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楊
摘要:為推動火力發電行業的發展,國家出臺政策,加強對煤電節能減排的改造計劃.近年來,我國很多發電企業環保意識增強,電力工業結構的調整成為重要發展方向.然而火電技術的發展存在著弊端,空氣、粉塵、煙霧等排放物的污染嚴重.國家火電污染排放的新標準從2012 年正式開始實施,對煙塵、二氧化硫、重金屬等排放標準嚴格要求,目前國內環保形勢緊張,針對火電行業的排放措施進行探究十分必要。
關鍵詞:火電廠;排放技術;循環經濟
隨著經濟快速發展,無論在大氣污染、水污染、還是噪音污染方面,都不斷研究解決辦法。我國重視固定污染源的排污改革,我國煤炭資源十分豐富,但是在發電行業中所占比例很小,利用電能發電成為市場主流,但是排污技術還有待提高。近年來,歐美等國家提出各種低碳環保發展路線,國內學習相關技術,在規劃中,實現科學、統一規劃,加強創新技術力,低端水平重復利用會導致技術受限,造成資源成本的浪費,制約創新技術的發展,因而我國有關部門加強學習與引導,將重塑火電企業生產與供應結構,加快成熟技術產品應用,鼓勵推進火電企業的循環經濟建設,我國火電的發展與人們生活息息相關,發展潛力巨大。
我國火電建設的發展項目自2000年開始,審批項目將近500個,全國發電量持續發展,速度持續增長,作為重要能源加工企業,對人們的生活產生十分重要的作用,火電廠清潔生產和環境優化是可持續發展道路上必不可少的環節.目前國內發電廠主要是以燃氣、燃煤、余熱、垃圾等為發電來源,還有在技術上使用凝汽式汽輪機發電,不少企業也應用燃氣輪機、蒸汽燃氣輪機發電等.為提高燃煤的效率,很多大型火電廠燃燒煤粉,目前國家已經出臺更為嚴格的粉塵排放標準,即《火電廠大氣污染物排放標準》(GBl3223--2011)己將最高排放標準由原來的50mg/m3提高到30mg/m3,但是由于我國電煤資源緊缺,大多數電廠的煤種多變、混燒劣質煤情況突出,在極端情況下甚至出現電除塵器性能不達標的情況,在生產過程中,的確存在著一些隱患導致環境的污染,生產中粉塵具有職業危害,給很多生產人員帶來人身安全威脅.因此,在生產過程中需要對排放技術不斷研究探討。
一、國家環保部對火電行業的大氣污染排放新標準
(一)修訂新標準的根本原因
國家最新修訂了對火電廠污染物排放標準,對大氣污染的控制力度加大,新的標準使得火電行業門檻提高,特別在減少降低排放物上嚴格按照指標行事.我國在加快火電行業的產業結構及優化上不斷采取新興排放技術.為了推動電力產業機構調整,發展清潔發電技術,淘汰制約火電發展的一切不利因素及落后產能等措施,在不斷的實現節能減排優化企業環境上更好的實現能源發展.
(二)新標準具體實施要求
新排放標準要求如下:首先,新建立的火電廠方面有嚴格的大氣污染排放限制,給企業限制時間,在規定的時間內達標,火電廠在2年之內達到國家規定的排放標準;其次,新標準要求在氮氧化物、二氧化硫和煙塵及汞的排放限值,更加符合火電廠與當前的需求,利用環境保護;再次,設定與科學技術相符合的限值,為了實現具體過程的可操作性,對技術上要求應用成熟可靠的安全設施,并且規定脫硫除塵等統籌管理模式;最后,根據我國國情發展情況,新的標準對火電廠排放要求形成系統化管理,帶動相關環保產業的發展,在達標或超標時政府給予大力鼓勵與補償。
二、火力發電廠超低排放技術探討
(一)火電廠中脫硝技術的研究與應用
火電廠燃煤應用的深度減排及節水工作是企業面臨的嚴峻挑戰,經過不斷的研發試驗過程,在工廠中脫硝塔里面排放出的煙氣,對空氣污染造成嚴重的影響.針對這個問題發明深度冷卻增效排減技術.為了實現零補水的目標,我國結合實際應用設計了配套的減排設備,如凝聚器的設計、煙氣深度冷卻器等超低減排技術.減少煙氣中氮氧化物的排放,對于煙氣脫硝率的排放,火電廠大部分廣泛使用熱力DeNOx 工藝,這種煙氣脫硝的使用方法簡單容易操作,成本低,對分解爐的影響程度小,使用時間長,體積小容易安裝,不僅節省了人力資源而且達到深度冷卻超低排減的效果.
(二)火電廠脫硫技術的研究與應用
在技術內容上的研究中,目的是要減少漿液循環,提高脫硫效率,將吸收塔里面的煙氣經過裝置設備流出后,與漿液碰撞形成均勻的分布,這種技術結合了兩種技術,將噴淋及鼓泡塔兩個技術相互融合,火電廠的脫硫技術根據燃煤過程而選擇脫硫方法.不同時段的技術也不相同,燃煤之前的脫硫技術中,通過電磁性的原理,將火電廠中燃煤原料凈化,這種技術脫硫效率不高,但是成本很低;在火電廠燃煤的過程中,主要考慮兩大因素,一個是設備上的運行參數,另一個是考慮煤自身的特性,研究中發現床溫與硫化物有直接關系,燃燒脫硫有特定的溫度;煤燃燒后需再次進行脫硫,利用干濕法脫硫技術,除去煙氣中的有害氣體。
(三)火電廠清潔除塵技術的研究與應用
我國對火電廠清潔工作通過審計定期檢查,在各個方面的環境污染方面進行研究分析,清潔生產的審計中,對于工廠的衛生環境、發電中產生的環境污染、工廠工人的健康等實行有計劃的定期定量的跟蹤檢查,在一定時間內不合格的生產環境將會不斷被要求達到標準.火電廠尾氣煙塵含有對大氣污染的微顆粒,在工廠中研究除塵的技術,應用比較廣泛是電除塵、袋式除塵器,全球的技術中主要應用機械、濕式除塵及靜電、過濾式等清潔除塵技術.開展清潔生產計劃,需要了解生產中存在的缺陷,不斷研究探討技術特點,組織超低技術排放交流會,不斷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實現戰略性清潔除塵生產計劃。
三、針對火電廠的環境保護,提供建設性方案
(一)火電廠超低排放技術的改造方案
我國在進行技術調研的進度不斷加快步伐,在缺點上搜集信息,確定改造的線路,深入進行研究,成立研究小組,培養專業研究人員.目前對超低排放技術的研究工作中,開展專職的改造工作,及相關的工作進行監督與規范制度;在相關技術應用中,持續跟蹤技術應用,很多企業中應用的技術都是最新研發,由于排放設備時間短,造成很多弊端,因此,要加大對廠商的管理制度,在各種技術投入進行嚴格把關;在火電廠應用的設備或技術,在臨近更換時間需提前2 年內進行維護和檢修或提前更換。
(二)火電廠超低排放技術的科學管控
火力發電企業在開發新項目的時候,并沒有達到一定的標準,裝機的容量在有些地區還有很多不足,進行新項目的申報中,要進行科學的管控,結合環境保護的目標進行研究在符合經濟效益與環境優化指標的方面進行科學合理的論證,促進優質項目的發展,注重環境保護是實現超低排放技術的研究方向,促進經濟發展的同時,對火電廠的環境進行保護。
(三)火電廠的設計與建造方案
現代的火電廠的設計建造中,需要將新工廠的設計重點放在長遠發展中,嚴格按照設計標準,對工廠建造實行嚴格的規劃,火電廠的建設計劃需要以環保節能為設計目標,在火電廠的燃煤運輸過程中,加強運輸過程中粉塵飛揚造成的污染,因而電廠的建造要與運輸車進行同時優化,燃煤的存儲創庫需與工廠距離縮短,節約時間,運輸中出現的除塵方案的設計需要加強防塵設計,實現對生態環境的保護與建設.
四、結語
我國火電廠超低排放技術已經廣泛被認可,與國家政策配合實施,隨企業需求不斷增大,而研究力度也將不斷加大,朝著我國綠色環保節能方向繼續發展。近年來,歐美等國家提出各種低碳環保發展路線,國內學習相關技術,在規劃中,實現科學、統一規劃,加強創新技術力,低端水平重復利用會導致技術受限,造成資源成本的浪費,制約創新技術的發展,因而我國有關部門加強學習與引導,將重塑火電企業生產與供應結構,加快成熟技術產品應用,鼓勵推進火電企業的循環經濟建設,我國火電的發展與人們生活息息相關,發展潛力巨大。火力發電廠超低排放技術的研究與探討中,為實施其超低的排放技術,在原有基礎上增加設計方案,使得耗能降低,在達到環保指標同時提高經濟效益。燃煤煙氣污染物粉塵超凈排放從技術層面上看是可行的,各電廠可根據不同的地方排放標準、鍋爐爐型、燃煤煤質等選用合適的超凈排放改造技術路線。燃煤電廠粉塵超凈排放技術的廣泛運用將進一步提高我國以煤炭為主的能源結構的清潔化水平,而且也為煤電的生存與發展提供了一種新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