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麗
摘要中國共產黨是為人民服務的政黨,隨著當前中國的經濟、政治和文化的發展,我國政府和共產黨始終將防止和反對腐敗作為一項重要的政治工作。十八屆六中全會之后,國家主席習近平同志對反腐倡廉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反腐敗已經成為了當前政治生活新常態下的一種新形勢。本文以反腐敗工作為重點,探究在新常態下紀檢監察如何做到反腐敗工作。
關鍵詞新常態 紀檢監察 反腐敗工作
當前時期,中國社會改革已經進入攻堅期、深水期,如何有效的將中國改革的發展成果繼續保持下去,如何實現中國社會的更好更快發展,已經成為了中國執政黨的工作重點。在新形勢下,把握時代發展的內在脈絡和深層規律,實現中國夢和民族夢,就要加強執政黨的建設,從反腐敗開始,通過建立新常態下紀檢監察的反腐敗力量,從而建設一支真正的為人民服務的隊伍。
一、反腐敗的意義
隨著世界經濟、政治等的發展,反腐敗工作早已超越了國家、時間的限制,成為當前世界各國在國家建設中的治理通病。就我國現狀而言,為更好的使人民享受改革發展的成果,特別是進入到經濟發展轉型期以來,反腐敗已經成為了社會各界關注的焦點。腐敗不僅影響了中國的發展,更動搖和挑戰了政府和執政黨在中國人民心中的形象,所以,當前發展現狀中,為了減少發展阻力和內耗,真正的做到為人民服務,紀檢監察應當從現實出發,對權力進行監督,結合當前監督管理機制,從不同的管理角度、理論角度出發,通過強有力的理論支持、對策建議等加強實際工作的可操作性,從而實現黨風廉政建設,建立高效便民的政府。
二、紀檢監察中反腐敗工作面臨的基本現實困境
(一)法律法規體系建設不健全影響工作的實際效能
中國憲法具有重要的地位,而我國是一個法制國家,不僅要求依法執政更要求依法行政,然而,在國家治理結構建造中,缺少了對權力的監管,最終導致權力的濫用和腐敗叢生。雖然中國的反腐倡廉工作一直都在宣傳、倡導中,但是,隨著政治誘惑、經濟誘惑以及權力誘惑的增加,一些行政人員都難以抵制誘惑,相繼走上了腐敗的道路,成為人民的公敵。首先,從現有的法律角度來看,我國法律法規還有一些不完善的地方,甚至存在著一些漏洞,這些問題的出現使得腐敗、職務犯罪有了相對較弱的監督管理形式,從而法律法規建設與現實社會的實際需要缺乏連接。另一方面來說,我國在法律建設中沒有很好的制定黨內監督、約束機制,導致在黨員和政府的管理中存在法律空白地帶,這種條例與現實需要之間的差距,最終導致監管對象缺少有力的約束力,紀檢監察部門也沒有達到應有的效果。
(二)紀檢監察工作體制機制不暢通影響工作的效果
就當前社會權力監管理念設計中,較為全面、正確的監管模式是實現從上級到下級、從平級對評級、從下級對上級的全方位監管中,從而防止權力的濫用,然而,在實際中,紀檢監察工作存在缺位現象,最終導致權力的濫用和褻瀆。就現實情況來說,現今紀檢監察工作的制度設計的定位嚴重不足。紀檢監察在設計中主要追求對權力的監管,現今權力設計中,紀檢監察在黨委的領導下接受指派,同時還可以對黨委領導提出指控,這一特殊的權力匹配模式最終產生問題。紀檢監察在一定程度上是受黨委領導的,所以其在監督過程中或多或少的會受到權力的制約,最終導致只依靠自身的宣傳教育和自身的約束力是難以達到良好的效果的,不僅導致監察過于無力,還會導致效果欠缺。同時紀檢監察中對自身的工作監管不力,例如紀委書記本人就缺乏有效的監督,這種寄希望于自身修為和信仰的方式將存在諸多權力的漏洞,使得在制度缺陷下的管理工作缺乏良性保障。
(三)人才隊伍建設影響工作效果
治人者必先自治,這是貫穿古今中外的道理,然而,在當前的紀檢監察建設中,存在著嚴重的干部教育以及干部任用問題,這兩方面的問題貫穿于當前紀檢監察的實際工作中,從而導致工作的難度以及工作的問題日益增大。首先,工作人員的工作態度問題有待考察,當前一些紀檢監察人員工作主動性不強,對工作缺乏積極性,同時由于紀檢監察部門的工作量加大,因此工作缺乏主動性,最終直接降低了工作中的效能,導致工作人員缺乏積極性。其次,工作人員缺乏工作中的底氣,在工作中多數處于畏懼情緒或者是應付的心理,最終導致工作人員的自信心不強,在監督中由于害怕損害同事或者是單位關系,從而使得紀檢監察工作沒有保障。
三、紀檢監察中的反腐敗工作建議
(一)法律法規的體系建設
在當前的反腐工作建設中,重要的是有法可依,要加強反腐敗法律法規的體系建設,通過及時修訂和完善相應的法律,從而提高腐敗的成本。同時,還應當加強法律法規的政策實施,制定詳細的問題規劃,從整體態勢上實現實體法和程序法的操作。在紀檢監察機關的反腐敗工作中,還應當樹立法治思維,通過貫徹法治原則,發現隱藏中的腐敗問題,及時更改問題地帶,嚴厲打擊灰色地帶的問題,實現社會的公平正義。
(二)反腐敗體制機制建設
針對當前反腐敗工作發展現狀而言,應當積極發揮紀檢監察部門在其中的作用,通過問題責任落實機制,保障紀檢監察部門能夠真實的發揮應有的作用,同時,應當避免權力部門的虛設問題。在日常的工作中,真正的發揮紀檢監察部門對黨委的監督作用,發現問題時能以人民的利益為首要利益,積極維護人民的利益。另外,還可以積極的聯系群眾,通過各種走訪等發現監察中出現的漏洞,完善各種可能出現的監管不力問題。最后,“打鐵還需自身硬”,紀檢監察部門應當通過提高自身工作人員業務素質、崗位教育等提高紀檢監察部門的執行運轉能力,提高體制機制在紀檢人員心中的地位,把講義氣、講情義為先的思想轉換成講法律、將體制機制,在互聯網投入使用的同時利用網絡和數據化時代實現網上網下平臺控制,提高流程的透明度、系統化,避免不同機制、不同規則之間的碰撞。
四、結語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建設道路中,應當積極將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通過加強執政黨、政府的建設,提高各級工作能力,真正的做到為人民服務。同時,從新常態體制下,加強紀檢監察部門的人才隊伍建設,將改革發展的成果落實到社會各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