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雪妹
?
2015年全國舞蹈啦啦操運動員技術等級測試成績分析
李雪妹
南京體育學院,江蘇南京,210014。
運用數理統計法對2015年全國舞蹈啦啦操運動員技術等級測試成績進行分析,通過邏輯分析法、問卷調查法、專家訪談法對本次測試進行深度研究,從而揭示中國舞蹈啦啦操運動員真實水平以及本次測試存在的問題。結果表明:個人能力處于中等水平,出現高低分人數分布不均,拉低平均分的問題,說明我國舞蹈啦啦操運動員在各方面發展都不平衡,且運動員個人能力高低懸殊,由此建議教練員在訓練中區別對待不同水平的運動員并進行針對性訓練,減少差距,同時可以將技術等級考核標準設定為訓練目標,整體提高運動員個人能力。
舞蹈啦啦操;運動員;技術等級;測試成績
啦啦操作為一個具有發展價值的運動項目已在全世界廣泛發展,中國啦啦操的發展是在美國啦啦操度過百年壽辰之后才悄然開始,自開展以來在全國發展趨勢迅速,啦啦操隊伍不斷壯大,并陸續登上國際舞蹈取得優異成績。
《啦啦操運動員技術等級標準》(以下簡稱《標準》)是指國家體育總局頒布的考核中國啦啦操運動員技術等級的指導性文件?!稑藴省芬幎死怖膊龠\動員身體素質和技術技巧測評的指標和標準,并反映和評價他們的訓練。依據《標準》的發布于2015年進行了全國啦啦操運動員技術等級測試工作。本文主要對舞蹈啦啦操運動員成績進行研究,研究的目的在于揭示中國舞蹈啦啦操運動員個人能力現狀以及2015年舞蹈啦啦操運動員技術等級測試的指標與測試方法的問題,對啦啦操運動員技術等級測試的改進和教練員對運動員進行客觀評價及科學化訓練起一定參考作用。
1.1 研究對象
參與2015年舞蹈啦啦操運動員技術等級測試運動員。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獻資料法 利用南京體育學院圖書館、中國知網、萬方數據、維普資訊、百度搜索等相關途徑收集并查閱了大量的與舞蹈啦啦操及技術等級等相關的文獻資料。
1.2.2 訪談法 對啦啦操專家,優秀教練員及裁判員進行訪談。
1.2.3 問卷調查法 針對參與技術等級測試的運動員發放《2015年舞蹈啦啦操運動員技術等級測試的調查問卷》,通過郵件或快遞方式發放,郵寄方式回收。
1.2.4 數理統計法 運用EXCEL軟件對收集的數據進行統計分析。
1.2.5 邏輯分析法 對舞蹈啦啦操運動員技術等級測試結果進行邏輯分析
2.1 運動員個人能力高、低水平分布不均
參與測試的運動員個人能力大多數處于中等水平,人數呈正態分布,而低分段人數多于高分段人數,而高低人數多偏差是平均分低的原因之一。這一現象,不光出現在總成績方面,身體素質和技術技巧方面都這種現象,乃至各單項測試成績都存在此類問題。
2.1.1 總成績低分段人數過多拉低均值 參與測試的運動員平均成績為58.74分,成績并不理想,表明參與測試的運動員個人能力處于一個中等或不及格的狀態,但其中位數為67分,說明參與測試的運動員中間水平在67分,而這個數值高于均值,這種現象的產生是由于低分段人數超過高分段人數,成績失衡導致拉低平均分。

圖1 人數分布圖
將總成績分為3個分數段來統計,從運動員等級標準來看,大于等于80分為三星級運動員,79-70分之間為二星級運動員,69-60分之間為一星級運動員,60分以下不具備星級運動員資格。如圖1顯示,中等分數段所占比重最多,從而表明處于一星級和二星級運動員較多,高分段人數和低分段人數不平衡,三星級運動員占總人數的16%,而不具備星級運動員資格的低分人數過多也直接影響總成績均值偏向低分段。綜上所述,參與測試的運動員高分段與低分段人數分布不均勻,高水平運動員較少,中國舞蹈啦啦操運動員個人能力不高,處于中等水平,且有部分運動員個人能力極差。另外,高分段中有4人成績超過90分,低分段中有5人分數為0分,表明參與測試的運動員分數差距懸殊。
通過測試成績和團體成績的相關性對比,高分段41名運動員來自華東師范大學、南京體育學院、蘇州大學、遼寧省十一中學、北京八一學校、南京市玄武中等專業學校等隊伍,而這些學校團體成績均為全國錦標賽或冠軍賽前8名,且高分數段人數最多的華東師范大學和南京市玄武中等專業學校為冠軍隊伍,多次啦啦操全國性比賽第1名的好成績。由此看來,運動員個人能力與團體成績基本成正比,本次舞蹈啦啦操運動員技術等級測試能夠反映運動員個人能力。另外,通過問卷調查的數據反映,有95.6%的運動員表示能夠反映個人能力水平。在問卷調查中關于本次測試是否反映運動員真實水平的問題中,有97.8%的運動員表示能夠反映自身水平。

圖2 測試結果滿意度統計圖

圖3 測試合理性統計圖
從調查問卷顯示,運動員表示本次測試均能夠反映自身技術水平,過半運動員對自己測試結果滿意且成績滿意,而極少數運動員對自己測試結果不滿意的原因集中為測試成績不理想,而測試成績不理想的原因多運動員自身能力差。成績不理想但對測試結果滿意的運動員表示其原因是這個結果比預想中要好。其次,對于本次測試合理度的反應,從測試時間、測試評判標準、測試指標來看,90%左右的運動員都表示了合理的態度,不超過5%的運動員表示不合理態度。對測試的整體合理度為90%。
2.1.2 身體素質方面高、低分人數分布不均拉低均值 身體素質方面,參與測試的運動員身體素質均值達到36.53分,運動星級運動員標準換算達到一星級運動員水平,其中位數41,表明參與測試運動員身體素質的中間水平處于中等偏上,但中位數大于均值的現象說明高、低分人數分布不均勻,低分段人數明顯多于高分段人數,導致拉低平均分。

表1 身體素質成績統計表
從表1來看,抱腿平衡和俯臥撐同樣存在高、分人數分布不均拉低均值的問題,這表明中國舞蹈啦啦操運動員對于抱腿平衡和俯臥撐的掌握情況參差不齊,高、低分人數分布不均。
2015年舞蹈啦啦操運動員技術等級測試達標線為80分,按照同樣的比例,身體素質至少要達到48分才能過關,同樣俯臥撐成績要達到32分——對應個數33—35個。從俯臥撐個數數據來看,目前,中國運動員60s俯臥撐平均能做到22個,很明顯沒有達到要求,所以在之后的訓練過程中要有針對性的進行訓練,將訓練目標定在50/組進行練習。
另外,通過對“俯臥撐”指標選定態度的調查,有91%的運動員表示合理;96的運動員對于只測試“抱腿平衡”表示合理。
2.1.3 技術技巧方面高、低分人數分布不均拉低均值 技術技巧方面,同樣通過星級運動員標準換算技術技巧成績達到一星級運動員標準,參與測試的運動員處于中等水平,所選用的技術技巧多為一些常見且比較簡單的難度。高分段運動員所選難度基本具有啦啦操特色的難度——阿拉C杠,低分段運動員出現來那個種情況,一種是選擇低難度分值較低,另一種是選擇高難度失敗,零分。

表2 技術技巧成績統計表
從表2中看出,技術技巧成績存在同樣的問題——高、低分人數分布不均勻,低分人數過多直接拉低平均分的現象。同時標準差達到10分之多表明高、分差距懸殊。
通過統計,女運動員選擇率最高的技術技巧是單足轉體360°,是最常見的難度之一,也是健美操中所涉及的,而部分啦啦操運動員是從健美操轉項過來,對其掌握已經很熟練。男運動員選擇率最高的技術技巧是側手翻,是比較簡單的翻騰動作,大多數男生都能完成,選擇率高。
同樣按照總分的80%計算,要達到達標分數線,技術技巧成績至少要32分,而目前運動員的憑據能力這個分數相差甚遠。另外,技術技巧總分40分,分數80分及以上的41人中,27人技術技巧成績超過35分,這表明運動員個人能力的評定技術技巧為決定性因素。
另外,團體名次靠前的隊伍技術技巧分值較高,其選用的技術技巧難度多數具有舞蹈啦啦操特色的旋轉類難度,而這些高難度動作都在其比賽成套中有所展現。
2.2 個人能力大學組運動員高于中學組
從星級運動員等級來看,大學組運動員成績處于二星級運動員水平,而中學組運動員不具備星級評定資格;從成績方面來看,大學組成績要高于中學組成績;從身體素質方面來看,大學組能力高于中學組能力;從技術技巧方面來看,大學組能力高于中學組能力,但自身相比中學組技術技巧能力高于身體素質能力。由此看來,大學組運動員不論從整體能力還是各專項能力都高于中學組,可以表明大學組運動員個人能力高于中學組。
2.2.1 總成績差距明顯 從成績方面來看,按照星級運動員等級換算,大學組成績達到二星級運動員水平,中學組成績不具備星級運動員評定資格;大學組與中學組成績相差明顯,在身體素質成績相差8分,在技術方面相差5分,由此看來大、中學組成績相差明顯。

表3 大、中學組總成績統計圖
如表3所示,不論大學組還是中學組,都存在高、低分人數分布不均,低分段人數過多拉低平均分的問題,中學組問題更為突出。另外,從中位數也表明大學組運動員中間能力處于中等偏上水平且接近四星級達標線,中學組運動員中間能力處于中等水平,P值顯示兩者間差距具有非常顯著。產生這樣的直接原因與學校性質不同。大學生處于專業學習為主和自主學習的階段,時間自由。而中學生多數處于“被安排”的階段,課程安排規范,以基礎教學為主,沒有涉及到專業專攻的領域,且時間受到限制。因此產生的間接原因——一方面大學生相對于中學生訓練更為專業,另一方面大學生訓練時間多于中學生。另外,兩組運動員同樣存在高、低分人數分布不均勻,低分人數過低拉低平均分的現象,且兩者離散程度高,表明高低分差距懸殊。
2.2.2 身體素質能力大學組高于中學組 身體素質方面,大學同樣達到二星級運動員水平,而中學組成績不具備星級運動員評定資格。

表4 大、中學組身體素質成績統計表
如表4所示,大學組和中學組身體素質上同樣存在高、低分分布不均勻,低分人數過多拉低平均分的現象,同時兩組運動員標準差較大,也表明分數相差懸殊。P值所示,兩組運動員在身體素質方面的差距非常顯著。
另外從測試項目來看,不論是俯臥撐還是抱腿平衡,也還是存在高低分人數分布不均,低分人數過多拉低均分的現象。

表5 大、中學組俯臥撐、抱腿平衡成績統計表
如表5所示,大、中學組俯臥撐差距不顯著,而抱腿平衡差距非常顯著。另外,兩組運動員成績標準差較大,表明其高低分差距懸殊,身體素質發展不平衡。
產生這種現象的原因除與學校性質以及涉及的訓練時長和訓練性質之外,還與參賽項目有關。中學組運動員多數參加規定項目的比賽,以花球啦啦操規定和街舞啦啦操規定套路為主,這些比賽面目中所涉及的柔韌相關的要求較少,訓練目標是將規定動作做到正確一致,所以在訓練的過程中并沒有過多的柔韌要求。而更接近于柔美,對柔韌要求比較高的爵士項目,大學組運動員明顯多于中學組運動員,同時訓練目標在柔韌方面也會更明確。因此,大學組運動員在柔韌方面占據優勢。
2.2.3 技術技巧水平大學組高于中學組 技術技巧方面,同樣大學組成績到達二星級運動員水平,中學組成績也到一星級運動員水平。在難度選擇上,大學組女生難度選擇多數為屈體分腿跳,中學組男生多數選擇側手翻,女生多數選擇立轉360°,從難度選擇上能拉開一定的分值。

表6 大、中學組技術技巧成績統計表
見表6,大學組運動員技術技巧能力強與中學組,其成績相對集中,高、低分人數分布均勻,其均值接近其技術技巧總分的80%,大學組運動員技術技巧一般能力處于中等偏上。中學組運動員技術技巧水平保持在中等水平,其中位數大于均值,存在高、低分人數分布不均勻,低分人數拉低平均分的現象。其次,兩組數據中標準差較大,表明大學組和中學組運動員技術技巧分數懸殊。
產生這樣的原因除去之前說到的學校性質及延伸的相關因素外,也與參賽項目的風格相關——目前來看,大學組運動員參與的項目多以自選動作為主,涵蓋項目包括花球和爵士。大學組運動員通過比賽經驗和借鑒優秀成套,其成套風格偏向于“國際化”:動作簡單、層次隊形復雜、難度復雜多樣、動作與難度過度流暢。中學組運動員參賽項目多以規定套路為主,其難度值低,但也不排除參加自選比賽的隊伍,而中學組運動員成套風格偏向于“傳統化”:動作復雜花哨、隊形流動性弱、難度簡單、動作與難度過度不流暢。而這方面的差異也直接影響其訓練方法和訓練目標,同樣也會影響運動員個人能力。
另外,要保證通過三星級運動員(80分),技術技巧成績要達到32分,很明顯兩組運動員并沒有達到要求,所以在之后的訓練中要加強對技術技巧的訓練。
(1)個人能力處于中等水平,出現高低水平不均勻,低水平人數過多拉低整體能力以及高、低水平差距懸殊等問題。因此,教練員在訓練過程中要針對運動員個人能力進行訓練,加強對低水平運動員的關注于訓練。
(2)在運動員身體素質能力方面,整體處于中等水平,大學組運動員能力高于中學組能力,但兩組運動員在身體素質方面同樣出現上述問題,并且各測試成績與達標成績具有一定差距。因此,教練員要有針對性的安排訓練,訓練方案結合技術等級達標標準,可以將技術等級標準制定為日常訓練的考核標準以及訓練目標。
(3)在運動員技術技巧能力方面,整體處于中等水平,大學組運動員能力高于中學組能力,但兩組運動員在技術技巧方面同樣出現上述問題,并且各測試成績與達標成績具有一定差距。另外,運動員選擇的難度不具備舞蹈啦啦操特色,均為常見且簡單的健美操難度。因此,教練員在訓練中要開發對舞蹈啦啦操特色難度的訓練,在現有能力下促使運動員掌握較高難度,通過技術技能的練習也能夠加強其身體素質的練習。
[1] 鄭秋楓.完善我國運動員技術等級制度的研究[D].北京體育大學,2013.
[2] 王胭脂.“第九屆世界武術錦標賽”套路運動員比賽成績分析[D].北京體育大學,2010.
[3] 朱 冀.中國田徑運動在歷屆奧運會上的成績分析[D].河南大學,2007.
[4] 鄭秋楓.完善我國運動員技術等級制度的研究[D].北京體育大學,2015.
[5] 王 皓,李逸群,張少卿.舞蹈類啦啦隊運動員應具備的基本素質及訓練方法[J].湖北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07,27(2):159~160.
[6] 曹琪在.武漢市高校啦啦操隊員身體功能性動作測試分析[J].湖北體育科技,2014,33(2):186~187.
[7] 聶應軍,萬 剛,鄭湘平、我國少年男子體操運動員身體素質評價體系研究[J].武漢體育學院學報,2014,48(5)71~78.
In 2015 the National Dance Cheer Leading Gymnast Technology Grade Test Result Analysis
LI Xuemei
Nanjing Sport University, Nanjing Jiangsu, 210014, China.
In this paper, using the mathematical statistics method to the 2015 national dance la-la-la gymnast technical grading test scores were analyzed, and through the logic analysis, questionnaire investigation, expert interview method on the depth of the test research, thus to reveal our country dance la-la-la gymnast true level as well as the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test.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personal ability in the medium level, appear high low number distribution, lower average problem, explain our country dance la-la-la gymnast unbalanced development in various aspects, and individual ability, thus suggested that the coaches in training to discriminate different levels of the athletes and targeted training, reduce the gap, at the same time can be technical grade appraisal standards set for training goal, improve the ability of individual athletes as a whole.
Dance cheer leading; Gymnast; Technology grade; Test result
1007―6891(2017)04―0080―04
10.13932/j.cnki.sctykx.2017.04.18
G837
A
2016-11-08
2016-1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