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立波
摘要:目的:探討醫療保險患者住院費用的支付結構特征。方法:選用我院2014年初-2016年底醫保患者,對其住院費用及支付結構進行統計分析。結果:隨著各項社會保障制度的完善,在醫保患者中,住院費用個人支付逐年減少,醫保支付逐年增加。醫保患者住院費用受社會政策、人口特征等因素影響。結論:通過諸多醫保支付影響因素的控制,加強醫務人員醫保知識學習及參保人健康教育,可達到衛生資源合理利用、減輕患者經濟負擔的目的。
關鍵詞:醫療保險;住院患者;醫療費用;結構特征
隨著國家發展,各項社會保障日漸完善,醫療保險患者醫療費用的合理性及影響因素越來越受政府關注[1]。我國醫療保險患者住院費用由參保人本人及醫保基金共同分擔。醫保患者住院費用支付結構直接反映當期基本醫療保障水平。本文對我院2014年初-2016年底3年內醫保住院患者其住院費用醫保及個人支付情況進行分析,并對住院費用支付結構影響因素進行研究,為合理運用醫保提供參考。
一、資料與方法
(一)研究資料與方法:選用我院2014年初-2016年底3年內醫保住院患者,通過醫院病案管理科調出其住院病例首頁及出院結算清單。對所有患者資料進行篩選,將數據明顯錯誤及數據不全病例刪除,最后得到可供研究的有效病例12652份。
(二)方法:對所選病例中數據用Excel導出并進行統計分析。
二、結果
(一)醫保患者住院費用組成情況:醫保患者中,人均住院費用呈增長趨勢,藥品比例以及診療費比例變化不明顯,診療費中的治療費一項呈增長趨勢,而床位費隨住院時間縮短而下降。見表1。
(二)住院費用醫保支付與構成情況:社會醫療保險由統籌基金和大病基金構成,隨著各項社會制度的完善,醫保支付比例呈明顯增長趨勢。見表2。
(三)住院費用個人支付與構成情況:住院費用除去醫保支付部分,剩余由個人支付,常見的有現金及賬戶支付兩種方式,統計結果顯示,人均支付費用由2014年的42.8%下降到了2016年的31.4%。
三、討論
我國基本醫療保險住院費用由參保人及醫保基金共同分擔,醫保患者住院費用支付結構直接反映當期基本醫療保障水平[2]。在參保人住院費用中,醫保基金占支付主體,且呈增長趨勢,由2014年的57.2到2016年增長至68.6%。國家通過對醫保政策的調整,降低了參保人住院費用的自費比例、降低了住院門檻費等,對參保者的保障待遇逐年提高,而患者住院費用越高,由醫保基金支付所占比例越大,且老年患者由醫保基金支付比例大于年輕患者,體現了醫保政策對老年患者及大病患者的傾斜,為患者家庭緩解了經濟負擔。
醫保支付政策在醫保患者住院費用支付構成起重要作用,在患者住院期間,所產生住院費用越高,則醫保基金支付效果越明顯,可反映當期醫保的支付制度,因此,醫保基金支付正常對住院費用支付結果意義重大。隨著國家對醫療支付構成的合理性的重視,為避免抑制必要醫療服務需求及醫療服務過度利用等情況的發生,國家將醫保支付比例控制在80%水平線左右[3]。科學合理的醫保支付制度是醫療保險事業可持續發展的保證。隨著社會發展,人口老年化嚴重。有研究認為,人口老年化是醫療費用增長的一個依賴因素。老年患者因身體基礎差,所需醫療資源更多,雖然醫保支付政策給予老年參保人一定的傾斜,但老年患者的高額醫療費用在醫保支付后仍給參保人家庭帶來了巨大的經濟負擔。因此,關注老年患者衛生服務需求,提高老年患者醫療資源,減輕老年患者醫療負擔是醫保支付政策重點關注的問題[4]。
醫務人員應深化對醫保政策的學習,對醫保支付中出現的諸多影響因素給予正確處理,合理確定醫療服務技術的價格,控制藥品使用,從而有效的減少醫療費用的增長,減輕國家財政負擔及家庭經濟負擔;同時,政府應適當加大對公立醫院的財政投入,進一步完善對醫務人員的補償機制。
參考文獻:
[1]許正圓,徐偉.我國城鎮居民基本醫保和新農合支付水平差異分析[J].醫學與哲學,2016,37(23):63-65.
[2]謝英慧,杲麗華.從高校學生角度探討大學生醫保運行的實施效果[J].保健醫學研究與實踐,2015,12(6):16-19.
[3]李春哲,潘志俠,李鵬,等.醫保與非醫保患者住院費用的影響因素分析[J].現代生物醫學進展,2016,16(35):6959-6962.
[4]岳明欣,賈宇,余學杰.基于東方醫院住院患者醫保支付情況的疾病分析[J].中國醫藥導報,2016,13(27):57-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