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的深刻蘊涵,總是在不斷的回眸與瞻望中彰顯。
黨的十八大以來,極不平凡的五年在扶貧開發史上具有特殊的里程碑意義。這五年,有兩個特殊的歷史性時刻,值得我們永遠銘記:
2013年11月3日,習近平總書記來到十八洞村,在與村民促膝交談時首次提出“精準扶貧”重要戰略思想。四年來,“精準扶貧”從理念轉化為實踐,成為了農村扶貧開發工作的重要指導方針。
2017年6月23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太原主持召開深度貧困地區脫貧攻堅座談會時指出,攻克深度貧困堡壘,是打贏脫貧攻堅戰必須完成的任務,全黨同志務必共同努力。三個多月來,至少有20余省區市陸續開會研究破解深度貧困之策。如貴州將統籌推進“四在農家·美麗鄉村”六個小康行動計劃,新疆提出深入落實《南疆四地州片區區域發展與扶貧攻堅“十三五”實施規劃》,山西針對因病致貧、因病返貧建立醫療保障幫扶制度。
攻堅深度貧困的“總攻動員令”已經打響,已經成為未來三年脫貧攻堅的核心工作!
五年的脫貧攻堅戰役,已使5500多萬人擺脫貧困,書寫了扶貧史上的嶄新篇章。僅2016年,中國就有超過1000萬人口告別貧困,當年,中央和省級財政專項扶貧資金突破1000億元。中國的減貧速度和規模,在人類歷史上絕無僅有。為更好啃下脫貧攻堅的硬骨頭,黨中央下達了“軍令狀”,各地各部門花大力氣摸索出了多樣的扶貧方案:一方水土養活不了一方人的,要易地搬遷扶貧;沒有技術、缺乏知識的,要提供教育機會和就業培訓,“造血式”扶貧;就業機會少、產業結構不合理的地區,要開發新項目,扶植當地企業吸納貧困人口就業,進行產業扶貧。因地制宜,量體裁衣,才能真正扶貧到戶、到人,實現“精準扶貧”。
這五年,一項項歷史性變革、一個個歷史性成就、一次次歷史性飛躍,歸功于以習近平總書記為核心的黨中央的堅強領導,歸功于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和黨中央治國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的正確指引,歸功于全國各族人民眾志成城艱苦奮斗的巨大勇氣。
黨的十九大即將勝利召開。回首砥礪奮進的五年,瞻望波瀾壯闊的未來,《中國扶貧》特約國內一線專家學者,從中國扶貧開發理論體系的演變、保障體系的日漸完善、金融、教育等領域的扶貧成果進行了系統的梳理,從而展現中國脫貧攻堅的偉大成就。
民生連民心,民心系國運。一個國家能否真正富強,要看人民生活是否幸福。這些成績必將激勵我們更加自覺地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動上與以習近平總書記為核心的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更加堅定地抓好中央各項決策部署貫徹落實,以更加優異的成績迎接黨的十九大勝利召開!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