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恭曉 林夢瑤 黃鎖義
摘 要 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是由教育部組織,地方各高校配合開展的人才培養項目,分為創新訓練、創業訓練和創業實踐項目三種類型。實施該項目在于提高學生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能力,向社會輸送高素質創新人才,并對推進高等醫學教育創新機制具有積極意義。在大環境的統籌安排下,高校應與社會各界緊密聯系,完善創新創業人才戰略,為大學生提供實施平臺,全方位支持項目的順利開展。
關鍵詞 創新創業 大學生 醫學教育 活力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識碼:A DOI:10.16400/j.cnki.kjdkz.2017.08.010
The Implementation of College Students Innovative Training Program
Injected New Vitality to Higher Medical Education
MO Gongxiao, LIN Mengyao, HUANG Suoyi
(Youjiang Medical University for Nationalities, Baise, Guangxi 533000)
Abstract The innovative training program for college students is composed of the Ministry of education and local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t is divided into three types: innovative training, entrepreneurial training and entrepreneurial practice projects. The project is to improve the ability of students to combine theory with practice, to transport high-quality creative talents to the society, and to promote the innovation mechanism of higher medical education. Under the overall arrangement of the environment,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should closely contact the community, improve the strategy of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provide the implementation platform for students, and fully support the smooth development of the project.
Keywords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college students; medical education; vitality
在現代社會,創新創業意味著源源不斷的生產力。創新,是一個國家能夠持續發展的基礎;創業,是一個民族能夠昌盛繁榮的前提。將研究成果投入實際生產中,已成為高科技發展的主流。大學生是國家未來事業建設的頂梁柱,他們的能力不僅關系到個人的深造,更加關系到社會的進步與民族的希望。2011年,《教育部財政部關于“十二五”期間實施“高等學校本科教學質量與教學改革工程”的意見》中提到“整合各類實驗實踐教學資源,建設開放共享的大學生實驗實踐教學平臺;支持在校大學生開展創新創業訓練,提高大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實踐能力和創新創業能力”。①2015年,《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深化體制機制改革加快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的若干意見》講到“圍繞建設一支規模宏大、富有創新精神、敢于承擔風險的創新型人才隊伍,按照創新規律培養和吸引人才,按照市場規律讓人才自由流動,實現人盡其才、才盡其用、用有所成。”②2016年高校畢業生約有765萬人,人才需求趨于飽和狀態,不少單位招聘人數減少,就業形勢嚴峻,大學生自主創業可提供一部分工作崗位,緩解就業壓力。
隨著現代社會的高速發展,人類疾病譜在不斷改變,耐藥性越來越強的細菌和不斷變異的病毒正在無時無刻地攻擊人類,部分細菌已出現很強的耐藥性,許多病人已使用高級別的抗菌藥,不得不要求我們研制出副作用更小的新型藥品,創造療效更好的儀器,唯有創新創業才能改變這一格局。醫教研整合是世界一流醫學教育的基本特征,它將臨床、科研、教育三者密切融合在一起,使臨床治療、醫學研究和醫學教育環環相扣、密不可分。③地方綜合性大學作為區域經濟社會系統中的一員,其職能和角色必須與時代性的社會運行方式相一致,需要在時下承擔起新的角色,即為區域經濟社會培養和儲備高素質人才,擴充和提升人力資源。④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項目的實施給高等醫學教育注入新的活力,為提高教育教學水平作出了貢獻。
1 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項目
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是國家為增強大學生的創新創業能力,培養高素質的人才,由教育部組織并在高校實施的項目,分為創新訓練、創業訓練和創業實踐項目三種類型。該項目從2007年開始啟動,一般分為國家級、省級、校級三個級別,不同的級別有各自的配套資金,每個“大創項目”至少配備一位導師,在導師的指導下,由在校本科生自由組織團隊,申報成功后在規定的時間內完成并制作出成果,可有論文、專利、研究報告等形式,學校組織專家對項目進行評審,合格者即可結題。
2 實施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項目促進教育教學改革的發展
2.1 促進教學改革endprint
國內的“填鴨式”教育長期以來飽受詬病,即使是在以自主學習為導向的大學也不例外,課本內容深奧,安排課時緊湊,再加上教學資源相對匱乏和教師配備不足加劇了這一現狀,很多學生都是渾渾噩噩地度過大學時光,一到期末了才找老師劃重點復習。大學講授的大多為經典的知識,但在日新月異的今天,社會分工越來越細,知識更新的速度越來越快,總是固守舊知識是得不到進步的,不會自主學習就意味著落后。現代醫學已進入到“生物-心理-社會”模式,治病也是治愈人的心靈,社會對醫務人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學改革在高等醫學院校甚為重要,在課堂、見習甚至實習中需要將理論知識與案例緊密聯系起來。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項目(以下簡稱“大創項目”)推進教學的改革,不再需要導師手把手教學,而是把主動權讓給學生,課題的選擇方向可由學生自己決定,實施過程中遇到困難再向外界求助。師生合作研究制踐行了“學以致用”理念,讓學生可以在本科教育中主動參與知識的發現、探究和應用,有利于創造力的培養。⑤“大創項目”可以讓學生在探究中提高自主學習能力,提高發散思維能力,讓師生在合作中激發內在的創造力,促進了應試教育法向LBL、TBL、CBL、PBL教學法的轉變。
2.2 促進實驗室建設改革
隨著“大創項目”逐漸走向成熟發展的道路,高校作為實施單位,必然要加大支持力度。促進實驗室的建設改革就是促進項目的發展,高等醫學院校主要集中在藥物的提取研發及生命科學的研究,實驗室是項目完成好壞的重要基礎,儀器設備的更新關系到實驗數據的理想程度。實驗室建設與管理要更好地滿足大學生創新能力培養,就必須在具體制度方面予以改進,有些改變會涉及人事管理、教學管理、資產管理等制度規定,需要學校各方面通力協作,需要充分認識這項工作的整體性。⑥實驗室存放各類儀器和化學藥品,一般有專業人員進行管理,我校只有教師和研究生才有專門的實驗室使用。高校承擔每年的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項目,就要推進實驗室的開放程度,讓每個團隊按時完成任務,并時常檢查儀器的使用情況,加強化學藥品的監督管理,保證生命和財產安全。
2.3 極大提升大學生的科研思維及能力
撰寫申請書之前,學生需要查閱國內外的文獻了解研究現狀,此過程鍛煉了獲取信息的能力,并將信息進行概括總結,分析出前沿方向,用批判的角度看待文獻,對課題形成初步的探討。對項目流程的熟悉程度同時考驗負責人的科研組織能力,當項目申報成功后,負責人需要組織隊員完成工作,例如資金的發放與報銷,購買儀器和材料,項目的開展時間和地點,與導師的溝通等都決定了項目的進度。實踐過程培養了動手能力,論文書寫和結題報告撰寫鍛煉了寫作能力。使每一位學生漸漸形成初步科研意識。“大創項目”不是紙上談兵,要求學生通過理論知識聯系創新,更好地發揮主觀能動性;專項撥款的經費有限,需要在一到兩年內完成課題,統籌安排才能省時省力;我們要能預見實驗的不確定性,并且準備多種方案來應對突發情況,在這個過程中要求全面思考才能準確判斷下一步驟。我校每年都會承辦論文比賽,例如“挑戰杯”全國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挑戰杯”中國大學生創業計劃競賽,大學生科技論文競賽等一系列比賽,并輸送優秀的作品到省級或國家進行評比。“教學—科研—競賽”的培養模式使學生為取得最好成果,做好每一次課題研究。
2.4 團結協作精神的培養
眾人拾柴火焰高,單打獨斗是很難取得成功的。“大創項目”能夠培養每一位成員具有團隊意識,團結協作才能保證項目的實施。在實際工作中會遇到很多困難,比如實驗室條件不理想,需要重復試驗多次,問卷調查時人群不配合,或者工作交接不完善,資金沒有及時到賬影響進度,任何情況都有可能出現,只有團隊的配合才能一一解決這些問題。在討論協作的過程中,靈感與智慧的光芒時常在不經意間閃現,作品的核心創新點與亮點很多時候就是這樣出現的。⑦每個人考慮的方面都不相同,就要取長補短,促進思想的交流融合,最后達到意見的統一,策劃出最好的方案。如果此時輕言放棄,這個項目就失敗了,但是沒有一位成員希望這樣的情況出現。
2.5 提升大學生的就業或考研競爭力
“大創項目”要求納入高校的課程安排和學分制度,成為考核的評分標準之一。我校于2016年出臺了《關于學生綜合測評細則加分項目調整的通知》(右醫學工部(處)[2016] 36號),從不同層面激勵學生投身于科研工作中。“凡個人在省級、國家(核心)、國際(SCI)的學術刊物上發表論文的,第一作者每篇分別加 2、4、8 分,論文中涉及第二作者及第二作者之后每篇分別加 0.5、1、2 分。加分記入智育總成績”。這些加分政策的調整對投身于“大創項目”的學生來說是一種極大的鼓勵,同時激勵了一大批未參加過項目的同學參與進來。只要完成課題并發表論文,綜合測評就比別人多一點優勢,加大了獲得獎學金的幾率。不僅如此,用人單位和研究生導師更青睞于招收有一定科研基礎并發表論文的學生,例如在長期的工作中,醫務人員需要對某個疾病的發生發展、治療及預后進行歸納總結,尋求更好的治療方案,科研可將自己主攻的研究成果以論文的形式發表出去,提高自身在本圈子的知名度,這對晉升職稱是非常有幫助的;畢竟科研的素養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擁有,這些都是課堂上很少涉及的知識,而是要通過長時間的磨練才能訓練出來。
2.6 為大學生將來的科研工作和創業奠定堅實的基礎
在教育教學活動中,創新創業素質具有較強的指引性和強大的驅動力。由于在“大創項目”中得到系統的鍛煉,大學生擁有了較強的寫作能力和動手能力,在日后工作和學習中更加得心應手,經過長時間思路的整理,面對科研不再迷茫,能夠擁有自己獨立的見解。通過創新創業教育訓練大學生,可以激發其內在的創造潛能并提高和釋放其發散思維能力,進而促進其全面發展,適應當今社會發展和競爭的需要,完成社會所賦予的責任,從而更好地實現自我價值。⑧2015年,我校大學生獲得73項重點科研立項,其中國家級“大創項目”為21項,區級立項為72項;2016年,我校大學生獲得85項重點科研立項,其中國家級“大創項目”為26項,區級立項為59項。國家和地方鼓勵這些項目的開展,給大學生提供平臺,一絲不茍的科研精神,勇往無前的創業之路,都是在未來的人生中取得成功的關鍵因素。endprint
3 結語
實施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項目對人才培養具有重大的意義,為儲備創新人才提供重要的保障,為創新性國家的建設起到承前啟后的作用。它促進了教學和實驗室建設的改革,極大的提升大學生的科研思維、能力,培養團結協作的精神,提升就業或考研競爭力,并為大學生將來的科研工作和自主創業奠定堅實的基礎。高校、社會和國家應大力支持“大創項目”的開展,建設教學和科研經驗豐富、責任心強、道德高尚的項目導師,從多渠道提供實施平臺,提供針對性、有效性的幫助,加強資金的管理,并將創新創業成果轉化為實際效益,進一步加強“下得去,用得上,留得住”高級應用型醫學人才的培養,促進區域性醫療衛生事業的發展。
*通訊作者:黃鎖義
基金項目: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十二五”中醫藥重點學科中藥化學學科建設項目(國中醫藥人教發[2012]32號);廣西重點學科藥物化學學科建設項目(桂教科研[2013]16號);2016年廣西高校教學質量與教學改革工程項目自治區級創新創業民族醫藥教學團隊(桂教高教[2015]93號、桂教高教[2016]6號);右江民族醫學院2014年度校級優秀教學團隊建設項目(右醫教字[2014]39號)
注釋
① 教育部,財政部.關于"十二五"期間實施"高等學校本科教學質量與教學改革工程"的意見[Z]. [2011]6號.
② 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深化體制機制改革加快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的若干意見[Z].中發[2015]8號.
③ 李喆.地方綜合性大學建設創新創業型大學的思考[J].中國高等教育,2016(15/16).
④ 朱慧.推進綜合性大學附屬醫院醫教研協同發展[J].中國高等教育,2016(15/16).
⑤ 黃維.本科立人、本科立校——構建“中國特色 世界一流”本科教育體系初探[J].中國高校研究,2016(8).
⑥ 于振濤.大學生創新能力培養視角下的實驗室建設探析[J].實驗技術與管理,2012(6).
⑦ 潘一,宋力,楊雙春,等.關于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項目的幾點思考[J].創新與創業教育,2015(6).
⑧ 石志丹,何迪,葛銳.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項目的研究與思考[J].考試周刊,2015(101).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