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市白云區教育發展中心 文朝暉
名師講壇
小學英語閱讀技能培養中小組合作學習任務設計的實踐探究*
廣州市白云區教育發展中心 文朝暉

文朝暉廣州市白云區教育發展中心小學英語教研員,英語中學高級教師。現正主持廣州市教育科學“十二五”規劃立項課題“小學英語話題教學中小組合作學習任務設計的實踐研究”,課題編號:1201533237。曾在國家核心刊物、省級刊物等發表文章八篇,參與編寫教材一套。獲得“廣州市骨干教師”稱號。被選拔為廣州市“百千萬名教師培養對象”。被認定為白云區名教師。
對小學生英語閱讀能力的培養很重要。通過閱讀,學生可以開闊視野,豐富生活經歷,形成跨文化意識和文化品格,進一步促進思維品質的發展,從而促使其核心素養的提高,為其終身發展奠定好基礎。本文根據實踐結果,探討了如何在小學英語閱讀教學中的三個環節:閱讀前、閱讀中和閱讀后進行小組合作學習任務設計,達到引導學生提高閱讀能力,提升語言水平和促進思維的發展。
小學英語閱讀;小組合作學習;核心素養
新的一輪課程標準改革提出,教育目標是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英語學科需要培養的核心素養是學生的語言能力、文化品格、思維品質和學習能力。小學英語課程一方面要培養學生基本英語素養和發展學生思維能力,讓學生通過英語課程掌握基本的英語語言知識,發展基本的英語聽、說、讀、寫技能,初步形成用英語與他人交流的能力,提高自我學習的能力,促進思維品質的發展,為今后繼續學習英語和用英語學習其他相關科學文化知識奠定基礎;同時也要提高學生綜合人文素養,讓學生通過英語課程能夠開闊視野,豐富生活經歷,形成跨文化意識,增強愛國主義精神,發展創新能力,形成良好的文化品格和正確的人生觀與價值觀。
閱讀能力既是其中一項語言綜合運用能力,也能使學生開闊視野,豐富生活經歷,形成跨文化意識和文化品格,進一步促進思維品質的發展,從而促使其核心素養的提高,為其終身發展奠定好基礎。而學生學習與閱讀能力的提高主要依靠教師在課堂教學中訓練其閱讀的技能,促使其掌握學習閱讀的方法能力,從而能形成良好的閱讀習慣。但是單一的閱讀訓練是枯燥乏味的,尤其是對小學生而言,他們的自覺性不高,在閱讀中會遇到不少困難,如生詞、內容的理解和信息的交流等,這些都會使小學生對閱讀難以產生濃厚的興趣,從而阻礙閱讀技能的提高。
小組合作學習(Cooperative Learning)是20世紀70年代由美國著名教育家 David Koonts 倡導并實施的一種富有創意和實效的新型教學組織形式,以教學中的人際合作與互動為基本特征。語言是用來交流的,學生語言交際能力的獲得必須借助與他人的交流實踐活動來提高。目前的班級制教學使得一位教師面對幾十名學生,即便是小班教學也有十幾人,教師和學生間的交流是非常有限的。而且教師是成人,思想和表達與學生間存在較大差異,這也在一定程度上給學生的語言實踐帶來阻礙。“如果你有一個蘋果,我有一個蘋果,交換一下,還是一個蘋果;但如果你有一個思想,我有一個思想,彼此交換就有兩個甚至多于兩個的思想。”這是英國大文豪肖伯納說過的一段話,而且學生間的交流會非常有利于學生加大對語言的操練運用。首先,學生之間年齡相近,興趣愛好大多相同,情感上他們也更加傾向于溝通;再者,學生間的語言水平接近,他們使用語言交流的頻率會更高,即便遇到交流阻礙問題,也會是類似問題,這樣他們更容易形成合力去解決問題,并形成深刻的印象和記憶。“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對于同一個文本,不同的個體有著不同的理解和情感體驗,因此小組合作學習更能為師生、生生間的互動交流搭建一個很好的語言運用及思維互動交流的平臺。小組成員為了共同的學習目標互相促進、共同提高。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既有獨立思考,又能與小組同伴共享學習資料、共同探索和研究問題,從而互相影響、互相信任,最終共同努力實現小組目標。這就使小組成員在不斷表現、吸收、反思和自我調整中獲得語言運用的機會,并能使每個學生全面參與語言實踐活動。
因此,在英語閱讀教學中使用小組合作學習,能強化學生的主體意識,充分調動學生自主合作學習的積極性,活躍學生的思維,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培養學生的團結合作精神,從而獲得閱讀能力的有效提高。
在閱讀教學中,教師要根據教學內容和學生的年齡特點及學生的已有知識能力水平來設計小組合作學習任務。具體要關注好以下三個環節的設計:
好的開始才能激發學生的興趣,從而促使學生主動積極的去閱讀。因此,閱讀前的設計要素為:通過合作激發興趣、喚起已有知識技能經驗和好奇心,并交流各自語言知識,形成合力去盡量匯聚話題資源。這個期間可以設計以下活動:
(1)收集話題資源:讓學生各自在課前通過網絡或者身邊親人朋友去收集話題資源信息。這樣一來,他們會擴大對本話題的了解。在收集的過程中也默默積蓄著語言的表達欲望與技能。
(2)交流話題信息:學生通過自己的收集已經掌握了一些話題信息,但是每個人的信息是不相同的,因此在小組合作中進行交流分享很重要,同時也可以讓他們運用語言進行表述和交流,提供運用語言的平臺,也促進語言的使用技能。
(3)預測閱讀文本的發展:通過信息交流后,學生們對話題有了一個廣闊范圍的了解, 因此他們可以在小組合作交流中去預測本閱讀文本的大致發展和內容。這樣既激活了學生的思維,讓他們對信息進行加工,同時也對學生的語言能力有促進提高。
例如:廣州教材六年級下冊中 Module 2 Animals Unit 4 We can save the animals 的 Let’s read We only have one earth! 這篇課文,教師先是讓學生去通過網絡或者身邊親人朋友收集關于動物保護的資源,學生們了解到現在有不少動物正瀕臨滅絕;接著在課堂小組合作中,大家可以交流這些收集到的信息,使得大家知道現在有很多動物正因為人為或者自然的變化而越來越少;然后,教師組織學生看課文頁出現的圖片(如圖1),讓學生看著圖片中的動物說出其英語以及它們的分布地區,并分析它們會不會瀕臨滅絕,而這又是什么原因導致的。

圖1
接下來就是要進入文本的閱讀了。雖然學生在閱讀前已經對文本進行了預測,但是因為文本的信息量是有限的,也不一定就是完全按照學生的預測去發展。因此,如何利用好這個差異去引導學生仔細閱讀文本很重要。同時,閱讀有兩個目的,第一個目的是要掌握文本的主要意思,獲取信息,拓寬視野和形成跨文化意識與思維品格;第二個目的也是不可忽視的,那就是掌握文本中的詞匯、語句規范表達和情境描述語言。所以在這個環節中,設計要素為:通過合作提取信息,分析信息,發現新的詞句,熟練掌握情境語言表達。這個期間可以設計以下活動:
(1)閱讀發現新詞句:學生先閱讀文本,找出文本中的新詞匯和新句型,并在小組中相互詢問提醒,然后在教師的帶領下學習這些新的語言知識點。
(2)閱讀提取信息進行匯總:掃除了詞匯和句型對閱讀理解造成的障礙后,學生們可以完全無障礙閱讀文本了,各小組的每位組員可以將自己找到的信息在組內進行交流匯總。教師可以引導學生采用略讀、查讀和精讀等方式做填寫表格、匹配等練習活動,引導學生整體感知語篇,獲取大意和具體信息培養閱讀技巧,提高閱讀實效。
(3)對提取的信息進行分析:雖然文本的信息大家都匯總了,但是對于文本中的信息的理解和分析卻未必人人都理解了,所以需要小組合作交流來促使每位學生完全理解文本包含的意義。教師可以設計幾個思考型的問題讓學生討論交流。也可以讓學生發表對文本的看法。
(4)小組合作熟練文本語言:在學生對文本的新詞匯和新句型掌握了,也對文本的意義充分理解了之后,就是對文本的語言熟練掌握的階段了。教師可以要求學生小組合作分角色特色地朗讀文本。
例如:在進行廣州教材六年級下學期 Module 3 Unit 6 Steve Jobs 這篇文章的閱讀時,首先,教師讓學生自己閱讀文章,因為文章比較長,生詞也較多,所以在閱讀時先快速掃讀一遍,把不熟悉或者不認識的詞句劃出來。接著,小組內交流,一起查找資料(詞匯表等)或者詢問教師,了解清楚了它們的意思后,大家對文章內容進行匯總,大家對喬布斯的生平進行總結歸納,并畫出他的生平線或者填寫一個他不同年份所做事情的表格,這樣使得學生對喬布斯的生平更加清晰了解。然后,學生可以分組討論喬布斯的一生幾件大事出現的原因,去揣摩他的想法訓練學生思維。最后,在大家對文本熟悉了解之后,熟讀課文,掌握句型和表達。
經過前兩個階段,學生對閱讀文本的文字和蘊含的意義都已經了解,那么這個階段就是要達到熟練運用語言舉一反三的目標了。因此在這個環節的設計要素為:通過合作學生能就文本類似話題進行口頭自主交流,并拓展與話題相關的語言表達。這個期間可以設計以下活動:
(1)小組合作復述或者表演文本內容:教師可以讓學生在小組中相互練習脫稿復述文本,或者分角色有感情地將文本表演出來。
(2)小組合作創新口頭文本或者仿寫類似文本:教師此時可以鼓勵學生在文本話題下將之前學過的語言表達和內容加進來,力求創新表達,拓展綜合所學內容。也可以讓學生去閱讀類似文本,獲取信息,然后仿寫文本,達到全面提高學生聽說讀寫技能,促進學生積極思考,活躍思維,形成思辨能力,促進其核心素養的發展。
例如:在廣州教材六年級下學期 Module 4 Unit 8 The magic words 的文章閱讀教學時,在學生掌握文章意思和熟讀課文后,教師可以讓學生來表演課文。學生在分小組排練表演文章的過程中,又進一步熟悉和理解了文章,并去揣摩和理解主人公的想法和做法。這樣既訓練激發了思維,也鍛煉了語言表達能力。最后,教師甚至可以找幾幅連貫的故事圖片,讓學生模仿寫一個小故事;或者讓學生自己先畫幾幅圖片(可以根據他們自身經歷的一些事情來畫或者想象的故事來畫),然后再將圖片改寫成一個個小故事。這樣一來就更加體現了對學生核心素養的培養,既訓練了他們的積極思考的習慣,將語言表達與生活緊密相連的能力,也在語言表達方面對學生的能力進行了訓練提高!
在實踐中,筆者也發現并及時調整和處理了一些影響學生學習效果的問題。希望教師們在使用中要注意以下三個問題:第一,教師應該把小組合作學習、班級授課和學生個人學習有機結合起來,并將合作學習延伸到課外,提高學生對閱讀的興趣,相互督促,鼓勵他們多進行課外閱讀,養成閱讀好習慣,有效提高閱讀能力。第二,教師應該努力使學生在閱讀過程中多了解外國文化,幫助他們提高理解和恰當運用英語的能力,借助閱讀不斷拓展文化視野,加深對本民族文化的理解,發展跨文化交際的意識和能力。第三,在閱讀的小組合作學習過程中,教師要多設計一些具有啟發性,能開拓學生思維的問題,這樣才能激發學生的探究愿望,提高學生的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同時要注意:小組成員構成要合理搭配,小組長的人員選拔要精干負責,小組的合作及鼓勵上要有長效機制等,以保障小組合作學習的良性循環發展。還有就是對在閱讀的合作學習中所存在一些負面現象:如小組成員意見不一致導致的爭論所造成的時間精力的浪費;一些不積極配合小組活動的成員影響了全組的士氣,降低了教學效率等,教師要密切關注,認真對待并及時調控,予以克服以保障小組合作學習能朝著教學目標的達成發展。
總之,小組合作學習作為新課程所倡導的一種新的學習方式,在促進學生間感情交流、互幫互助、共同提高、發揮學生學習的主動性方面起著積極的作用。實踐證明,實施小組合作學習不僅有助于學生的英語閱讀速度、水平和能力的提升,而且也使學生綜合運用語言的能力有很大的飛躍。事實上,合作學習不只是一種學習方式,而且還是一種生活方式。通過小組合作,學生不僅掌握了知識與技能,還學會了溝通交流與資源共享,更重要的是學會了承擔責任和共同發展。
龔凡履. 2012. 初中英語課堂小組合作學習的實施策略[J]. 中小學英語教學與研究a(2):12-15.
黃敏英. 2014. 淺議小組合作學習在初中英語閱讀教學中的應用[J]. 考試周刊(57):100-101.
季偉. 2014. 小組合作學習在閱讀教學中的運用[J]. 語數外學習英語教育(1):59-59.
劉慧玲. 2013. 小組合作學習在英語閱讀教學中的有效運用[J].科學咨詢(教育科研)(11):76-76.
王海霞. 2012. 小組合作學習在高中英語閱讀教學中的運用[J].上海師范大學(36):120-120.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 2011. 全日制義務教育階段英語課程標準[M]. 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
★本文是廣州市教育科學“十二五”規劃立項課題“小學英語話題教學中小組合作學習任務設計的實踐研究”,課題編號:1201533237的結題成果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