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我國高等學校教育資源共享理念的政策演變及問題檢視

2017-10-11 09:16:05岳建軍
聊城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17年4期
關鍵詞:資源教育

岳建軍

(聊城大學 教育科學學院暨教師教育學院,山東 聊城 252059)

我國高等學校教育資源共享理念的政策演變及問題檢視

岳建軍

(聊城大學 教育科學學院暨教師教育學院,山東 聊城 252059)

我國高等學校教育資源共享的政策演變經歷了三個階段:被動選擇階段、主動探索階段以及全面發展階段。其發展特點是:人們對于高校教育資源共享的態度經歷了一個由“潛在”、“被動”向“積極”、“主動”轉變的過程;專項資源的共享與整體資源的共享相互交織在一起,相互促進;整體來說,我國的高校教育資源共享理念是一個緩慢發展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共享的內容、層次與途徑等都在不斷地豐富和完善。現行的政策法規依然存在一些問題,如關于高校教育資源共享的收費問題、動力問題、產權問題、評價問題等界定不清,這些問題都是今后相關政策法規制定和出臺時應當重點考慮的。

高等學校;教育資源;共享;政策演變

我國高等學校(簡稱高校,下同)的發展長期以來都面臨著這樣的矛盾:一方面,許多高校教育資源嚴重不足,無法滿足廣大學生的學習與生活需求;另一方面,卻仍有不少高校存在著重復購置、重復建設的現象,盲目追求“小而全”和外延式發展,導致高校教育資源利用效率低下。這種“既缺經費卻又浪費,既沒錢卻又亂花錢”①張保慶:《關于中國教育經費問題的回顧與思考》,轉引自何東昌主編《中華人民共和國重要教育文獻》,海口:海南出版社,2003年,第477頁。的狀況,無疑進一步加劇了這種“資源瓶頸”的束縛。為了擺脫這種束縛,盡可能提高有限教育資源的利用效率,減少重復建設、資源浪費現象,教育資源共享的理念開始在國家教育政策中提出并逐漸發展起來。

本文旨在考察我國高校教育資源共享理念在國家教育政策法規中的發展脈絡,為今后的相關政策制定提供理論參考。本研究依據的政策法規資料主要有:何東昌主編的《中華人民共和國重要教育文獻》系列,共五本:1949-1975、1976-1990、1991-1997、1998-2002、2003-2008②何東昌:《中華人民共和國重要教育文獻》(1949-1975、1976-1990、1991-1997、1998-2002、2003-2008),海口:海南出版社,1997、2003、2010年。;教育部法制辦公室2010年編撰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法律法規規章匯編》(上、下冊)③教育部法制辦公室:《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法律法規規章匯編》(上、下冊),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10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網站(網址:http://www.moe.edu.cn/)(2008年至今的相關政策法規主要從該網站獲得)。選擇的依據主要是教育部或國家其他各部委頒布的包含有高校教育資源共享相關概念或內容表述(如“共享、協作、合作、聯盟”等)的政策法規等。

一、我國高校教育資源共享的政策演變歷程

想要用具體的年份來對我國高校教育資源共享的政策演變歷程區分出明確的階段是一件很困難的事情,因為共享的發展是一個“漸變”的過程,而不是一個“突變”的過程,很難找出一個個獨立的“時間節點”。因此,本研究擬用年代作為區分工具,希望借此對我國教育政策法規中關于高校教育資源共享理念的提出與發展做出大概描摹,以便能夠從整體上對其發展演變過程有個概觀。

我國高校教育資源共享理念的政策演變歷程大致經歷了以下三個階段:

(一)被動選擇階段

第一階段,1949年-20世紀70年代,為高校教育資源共享的被動選擇階段,亦可稱為萌芽階段。在這一階段,潛在的、被動的共享已經開始出現。

這一時期出臺的最重要法規是1962年9月8日原教育部發布的《高等學校實驗室儀器設備暫行管理辦法》(草案),其中的第二十一條指出:“對精密、貴重、稀缺的儀器設備,必要時,可參加當地的校際協作及與其他部門的協作,以提高儀器、設備的利用率。”1956年1月11日,中國科學院、高等教育部發布的《關于高等學校和科學研究機關幾項試行的合作辦法的通知》中提出了高校和科學院之間的幾種合作方式、方法,主要體現在:(1)軟硬件設備資源方面。……高校和科學院的圖書資料和儀器,在不妨礙原單位本身任務的情況下,應做到互通有無,……。(2)師資培訓方面。高校的科學家和科學院的科學研究機關應在基本上不妨礙其本身任務情況下,盡可能代對方培養某種學科的研究生或青年科學干部。同時,高校和科學院應鼓勵科學家在工作需要、本人自愿的情況下,在雙方兼職。(3)科研方面。高校為了完成教學任務,提高教學質量,可以商請科學院的某些科學家進行某種教學工作,而科學院的科學研究機構也可以委托高校的某一科學家進行某種科學研究工作。

通過梳理我們可以發現,盡管這一時期還沒有明確出現“共享”這個詞匯,但是已經出現了共享精神的萌芽,例如軟硬件設備資源方面的“互通有無”、師資培訓方面的“雙方兼職”、科研方面的“商請”“委托”等,這在今天我們的教育資源共享中仍然能夠覓得它們的影子。這一時期,我國高校教育資源共享的理念尚未清晰和明確,帶有明顯的被動性和潛在性的特點,如政策表述中往往含有“必要時”等措辭,這說明在這一時期對于資源共享還僅僅是一種被動接受,而非主動選擇。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彼時我國剛剛建國,百廢待興,資源的嚴重短缺而導致的教育發展中不得不為的一種狀態。

(二)主動探索階段

第二階段,20世紀80年代-90年代初期,為高校教育資源共享的主動探索階段。在這一時期,真正意義上的共享開始出現,并為后來高校教育資源共享的蓬勃發展奠定了基礎。這一階段出臺的相關政策法規主要有:

《高等學校實驗室工作暫行條例》(1983.12.15)、《高等學校儀器設備管理辦法》(1984.5.22)、《普通高等學校圖書館規程》(1987.7.25)、《關于高等院校物資工作若干問題的規定》(1990.3.28)、《高等學校開放研究實驗室管理辦法》(1991.4.28)、《高等學校實驗室工作規程》(1992.6.27)等。

其中具有代表意義的規定主要體現在:

《高等學校實驗室工作暫行條例》(1983.12.15)中提到:“第十一條,實驗室應積極開展校內外協作和實驗技術與情報資料交流等活動。”《高等學校儀器設備管理辦法》(1984.5.22)中提到:“第十九條,要通過研究儀器設備管理和使用工作中的經濟規律,逐步確定技術狀況、完好率、利用率等綜合性考核指標,……調動各種積極因素,努力提高儀器設備的利用率。第二十二條,(精密貴重儀器)在完成教學和科研任務的前提下,要積極參加校際和地區協作,對外開展技術服務,并制定合理的收費(包括收取必要的折舊費)標準。”

從上述政策法規中可以清晰地發現,從這一時期開始,我們對于高校教育資源共享的態度已經有了明顯的轉變,從措辭上開始出現了“積極”“努力”等詞匯,從態度上實現了由“被動選擇”到“主動探索”的轉變,這表明,我們已經逐漸意識到共享的意義,并且開始了主動尋求教育資源共享的嘗試。如這一時期開始關注教育資源的利用率問題,對于資源共享的一些具體方式也有了初步的探索,而且對于共享中的收費問題也有了基本的規定。盡管如此,共享的深度與廣度仍然十分有限,從教育資源要素的角度來說,這一時期的共享僅限于高校的教育物力資源層面,主要是儀器設備和實驗室等資源的共享,對于高校的其他教育資源要素共享尚未涉及。

(三)全面發展階段

第三階段,20世紀90年代后期-至今,為高校教育資源共享的全面發展階段。這一時期,我國的高校教育資源共享理念已經開始為社會所廣泛認可和接受,并對共享的形式、方法與內容等開始了更深入的探索,表現出了全面性、多樣性、深入性的發展特征。

這一階段以1995年7月19日國務院辦公廳轉發的《國家教委關于深化高等教育體制改革的若干意見》為標志,該意見中指出:“積極開展多種形式合作辦學試驗。距離相近的不同類型、不同科類的學校,開展學校之間的合作辦學,在自愿互利的基礎上,實行資源共享、優勢互補、學科交叉、協同發展,共同提高辦學水平和效益。合作辦學的高校,要通過互聘教師、互相承認學分、共同開展科學研究和技術開發、聯合培養研究生、合作開展對外交流活動、實行計算機聯網、共用圖書資料和教學、科研試驗設施、共辦產業以及共同建設公共服務設施等,充分挖掘各校潛力,真正做到互惠、互利、互補,共同發展,共同提高。積極創造條件,促進部分學科互補的或一些規模較小、科類單一、設置重復的學校進行合并。合并學校的目的在于優化某一地區或全國高等教育的結構和布局,合理使用有限的教育資源與經費,提高教育質量和辦學效益。”正是這一意見的出臺,規范了高校之間的合作辦學、學校合并等資源共享行為,使得高校教育資源共享的范圍進一步擴大了,因此,這一意見的出臺具有里程碑式的意義。

這一階段出臺的相關政策法規比較多,其中代表性的主要有:

1.關于高校課程資源共享的規定

關于高校課程資源共享的規定,主要是通過對現代遠程教育或網絡教學方式的規定體現的。如《關于支持若干所高等學校建設網絡教育學院開展現代遠程教育試點工作的幾點意見》(2000.7.28),該意見的最大亮點就是明確提出了在實現網絡教育資源共享過程中要“積極保護知識產權”的問題;《關于加強高校網絡教育學院管理提高教學質量的若干意見》(2002.7.8),此意見進一步提出要逐步實施各試點高校網絡教育學院的學分認可制度,從而推動高校課程資源共享程度的深化;《關于國家精品開放課程建設的實施意見》(2011.10.12)、《精品資源共享課建設工作實施辦法》(2012.5.21)等。

2.關于高校教師資源共享的規定

關于高校教師資源共享的規定主要體現在《關于新時期加強高等學校教師隊伍建設的意見》(1999.8.16)和《關于堅持正確導向促進高校高層次人才合理有序流動的通知》(2017.1.25)。前者對于教師資源共享的具體途徑提出了一些建議,后者最大的亮點在于提出要探索人才流動中對前期培養投入的補償機制問題,實質上即是要探索解決高校教師資源共享的前期培養成本問題,該問題的解決有可能為高校教師資源共享掃清部分障礙。

3.關于高校物力資源共享的規定

關于高校物力資源共享的規定以《關于加強高等學校科研基礎設施和科研儀器開放共享的指導意見》(2015.12.25)為代表,該意見從建立開放共享機制、建設信息服務平臺、加強人才隊伍建設、創新完善管理模式、建立成本核算和服務收費管理機制、建立分類考核評價辦法、建立激勵和調控機制、加強信息安全和知識產權保護等8個方面切實推進高校科研基礎設施和科研儀器的全面開放、充分共享。該意見的亮點在于對共享的收費問題、激勵問題和知識產權問題等有了概括性的規定,為今后相關問題的細化提供了基礎。

除此之外,還有《高等學校儀器設備管理辦法》(2000.3.21)、《高等學校重點實驗室建設與管理暫行辦法》(2003.4.16)、《教育部重點實驗室建設與運行管理辦法》(2015.8.20)等。

4.關于高校信息資源共享的規定

關于高校信息資源共享的規定以《普通高等學校圖書館規程》(修訂)(2002.2.21)為代表,該規程指出:“高校圖書館的主要任務之一是:積極參與文獻保障體系建設,實行資源共建、共知、共享,促進事業的整體化發展。開展各種協作、合作和學術活動。”“有條件的高校圖書館應盡可能向社會讀者和社區讀者開放。面向社會的文獻信息和技術咨詢服務,可根據材料和勞動的消耗或服務成果的實際效益收取適當費用。”本規程對于高校圖書館面向社會和社區讀者開放的收費問題做了粗略規定。

除此之外,還有《教育部科技基礎資源數據平臺建設管理辦法》(2005.6.8)、《關于印發教育部科技基礎資源數據平臺評估規則的通知》(2006.8.15)等。

5.關于教師教育資源共享的規定

關于教師教育資源共享的規定主要集中在兩份文件中,一是《關于大力推進教師教育課程改革的意見》(2011.10.8),該意見提出通過建設教師教育國家精品課程加大教師教育課程資源的共享。二是《關于深化教師教育改革的意見》(2012.9.6),該意見明確指出部屬和地方師范院校之間通過建立區域性教師教育聯盟的方式實現教育資源的共享,并通過構建教師教育協同創新中心的方式實現師范院校與其他校企等機構的深度合作。

6.關于區域高等教育資源共享的規定

關于區域高等教育資源共享的規定主要體現在兩份文件中,一是《中西部高等教育振興計劃(2012-2020年)》(2013.2.20),該計劃不僅提出東部高校和中西部高校之間在優質教育資源上的共建共享,而且對于精品課程資源的共享明確提出免費的概念。二是《關于進一步推進長江三角洲地區教育改革與合作發展的指導意見》(2014.6.6),提出要從加強區域高校校際合作、共建區域教育協作發展平臺、構建區域內優質教育資源共享平臺和推進區域性師資隊伍建設合作四個方面創新區域教育合作體制機制,該意見為跨省的區域教育資源共享作出了規定。

7.關于全面共享的規定

從整體上對高校教育資源共享進行規定的文件主要有三個:一是《中華人民共和國高等教育法》(1998.8.29),其中第十二條指出:“國家鼓勵高校之間、高校與科學研究機構以及企業事業組織之間開展協作,實行優勢互補,提高教育資源的使用效益。”其中明確指出高校之間以及高校與其他組織機構之間應加強合作共享。這一法案在2015年12月27日進行了修訂,新修訂的版本中這一條目的表述沒有任何變化。二是《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2010.7.29),其中明確提出“促進高校、科研院所、企業科技教育資源共享”,將教育資源的共享擴大到了高校、科研院所以及企業之間,目的是充分調動一切資源。三是《關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質量的若干意見》(2012.3.16),其中指出:“建設優質教育資源共享體系。建立高校與相關部門、科研院所、行業企業的共建平臺,促進合作辦學、合作育人、合作發展。鼓勵地方建立大學聯盟,發揮部屬高校優質資源輻射作用,實現區域內高校資源共享、優勢互補。加強高校間開放合作,推進教師互聘、學生互換、課程互選、學分互認。加強信息化資源共享平臺建設,實施國家精品開放課程項目,建設一批精品視頻公開課程和精品資源共享課程,向高校和社會開放。推進高等職業教育共享型專業教學資源庫建設,與行業企業聯合建設專業教學資源庫。”

與前面兩個階段相比,這一階段的政策法規明顯增多,這充分說明了國家對于高校教育資源共享問題的重視程度在不斷增加。這表明,我國在高校教育資源共享方面開始了更廣泛、更深入的探索,如共享的內容逐漸擴大,不再僅僅局限于物力資源方面,而是拓展到包括高校教師資源、課程資源、信息資源在內的其他諸多教育資源要素方面,另外,共享的層次也在不斷深化,開始涉及到了不同主管部門高校之間、高職院校之間的共享,共享的途徑與方式也更加豐富多彩。這一時期對于高校儀器設備資源共享中的收費問題、知識產權問題等也做了進一步細化的規定。可以說,高校教育資源共享開始進入了一個全面發展的階段。

我國高校教育資源共享的政策演變軌跡可以參見圖1:

圖1 :我國高校教育資源共享政策演變圖

二、我國高校教育資源共享發展的主要特點

通過對建國以來我國政府出臺的教育類政策法規的梳理,可以大致總結出我國高校教育資源共享的發展特點,主要如下:

(一)共享態度由“潛在”“被動”向“積極”“主動”轉變

建國以來,人們對于高校教育資源共享的態度基本上經歷了一個由“潛在”“被動”向“積極”“主動”轉變的過程。建國初期政策法規的文本表述中往往含有“必要時”等措辭,表明這個時期教育資源的利用仍然主要局限于本院系、本學校,雖然此時人們已經開始意識到資源共享,但往往是一種被動的接受,尚未成為高校發展乃至高等教育發展的主動選擇。隨著經濟的發展和社會的進步,人們越發認識到高校教育資源尤其是優質教育資源對于高校、高等教育乃至整個社會發展所起的重要作用。為了使教育資源尤其是優質教育資源能夠發揮最大效能,讓越來越多的人能夠享受到這些教育資源,人們對于實現高校教育資源共享的呼聲與愿望也越來越強烈,開始主動尋求策略以促進高校教育資源的共享,因此,這個時期的政策法規表述中往往含有“積極地”“主動地”“努力”等詞匯。這充分表明,人們對于資源共享的態度已經發生了明顯的轉變,由之前的“被動接受”轉為了“主動選擇”。如今,實現高校教育資源共享也越來越成為我國當前高等教育發展的重要任務和有效路徑選擇。

(二)專項資源共享與整體資源共享相互交織、相互促進

通過對相關政策法規的梳理我們可以看出,關于高校教育資源的共享,既有如高校實驗室資源、儀器設備資源、圖書信息資源、教師資源等專項資源的共享,也有諸如高校與科研機關共享、高校之間合作辦學、高校合并、東西部高校之間優質教育資源共享等從高校整體出發而推行的資源共享。從高校整體層面出發的資源共享往往涵蓋了若干專項資源的共享,而專項資源的共享往往又能夠推動整體資源共享的深化,二者相互交織、相互促進,共同推動高校教育資源的共享。

(三)共享內容、層次與途徑不斷豐富和完善

總體來說,我國高校教育資源共享理念的的提出與發展是一個緩慢演進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共享的內容、層次與途徑等都在不斷地豐富和完善。首先,共享的內容不斷擴大,從最初的僅限于實驗室、儀器設備等的教育物力資源共享逐漸擴大到包括教師資源、課程資源等在內的全資源要素共享。其次,共享的層次也在不斷拓展,從基本的高校內部系、院、校之間的共享,逐漸發展到校際之間的共享、地方高校與教育部直屬高校之間的共享、高等職業院校之間的共享,甚至進一步擴大到高校與科研機構、企業之間的共享,可以說,高校教育資源共享的層次在不斷擴展。最后,共享的途徑也在不斷豐富,不斷探索出豐富多樣的教育資源共享途徑,如合作辦學、高校合并、校際協作、地區協作、協同創新中心等方式。

三、我國高校教育資源共享政策的問題檢視

可以說,現行的相關政策法規已經對高校教育資源共享的許多方面作出了不同程度的指導和規定,但是依然存在一些問題,主要體現在以下方面:

(一)高校(或高等)教育資源共享法的制定和出臺正當其時

作為高等教育領域非常重要的、基礎性的法律,1998年8月29日頒布(2015年12月27日新修訂)的《中華人民共和國高等教育法》,其中雖含有共享的含義在內(第十二條:“國家鼓勵高校之間、高校與科學研究機構以及企業事業組織之間開展協作,實行優勢互補,提高教育資源的使用效益。”),卻并沒有明確使用“共享”一詞,從高等教育的現實情況及未來發展來看,明顯已不相適應,故建議在法律修訂時應增添有關資源共享的專項內容,并進而專門研究制定《高等學校教育資源共享法》(或《高等教育資源共享法》)(暫定名),將資源共享提高到法律的高度,并注意相關配套規章的研究和制定。另外,還要注意,高校教育資源共享立法重在激勵性,而非懲罰性,基于資源的不同屬性、來源、種類等區別強制共享與鼓勵自愿共享等等。同時我們也要充分認識到,立法的作用是巨大的,但立法不是萬能的。

(二)共享收費問題亟需明確

盡管我國現行的政策法規中關于高校教育資源共享的收費問題已經有了一些初步規定,但仍然比較籠統,許多關鍵問題尚未明晰,如共享究竟應不應該收費?應該在哪些方面收費?如何收費?所收費用如何管理和使用?同一財政來源的高校之間應不應該收費?不同財政來源的高校之間如何收費等。由于共享必然涉及到利益分配問題,因此,共享收費問題的厘清對于推動共享的實現具有重要的意義。

(三)共享動力問題不夠清晰

現行的政策法規中對于高校教育資源共享的動力問題談論不多,但這恰恰是共享得以實現的核心問題。現實中常見的情況往往是人們其實知道應當共享,但卻有意或無意地“避免”共享,原因之一就是缺乏共享的動力。因此,如何激勵高校積極主動的參與共享,尤其是如何激勵那些擁有優質教育資源的高校(此類高校往往是資源共享過程中的關鍵一方)主動去提供共享,將是推動高校教育資源共享的重要突破點。

(四)高校教育資源產權問題尚未引起足夠重視

現行的政策法規中對于高校教育資源共享中的知識產權問題有了一些粗略規定,但是對于其他產權問題尚未引起足夠重視。我們認為,高校教育資源的產權不明問題是制約當前共享程度不高、效果不好的主要障礙之一。由于產權不明晰,在共享過程中出現了許多“搭便車”的現象,這些現象嚴重挫傷了共享過程中優質資源提供一方的積極性,久而久之,就會打擊這類學校的共享積極性。因此,實現高校教育資源共享,必須明晰教育資源的產權。教育資源產權明晰不僅僅是指明確教育資源的所有權、占有權和支配權,更重要的還要明確教育資源的使用權、處置權和收益權等。

(五)不同財政來源高校之間的共享缺乏規定性

現行的政策法規中對于不同財政來源或不同主管部門高校之間(如市屬、省屬與部屬)的教育資源共享缺乏規定性,缺少實踐中的指導意義。實踐中較多的是對同一財政來源高校之間的共享,如“211工程”高校之間、“985工程”高校之間等,而對于不同財政來源的高校或不同主管部門的高校之間的資源共享則較少涉及,缺乏細節研究。我們認為,要實現全面意義上的高校教育資源共享,首先應當從政策上突破不同財政來源的高校之間共享的藩籬,從而擴大共享的層面,真正提高優質教育資源的利用效益。

(六)高校教師資源共享涉及不多

現有的政策法規中關于高校教育資源共享的內容仍然更多集中在高校物力資源、課程資源、信息資源等方面,很少提及教師資源共享,即使提到的也是泛泛而談,非常籠統。這也許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我們當前對于高校教師資源共享的忽視,但更為重要的應當是反映了當前高校教師資源共享的困難程度。但是改革就是這樣,不能因為畏懼困難就停滯不前,而應當發揚大無畏的精神,攻堅克難。我們認為,教師資源是高校的首要資源,是教育資源中的重中之重,也是高校教育資源共享的重要內容之一。為此,我們應當首先從政策的角度對高校教師資源共享作出必要的規定,然后積極探索共享的具體操作內容。

(七)高校教育資源共享的評價問題規定較少

現行的政策法規中對于高校教育資源共享的效果評價問題幾乎沒有涉及。我們認為,評價本身具有極強的激勵和導向功能,如果沒有有效的監督和評價,那么共享很有可能只會停留在書面和口頭上,或者是局限在比較低的層次和水平上,無法真正達到廣泛、全面、深入的共享。因此,我們應當將資源的共享情況納入到教育評價指標體系中,即不再是靜態的考核評價高校擁有的資源數量,而是重點考核該校資源的利用效率,讓資源“動”起來。只有這樣,才能避免高校之間的惡性競爭,真正促進高校之間的合作、共享。

Abstract:The evolution of policy about the educational resources sharing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n our country has been experienced three phases: the phase of negative option, the phase of active exploring,the phase of development in an all-around way. The features are the following: people’s attitudes about the educational resources sharing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have experienced a transition process from “po tential”“passive”to“positive”“active”; special resource sharing and the overall resources sharing are intertwining together and promoting each other; on the whole, the ideas of educational resources sharing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s a slowly development process, and in the process, the content,level and way of sharing are constantly enriching and perfecting. There are also some problems about the current policies and regulations, such as the problems of charging,power,property rights and evaluation about the educational resources sharing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are not clearly defined, and these problems should be considered when the related policies and regulations formulated and issued in the future.

Key words: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educational resources; sharing; policy evolution

[責任編輯 常偉]

The Problems Review and Policy Evolution about the Educational Resources Sharing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n China

YUE Jian-jun
(School of Education Science & School of Teacher Education, Liaocheng University, Liaocheng 252059,China)

G640

A

1672-1217(2017)04-0100-07

2017-05-18

全國教育科學“十三五”規劃2016年度教育部青年課題(EIA160456):資源共享視域下地方綜合性大學教師教育者共同體構建研究。

岳建軍(1984-),男,山東曲阜人,聊城大學教育科學學院暨教師教育學院講師,教育學博士。

猜你喜歡
資源教育
讓有限的“資源”更有效
國外教育奇趣
華人時刊(2022年13期)2022-10-27 08:55:52
題解教育『三問』
當代陜西(2022年4期)2022-04-19 12:08:52
軟件工程教育與教學改革
軟件導刊(2022年3期)2022-03-25 04:44:48
基礎教育資源展示
“雙減”如劍,“體外教育”何去何從?
當代陜西(2021年15期)2021-10-14 08:24:24
一樣的資源,不一樣的收獲
教育有道——關于閩派教育的一點思考
資源回收
辦好人民滿意的首都教育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亚洲精品视频免费| AV天堂资源福利在线观看| 国产午夜精品一区二区三| 欧美色综合网站| 免费观看欧美性一级| 成人福利一区二区视频在线| 欧美特级AAAAAA视频免费观看| 日韩精品无码不卡无码| 亚洲日韩欧美在线观看| 久久公开视频| 五月天综合婷婷| 自拍偷拍欧美日韩| 欧美日韩精品一区二区视频| 欧美精品二区| 国产99视频免费精品是看6| 国产av无码日韩av无码网站| 亚洲欧美成人在线视频| 亚洲色大成网站www国产| av在线无码浏览| 精品国产免费人成在线观看| 茄子视频毛片免费观看| 69免费在线视频| 国产永久在线视频| 精品無碼一區在線觀看 | 日韩欧美亚洲国产成人综合| a毛片在线免费观看| 亚洲激情99| 亚洲毛片网站| 中文字幕日韩欧美| 国产杨幂丝袜av在线播放| 真人高潮娇喘嗯啊在线观看| 在线a网站| 97国产精品视频自在拍| 亚洲精品国产综合99久久夜夜嗨| 日韩欧美视频第一区在线观看| 五月婷婷精品| 欧美成一级| 亚洲三级成人| 欧美97色| av天堂最新版在线| 国产va欧美va在线观看| 欧美日韩精品一区二区在线线 | 91精品小视频| 日韩无码黄色网站| 色综合狠狠操| a色毛片免费视频| 亚洲精品无码在线播放网站| 色天天综合久久久久综合片| 午夜精品一区二区蜜桃| 欧美精品啪啪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高清中文字幕在线看不卡| 成AV人片一区二区三区久久| 91久久偷偷做嫩草影院免费看| 亚洲国产精品美女| 久久午夜夜伦鲁鲁片无码免费| 久久国产拍爱| 1769国产精品视频免费观看| 伊人久久久久久久| 在线综合亚洲欧美网站| 国产屁屁影院| 久久精品只有这里有| 成人在线视频一区| 亚洲欧美精品在线| 欧美精品亚洲精品日韩专区va| 国产免费福利网站| 国产91小视频在线观看| 国产高清在线观看| 久久大香伊蕉在人线观看热2 | 国产网友愉拍精品视频| 国产99在线| 在线免费观看AV| 国产91视频观看| 日韩欧美高清视频| а∨天堂一区中文字幕| 亚洲国产第一区二区香蕉| 伊人久久精品无码麻豆精品| 99久久亚洲精品影院| 久久综合九九亚洲一区| 国产女主播一区| 国产av无码日韩av无码网站| 精品成人免费自拍视频| 国产一级做美女做受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