?”

“學生叫王洙自己上奏朝廷表明他的想法,但他覺得這樣不妥,學生也覺得這樣恐怕不好。”范仲淹說,“但學生認為安排王洙去如此偏遠的地方任職一個小官,真是大材小用了,甚至是朝廷對人才的極大浪費。人家明明是一個帥才,為何要用在主薄這么一個不痛不癢的位置?”

“朝廷如何用人,我現在哪能說得上話?呵呵?!标淌饪嘈χf,“我現在是泥菩薩過河,自身難保,在這南都還不知道待到什么時候才能回京城呢!”

范仲淹說:“學生知道老師有老師的苦衷,正因為老師有這種境遇,才更能體會到大材小用的滋味?!?/p>

“是??!”晏殊感嘆道,“大材小用、甚至被人冷落的滋味可不好受呀!你想為國效力?哼,有人卻偏偏跟你暗暗較勁,不給你機會,壓制你,甚至把你晾在一邊,看你能怎么著?”他看著范仲淹苦笑道,“所以有句話說得好啊,‘錢多錢少,都有煩惱;官大官小,沒完沒了。大官有大官的煩惱,小吏也有小吏的難處呀!”

范仲淹當然知道晏殊是在發朝廷的牢騷、抱怨太后和皇上,但他假裝聽不懂晏殊的話,而是岔開話題:“像老師這種廉潔奉公、體恤下屬的官員,真是不多見的……所以王洙的事我第一個就想到來找老師,這種事情,也只有老師才能解決,我們可沒這個本事?!?/p>

晏殊想了想說:“王洙自己上奏朝廷是有些不太好……不過,別人可以代奏啊。”晏殊看著范仲淹,“你可以給他代奏嘛!”

“好!那學生就給他代奏?!逼鋵嵎吨傺驮缇陀羞@個想法,只是來試探晏殊的態度而已。如果晏殊也支持他這么做,那事情就顯得名正言順一些,如果晏殊反對,貿然給人代奏就顯得有些越俎代庖,甚至會因此給晏殊留下不好的印象。

回到應天書院,范仲淹馬上寫了一份《代人奏乞王洙充南京講書狀》上奏朝廷,他在奏折中充分地擺道理、說事實,將王洙的才能和對應天書院的貢獻一一道來,同時將王洙調任偏遠之地任職是對朝廷造成人才浪費的事實說得有理有據、合情合理,最后懇請朝廷能夠將王洙留在應天書院。

不久,奏章很快獲地朝廷批準,王洙不用調任富川縣,而是繼續留在應天書院。

書院的名氣越來越大,范仲淹嚴謹治學、敢于革新的精神以及憂國憂民、胸懷天下的言行享譽全國,很多學子和訪客都慕名而來。有一天午后,書院門口來了一個衣衫襤褸的秀才,點名要找范仲淹。見到范仲淹,他開口便說:“都說范大人是個菩薩心腸,本人特意來試試大人的道行?!?/p>

范仲淹已在應天書院見過前來造訪的各色人等,因此對此人有些怪異的言行并不覺得奇怪。他只是微微笑道:“請問有何指教?”

“哪敢指教?你看我這身衣裳就不是來指教的,而是來求助的。”別看秀才衣著破爛,卻氣度不凡,骨子里還透出一股傲氣。有閱歷的人一看就知道這是個飽讀詩書卻科場失利、懷才不遇,甚至對現實社會心懷不滿的才子。

范仲淹不動聲色地問:“你需要我提供什么幫助?”

秀才卻高昂著頭顱,傲慢地說:“你得先答應我是否愿意幫助,我才告訴你,否則既耽誤你的時辰,也浪費我的口舌?!?/p>

范仲淹心里說:“嘿,口氣倒不小?!弊焐蠀s說:“只要是合情合理合法的要求,只要是本人力所能及的事情,我會盡力而為。”

秀才這才拱手作揖道:“晉州平陽窮秀才孫復,字明復,自幼家庭貧困,父親早亡。雖飽讀六經,力學不輟,卻時運不濟,屢試屢敗。而今已三十有六,仍一事無成。然而既要奉養老母,又想繼續讀書,以求以后圖個進士及第。無奈家中已一貧如洗,身無分文,只能出門謀生。本人聽聞范大人古道熱腸,助人為樂,便特意前來求助,希望大人能夠伸出援手,幫助本人渡過難關?!?/p>

范仲淹推心置腹地說:“我可以給些錢資助你,但像你目前這個情況,恐怕不是杯水車薪就能解決問題的。我覺得你可能更應該謀一份正當的職業,半工半讀會更好些?!?/p>

“我也是這么想的,”孫復說,“如果有一份穩定的收入,能夠養活我自己和母親,我就可以安心讀書了。可是去哪兒找這樣的事情呢?”

范仲淹想了想說:“這樣吧,我可以給你在咱們書院謀一份職,收入雖然不算高,但足以養活你們母子倆。關鍵是你可以在書院讀書。你看如何?”

“那真是太感謝大人了!”孫復馬上鞠躬道,“大人的大恩大德,在下將永遠銘記于心,沒齒難忘!”

孫復此時的謙卑,跟先前的孤傲簡直判若兩人。

見此情景的范仲淹唏噓不已,感慨萬千:雖然金錢不是萬能的,沒有錢卻是萬萬不能的。再大的才子,也抵擋不住貧困的折磨。因為貧困,多少才華橫溢之人不能讀書,無法實現自己的夢想,甚至連進京趕考的路費都沒有。

想到這些,再看看眼前衣衫襤褸的孫復,范仲淹突然感覺鼻子酸酸的。他在心里告訴自己:送人玫瑰,手有余香。雖然自己也俸祿微薄,要養家糊口,但還是要盡力去幫助別人,能幫一個是一個。特別是這種有才華的窮書生,他們可是國家的棟梁之才呀!就是因為貧困,他們常常食不果腹,連最起碼的溫飽都無法解決,談何報效國家、為民謀福?自己伸手幫助他們,不僅僅是在幫助他們個體,這也是為國效力、為君分憂呀!因為在這些窮書生當中,誰又敢說沒有王佐之才呢?endprint

這么想著,范仲淹為自己一向以來喜歡幫助別人而甚感欣慰,他對孫復說:“你跟我來吧?!?/p>

范仲淹把孫復帶到自己在應天書院的住處,找了幾件自己穿的衣服給孫復,又從床底下的木箱里翻出一些碎銀子給他。

孫復收下衣服,卻死活不肯要銀子,推辭著說:“大人使不得!您答應給我謀職,我已經感激不盡了,怎么還能要您的銀子呢?”

“這些銀子我不是給你的,是給你母親的!”范仲淹不由分說地把銀子塞進孫復的口袋里,“出門在外,別讓家中老母牽掛。你馬上把這些錢寄回去,告訴母親你已經謀到穩定職業,半工半讀,讓他靜候你金榜題名的佳音?!?/p>

孫復撲通一聲跪在地上,淚流滿面地說:“大人的大恩大德,在下無以報答啊!”

范仲淹扶起孫復:“區區小事,何足掛齒?你我都是讀書人,相互幫助是應該的?!?/p>

起身后的孫復依然拱手不止:“在下要不是遇到大人,在下還不知道該怎么辦呢。因為在下除了能讀書寫字之外,手無縛雞之力,更無一技之長……要不是走投無路,在下也不會來打擾大人的?!?/p>

“能讀書寫字還不是本事么?”范仲淹說,“就算不能考上進士又如何?身為孔孟門徒、圣賢弟子,你開館授業也是為國效力、為君分憂、為民謀福?。 ?/p>

孫復說:“大人說得對,身為圣賢弟子,就要志在圣賢,為國效力,為民謀福,而不是為了貪圖一己私利。我孫復今日當著大人的面發誓:日后如果我能進士及第,出仕為官,我一定要做一個廉潔奉公、勤政為民的好官。如果屢試不第,沒有做官的命,我就照大人所說的,去開館授業當老師去。”

范仲淹幫助孫復在書院中謀了一份職,月俸可維持孫復及其母親的生活開支。志存高遠的孫復從此便不再為生活問題而擔憂,他在應天書院中廢寢忘食地發奮苦讀,學問日漸長進,最終成為著名的“宋初三先生”之一,成就了一代名儒。

除了孫復外,范仲淹還主動聯絡和幫助過許多著名的學者,如倡導天人合一,主張知行合一的北宋理學先驅、思想家、教育家胡瑗:北宋哲學家、思想家、教育家李覯;北宋思想家和理學先驅石介;以及留下過“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圣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無不知則無知,有不知則有知?!钡让缘谋彼握軐W家、理學先驅張載等人。

范仲淹要么聘請他們到應天書院以及自己任職的轄區內主持教育工作,要么大力舉薦他們出任朝廷學官,扶持他們走上仕途,或是指點他們如何讀書治學,如何為人處世,走上問道圣賢之路。那些經過他幫助、指點和影響過的人,要么入朝為官,成為了廉潔奉公的官員,要么成為名震一時的學者名流,為國家的教育事業做出了卓越貢獻。

這些當然都是后話。

天圣五年(1027年),范仲淹的次子范純仁出生。

添丁讓范仲淹這個下層官員的家庭喜憂參半,百感交集。喜的是中年得子、年近四十的他再次當爹,小家伙的來臨給這個原本平淡無奇的家庭帶來了些許歡樂;憂的是官職卑微的他收入微薄,還要常常扶貧濟困,幫助他人,清貧的日子從此將更為捉襟見肘。

但是不管生活如何艱難,日子還得繼續。

只要心懷希望,前路就會灑滿陽光。

范仲淹常常在心里這樣鼓勵自己。

(未完待續)(連載16)endprint

猜你喜歡
學生
快把我哥帶走
親愛的學生們,你們并沒有被奪走什么
英語文摘(2020年9期)2020-11-26 08:10:12
如何喚醒學生自信心
甘肅教育(2020年6期)2020-09-11 07:45:16
怎樣培養學生的自信
甘肅教育(2020年22期)2020-04-13 08:10:54
如何加強學生的養成教育
甘肅教育(2020年20期)2020-04-13 08:04:42
“學生提案”
當代陜西(2019年5期)2019-11-17 04:27:32
《李學生》定檔8月28日
電影(2018年9期)2018-11-14 06:57:21
趕不走的學生
學生寫話
學生寫的話
主站蜘蛛池模板: 日本91在线| 欧美一级片在线| 99这里只有精品6| 国产精品偷伦在线观看| 免费av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黄色污网站在线观看| 五月天福利视频| 欧美国产综合视频| 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视频| 亚洲va在线∨a天堂va欧美va| 欧美中文字幕一区| 久久semm亚洲国产| 一级毛片免费不卡在线视频| 欧美伦理一区| 亚洲综合久久一本伊一区| 日韩第八页| 亚洲日本中文综合在线| 视频国产精品丝袜第一页| 中国精品久久| 老司机精品一区在线视频| 国产18在线播放| 国产亚洲视频免费播放| 在线观看亚洲人成网站| 国产大全韩国亚洲一区二区三区| 欧美第一页在线| 精品伊人久久久久7777人| 91伊人国产| jizz国产视频| 国产综合在线观看视频| 国产一级裸网站| 亚洲欧美日韩精品专区| 日本尹人综合香蕉在线观看 | 人妻中文久热无码丝袜| 欧美日韩精品在线播放| 成人在线视频一区| 午夜小视频在线| 精品国产成人av免费| 国产精品无码久久久久久| 久久免费视频播放| 亚洲欧美日本国产综合在线 | 日韩二区三区无| 国产亚洲精品精品精品| 高清乱码精品福利在线视频| 成人精品午夜福利在线播放| 国产极品粉嫩小泬免费看| 日韩精品成人网页视频在线 | 色综合国产| 中文一级毛片| 国产成人永久免费视频| 久无码久无码av无码| 成人亚洲视频| 高清精品美女在线播放| 美女潮喷出白浆在线观看视频| 亚洲免费福利视频| 一本大道东京热无码av | 亚洲欧美一级一级a| 99re在线视频观看| 18黑白丝水手服自慰喷水网站| 99久久精品美女高潮喷水| 日韩一级二级三级| 国产亚洲精品自在久久不卡 | 国模私拍一区二区三区| 中文国产成人精品久久| 欧美激情首页| 国产一区成人| 五月综合色婷婷| 亚洲欧美h| 囯产av无码片毛片一级| 日本国产精品一区久久久| 91久久偷偷做嫩草影院| 精品国产成人a在线观看| 伊人久久婷婷五月综合97色| 国产精品亚洲日韩AⅤ在线观看| 91久久偷偷做嫩草影院| 欧美伊人色综合久久天天| 久久精品国产精品国产一区| 沈阳少妇高潮在线| 九九久久精品国产av片囯产区| 极品尤物av美乳在线观看| 国产97区一区二区三区无码| 丰满人妻中出白浆| 久久视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