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永錄
【關鍵詞】 課堂教學;有效性;學習氛圍;
教學目標;教學內容;教學評價
【中圖分類號】 G623.71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4—0463(2017)
13—0070—01
有效教學是新課改以來我們一直在思考、研究并實踐著的課題。它應包含四個方面的內容:高質量地完成教學任務,完整地實現教學目標,動態生成教與學的智慧,關注師生雙方生命的健康發展。下面,筆者結合工作實踐就如何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談幾點自己的看法。
一、建立融洽的師生關系,營造有效的學習氛圍
羅杰斯說過:“成功的教育依賴于一種真誠的理解和信任的師生關系,依賴于一種和諧安全的課堂氛圍。”在課堂教學過程中,創設輕松和諧的課堂教學氛圍,可以讓學生產生良好的心理效應,使學生處于積極的情感狀態,使學生主動而愉快地學習。在音樂新課程中由于貫徹新的教育理念,格外關注學生的身心發展,因此帶來音樂課堂豐富多彩的互動教學。互動教學活動將不斷促使教師更新自己的教學方法。現階段的學生都有著自己的性格和思想見解。在音樂課堂上,他們都希望得到教師的認可,甚至在某些方面超越老師。教師應緊緊抓住這一環節,積極主動地做他們的朋友,要讓他們感到教師是他們的知心朋友。簡單的一個握手、一個擁抱,都能使學生的興趣驟然提高。在以后的師生交流中,教師就不再像以前那樣嚴肅,而學生也不那么拘謹,課堂上的師生關系也會變得更加融洽了。
二、制訂合理的教學目標
1.制訂教學目標必須明確、具體、可操作。只有在充分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全面了解學生的興趣取向、原有知識結構、能力狀況等多方面因素基礎之上制訂明確的教學目標,才能在一節課結束后用目標來檢驗學生的掌握技術如何,有了明確的目標,教學活動才不會偏離軌道,教學才會有價值。
2.制訂教學目標要體現學科特點。《音樂課程標準》指出在音樂教學中,應堅持以音樂審美為核心的基本理念,引導學生充分享受音樂之美,在參與藝術表演實踐的活動中發展學生的音樂能力,并獲得展現藝術創造才能的機會,為每個學生音樂文化素質的發展奠定基礎。學科綜合在音樂鑒賞教學中是不可避免的一種現象,但要突出本學科的特點,教學活動要圍繞音樂的本身來進行,挖掘音樂本身所固有的知識、常識和相關文化等。
3.制訂教學目標要符合實際,適合學生發展。教學目標要與學生的身心發展水平相適應,超越或不及都不利于有效完成教學任務。
三、選擇適合的教學內容
1.教學內容的選擇要與教學目標相結合。選用的內容要特點鮮明、風格突出、代表性強,切忌選材量過大、內容特點不突出,從而使教學重點不突出,教材挖掘不深,只有教師真正吃透、理解了教材,才能更好地把握教材,知道音樂作品中哪些要素是真正對學生有用的,對本課有用的,只有圍繞目標精心選擇教學內容,環環相扣,才能切實提高音樂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2.教學內容的選擇要符合學生的身心特點和發展需要。學生能否在課堂上有良好的表現及學習的欲望,興趣發揮著非常重要的作用,而要激發起學生的興趣和學習欲望,選擇適合學生心理、生理特點的教學內容則是最有效的前提條件,也是決定著“有效教學”理想能否實現的關鍵因素。因此,我們要想提高音樂課對學生的吸引力,就要從學生的興趣和需要出發,要學會科學地使用教材而不是局限于教材,從學生實際水平出發精選和整合教材,從學生興趣愛好出發,利用好豐富的網絡資源,選擇新穎的、有時代氣息的適合學生口味的教學內容,切實調動學生的興趣和積極性,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使學生學得主動、扎實、有成效。
四、合理運用教學評價,注重有效的課堂反饋
“教學的藝術不在于傳授的本領,而在于激勵、喚醒、鼓舞。”教師行之有效的教學評價,能使學生始終保持興奮的情緒積極學習。一節課中怎樣讓學生學到一定的知識和技能,怎樣把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充分調動起來,怎樣讓學生享受情感審美,這還得靠新課程標準的指導和幫助。不論從事哪一科的教學工作,我們的專業基本功都要勝任你所教的專業,要本著學習提高的目的,取他人之長補自己之短。但是,專業基本功能力的提高不可能通過短期的訓練就能達到,要通過不斷的努力和勤奮練習才能在不自覺中體會到進步的快樂。音樂教學往往是由音樂知識、學唱歌曲、音樂等若干環節優化組合而成,而每位學生的音樂天賦、能力都有差異,有的學生唱歌條件好些,有的則舞蹈好些,教師要能注意引導學生揚長避短,關注學生的一切表現,隨時隨地發現、挖掘他們的優點,給學生適時適地的鼓勵和評價。有時侯,看似平常普通但確實針對學生學習的評價語言,可以有效地起到傳授知識、表達思想、喚醒學生潛能的重要作用。學生在課堂中能從教師的及時評價中得到滿足、自信和鼓舞,繼而不斷獲得繼續前進的動力,形成良性循環。
編輯:郭裕嘉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