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小雷 薛靜芳
[摘要]:古樹名木是大自然和前人留給我們的自然和文化遺產,是林木資源中的瑰寶,是一個地方歷史變遷的活見證,通過對古樹的研究,可以得知當地氣候變化,水土、植被、地理、空氣等重要信息,由此可見,古樹名木不僅具有重大的觀賞價值,還具有很高的文物價值和生態價值。
【關鍵詞】:聊城; 資源;保護;古樹名木
【引言】:我們聊城市林木種苗站自2011年6月開始,利用三年時間,對全市九個縣市區城鄉范圍內的古樹名木進行了深層次的挖掘和詳細調查,按統一要求測量了每株樹的胸徑、地徑冠幅、主干高和樹高;目測了冠形、干形、長勢,考察了古樹生長地的地形地勢、生態植被、自然環境,選擇能反映古樹生長狀態的角度拍攝了照片。調查了解了樹木栽培生長歷史及有關人文資料,對樹齡進行了查證及估測,并詳細做了記載,建立了完善的聊城市古樹名木電子檔案。據統計,我市現存387株單株古樹名木和59個古樹群,分為24科37屬44種,這些古樹只有100余株分布在城區,另外200余株古樹和 59個古樹群均分布在農村。通過調查發現,“居住”在城市中的100余株古樹名木基本都得到了一定的保護,但是大量的“農村戶口”的古樹狀況實在堪憂。伴隨著如火如荼的新農村建設,這些點綴在農村中的“綠色活化石”還能繼續生存下去嗎?保護農村古樹名木刻不容緩!通過調查和走訪,我發現造成農村中古樹生存狀況惡化的因素雖然很多,但主要表現在四個方面:
1缺乏明確的針對保護古樹名木的法律。雖然現在都提倡重視古樹名木保護,要求落實責任制,但均屬規范性文件,無權規定責罰。目前,聊城還沒有一部關于古樹的具體管理辦法,也未建立古樹名木保護管理責任制,對于破壞古樹名木的不法分子缺乏明確的法律條文將其進行制裁。
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一些不法商販將魔爪伸向了隱藏在農村中的古樹,在巨大的經濟利益誘惑下,他們竄到農村收購和偷盜遺留下來的古樹名木,高價賣到城里,由于古樹移植難度極大,這些商販沒有科學知識,導致絕大部分古樹在此劫難中喪命,農村的古樹面臨著一場嚴酷的“文明洗禮”。 雖然老百姓對此也有所反映,但是由于缺乏明確的法律條文,對于破壞古樹者,林業部門只能按照砍伐普通樹木的條款進行簡單的經濟處罰,實在難以起到保護古樹和震懾毀樹行為的作用。只有盡快研究出臺保護古樹名木的條例,才能使使古樹名木保護有法可依。
2 相關部門沒有重視農村中的古樹名木。長期以來,領導的目光都聚焦在城區內的古樹,而對于農村的古樹卻疏于管理,上級部門沒有登記造冊,基層林業人員也沒有向上反映,以致具體哪個村有古樹,在什么位置,是什么樹種,多少樹齡,連許多基層的相關工作人員都搞不清楚。我通過查找大量的資料,也僅僅是查到了關于城市中古樹名木的種種信息,城中古樹被領導和市民頻頻關注,做足了文章,像擺放在商店里的精品,而那些農村中的古樹十足的成為散布在老房子中、雜草垃圾旁的古董,雖然同樣很有價值,但需要我們林業工作者、文化工作者等相關人員去挖掘。由于各級領導不重視,導致農村中這些沒有任何措施的古樹被毀損嚴重。一些樹木或者遭受自然災害,諸如病蟲害和龍卷風、冰雹襲擊等,或者遭受人為危害,例如被折枝、遭受火災等,再加上一些古樹樹齡偏大,對管養技術要求高等原因,死亡率呈逐年增加趨勢。
3 搞新農村建設時缺乏統籌規劃。伴隨著我市快速的城市化進程,許多農村地區也開始了轟轟烈烈的撤村并鎮,規劃拆遷規模相當大。由于搞新農村建設時缺乏統籌規劃,在建設規劃、開墾新的宅基地、修路等工程中,粗暴處理,沒有進行較好的保護古樹。并且進行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時,許多農村都加大了對村場硬底化的建設力度,這的確很好地改變了農村昔日“晴天塵滿天,雨天地泥濘”的惡劣環境,然而在進行硬底化建設過程中,部分村莊由于不注意保護古樹名木,錯誤的將古樹樹下地面硬化 ,使古樹呼吸不暢,加速衰亡。眾多很有價值的古樹名木就這樣慘死在現代文明中,令人惋惜,引人深思。
4對古樹名木的保護缺乏資金支持。作為一名林業工作者,我接到很多這樣的咨詢電話:“保護古樹名木有沒有政策上不補貼?”我的答復是“正在研究”。包括在我們深入農村進行調查時,村民也感到好奇“你們又是測量,又是拍照,還不讓破壞古樹,那么,政府給不給補貼?”我們的答復是“以后會有的”。 在物質生活和精神生活都相對比較貧乏的農村,如果政府不在古樹名木保護上給予資金扶持,村民只好讓其自生自滅。
5 農村居民對古樹名木的保護力不從心。
經調查發現,我市農村中的古樹絕大部分都存在于破舊的殘墻爛院中、雜草柴堆里。在調查的同時,我對村民進行了走訪,發現這些古樹沒有得到應有的重視并非是村民缺乏保護意識,而恰恰有了樸實而愚昧的農民,這些古樹才得以生長上百年,幸存至今。
如今,這些扎根農村的古樹名木正在向我們發出求救信號,作為一名林業工作人員,我也沉重的發出呼吁,請重視這些扎根農村的古樹名木,只有領導和從業人員的共同重視才能使這些“農村戶口”的瑰寶得到和“城中瑰寶”同樣的待遇。在新的社會大發展時期,對古樹名木保護工作更需要得到進一步的重視和加強。各級領導、各個階層都要擔負起保護古樹名木的使命,盡到應盡的一份責任。我認為,將來我市農村的古樹名木保護工作需要從以下幾點抓起:
5.1 制定明確嚴格的法律條文,明確相關部門責任,明確懲罰措施。對亂砍濫伐、人為破壞古樹的行為要予以法律制裁。
5.2 有關部門應加強對農村大樹、古樹、名貴樹的管理和養護,應通過采取配置專業技術人員、建立林業檔案、嚴格控制砍伐、加大打擊違法行為的力度、加強生態環境保護的宣傳。
5.3 要將古樹名木保護工作與新農村建設結合起來。各級農村規劃建設部門在破舊建新的工作中要把古樹名木的保護工作放在首位,新的建設要以不破壞古樹名木為前提。
5.4 要投入資金,通過加大保護資金的投入,改善古樹的生存條件和環境,以設立護欄、建立生態圈、古樹文化圈等方式來防止生產生活等對古樹造成的損壞。要統一為古樹掛牌并對古樹名木實行專人管護,確保每株古樹名木都有一名管護人員,每年給管護人員發放一定的管理費。
但愿我們在專注經濟發展和新農村建設的過程中,也能給古樹名木留下一個相適應的空間環境和良好的生存條件,在各行各業共同的關心和保護下,健康生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