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春方 胡愛典 趙永軒 王慧芬
摘要:中國園林歷史悠久,已有幾千年歷史,素有“世界園林之母”之稱。隨著人口和經濟的快速發展,隨著生態文明建設的推進,人們對環境保護意識逐步增強,生活和審美情趣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傳統園林已經不能滿足人們的需求,園林綠化在城市中起到了改善環境、保護環境、美化城市的作用,因此將城市園林建設成為低碳化,節約型的園林才能最大限度的發揮它的效益,只有將傳統與時代特征統一起來,才能將中國園林文化發揚光大。
關鍵詞:城市園林;建設現狀;發展趨勢
1城市園林建設的現狀
目前,我國城市發展已進入加速期,為保證城市化進程的健康發展,改善和提高人民環境的質量,應充分重視和加強城市建設工作,園林綠化建設成為城市建設的重要內容,城市園林已經成為一門新興的環境產業,園林建設帶動了經濟的飛速發展,城市園林與經濟發展形成了相互促進,互為基礎的態勢。
近年來國家大力推進園林化城市建設,各地各部門積極開展綠化先進創建工作,助推城市生態文明建設部分園林建設在城市規劃審批之前就開始實施了,園林綠地的選擇未能按人口的密度,城市的結構和分區布局等進行合理的科學的安排,大多數城市園林建設盲目效仿其他地域的園林布局,缺乏地域特色,有些城市在進行園林建設時,追求一步到位,單一地種植同一種林木,導致城市的林木景觀單調,缺乏自然特性。
1.1缺乏系統規劃,未按照城市規劃建設
園林綠化是城市規劃的重要組成部分,應結合城市規劃進行建設,但由于近幾年城市的迅速發展,部分園林建設在城市規劃尚未定案前已經在進行,這導致城市園林建設出現了不少問題。
1.2缺乏鮮明個性和特色,景觀趨同性或盲目抄襲。
許多城市園林規劃建設未結合當地實際情況進行建設,盲目追求大城市的景觀布局。地域不同,文化不同,園林景觀的表現形式也各有千秋,事實上,地域文化對園林的內容形式都是有限定的,城市園林規劃建設一旦脫離了地域文化的限制,也就沒有任何特色可言。
1.3人們對園林概念理解模糊
有人認為,生態園林就是園林的生態效益,就是多栽樹,樹多了,生態就有了;也有人認為,生態園林就是植物造園,植物造景,以為綠色多了,生態水平就提高了,建設好生態園林的前提是我們必須對生態園林這一概念有正確的認識,從國外的生態園林建設發展來看,其基本理念是“創造多樣性的自然生態環境,追求人與自然共生的樂趣”。
1.4樹種配置不合理,種植形式單一
有些城市在進行園林建設時片面追求綠化達標率,單一的種植同一種林木,對于園林的美觀根本就不重視,園林面貌的提高,園林效益的發揮,都要依靠園林植物。目前不僅種類貧乏,而且存在著樹種選擇上的盲目性.
1.5科技含量低,浪費嚴重
科技會帶來質的飛躍,絕大部分城市園林設計中沒有考慮科技元素的引入,造成了不小的浪費,園林植物病蟲害種類有很多,每種的特征、生長環境,防治方法都各不相同,生物防治、物理機械防治等綠色植保技術能減少綠化資金的開銷,防止生態環境受污染,在城市園林規劃建設中,采用先進的科學技術能避免許多浪費。
1.6重建輕管現象時有發生
城市園林綠化在城市建設中的重要性日益顯著,各地園林建設的積極性極高,并且投入了大量的人力、財力、物力,也取得了明顯的效果,但是常出現建成以后無人管理的局面,園林樹木枯萎無人過問,許多園林配套設施損毀也無人修理,園林維護是其發揮效益的重要實踐,城市園林規劃建設的實質性效益,必須通過長期,有效的維護工作來體現。
2城市園林建設的發展趨勢
隨著時代的不斷進步,人們需要具有新時代精神和鮮明地方特色的現代園林。生態化園林是我國城市園林的發展方向,生態園林是繼承和發展傳統園林的經驗,遵循生態學的原理,建設多層次,多結構,多功能,科學的植物群落,建立人類、動物、植物相聯系的新秩序,從而改善人與自然之間的關系,實現生態園林維持生態平衡,美化環境的最終目標。
2.1將時代與傳統相結合
時代在發展,社會在進步,人們對環境保護意識逐漸增強,對生存空間的舒適度要求也越來越高。創建園林城市,建設生態園林,美化生活環境是人們追求的重要目標,要建的新園林則必須在傳統與時代結合上下功夫,要堅持“以人為本”的思想為導向,以追求人與自然的和諧為目標,既要繼承傳統又要學習對我們有益的國內外新形式,在城市園林建設中,應當古為今用,洋為中用創造中國式的現代新園林。
2.2堅持“可持續發展”的生態園林發展方向
可持續發展的概念是“既滿足當代人的需要,又不損害后代人滿足需要的能力的發展”。用“可持續發展”的理論指導城市綠化的直接表現就是出現了生態型綠化景觀。生態園林主要是指以生態學原理為指導(如互惠共生,化學互感,生態位,物種多樣性和競爭等)所建設的園林綠地系統,在這個系統中喬木、灌木、草本和藤本植物被合理配置在一個群落里,種群間相互協調,構造一個和諧有序,相對穩定的群落,從而改善人與自然之間的關系,提高環境質量,實現園林建設的生態美。
2.3堅持海綿城市理念建設
在城市規劃建設過程中,應全面啟動海綿城市建設理念,通過對城市水系統、園林綠地系統、道路交通系統等與生態措施相結合的方式,發揮海綿城市“滲、滯、蓄、凈、用、排”的功能,提升城市排水防洪能力。做好海綿城市專項規劃和城市排水防澇專項規劃。
2.4堅持高標準規劃,高標準建設
在城市總體規劃中,將園林綠地規劃納入其中,科學論證,高標準規劃,專題進行綠地系統規劃,二規合一,多規合一,規劃出臺后,將嚴格按照規劃進行高標準建設,使城市的規模,規劃,建設相匹配。
2.5加強建設后的管理
城市園林不同于其他建設,一分種,九分管,因此,加強管護是關鍵,要從管護上下功夫,既要建設好,又要管護好,使之發揮更大的效益。
隨著科學的發展,社會的進步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已將城市園林綠化的發展和水平提高到保護生態平衡高度來認識。生態園林是以維持生態平衡,美化環境為主導思想,主張因地制宜,適地適栽,遵循生態學原理,生態園林的主體是自然生物群落,強調人工園林和自然生物群落的有機結合。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