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琳
臨床心理護理對急性心絞痛患者負性情緒及生活質量的影響
劉琳
目的 分析臨床心理護理對急性心絞痛患者負性情緒及生活質量的影響。方法 將我院收治的166例急性心絞痛患者分為對照組83例和觀察組83例。對照組給予常規護理方法,觀察組除進行常規護理外再加上臨床心理護理。比較兩組患者的護理療效。結果 觀察組的并發癥發生率、SAS、SDS評分均低于對照組,而觀察組患者的SAQ各項評分均高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急性心絞痛患者經臨床心理護理后能有效緩解患者的負性情緒,使患者的生活質量大幅提高,并且能把并發癥發生率有效降低。
臨床心理護理;負性情緒;生活質量
冠狀動脈的供血不足是急性心絞痛主要致病因素,其會使心肌發生暫時性缺氧或缺血,進而引發一系列急性綜合征如胸悶或胸痛[1]。臨床癥狀主要為壓榨性悶痛、胸骨及咽喉部出現緊縮感,治療不及時或護理不當極易惡化為心律失常、休克等,對患者的生活質量造成嚴重影響[2]。因此,患者經過治療后再行科學的心理護理措施對患者心理狀態的改善具有積極的意義。本研究主要分析臨床心理護理對急性心絞痛患者負性情緒及生活質量的影響,并且取得了較好的效果,結果如下。
選擇2015年7月—2017年5月我院收治的166例急性心絞痛患者分為對照組(83例)和觀察組(83例),其中對照組男女比例42∶41,平均年齡(50.9±3.8)歲;觀察組男女比例39∶44,平均年齡(49.1±4.1)歲。所有患者均符合相關的診斷標準,且均無任何原發性精神疾病,排除肺、肝、腎功能不全患者。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且患者對本研究知情并簽署協議書。
對照組采用常規護理:指導其藥物服用劑量及次數,并對其病情密切監測等。觀察組除進行常規護理外再加上臨床心理護理:(1)安排護理人員積極和患者交流,傾聽其心聲,必要時和患者家屬也要進行溝通,了解患者產生負性情緒(恐懼、焦慮、抑郁)的因素,讓患者及其家屬能從醫護人員感受到關愛。(2)護理人員在對患者產生負性情緒的原因有了深度了解以后積極和家屬配合,讓患者家屬參與幫助消除患者的負性情緒,進而使患者戰勝疾病的信心提高,積極配合治療工作。(3)患者心絞痛發作時應做適當的放松訓練:護理人員應幫助其取半臥位,引導其深呼吸,并和患者說一些輕松的話題或聽緩和的慢音樂,讓患者全身都得到放松,轉移其注意力,消除患者因劇痛產生的負性情緒。(4)患者也有可能出于不想連累家庭而產生一系列負性情緒,通過和家屬溝通接觸,了解患者家庭是否有經濟困難的情況,若情況屬實,對其講解醫保的相關知識,打消患者對于經濟方面的顧慮,安心治療。
對患者出現的并發癥、心絞痛發病次數進行觀察,統計其住院時間,并對患者的負性情緒、生活質量進行評分。其中護理干預后30 d后用焦慮自評量表(SAS)和抑郁自評量表(SDS)評價患者的負性情緒;而采用西雅圖心絞痛自評量表(SAQ)評價患者的生活質量[3]。
采用SPSS20.0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用(均數±標準差)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用n,%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護理30 d后,觀察組患者的并發癥發生率為6.02%(5/83),而對照組的并發癥發生率為24.10%(20/83);觀察者、對照組的心絞痛發作次數分別為(1.4±0.3)次、(3.7±1.1)次,而其住院時間分別為(33.6±5.3)d、(46.1±11.9)d,差異有統計學意義,均P<0.05。
護理30 d后,對照組的SAS和SDS評分分別為(46.9±4.5)分、(45.2±6.3)分,而觀察組的SAS和SDS評分分別為(41.5±3.9)分、(37.2±4.2)分,觀察組比對照組評分低,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作者單位:濟寧市第一人民醫院心外科,山東 濟寧 272000
入院時,兩組患者的SAQ評分對比,P>0.05,差異無統計學意義。護理30 d后,觀察組患者的SAQ各項評分均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的生活質量評分比較(±s,分)

表1 兩組患者的生活質量評分比較(±s,分)
組別 n 軀體活動受限程度 心絞痛穩定程度 心絞痛發作程度 治療滿意度 疾病認知度對照組 83 72.9±11.8 72.2±12.3 74.1±23.1 75.9±11.9 71.9±11.4觀察組 83 85.5±12.7 94.6±4.8 88.7±16.1 90.5±13.6 90.8±8.9 t值 - 8.642 7.982 8.163 7.761 8.205 P值 - <0.05 <0.05 <0.05 <0.05 <0.05
冠心病及其他類型的心臟病引起的心肌供血不足容易誘發急性心絞痛,此外,該病的諸多患者還會患有急性心肌梗死等疾病[4-5]。疼痛發作時患者往往感受到瀕死感,對患者的心理造成嚴重打擊,常常會使其產生恐懼、抑郁、焦慮等負性情緒,因此患者對于治療往往不抱希望[6]。
臨床心理護理干預將心理知識和護理工作融合,疏導患者的心理顧慮,采用誘導、勸說、講解、安慰等方法把患者的負性情緒消除,消除心理因素對疾病預后的影響[7-9]。醫護人員將該病的相關理論知識以漫畫或者通俗的話語對患者進行教育,并讓其家屬參與護理當中,采取適當方式轉移其注意力,能從根本上消除患者的心理負擔,使其對于該病的治療信心倍增。
本次研究結果顯示,護理后,觀察組的并發癥發生率、SAS、SDS評分均低于對照組,而觀察組患者的SAQ各項評分均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綜上所述,急性心絞痛患者經臨床心理護理后能有效緩解患者的負性情緒,使患者的生活質量大幅提高,且能把并發癥發生率有效降低。
[1]陳國萍.臨床心理護理對急性心絞痛病人負性情緒及生活質量的影響 [J].全科護理,2015,13(12):1077-1079.
[2]楊敏.心理護理對急性心絞痛患者焦慮情緒的影響[J].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2015,15(73):441-443.
[3]吳章淑.循證護理對腦血管病介入術前后不良情緒及生活質量的影響 [J].蚌埠醫學院學報,2015,40(10):1434-1436.
[4]劉熔雪,梁婷,王英.康復護理對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理狀態和生活質量的影響[J].醫學理論與實踐,2011,24(3):265-267.
[5]馬麟.臨床心理護理對急性心絞痛患者焦慮抑郁情緒及生活質量的影響[J].社區醫學雜志,2016,14(11):83-84.
[6]姚媛芝.護理干預對冠心病患者焦慮抑郁情緒的影響[J].心血管病防治知識:學術版,2014,4(7):118-119.
[7]田立東,李志娟.護理干預對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絞痛發生率與不良情緒的影響[J].中國社區醫師,2014,30(12):121-122.
[8]馮婧.整體護理對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生活質量的影響[J].中國醫藥導報,2012,9(11):160-161.
[9]康娜.冠心病心絞痛施行護理干預的效果觀察[J].中國繼續醫學教育,2016,8(17):257-258.
In fl uence of Clinical Psychological Nursing on Negative Emotion and Quality of Life in Patients With Acute Angina Pectoris
LIU Lin Department of Cardiac Surgery, The First People's Hospital of Ji’ning City, Ji’ning Shandong 272000, China
ObjectiveTo analyze the influence of clinical psychological nursing on negative emotion and quality of life in patients with acute angina pectoris.Methods166 cases of acute angina pectoris patients in our hospital were divided into 83 cases of the control group and 83 cases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control group was given routine nursing methods,observation group was given routine nursing plus clinical psychological nursing. The nursing effects of the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ResultsThe complication rate, SAS and SDS scores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lower than those of the control group, scores of SAQ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high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 < 0.05).ConclusionAfter the clinical psychological nursing, the patients with acute angina pectoris can effectively relieve the negative emotions of patients, improve the quality of life of patients greatly, and reduce the incidence of complications effectively.
cinical psychological nursing; negative emotion; quality of life
R473
A
1674-9308(2017)20-0-0246-02
10.3969/j.issn.1674-9308.2017.20.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