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教育傳媒技術的發展,網絡視頻課程在相關領域廣泛開展應用,因此制作教育視頻的非線性編輯課程得到前所未有的關注。作者從非線編教學的現狀出發,根據“角色扮演法”的教學特點和非線編的課程特點,開展了以“角色扮演”為主要教學方法的課程設計,并在非線性編輯實驗課程中應用。
【關鍵詞】角色扮演;非線性編輯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2095-3089(2017)01-0029-01
一、非線性編輯課程的教學現狀
1.軟件及硬件條件的局限
學校不同,各自的教學條件、各自的教學設備自然不同。目前隨著微課、幕課的發展,許多學校對于非線性編輯所需的硬件和軟件進行了改良,以滿足上課的需要。但是部分學校依然只能從實際情況出發,現存的軟件硬件的條件依然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例如:部分學生根據校本需要,想要拍攝出高品質素材,但是由于客觀條件所囿,未能拍攝出高清水準的畫面效果,所以難以滿足后期制作的需要。再者,部分學校缺乏具有集成功能的的圖文視頻工作站等支持環境即時更新了高版本的編輯軟件,但是現有的硬件很難對其進行功能性支持。再次,部分學校由于購買高版本的正版編輯軟件資金過高,所以一直使用試用版本,這在整個視頻編輯過程中也會出現不穩定現象[1]。
2.實驗課普遍成為理論課的補充
高校專業任課教師日常工作量較大。其中正常理論上課時間和科研時間已經花費了相當大的精力。不得不承認,在許多高校中都存在這一現象:重視理論輕實踐,側重科研輕教學。[2]由于實驗課程所出成果不為重視,所以導致實驗課程準備不夠充足。許多實驗課程是安排在理論教學之后,學生按部就班的開展操作,制作視頻作業。因此使得實驗課程成為理論課的補充課堂。
3.學生“筆記式”制作案例
結構良好的綜合實驗往往能夠激發學生的興趣。其中貼近生活的非線性編輯實驗更能夠吸引學生。由于理論課與實踐課的比例搭配,使得學生學過記過但很快忘掉了。所以實驗課堂上部分學生依然按照教師上課的知識點筆記進行制作。在遇到類似案例時候,學生依然不知從何處下手。
二、角色扮演教學法
與傳統教學方法不同,角色扮演法是一種制造或模擬某一種生活片段,由學生扮演其中的角色,表現角色語言、行為等。這是以學習新的行為或解決問題的方法。角色扮演法其英文名稱為(RolePlayTeachingmethod),由美國精神病學家Moreno首次提出的一種社會心理技術,用以增進個體對于社會角色和他人角色的理解和認可,并再次過程中有效履行自身角色[3]。隨后,此項方法別廣泛的用于教育。在本文中,非線性編輯教師通過實驗課程的梳理,按照教學情境,給學生安排不同的角色。讓學生在不同角色體驗的過程中,完成實驗課程,進而對教學內容有一個全面性、系統性的理解與掌握。
三、非線性編輯課程的特點
非線性編輯課程是教育技術專業課,是一門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兼顧技術與藝術的綜合性很強的課程,主要講述視音頻編輯的理論制式和非線性編輯方式的技術原理、藝術原則及實際操作的方法與技巧等。本課程要求具有一定的攝影基礎及視聽語言的基礎知識。利用攝影課程拍攝的視頻素材,作為剪輯素材,提高學生剪輯的興趣。通過本課程使學生掌握非線性編輯的概念、特點及應用的領域,掌握視音頻編輯的相關基礎知識,理解和掌握非線性編輯系統原理與制作流程,了解非線性編輯技術的新進展及應用的發展趨勢。另外通過對非線性編輯硬件系統和軟件環境的介紹使學生初步掌握電視節目后期非線性編輯的全過程,包括視頻片斷的編輯技術,節目的設定與輸出,并能夠應用于影視動畫、影視廣告、游戲制作、影視后期特技、電影,電視等行業。
四、角色扮演法在非線性編輯課程中的設計應用
為了探究角色扮演法在非線性編輯課堂的效果和影響,筆者選取了兩個平行班級進行測量。教學1班為角色扮演實驗班,教學2班為本次實驗的對照班級。兩個班級的成員自然情況、學習情況、學生水平基本一致。
由于筆者從事多年教育技術工作多年,對教學內容比較了解,因此選取了《視頻后期制作》這一綜合性較強的課程,過程如下:
1.設置教學情境
教師利用學生們已完成的“升國旗儀式”攝錄作業,告知學生前導課程的錄制作業將作為本次課的視頻素材,本次編輯的總體目標為:升國旗儀式簡要完整,時間不超過15分鐘。軟件要求為premierecs。具體要求如下:第一、對畫面進行剪輯處理;第二、加入片頭和字幕;第三、提交發布文件。
2.小組成員扮演各自角色
根據教學情境的描述和教學目標,后期編輯小組成員形成3個團隊:剪輯組、美工組、和發布組。其中剪輯組負責對畫面進行剪輯處理,美工組負責添加片頭和字幕,發布組要完成文件的提交和發布。
3.學生開展角色體驗。
兩個班級同時設計4個小組開展體驗學習。每個小組分別設六人,有分工、有合作,分享學習所得與學習體會,以保證視頻制作的順利完成。
4.作品展播交流
實驗班提交發布了4個視頻編輯作業。經過分析匯總得到以下結論:剪輯組情況:編輯一部剪輯組剪輯內容流暢,完整;同期聲采集和配置合理。編輯二部剪輯組內容出現黑場2次,音頻配置良好。編輯三部視頻剪輯流暢完整,聲音采集較好。編輯四部轉場略顯生硬,其他良好。美工組情況:編輯一部美工組設置了字體的自然參數包括大小、間距、顏色等,編輯二部美工組設置了字體的填充樣式等,編輯三部美工組編輯四部美工組制作了精美的滾動字幕。發布組情況:四個小組的發布組成員將完整的“升國旗儀式”的視頻編輯作業實現了作品展播,組間成員和組內成員對本組和他組作品有一定的認識了解,并在課上討論交流。針對問題查找原因,同時好的經驗得以推廣。
經過觀看作品,筆者和學生一致認為4組作業完成的比較好,內容完整,剪輯流暢畫面藝術感較強。
五、結語
角色扮演教學方法,講學習過程圍繞角色扮演者的角色職能展開,學生在特定的教學情境下完成角色任務,這既是一個學習知識的過程,還是將知識應有于實踐解決問題的過程,同時也是學習者交流學習的過程。通過對比對照班級情況,角色扮演教學法在“非線性編輯”實驗課程中開展應用中提高了學生學習興趣和學生的交流協作能力。
參考文獻
[1]張艷.數字非線性編輯課程中項目教學的應用[J].軟件導刊,2016,(2):10-11.
[2]錢小明.高等院校實驗教學的現狀與對策[J].實驗技術與管理,2011,(11):144-146.
[3]朱建芳,孔凡航,曹剛.”角色扮演法”在實踐教學中的應有探析——以“第三方物流仿真與實踐”為例[J].實驗技術與管理,2009,(10):21-23.
作者簡介:陳雪嬌 女 (1985) 單位:錦州師范高等專科學校 研究方向:教育技術學。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