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京雪
摘 要 安全因素是體育運動中需要重點考慮的內容,羽毛球運動也不例外,本文通過文獻資料法、邏輯分析法對羽毛球項目教學中的傷害事故成因進行了分析,并對教師教學提出了合理建議。
關鍵詞 羽毛球 安全隱患 教學
中圖分類號:G424 文獻標識碼:A DOI:10.16400/j.cnki.kjdkz.2017.08.044
Analysis of the Safety Problems of Badminton
ZHANG Jingxue
(Shanghai University of Engineering Science, Shanghai 200437)
Abstract We should pay attention to the safety problems in sports. Badminton is no exception. The safety problems of badminton is analyzed in this thesis by using documentary material method and logical analysis method. Then, some reasonable recommendations were presented to teachers who teach the student badminton.
Keywords badminton; safety problems; teaching
0 前言
安全問題一直是體育運動的發展過程中繞不開的話題,當我們在享受體育所帶給我們的快樂時,同時要時刻注意保護自身的安全,防止傷害事故的發生。
羽毛球項目也是運動傷害的多發項目,不但基層的羽毛球教學、訓練、比賽中出現傷害事故,就連世界級的高水平比賽中同樣頻繁發生傷害事故。例如,北京時間2016年8月18日里約奧運羽毛球女子單打的第一場半決賽中,我國選手李雪芮在對陣西班牙選手馬林時左腿膝蓋受傷,經過十多分鐘的治療后重返賽場,但是最終不敵馬林止步半決賽。同時,日本選手奧原希望不戰而勝摘得銅牌。這只是眾多羽毛球運動員因傷退賽的一個例子,還有很多運動員因為傷病落下遺憾。
接受著世界最優秀的訓練團隊訓練的世界頂級運動員尚且遭受著運動傷害的困擾,我們作為基層的羽毛球教師和愛好者更無法脫離這一現實。我們在教學過程中始終面對著運動傷害這一關系學生安全的問題,始終要對安全因素存有敬畏之心,消除安全隱患。
雖然,我們已經將羽毛球教學安全問題放在了重要的位置,我國研究人員對羽毛球運動損傷的研究比較多,對羽毛球教學安全隱患的全面分析較少,因而有必要對此問題進行更加深入分析和討論,以期減少教學安全事故,預防傷害事故發生。
1 研究對象與研究方法
1.1 研究對象
本文以羽毛球教學中的不安全因素為研究對象,并進行分析與討論。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獻資料法
本文通過知網查閱相關資料,查詢羽毛球新聞、論文、論著,了解目前羽毛球教學安全的研究現狀。
1.2.2 邏輯分析法
本文通過對教學訓練實踐和搜集的資料進行分析,探索引起羽毛球教學安全事故的因素,確定羽毛球教學安全隱患,并得出相應結論和建議,盡最大努力消除羽毛球教學安全隱患,為教師、教練組織教學、訓練和比賽提供參考。
2 羽毛球運動的安全隱患分析
羽毛球運動作為一種深受大眾喜愛的體育項目,在健身、娛樂方面發揮著獨特的作用,特別是羽毛球對防治頸椎病具有明顯的效果,因而越來越受到廣大愛好者的追捧。誠然,當參與者只是休閑式地打球時,產生的傷害相對較小。但是,如果雙方進行較為激烈的比賽時就提升了傷害事故的發生概率。我們在參與羽毛球運動、開展羽毛球教學活動中要清楚地了解造成傷害事故的原因,防止或減少發生傷害事故。
2.1 人員密度過大
羽毛球場地面積不大,這就決定了其容納性是有限的。場地人員過多,密度過大,就會出現擁擠。羽毛球因其項目特點需要給參與者提供較為寬松的活動空間,否則很容易造成參與人員相互傷害的出現。
2.2 場地濕滑與鞋底平滑
羽毛球場地質地各不相同,相較而言,塑膠場地與木板場地容易出現濕滑現象。南方的梅雨季節更加重了場地的這一特點。當空氣中濕度長期過大時,場地中很容易就出現潮濕現象,從而造成場地的濕滑。另外,有些學生的運動鞋底磨平,在場地上也很容易出現腳底打滑的現象。而這兩種情況很容易造成學生在參與羽毛球運動時腿部肌肉拉傷。
2.3 場地與運動鞋摩擦力過大
有些場地與運動鞋的摩擦力比較大。學生在長時間的羽毛球運動中出現肌肉疲勞,引起踝關節力量下降,其在高速運動過程中制動或變向時,如果場地與運動鞋之間的摩擦力過大,就容易造成學生踝關節扭傷。
2.4 技術動作錯誤
羽毛球運動是一項技術含量較高的項目,每一項技術的要求都有其內在的目的與含義,其中就包括預防運動損傷的原理。例如,在完成蹬跨步時要求膝關節彎曲角度不要超過90€耙約跎俁園朐擄寮跋ス亟諶痛某寤鰨股撕檔汀<ち業撓鵜蛟碩舊磯雜誆斡胝呃此稻痛嬖諞歡ǖ納硤逅鷙模熱舨蛔⒁猓鶘順潭仁票鼗嵩黽印R蚨誚淌諮際醵韉耐保癖匾步餳際醵髦興腦し浪鶘嗽恚傭寡芄皇賈斬栽碩撕Ρ3忠歡ǖ木酢?
2.5 肌肉力量與身體柔韌性不足
羽毛球運動速度快、變向迅速,既對參與者的肌肉力量,又對其身體柔韌性提出了較高的要求,是肌肉力量與身體柔韌性結合優化體。當運動員肌肉力量不足時,就難以在完成制動、回動與變向過程中產生所需要的力,當此時的沖擊力超過運動員所能承受的力時就容易產生損傷。另外,當在快速運動中需要運動員柔韌性參與時,如果身體柔韌性不足,就可能造成運動員身體肌肉活動范圍受限,難以抵抗身體扭轉變形所造成的沖擊,從而產生損傷。
2.6 力量練習時機錯誤
力量訓練在羽毛球乃至體育運動中的地位不容質疑,運動水平要提高,沒有力量訓練是不行的。體育教學中經常要對學生進行體能練習,羽毛球也不例外,這些體能練習內容也包括力量練習。但是,由于力量訓練后學生的肌肉處于緊張狀態,在完成力量訓練訓練后又重新參與到高強度的羽毛球練習中,這就增加了運動損傷發生的風險。因此,羽毛球教學中需很好地把握力量練習的時機。
2.7 學生對準備活動認識不足
準備活動不充分容易造成運動損傷已是共識,這也是體育教師多次強調的內容。羽毛球運動對準備活動的要求相對比較高。但是,仍舊有學生對準備活動的認識不足,造成準備活動不充分,身心達不到項目所要求的準備狀態,從而造成損傷。
2.8 視野受限與狹窄
學生在進行羽毛球練習時,其視野是受限的,而對于新手來說注意力主要在球上,其視野不僅受限,實際上是很狹窄的。這樣的學生需要的是更加開闊的場地,以防止其在運動過程中傷害到附近的人員。
2.9 穿越場地
學生在運動過程中會有意無意地穿越羽毛球場地,這也增加了相互間傷害的風險。這一現象在羽毛球場地中非常常見,需要教師花費較多的精力來強調穿越場地的危險性。
2.10器械質量不過關
羽毛球技術動作是高速完成的,這也就對器材提出了較高的要求。器材質量不過關容易造成學生在活動中器械脫手或拍框飛出,引起傷害事故。
2.11快速啟動與制動的風險
羽毛球比賽雙方在高速情況下來回跑動與制動是非常常見的現象,這是由于對手的不斷變線調動造成的,這一情況在比賽雙方水平懸殊比較大的情況下也可能發生。這種高速情況下的啟動與制動都增加了發生損傷的風險。
3結論和建議
造成羽毛球傷害事故的原因很多,幾乎難以避免,很多優秀運動員也受到羽毛球傷病的困擾。教師在教學中有責任保護學生的生命健康與安全,而這種安全教育效果也會延伸到課堂之外。
建議教師在羽毛球教學過程中能夠加強學生安全教育,針對羽毛球常見傷害原因進行有效講解,完善學生羽毛球技術,加強學生身體素質的練習,必要時在未受傷前提下佩戴相應的護具,盡最大努力減少羽毛球運動對學生生命健康與安全的傷害。
參考文獻
[1] 肖杰.羽毛球運動理論與實踐[M].第2版.北京:人民體育出版社,2011.
[2] 喬誠,許建生.大學體育分層次教學的探索與實踐研究[J].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009(6).
[3] 張赫.高校體育教學傷害事故法律責任認定的研究[J].沈陽工程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2(4).
[4] 陳錦,劉曉瑩.加強高校體育安全體系建設的對策分析[J].南京體育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12(5).
[5] 張曉波.學校體育傷害事故的防范與處理[J].成都體育學院學報,2003(6).
[6] 陳琦.學校體育組織形式探討[J].體育與科學,2003(5).
[7] 耿立志,姜樹忠.試談普通高校體育課教學中傷害事故的預防[J].牡丹江師范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02(3).
[8] 肖國良.試析體育教學中傷害事故的責任界定[J].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001(1).
[9] 王美春.淺談體育教學過程中大學生的心理障礙[J].山東師大學報(自然科學版),20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