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亞濤
摘要:目的 探討病案歸檔管理過程中采用PDCA方法的應用價值。方法 回顧性分析我院2014年1月~2016年12月出院患者病案進行歸檔管理,并對相關情況進行統計分析,根據歸檔過程中出現的問題,以PDCA為理論依據提出具體的改進措施,對比實施PDCA前后的病例檔案歸檔情況。結果 2014年1月~2015年6月病案歸檔評分(91.12±2.77)分,甲級率為91.23%,乙級率為8.77%,2015年7月~2016年12月對病案歸檔評分(93.15±1.88)分,甲級率為99.68%,乙級率為0.32%,采用PDCA對檔案歸檔的評分優于沒有采用PDCA,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運用病案歸檔管理過程中采用PDCA方法進行監管,提高了思想認識,提高了病案歸檔率和工作效率,改善了服務質量,值得在臨床上推廣使用。
關鍵詞:病案歸檔;管理過程;PDCA;應用價值
中圖分類號:R197.32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6-1959(2017)20-0007-02
隨著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法制的不斷完善,人們的法律意識也隨之不斷提高,對病案的需求范圍也隨之不斷擴大[1]。因此,隨著社會的不斷進步,病案的使用方法對病案的歸檔的時限有了更高的要求。病案的歸檔不僅要把醫師書寫的病例由病房歸至病案室,并由相關的工作人員對其進行排序、裝訂、質控以及錄入等多個環節,最終才將完整的病案上架進行存儲;電子病歷利用電子設備保存、管理、傳輸、重現患者的病歷,是醫院現代化管理的必然趨勢。病案的及時歸檔就是保證病案及時獲得、保全證據、保證病案質量,避免由于歸檔不及時帶來的隱患[2]。PDCA 是一種先進的管理工具,核心是持續改進,特點是 PDCA 套 PDCA,PDCA連 PDCA,循環無窮[3]。我院病案以PDCA為理論依據提出具體的改進措施,進行病案歸檔管理,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現將有關情況總結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回顧性分析我院2014年1月~2016年12月出院患者病案進行歸檔管理,并對相關情況進行統計分析,2014年1月~2015年6月病案歸檔沒有采用PDCA對其終末質量進行分析,并對2015年7月~2016年12月對病案歸檔采用PDCA方法進行管理,并通過計劃、執行、檢查、總結處理4個階段對PDCA病案質量進行規范化的管理。
1.2方法
1.2.1計劃 根據 PDCA 管理的具體法則,以及醫院患者多、醫生少的實際情況,具體的計劃為:首先分析為題:對2014年1月~2015年6月病案歸檔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有,病案的第一頁的內容沒有填寫完整,患者的住院次數、性別、年齡、婚姻等情況和患者的具體情況不相符合,患者前后兩次住院的血型不一致,手術的名稱書寫不規范,入院及出院日期前后時間不一致,入院的記錄不詳細,內容存在缺失,輔助檢查的單據沒有按照規范粘貼,病案號會出現一人多號,兩人一號的情況;電子病歷錄入的信息不完整;其次為原因分析:患者入院時病歷沒有及時書寫,住院患者人數較多,住院的時間縮短,醫生的工作負荷加大,時間、精力不足;科室內沒有嚴格的做到一級質控,上級醫師沒有更好地發揮監督下級醫師的作用;臨床醫師的法律意識淡薄,導致病歷書寫缺頁漏項的發生,醫生、護士的記錄不一致,忽視了病歷的重要性,醫院的培訓沒有到位,對電子病歷的了解不夠準確,操作不到位,醫生不能規范的掌握病歷的書寫等。最后,加大監管力度,落實完善規章制度,待醫院實行電子簽章,取消手工簽章,設置統一的電子病歷模板格式,方便閱讀、會診、檢查等工作,方便提高病案歸檔率和工作效率。
1.2.2執行 根據《執業醫師法》《醫療機構病歷管理規定》《醫療事故處理原則》等法律的規范要求,制定適合醫院的《病歷書寫管理制度》《電子病歷管理規范》等,并嚴格落實[4]。完善和健全三級質控網絡,病案由管床醫生自查,再由科內質控員進行內涵質量、完整性以及格式檢查,最后由科主任把關,二級監控由醫務科完成,對存在的病歷問題提出書面整改意見,并限期整改,三級終末質量控制由病案室質控人員負責[5]。醫院不定期舉辦相關知識講座,進行業務學習,重視對新進低年資醫務人員的重點培訓,培訓的主要內容為理論知識、新的業務如電子病歷的操作,病歷書寫規范、質量審核標準等,加強法律法規的專題培訓。電子病歷歸檔要本著便利、安全、廣泛的原則,充分利用電子病歷歸檔的軟件。
1.2.3檢查 計劃實施后續對實施結果進行監督以及評價,定期進行檢查,并定期進行抽查,病案室每月對病案進行質檢,用 Excel 表格進行匯總,發現有將要超期的就及時通知,催促其按時完成出院病案提交歸檔工作,建立反饋制度以及管理措施,持續改進。
1.2.4總結處理 每月通過檢查表格收集數據 、對檢查情況進行總結和分析,以書面的形式將結果進行公示,表揚和批評相結合,提出優化整改的意見,并制定下一輪的工作計劃,進入下一循環。
1.3評價標準
根據《病歷書寫與管理規范》中的評分標準作為病案的分級標準90分以上為甲級,75~90分為乙級[6]。
1.4統計學分析
數據采用SPSS15.0統計軟件分析。計量資料以(x±s) 表示,采用 t檢驗,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014年1月~2015年6月病案歸檔評分(91.12±2.77)分,甲級率為91.23%,乙級率為8.77%,2015年7月~2016年12月對病案歸檔評分(93.15±1.88)分,甲級率為99.68%,乙級率為0.32%,采用PDCA對檔案歸檔的評分優于沒有采用PDCA,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3討論
在醫院管理中,少數的臨床科室忽視了病歷的規范書寫,病案質量管理控制措施不夠完善,各級質控存在一定的問題,病案管理出現漏洞,返修率比較較高,病案科工作效率下降,對病案的整理和編碼等后續工作造成了較大的影響。 因此,加強病案的管理,可以提高醫院管理水平、醫療工作效率、工作質量、服務質量,有著重要作用。 PDCA循環管理方法有著科學的管理流程、將人員合理配備、監管制度嚴格落實,使病案管理日趨規范化、科學化,優化了病案歸檔流程。PDCA 循環管理模式能夠解析現狀、發現問題、解析原因、確定目標、實行、核查效果,采用PDCA對檔案歸檔的評分優于沒有采用PDCA,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總之,病案歸檔管理過程中采用PDCA方法進行監管,提高了思想認識,提高了病案歸檔率和工作效率,改善了服務質量,值得在臨床上推廣使用。
參考文獻:
[1]周曉清,明星辰,梅正平,等.PDCA循環法在病案回收管理的應用[J].中國病案,2014,15(10):11-13.
[2]初紅.PDCA循環法在終末病案質控中的應用[J].中國病案,2013,14(7):21-22.
[3]吳雄偉.基于PDCA循環病案管理流程的優化和改進[J].中國病案,2015,16(1):4-6.
[4]唐紅,季小波,魏智,等.病案歸檔的回顧性調查[J].中國病案,2013,14(5):5-7.
[5]劉愛民,主編.最新醫院病案管理實用必備手冊[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12:318-321.
[6]吳珠瓊,薛玢,林晨曦,等.淺議病歷及時歸檔的重要性[J].中國病案,2012,13(1):7-8.
編輯/李樺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