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紅英
摘要:我理解的“有效課堂”就是學生在固定的一節課的教學時間內,通過教師的教學,學生能夠獲得最大的進步,有最多的收獲,課堂教學有很好的效果、有很高的成效。
關鍵詞:教學;課堂;效率
一、做好課前的一切準備
1、鉆研教材,認真備課。要想上好一節課,最重要的是要把課備好。而教學參考書,則是我們備課時非常重要的參考資料,為教學起了很好的引導和指導作用。有助于對教材的理解,教學重點難點的把握、教學目標的制定、包括教學時應注意的問題等等,在教參中都有比較詳細的體現,所以在備課時,一定要每字每句的仔細研讀。
在理解教材,研讀好教參以后,接下來就是加入自己的思考。自己對這幾課有什么想法,自己的學生有什么特點,自己怎樣設計教學環節會更好,更吸引學生,絕對不成生搬硬套別人的做法。
2、關注學習的預習,但也要靈活掌握。教師要達成的有效教學的對象是學生,所以僅靠教師單方面的準備是不夠的,學生也要準備。學生的準備就是做好預習,預習什么、如何預習,老師要提出明確的具體的預習要求并給予充分的指導。在關注學生預習的同時,我覺得也要根據課文的實際情況靈活掌握,避免學生提前預習。
3、關注細節,提前進入課堂。如沒有特殊情況,提前進入教室,為上課做準備。沒事的時候,還可以跟孩子們聊聊天,他們的學習,生活,喜歡上什么樣的課,有什么疑問等等,更近距離的去了解孩子們的想法,增進師生的感情。上課鈴聲一響,立刻安安靜靜的站在教室的最前面,注視著孩子們,包括已經坐在座位上的,也包括剛剛呼哧呼哧跑進教室的同學,這樣就給孩子們一個暗示,已經上課了,老師都已經準備好了,自己也該靜下來了。
二、精心組織課堂教學,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1、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爭取讓課堂變得生動有趣。興趣是最好的教師,學生有了興趣當然就會聽得津津有味,也就會去主動學習。例如我在教學《盲人摸象》一課時,首先用簡筆畫在黑板上畫了一頭大象,然后一邊讀課文,一邊請四個同學扮演盲人,他們分別摸住大象的一部分,然后說出自己覺得大象是什么,再請一位同學扮演牽大象的人,對他們說出那句很重要的話:你們只摸到了象的一部分,怎么能斷定象是什么樣子的呢?整個表演的過程中,同學們始終興趣盎然,歡笑聲不斷,沒有一個同學走神,最后我讓四個小“盲人”站在最前面,問學生:你覺得他們錯在哪里呢?你想對他們說些什么?學了這一課,你又明白了什么道理呢?無需教師做過多的講解,這則故事所要告訴我們的道理已經顯而易見了。
2、恰當的使用多媒體,提高學生興趣,為教學服務。有時,課堂上老師只是一味的講,可能會讓學生感到枯燥。現在我們每個班中都有多媒體,多媒體課件生動、形象、有趣,可以充分調動學生的各種感官來感受知識,也更容易調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教學效果。如學習唐詩宋詞,我們可以配上古色古香的圖畫,優美婉轉的音樂,很自然的把學生帶入一個詩情畫意當中,然后借助圖畫與音樂的配合進行感情朗誦,也有助于學生更深刻理解詩詞的意境與情感。
3、關注全班學生的課堂參與度,鼓勵學生積極舉手發言,不讓一個孩子掉隊。學生,是學習的主人,課堂40分鐘是學生獲取知識、提高能力的主要陣地,所以老師要關注全體,想辦法調動全班同學的參與,鼓勵學生大膽發言,全方位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要經常跟孩子們講,上課一定要積極舉手,這樣就能保證上課專心聽講。班里也有一些不積極舉手、膽子小不敢發言的學生,我也問過他們,他們說是擔心自己說錯,怕同學笑話。我就會給全班同學講,只要你積極思考,你勇敢的舉手,哪怕是說錯了,你也是最棒的,因為你是個愛動腦筋的好孩子,說錯了也沒關系,任何同學都不許笑話,在班里樹立正氣,對積極發言的同學及時的鼓勵、表揚。
4、及時鼓勵、表揚,增強孩子的自信心,讓孩子品嘗到成功的喜悅。其實不光是孩子,包括我們大人,都希望得到別人的肯定,別人越夸,可能我們的干勁就會越大。這一點,每一個人都深有體會。孩子如果經常得到鼓勵,他的自信心也會大大的增強,學習的勁頭就會越來越大。相反,如果一個孩子每天得到的都是訓斥、挖苦,他的自信心就無從談起,他會覺得自己就是一個壞孩子,沒有了前進的動力。
5、注意調節課堂氣氛,避免孩子聽課的勞累。我們老師也有過這樣的體驗,去外邊坐著聽一天的課或是聽一天的報告,感覺會很累,有時還會聽得頭疼、坐的腰疼。再想想我們的孩子,他們每天都要坐的直直的聽課,他們真的很辛苦。所以課堂中間,當感覺孩子們比較累的時候,我們可以適當的讓孩子站起來活動活動,做個小游戲,或是開開玩笑,活躍一下課堂氣氛,讓孩子們放松放松,這樣,孩子們可能會更精神飽滿的投入到新的學習中,學習的效果可能也會更好。
6、要注重課堂提問的有效性,鍛煉學生的思維能力。老師要根據所學習的內容提出有價值的問題,根據問題的難易來提問不同層次的學生,讓學生獲得成功的喜悅,不能只關注優秀的學生,更要把機會留給學習有困難的學生。再有要注意為學生提供思維的時間與空間。
7、注重學生課堂作業完成的有效性,尤其重視孩子的作業書寫。在這個問題上,我有兩個做法感覺效果很好。
一是關于學生的聽寫。我們的語文課,離不開生字詞的聽寫。一開始,每次聽寫完后,我都是收上來自己看,60多份聽寫卷,看的頭暈腦脹,有時看煩了好多錯還挑不出來。而且至少得看一節課,再發下去,再改錯,大概得兩三節課才能完成任務,很是費勁。后來,我改為讓小隊長看,再發下去改錯,我再看,我發現一個小隊長看七八份卷子有時也會不認真,所以后來,我又改成讓兩個同學互相交換著看,第一次同桌交換,第二次前后桌交換,再一次交叉的兩個同學看,這樣每個同學就會只看一份卷子,相對來說就會比較認真一些,給同學看出來錯字以后,還要告訴他哪錯了,并監督他改錯,然后再拿著改好的卷子往我這交,我再大概的看一下就可以了。這樣孩子在為同學看卷的時候,又復習了一遍生字,又大大節省了時間,一節課基本上一次聽寫連看帶改錯就可以弄清。有個別錯字較多的同學我們可以再重點輔導,也可以爭取家長的配合。
二是關于同步作業。我們班的同步作業實行了書寫評星的制度,我在給孩子同步打分的同時,還根據他的書寫來評星。根據孩子作業的書寫情況分別給予三顆星、兩顆星、一顆星的獎勵。并把得星的多少與他的作業聯系起來。得的星越多,作業會越少。每個孩子都想少寫一點作業,都想得三顆星,所以書寫的時候就會注意一些。在他認真書寫的同時,他做題的正確率也會有很大的提高,保證了作業的質量[1]。
參考文獻
[1] 王秀芹. 提問,讓課堂教學更有效[J]. 學周刊,2015,(04):130.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