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航
摘 要:大學就業指導課程對于提升大學生就業能力并為用人單位輸送合格的人才意義重大,但在實際的大學就業指導課程教學中,目前仍存在教學內容跟學生專業脫節導致指導效果不佳的情況,本文以X大學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專業為例進行了調查探究,提出了以專業就業特點為導向完善大學就業指導課程教學的對策及建議。
關鍵詞:就業指導課程;專業就業特點;調查
大學就業指導課程對于提升大學生的就業能力并為用人單位輸送合格的人才意義重大。但在實際的就業課程教學中,目前仍存在不同專業使用同樣的課程資料,教學跟學生專業就業特點結合較少的情況,從而導致學生無法借助就業指導充分發揮自身專業優勢從眾多的求職者中脫穎而出,實現高質量就業。本文以X大學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專業為例,通過對該專業本年畢業的學生進行就業基本信息及大學就業指導課程滿意度調查分析,本文提出了以專業就業特點為導向的大學就業指導課程教學建議。
一、對畢業生就業信息及就業指導課程滿意度的調查分析
本文對于X大學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專業畢業生就業信息及就業指導課程滿意度的調查采用了網上填寫提交問卷的形式,共回收有效問卷87份。本次調查結果的統計及分析情況如下:
(一)本專業畢業生的就業行業及地域分布
本次調查結果顯示X大學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專業畢業生就業主要集中在電力行業,約占被調查者總人數的45.98%,接下來為信息技術、電子、機械等行業。另外,在就業地域分布上,約占被調查總人數62.07%的畢業生選擇了在學校所在城市就業,約有16.09%的畢業生選擇去北上廣深一線城市就業。
(二)對就業指導課程的滿意度及改善期待
本次調查的結果顯示約有59.77%的被調查者對大學就業指導課程內容安排表示滿意或非常滿意,仍有40.23%的被調查者認為一般或不滿意。同時,僅有39.08%的被調查者認為就業課程對自己比較實用或很實用。在課程的改善上,75.86%的被調查者希望加強本專業就業前景上的指導。
(三)對任課老師授課的滿意度及改善期待
在本次調查中,約占71.26%的被調查者對就業指導課程教師的授課比較滿意或非常滿意,但認為比較一般的仍占28.74%。調查還發現55.17%的被調查者表示課程老師比較偏重的教學內容是簡歷撰寫及面試技巧指導,僅有36.78%的被調查者認為老師偏重就業前景指導。
(四)針對本專業就業特點的就業指導課程教學現狀
在是否結合本專業就業特點進行指導上,45.98%的被調查者認為所學就業指導課程只是偶爾結合了本專業特點或者幾乎不結合。
(五)其他調查情況
本次調查還發現,約有45.98%的被調查者認為人文知識的學習對自己就業比較有用或非常有用。約有75.86%的被調查者認為在就業課程中進行專門的職場溝通技巧引導比較必要或非常必要。
二、以專業就業特點為導向完善大學就業指導課程教學的對策及建議
(一)在課程中加強專業就業前景及地區需求上的分析介紹。
本文調查發現X大學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專業畢業生就業主要集中在電力行業,接下來主要為信息技術、機械、電子等行業。就業地域主要集中在學校所在市的縣、鎮地區,北上廣深一線城市也有一定數量的畢業生選擇。針對這種情況,就業指導課程教師可以通過網絡媒體、社會交流、調研等形式,著重加強對學校所在城市、縣鎮地區、北上廣深等一線城市電力、信息技術、機械、電子等行業的了解,以此盡可能多的收集本專業學生重點就業地區及行業對人才素質的需求、崗位需求、工作任務、薪資待遇等最新信息,并在就業指導課上進行分析介紹,使學生以此為參考指導自己就業。
(二)加強與用人單位的合作,緊密結合用人單位對人才的需求進行就業指導課程教學。
在本文的調查中,筆者發現在被調查者中只有39.08%的人認為自己所學的就業指導課程比較實用及很實用,在是否結合本專業就業特點進行指導上,仍有45.98%的被調查者認為所學就業指導課程只是偶爾結合了本專業就業特點或者幾乎不結合。要解決這些就業指導課程實用性缺乏的問題,加強與用人單位的合作交流是一條有效途徑。學校就業指導部門應注重搭建各專業與相關用人單位相互交流合作的平臺,例如經常聘請一些用人單位重要人員或知名校友來學校開展相關專業的講座,加強對用人單位的走訪,校企合作搭建實習平臺實現共贏等,學校就業指導部門及課程教師通過以上途徑加強對與不同專業相關的用人單位的了解,以此針對各專業就業特點制定具有針對性的課程內容和教學方法,因材施教。
(三)加強就業指導課程師資隊伍建設,對應不同專業配備一專多能的就業指導教師。
在本文的調查中仍有28.74%的被調查者對自己的就業指導課程老師授課不是特別滿意,學生的評估意見對就業指導老師的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就業指導老師可以通過廣泛閱讀相關書籍,參加各種就業指導培訓,與相關專業就業單位加強聯系溝通,廣泛收集學生意見等途徑,一方面努力做到熟悉甚至精通自己授課對象所學專業的情況,另一方面還要不斷提高自己在心理學、教育學、人力資源開發與管理、經濟學、法學等方面的素養,以有能力指導學生依托自身專業同時提高各方面能力,在就業中擁有競爭優勢。
(四)注重學生人文素養及職場溝通技巧的培養。
從本文的調查來看,將近一半的被調查者認為人文知識的學習對自己就業比較有用或非常有用,絕大多數被調查者認為在就業課程中進行專門的職場溝通技巧引導比較必要,結合工科學生在人文及人際交往知識上相對欠缺的特點,老師在就業指導課上更應該注意加強學生人文素養及職場溝通技巧的培養,例如,可以為同學們推薦一些相關方面的書籍,通過實例分析來讓學生意識到人文素養及溝通技巧在職場上的重要性,還可以在職場禮儀介紹、簡歷撰寫及面試技巧等教學模塊中融入人文知識及溝通技巧的教學。
三、結語
社會的進步、就業政策的變化以及高等教育的發展為高校畢業生的就業帶來了無限機遇和挑戰,大學就業指導課程作為為學生就業打基礎、明方向的重要課程只有不斷適應社會需要,與各專業就業特點密切結合,才能指導學生真正發揮自己的專業優勢,從眾多求職者中脫穎而出,順利實現就業并滿足社會需要。
[參考文獻]
[1]程晶.江蘇省普通本科院校就業指導課程滿意度調查---以南京三所高校為案例[D].南京:南京大學,2013.
[2]郭素萍.大學生就業指導課程滿意度調查[J].太原城市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3(147):18-19.
[3]虎嘯.對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的認識和未來就業方向的淺析[J].科技創新導報,2015(35):245-247.
[4]李國權.新常態下高校畢業生就業的特征與對策[J].高等農業教育,2015,10(10):72-76.
[5]張麗.創新驅動體系視域下的大學生就業問題探究[J].探討與研究,2014(5):4-6.
[6]張明勇.從學生滿意度看高職院校就業指導課程[J].科教縱橫,2010(10):279-280.
(作者單位:佛山科學技術學院,廣東 佛山 528000)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