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千里
摘要:自恢復生物高考之后,生物學迅猛的發展一發而不可收拾。而今,生物學朝著人類自身研究和環境保護的方向發展,如克隆、生物制藥、人口控制、環境質量和生物多樣性等研究方向,都將對社會發展起到積極的促進作用。在我國新課改形勢下,高中生物就有了一個深入發展的契機,本文就如何設置高中生物課程來抓住這個契機進行探究。
關鍵詞:高中生物;課程設置;課程現狀
高中生物教育的現狀是“課程少,授課方式單一”,沒有足夠的課程來深入學習生物學技術,目前的課時安排,僅夠完成生物高考的課程安排,正所謂“為了考試而學習”,這對于生物學和學生自身的發展是不利的[1]。而新課改要求高中生物要注重學生和社會的發展需求,使學生對于學習和就業方向能有更多的選擇。首先,先認識了解生物學的發展現狀,再根據現狀設置課程。
一、生物學的現狀
生物學是自然科學中一門旨在研究生物生命活動規律和生物現象的基礎學科。我國生物學發展過程極為坎坷,自恢復生物高考后方才步入正軌。即使生物學的發展為人類提供了許多便利條件,但是在高中教育中仍然沒有得到足夠的重視,具體的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生物學教學的課程特點。據調查,我國的普通高中生物課程普遍具有課時少、授課方式單一、師資力量不足、實驗資源不足等特點。這些特點也可以說是缺點大大制約了生物學的發展,也是學生對生物學認識只停留在試卷上,沒有時間也沒有能力深入研究學習生物學技術。
2、生物學的課程性質。生物科學作為六大自然科學之一,旨在研究研究生物生命活動規律和生命現象的一門學科。生物學自從誕生但如今,經過了從自然現象到生物本質、從定性到定量的坎坷發展才到達了如今的程度。生物學又是農業、牧業、醫藥和環境保護等多種應用學科的基礎,所以生物學課程作為國家統一規定的基礎教育學科之一。
3、生物學的課程目標。通過一系列的生物課程學習,使學生了解生物學的基本事實、基本原理等方面的基礎性認識,并初步了解生物學在現實生產和社會生活中的應用,初步具有一定的生進行物探究和生物實驗的技能,最后給學生提供一個新的就業方向和學習方向。
二、高中生物課程改革
本次新課改主要是從生物學的內容、教學方式、師資力量配置、教學活動等方面進行改革的,旨在發展人的潛能,培養學生的生物學的實際應用能力,以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1、生物課程的設置思路。生物課程的改革目的既然是為了培養學生的能力和促進學生的身心健康發展,所以課程設置就要著眼于學生的價值觀的引導,綜合考慮社會和學生發展、和課程發展三個方面,可以從生物圈內的人和植物、生物的行為和遺傳、生物技術和環境等方面進行課程選擇。結合現代生物發展迅猛,已經展現出巨大的社會和經濟潛力,已經逐漸影響的人民的生活方式,所以可以適當增加有生物技術應用的課程,使學生適當接觸了解生物技術。生物學發展得最現實的目的就是造福人類,所以,課程最后可以加入一章“健康地生活”,使學生學會運用所學的知識健康生活。
2、師資力量的配置。由于高中生物教育教學方式單一、生物實驗器材缺乏、生物活動少的現狀,所以生物新課改時有必要對上述情況進行改革優化。
據調查,高中生物教學,有約百分之七十的教師仍然停留在“黑板”教學,對教學內容平鋪直敘,學生不易理解,并且,大約有百分之三十的教師對于生物這門學科僅限于能“養家糊口”,對于學生和課程就是得過且過,缺乏和熱愛責任心,這樣的教學態度勢必會影響教學質量。在本次改革中,生物教學就應避免白話教學,應加入模型、視頻、課件等元素,來更直觀的、直白的將知識點展現給學生,更能節約黑板寫字的時間來深入拓展知識,這也要求教師應具備較強專業知識素養和過硬的理論基礎[2]。
我國教育教學中缺少課程實驗和課程活動是一種普遍情況,始終將死記硬背,圍繞著課本學習,這對于學生來說是被動教學,不利于課堂聽課效果的發揮。對此,課程改革也要注重學生主動性的引導,引起吸引學生的興趣,讓學生主動學習,學習效果勢必比死記硬背高。可以通過模型教學和生物實驗,來提高學生的興趣和對知識的理解。模型比教師白話更能直接、完整的展示生物結構,比如“動物細胞結構”和“植物細胞結構”,兩種細胞的異同點是高考易考點,教師“苦口婆心”的講半天,不如兩個細胞模型看的直觀,清楚。而實驗活動通過親自動手驗證生物實驗的理論,對學生所學知識點的一個實踐,能更好的全程體現實驗過程的變化,對于實驗的相關知識的記憶比死記硬背容易[3]。
三、結語
眾所周知,生物學對人類社會發展和自然環境保護具有重要意義,作為生物學學習前站的高中生物,也理應受到教育部門的重視,要對高中生物的教育現狀進行整改,給學生活躍的學習氛圍、充足的學習時間、多樣的學習方式,使學生能更深入的研究生物學,甚至是生物技術,以貫徹落實國家新課改的政策,為生物學的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 蔡炫斌.淺析高中生物新課程教學的現狀與改進方法[J].中學教學參考,2016(14):124.
[2] 唐紹政.構建學習共同體,開發高中生物校本課程[J].中學課程輔導(教學研究),2015(16):117-117,119.
[3] 白雪峰.高中生物新課程教學的現狀分析與對策研究[J].考試周刊,2016(53):131.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