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從古至今,音樂都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豐富著我們的精神世界。如果沒有音樂,我們的人生將變得乏味無比。而隨著網絡時代的到來,音樂的取得變得越來越便捷,但是也因此使音樂著作權的保護面臨新的挑戰。對于音樂著作權現狀的分析,有利于從根源上思考問題并解決由此所帶來的弊端。
[關鍵詞]音樂著作權;侵權;保護;網絡時代
一、音樂著作權的概述
音樂著作權是指音樂作品的創作者對其創作的作品依法享有的權利。主要包括:音樂作品的表演權、復制權、廣播權、網絡傳輸權等財產權利和署名權、保護作品完整權等精神權利。
法律賦予音樂作品的創作者著作權,所以使用音樂需要取得許可。《著作權法》相關條款明確規定,“著作權屬于作者”。音樂作品的創作過程是創作者付出心血和勞動的過程,使用者使用音樂時,即是使用了創作者的著作權。因此,使用者理應依法尊重創作者的著作權,向其支付報酬。具體的保護期規定為音樂作品的詞曲作者、改編、翻譯等創作者對其創作的音樂作品享有專有權的保護期限。保護期限截止于作者死亡后第50年的12月31日。合作作品截止于最后死亡的作者死亡后第50年的12月31日。過了保護期的音樂作品可以免費使用,但作者的署名權、保護作品的完整權、修改權等人身權永遠受保護。
二、音樂著作權的侵權
1.侵犯復制權和網絡傳播權
復制權是著作財產權的一項內容,在網絡時代,這是較為常見的侵權方式。在網絡時代音樂的版權這種復制行為通常是通過將別人未經許可的音樂作品轉化為MP3等格式進行數據的轉換。對于用戶來說,一般要取得音樂著作權人的許可或者取得發行制作人的許可才能以正常的途徑下載鏈接,這種途徑往往是要支付一定的報酬,目的是為了維護著作權人的合法利益。
但是在生活中,對于音樂復制權的濫用經常可見。例如,常常可以見到拿著一個U盤,花上十塊錢,就下載到成千上百首歌曲。單純復制詞曲、將其存在MP3里的行為屬復制行為,而要看一首歌曲是否可以無償地下載到MP3里并且不侵犯他人復制權,得確定該歌曲的作曲人、填詞人、演唱者、演奏者于哪一年死亡。因為,根據我國中國《著作權法》的規定:作品的復制權保護期為作者終生及其死亡后50年。在歌曲里,其作品包括有:詞、曲、演唱、演奏(伴奏)等。一般來說,外國人歌曲在中國享有同樣的保護期限。從最后死亡者死亡之后第二年開始算,若滿50年則該歌曲的全部可以無償復制使用。復制使用時,還應注意的是,作品的署名權、修改權、保護作品完整權是不受保護期限制的。所以,下載時還應標明作者名字及歌曲名稱,并不得修改其內容。
2.侵犯署名權
署名權是著作人身權的一項權利,根據《中國著作權法》的第十條第(二)項之規定,署名權即表明作者身份,在作品上署名的權利。音樂流行傳播很迅速,尤其是在網絡時代,幾乎沒有區域與國別的界限,我們經常發現一些歌手創作的音樂旋律其實是之前其他歌手已經創作并發行的音樂作品。在實踐中,歌曲的創作者并非一定擁有署名權,但是在上述行為中,其不僅未經過原創歌手的授權就采用別人的作曲,甚至在署名作曲者一欄中公然寫著自己的名字。一方面這對于原創者和原創者的歌迷們帶來了一定傷害,另一方面對于侵權者本人的名譽也是一定影響,這種情形在網絡中時常能見到,例如2010年某公司藝人在其微博上面發表了關于某首歌曲的試聽,但是這首歌的作曲其實是韓國組合東方神起的成員于2009年所作的歌曲,而當時此藝人并未取得原作曲者的授權擅自收錄此曲目并在即將發布的音樂作品作曲一欄寫的是自己的名字,侵犯了原作曲者的署名權。雖然原作曲者并未提起訴訟,但是原作曲者的粉絲積極維護網絡音樂著作權的利益最終侵權行為人表示了致歉,各音樂網站如QQ音樂等于第二天的新歌發布也刪除了專輯中的該侵權翻唱歌曲。
實踐中,翻唱歌曲十分常見,但是想要正確使用他人的作品,就應當按照《著作權法》第24條規定,同著作權人訂立許可使用合同,取得相關授權。第48條規定,未經著作權人許可,復制、發行、表演、放映、廣播、匯編、通過信息網絡向公眾傳播其作品的,應當根據情況,承擔停止侵害、消除影響、賠禮道歉、賠償損失等民事責任;情節嚴重的,著作權行政管理部門還可以沒收主要用于制作侵權復制品的材料、工具、設備等;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三、應對音樂著作權侵權的保護措施
首先,我國對音樂著作權實行由音樂著作權協會集體管理的方式管理,所以要加強音樂著作權協會的力量。音樂著作權集體管理是相對于音樂著作權人個人行使權利而言,是眾多的音樂著作權人通過一個統一的機構,并以這個機構的名義,共同向音樂作品的使用者行使自己的權利。與其他種類的作品相比,音樂作品更容易傳播,更容易獲得,音樂作品的使用更具有零散、廣泛、大量和即時特點。因此,音樂作者個人無法掌握音樂作品的使用情況并對之進行監督和控制。其次,使用者難于就每一次使用每一部作品向每一位作者取得授權,尤其是在一次使用涉及很多作品和很多作者的情況下。為了避免出現要么就不使用要么就不保護的極端情況,有必要實行音樂著作權的集體管理,在保障音樂著作權人權益的同時,也方便音樂作品的使用。
其次,從行政的角度加以規范,體現國家版權局的引導作用。通過開展過多次打擊網絡侵權盜版的專項活動,包括非法通過網絡提供電影,音樂和軟件下載,來保護網絡音樂安全的一個紐帶和橋梁。在接到投訴及專項活動時采取行政手段應對于非法獲利的網站及個人予以處罰。對于違反多部法律的網站可以責令其整改,情節特別嚴重的可以責令關閉網站,必要時可以移交司法機關。
最后,從司法的角度加以統籌規范,音樂著作權的保護需要加大法律處罰力度。在此之前就要有明確的法律規范來予以確保實施,就處罰方式、賠償額度、免責事由等給予統一的規定。法律條文是一方面,執行力度又是一方面,當然如果不予以執行的話,再完滿的法律也就不能得到很好的懲罰效果。
參考文獻:
[1]《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2010修正)》.
[2]http://www.mcsc.com.cn/moreInfor.php?partid=35.
[3]http://www.mcsc.com.cn/informationsCopy.php?partid=36&pid=546.
[4]http://www.mcsc.com.cn/informationsCopy.php?partid=35&pid=539.
作者簡介:鄧俊佳(1995— ),男,上海對外經貿大學法學院法律碩士(法學)專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