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浩鴻 馬清富
沿邊金融作為金融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服務邊民、支持地方建設和促進邊貿發展方面發揮著重要的助推作用,其穩定與安全歷來受到社會各方的關注。本文以麻栗坡縣為例,從金融穩定的視角,就如何支持邊疆金融發展和維護邊境金融安全進行了調查,以期引起有關方面重視和關注。
一、麻栗坡縣的發展概況
(一)基本縣情
麻栗坡縣是一個集“老、邊、少、窮、山、戰”為一體的邊境貧困縣。“老”即在1926年就有黨的組織活動,屬于右江革命根據地區域,1949年1月解放,1949年6月設縣,是文山州解放最早的縣。“邊”即縣境東南部與越南河江省的同文、渭川、官壩、安明、黃樹皮、河江“五縣一市”接壤,國境線長277公里,占云南省中越邊境線總長的20.5%,占文山州邊境線總長的63%;全縣轄4鎮7鄉9個社區93個村委會1946個村(居)民小組,其中:有8個鄉鎮69個村委會1385個村(居)民小組與越南接壤,居住著18.1萬人,占全縣總人口的65%;縣境內有1個國家級口岸、14個邊民互市點和100多條邊境通道。“少”即全縣居住著漢、苗、壯、瑤、彝、傣、蒙古、仡佬8個主體民族,全縣總人口28.1萬人,其中:少數民族占總人口的41%,農業人口占總人口的87%;全縣耕地面積28.26萬畝,人均耕地僅1.1畝,比全國人均耕地面積少0.3畝。“窮”即屬國家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縣,按國家新的脫貧標準計算,全縣有貧困人口5.6萬人,人均GDP為7499元,農民人均純收入6076元,相當于全省的60.99%,遠遠低于全國、全省、全州的平均水平。“山”即全縣國土面積2334平方公里,99.9%的面積為山區,屬典型的喀斯特地貌;聞名全國的老山、者陰山、扣林山、八里河東山均座落在縣境內。“戰”即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先后經歷了清末抗法戰爭、民國期間的抗日戰爭、解放初期的剿匪斗爭、20世紀60年代末的援越抗美戰爭和70年代末至90年代初的對越自衛還擊作戰,戰爭使麻栗坡縣的改革開放和經濟社會發展比全國晚了整整14年。
(二)經濟社會發展情況
到2017年6月末,麻栗坡縣實現地區生產總值20.6億元,財政總收入2.5億元,財政支出14.5億元,完成規模以上固定資產投資12.9億元,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0.4億元,邊貿進出口總額32.2億元,接待旅游人數114.7萬人、實現旅游綜合收入10.1億元,城鎮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9540元,農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380元。天保口岸出入境人員51.6萬人次,出入境車輛4.3萬輛(次),口岸過貨量45.8萬噸。經濟社會發展繼續保持良好發展勢頭,但產業結構轉型升級和提質增效面臨巨大壓力。
二、麻栗坡縣金融業發展情況
(一)金融組織體系情況
截至6月末,全縣共有金融管理部門4家,即人行縣支行(國家外匯管理局縣支局)、銀監辦事處(在文山市辦公)和縣金融辦,銀行業金融機構5家,即縣工行、農行、建行、郵儲及農村信用聯社,共有營業網點27個。其中縣城分布網點10個,占營業網點總數的37%,鄉鎮分布網點18個,占營業網點總數的63%。鄉鎮營業網點主要以農村信用社、郵儲銀行為主,基層農村信用社12個,郵政儲蓄銀行網點6個;保險公司有5家(人壽、財險、天安、大地、泰康);小額貸款公司1家。全縣共設有金融(物理)網點35個,安裝POS機567臺、ATM及存取款自助機47臺,農村村級自助銀行網點3個,金融網點覆蓋所有鄉鎮,并在全縣93個行政村設立惠農支付服務點107個,有效滿足農村基礎金融服務需求。
(二)金融發展及運行情況
至6月末,全縣人民幣各項存款余額71.5億元,同比增加10.9億元,增長18%。全縣金融機構累計發放人民幣各項貸款8.95億元,累計收回貸款7.65億元,貸款余額38.4億元,同比增長1.9億元,增幅5.2%。不良貸款余額為7344萬元,不良貸款率為1.91%。縣農行辦理跨境人民幣結算業務76筆15344萬元,縣聯社辦理跨境人民幣結算業務123筆1.13億元。
三、邊境金融安全隱患的主要體現
(一)貨物流與資金流相分離帶來的安全隱患
因改革需要,農行天保營業所于2006年6月撤銷,自此至2014年6月,麻栗坡天保口岸金融機構均沒有邊貿結算業務。當地出入貨物貿易結算由正規金融機構結算分化為三種方式,即攜帶大額現金出入境結算、地下錢莊結算和異地金融機構結算。除異地金融機構結算外,其余兩種結算方式對邊疆金融安全會形成較大沖擊,如大量資金游離于銀行體系之外缺乏監管、滋生大量地下錢莊和影子銀行,現金偏好日益加大容易引發洗錢等犯罪行為。
(二)創新不足讓銀行缺乏競爭力帶來的金融安全隱患
從麻栗坡情況看,到6月末,邊境地區商業銀行人民幣跨境結算業務較為單一,僅有農業銀行通過邊貿網銀系統開通邊貿結算業務和當地信用聯社開通邊貿結算業務,缺乏足夠競爭力,銀行結算的發展落后于人民幣跨境結算的需求,“地攤銀行”等民間渠道在人民幣跨境流通結算方面占據了大量市場份額,甚至影響部分邊境地區人民幣匯率、匯兌以及銀行頭寸清算。大量跨境人民幣游離于銀行體系之外,給非法交易及洗錢活動提供了“溫床”,對邊境地區經濟金融的長期穩定和繁榮帶來不利影響。
(三)非居民信息不對稱帶來結算賬戶管理上的風險隱患
從目前情況看,邊境地區金融機構在非居民賬戶開戶管理上,缺乏專門的管理規定、針對非居民人民幣結算賬戶的管理報送系統和對非居民人民幣結算賬戶的證件管理難度大。境外個人和機構在境內以實名制開立存款賬戶,由于實名翻譯、不能實現聯網核查、真實性審核較難等原因,準確性難以確定,由此對大額交易及可疑交易的判斷難度加大,給銀行賬戶的規范管理帶來了難度,會引發非居民利用假名賬戶為“地攤銀行”周轉資金、進行洗錢犯罪活動等風險。同時,缺乏對非居民存取款管理的正常法規,非居民存取款游離于監管之外,在與周邊國家中央銀行缺乏溝通交流機制的情況下,不能及時應對如貿易結算、貨幣兌換等各種風險。endprint
(四)正常現鈔回流渠道缺失帶來的安全隱患
就麻栗坡天保口岸而言,當地金融機構雖開通了跨境現鈔調運業務,但上半年近發生一筆業務,說明雙方金融機構之間現鈔回流渠道相對不暢,影響了人民幣現鈔及時回流,加大了人民幣沉淀境外風險。隨著人民幣跨境流通量的擴大,且人民幣跨境流通大都以現金形式出現,具有極強的隱蔽性,可能會影響到部分邊境地區物價水平的穩定。人民幣不能夠發揮載體貨幣功能,不能形成有序的人民幣跨境循環,加大了人民幣管理流通工作的難度,加上傳統的販毒洗錢、賭博洗錢活動,加大了邊境地區“反洗錢”工作的難度,間接縱容“地攤銀行”地下交易行為以及人民幣現鈔走私等行為而引發潛在風險。
(五)匯率定價及正規本外幣兌換點缺乏帶來的安全隱患
就麻栗坡而言,目前人民幣與接壤國家地區越南盾沒有共同接受的匯率定價機制,缺乏真實有效的官方匯率,當地管理部門雖然聯合發布人民幣越南盾YD指數進行引導,但民間更多的是采用參考形成于“地攤銀行”、地下錢莊等非法渠道的民間匯率。由于這類機構大都存在于對方國家,這樣就使得我國企業或金融機構不得不面臨匯率上受制于對方的困境。隨著人民幣跨境流通量的迅速擴大,對人民幣與越南盾的兌換需求也迅速上升,由于匯率波動較大、機構改革及撤并等原因造成,麻栗坡已沒有金融機構辦理人民幣與越南盾現鈔兌換業務,導致大量的貨幣兌換業務流向“地攤銀行”,黑市匯率高,企業和個人不得不承擔匯兌上帶來的多余成本。
(六)利率市場化下銀行業競爭的安全隱患
目前邊境銀行面臨利率市場化帶來的風險。人民幣跨境流通使得境內外的人民幣存款對利率的敏感性增強,如果周邊國家與我國金融機構存款利率存在利差,會引起金融機構存款的波動,而另一種可能性存在的情況是,在人民幣升值預期的驅使下,境外金融機構會以高出境內銀行的利差來吸收人民幣存款,預期賺取匯差,這些情況都會在一定程度上影響銀行的經營安全。
(七)特殊的地域環境為制假販假提供可能產生的隱患
邊境地區由于交通閉塞、通訊不暢、金融機構離口岸較遠等多種客觀原因,滿足不了社會對識別真假人民幣知識的需要,隨著人民幣的跨境流通規模擴大,增加了反假人民幣工作的難度,一些區域存在管理上的“盲區”,為不法分子制假販假提供了可能,應當引起社會各方面的關注。
四、幾點對策建議
(一)搭建金融服務平臺,完善金融服務功能
著力引導邊境金融機構抓住沿邊金融綜合改革試驗區建設的有利契機,在現有支付結算體系、跨境人民幣支付結算業務的基礎上,進一步探索金融業務創新,為邊貿經濟發展提供方便、快捷、適用的邊貿結算業務,解決資金流與貨物流不匹配問題,引導邊貿企業逐步弱化“地攤銀行”結算或現金結算等傳統方式,使用正規金融體系進行結算,切實降低結算成本,提高結算效率,暢通結算渠道。
(二)建立匯率定價形成機制,增強金融體系的影響力
在當前發布YD指數的基礎上,探索建立雙邊認可的匯率形成機制,把地攤銀行和地下錢莊的貨幣兌換需求納入監管范疇,形成和公布能被接受的個人貨幣兌換所帶來的不確定風險。針對邊境地區銀行辦理時匯率受制于“地攤銀行”以及依賴非正規金融方式實現頭寸平補的狀況,應積極在邊境地區進行人民幣與周邊國家貨幣匯率直接形成機制試點,選擇適當時機在雙方邊境設立試點邊貿本幣交易市場交易人民幣和越南盾,方便互開本幣賬戶境內外商業銀行相互調劑頭寸,確定人民幣對越南盾的主導匯率,逐步擺脫對“地攤銀行”的依賴,在發揮“地攤銀行”貨幣兌換優勢的基礎上,通過強化管理盡量減少其帶來的金融安全問題,維護邊境地區的金融秩序與安全。
(三)健全金融監管立法,多部門加強“地攤銀行”監管
針對當前監管乏力的實際,結合邊疆金融發展與穩定工作需要,盡快修訂現有的相關法律法規,強化對私募基金、地下錢莊、信托產品、理財產品的全面監管,逐步建立健全金融監管立法,制定統一的規范標準,專門對影子銀行進行監管,確保監管做到有法可依。同時,鑒于“地攤銀行”未納入監管、其往來的資金規模及存量難以掌控的實際,引導邊境一線商戶積極申請開辦貨幣兌換特許業務,規范“地攤銀行”,把零星兌換點規范發展為特許兌換點,允許專業性的貨幣兌換公司開辦兌換業務,提供多渠道兌換業務,并將其納入市場監管主體,使其陽光操作和規范運行。
(四)強化賬戶監管,規范回流渠道
以沿邊金融改革試驗區建設為契機,銀行賬戶管理部門應加快制定相關的法規制度,規范邊境地區人民幣銀行結算賬戶管理,著重考慮將非居民人民幣結算賬戶納入銀行賬戶管理體系,實施全方位的監測和監控,有效控制和降低賬戶管理風險。同時,基于目前人民幣回流僅是極少部分通過規范的銀行渠道,絕大部分是通過出入人員攜帶現金和地下通道回流的現實情況,要推進人民幣區域化僅依靠這種回流方式是不行的,必須進行一系列制度安排,把人民幣回流納入規范的渠道,建議在邊境一線設立人民幣限額兌換試驗區、在邊境城鎮建立人民幣回流中心等,以此引導和規范資金流通渠道,提高市場的透明度和安全性。
(五)積極探索實踐,構建接壤雙方之間的金融聯系機制
自推動沿邊金融改革試驗區建設以來,麻栗坡縣金融機構與接壤方金融機構雙方建立了良好的交流機制,業務合作更為密切。然而,我國央行與周邊國家之間的交流與合作的前期工作都是經總行授權可以間接地通過昆明中支來進行,一般事宜可由昆明中支在總行授權范圍內代表總行進行商議,事后報總行,重要事宜可由昆明中支先提出方案,然后報總行決定。這一工作機制在規范工作的同時,也制約了邊疆金融工作的創新與發展。鑒于對外工作的全局性和對內工作的特殊性,建議昆明中支要積極與周邊國家央行建立良性互動的金融聯系協調機制,或授權邊境地市中支與接壤方中央銀行分支機構建立日常溝通聯絡機制,讓雙方一起來應對諸如沿邊開放、邊境金融安全等區域性金融問題,共同構筑和諧穩定的區域金融環境,為金融對外開放提供有力支撐。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