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兵
【摘要】國家助學貸款被看作是一種沒有擔保信用的貸款,這對于許多家庭條件相當貧窮的同學來說,是他們通往大學的“綠色通道”。這篇文章首先從對甘肅5所大學進行實證數據剖析,然后探討了現行國家助學貸款風險控制制度缺陷,最后提出完善國家助學貸款風險控制制度的對策。
【關鍵詞】國家助學貸款 風險 控制
一、甘肅5所院校國家助學貸款風險現狀
近期,我們向甘肅5所大學參加國家助學貸款的學生隨機散發了1000份調查問卷,回收889份,有效率為88.9%。調查問卷覆蓋了甘肅5所大學。本研究不僅包括借款人相對完整的個人信息外,而且包括了學生的貸款目的、還款意向等多個自變量。調查采取了專業的SPSS16.0實施數據剖析。從調查對象剖析,同學占27.9%,女同學占72.1%,本科生相對較多,年級分布相對均勻。其中生源大多數來自農村,占調查對象的85%。學生申請貸款額度一般集中在10000元和30000元兩個層次。問卷詳細結果包括下面幾個方面。
(一)信用風險長期存在
在問到“為成功申請,對家庭經濟情況會……”僅50%的同學實話實說,20%的同學對隱私部分稍微隱瞞、15%的同學有點渲染,其余的同學任意渲染。在調查申請國家助學貸款的理由時,60%的學生是因為家庭條件,35%的學生是家庭雖然能夠支撐自己的學費,申請只是減輕父母負擔,其余的同學則是不貸白不貸的想法。而調查貸款金額的用處時,20%同學生把貸款用來高消費或者經商等,但是針于對這些做法的態度。87%的同學覺這是得不道德的,不值得提倡,有18%的同學則認為個能夠理解的,是個人選擇,別人不必干涉。在被問到還款遇到困難時,你會選擇……,有35位學生選擇了待通知時,再想辦法或者是能不還則不還。
(二)管理風險逐漸凸顯
在調查學生們所提供的“貸款信息是否真實”時,僅48%的同學覺得所給予的信息是較真實的。這說明了仍然存在很多不實信息。“對于貸款者理解貸款金額、年限等理解程度”時,僅4%的同學表示十分理解,78%的同學表示大概理解,18%的同學表示自己不必理解。在調查“愿意接受哪種還款途徑”時,65%的同學愿意接受個性化的還款途徑,只有28%的同學同意現階段現行的統一的還款途徑。而對于“現行政策中還款的相關約束機制作用”中,許多同學都覺得有相對較大的束縛力,然而同樣有15%的同學覺得約束力較弱。
二、國家助學貸款風險控制制度存在的缺陷
(一)違約預防制度不健全
第一,違約預防制度的規定零散,沒有形成一個統一的整體,因而其作用非常有限的。第二,部分風險防范措施,尤其是其中較有約束力的措施都還沒有能落實。第三,對信用助學貸款,我國還未特地的法律規定,大部分根據的是現有的《擔保法》、《消費信貸法》、《貸款通則》等法規,對助學貸款相關問題的規定不完全、不清楚, 在操作時沒有條理,尤其是當貸款同學違約時沒有相關的法律制裁。
(二)風險補償機制有缺陷
1.缺乏信用擔保。我國的國家助學貸款是從嚴格的抵押擔保突然過渡到完全的個人信用(并且也沒有政府的相應擔保),進而使得我國的助學貸款面臨著很大的違約風險。國家助學貸款的對象為貧困大學生,這些大學生未即期的信用和財產記錄,其本身的信用等級較低。
2.風險補償專項基金負擔分配不合理。作為一種政策性貸款,本身就是一種準公共產品,需要政府財政資金的補貼,其他的政策性貸款同樣是政府財政資金補貼的;由高校來實施補償就不太合適了,高校不是政府部門及公共機構,不應該承受這種政策性貸款的補貼,學生畢業后,高校也很難控制他們還款,卻要為他們拖欠還款擔負責任,這顯然是不公平的,并且高校本身經費就一直緊張,如果每年還要拿出一部資金來補償的話,這也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高校的發展。另外,這一機制同樣影響高校協同開展助學貸款的積極性,部分高校不積極與銀行接觸,徹底依靠政府部門安排。
三、完善國家助學貸款風險控制制度的對策
(一)建立健全違約預防制度
1.貸前、貸中、貸后嚴格防范風險。貸款前,學生戶口所在地有關部門應認真調查轄區申請助學貸款學生家庭的經濟情況,認真履行自己的職責;貸款中,學校應對學生開展誠信教育活動,并且將學習不用功,有違紀等情況的學生迅速通知經辦銀行;貸款后,強化畢業生還款跟蹤工作,設置完整的個人信用體系,同時通過個人征信系統,影響其將來在商業銀行的再貸款。
2.建立健全國家助學貸款資信查詢系統和個人資信征詢系統。有了十分全面的個人信用制度,銀行就能按照客戶信用的歷史記錄確定客戶的風險承受能力,進而很好地防范信貸風險。個人信用制度的建立同樣是改善市場環境及金融制度的需要。政府相關部門應擬定相應的個人信用法律法規,通過法律途徑來實施約束。
3.建立健全國家助學貸款失信懲戒制度。當前情況下,務必依靠高等院校畢業生學歷查詢系統,把貸款學生的一般情況記錄在案,萬一違約并且經查實確定是惡意違約,立刻將此記錄轉入個人信用信息系統的黑名單,全國任何一個金融營業網點都是可以查詢到的。這樣的話,其將來申請貸款等金融活動就要受到此這個“信用污點”的影響,無法和金融機構、政府部門打交道。對于違約人來講,此終生陪伴的信用污點具有很大的威震力。
(二)科學構建國家助學貸款風險補償機制
1.建立國家助學貸款信用保險。現階段,華安財產保險公司首先推出了國家助學貸款信用保險,當貸款同學意外死亡、喪失勞動能力或者連續3個月徹底沒有履行還款義務,保險公司就對銀行的這部分貸款實施賠付。建立國家助學貸款信用保險,把學生不能按期還款的風險由全社會來承受,將會很大地確保國家助學貸款在我國的適用。
2.建立國家助學貸款國家擔保制度。健全特地的國家助學貸款擔保基金,用于補助那些為此而出現相對較大虧損的金融機構,避免銀行方面在支付人力的同時不至于負擔越來越多的財力損失,給銀行一個支持。擔保基金的資金可以從三個途徑籌措:大學每年從學費中按一定比例提一點、政府每年從財政撥一點、鼓動社會各界捐一點、建立擔保基金,由政府和大學共同設立助學貸款基金委員會,與商業銀行合作對擔保基金實施管理。對享受助學貸款擔保的學生,基金要義務幫助他們完善健全人格,高質量完成學業,最終能順利就業或深造。
3.完善國家助學貸款違約風險補償機制。一是設置公共擔保基金會。可以通過國家財政撥款、發行彩票及社會捐助形式等多種途徑籌措擔保基金。二是建立健全國家助學貸款減免制度。對畢業之后進行國家特別需要的基礎科學范疇研究、到條件落后地區工作的大學生的助學貸款進行減免,指引大學生主動服務于國家亟待發展的行業和地區。
參考文獻
[1]陳柳欽,馮濤.國家助學貸款的制度困境和完善措施[J].湖北社會科學,2006,02:153-156.
[2]周慧.基于博弈論的國家助學貸款風險控制對策研究[J].江蘇高教,2016,05:47-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