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常青
在紀念內蒙古自治區成立70周年之際,習近平總書記為內蒙古題詞“建設亮麗內蒙古,共圓偉大中國夢”。題詞主題宏大,意蘊深長、價值重大,應當從多方面深入理解其精神實質和重大意義。
題詞集中體現了黨中央對內蒙古的高度重視和特別關懷,是對內蒙古各族人民的極大鼓舞激勵
回顧歷史,我們黨始終高度重視內蒙古工作,始終把內蒙古各族人民放在心上,給予了特別的關心和關懷。在我們黨領導內蒙古建立了全國第一個少數民族自治政府時,毛澤東、朱德同志在賀電中發出“為著掃除民族壓迫與封建壓迫,建設新蒙古與新中國而奮斗”的號召。改革開放后,鄧小平同志寄予內蒙古“今后發展起來很可能走進前列”的厚望。江澤民同志1999年視察內蒙古時提出“力爭使內蒙古成為我們國家下一個世紀經濟增長的重要支點。”胡錦濤總書記2003年初視察內蒙古時強調:做好內蒙古工作“對黨和國家工作的全局具有重要意義”,要“因應新形勢,把握新機遇,迎接新挑戰,把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繼續推向前進。”這些都為內蒙古革命、建設、改革各項事業的發展提供了有力指導。特別是2014年習近平總書記考察內蒙古時從全局和戰略的高度,深刻闡述了事關內蒙古改革發展穩定的一系列重大理論和實踐問題,明確提出了“守望相助”“把祖國北部邊疆這道風景線打造得更加亮麗”的時代要求,為做好新時期內蒙古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在自治區成立70年之際,黨中央把紀念活動列為2017年國家三大紀念活動之一,習近平總書記作了“建設亮麗內蒙古,共圓偉大中國夢”題詞,并派高規格中央代表團深入我區各地慰問,黨中央、國務院、人大常委會、中國政協、中央軍委發來賀電,俞正聲主席發表了重要講話,高度肯定了內蒙古70年發展的輝煌成就,深刻總結了內蒙古發展的重要經驗,并對內蒙古今后的發展進一步提出了希望,指明了努力方向。這些高度重視、悉心指導和特殊的關懷,對于鼓舞內蒙古各族人民更加緊密地團結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周圍,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開啟現代化新征程,把祖國北部邊疆這道風景線打造得更加亮麗,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題詞深刻揭示了內蒙古發展的主題主線,進一步增強了各族人民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四個自信
從歷史維度看,內蒙古70年的歷史就是一部“建設亮麗內蒙古、共圓偉大中國夢”的歷史。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承載著近代以來中國各族人民的愿望,集中體現了中國共產黨人的偉大使命和歷史進程,可以說,近代以來,我們黨所領導的一切革命、建設和改革事業都是圍繞這一根本主題進行的。內蒙古作為偉大祖國的一部分也不例外。我們所進行的一切工作和所取得一切成就都是在這一歷史主題下展開的。這種展開作為一種局部性的內蒙古地域性特色表達,就是習近平總書記在2014年考察內蒙古時強調的,“把祖國北疆這道風景線打造得更加亮麗”。從時間概念來理解這句話的內涵,它既包含著對內蒙古美好風景和以往發展進步成就的充分肯定,同時也是對內蒙古未來發展提出的新要求。總書記在這一題詞中,立足內蒙古發展,胸懷黨和國家事業全局,直接把“建設亮麗內蒙古”與“共圓偉大中國夢”聯系起來,進一步闡明了建設亮麗內蒙古的目標指向,進一步把對建設內蒙古的要求與實現中國夢融為一體,繼往開來地揭示了貫穿于內蒙古過去、今天和未來發展的歷史主題和主線,具有極為深刻的意義。這里,強調總書記的題詞繼往開來的意義,強調題詞中包含著對內蒙古70年發展成就的肯定,是因為“明鏡所以照形,古事所以知今。”正如習近平總書記在紀念建黨95周年強調的那樣: “一切向前走,都不能忘記走過的路;走得再遠、走到再光輝的未來,也不能忘記走過的過去,不能忘記為什么出發。”只有聯系過去,我們才能更加深刻全面地理解總書記題詞厚重的歷史感和合乎規律的科學性。也就是說,“建設亮麗內蒙古、共圓偉大中國夢”的道路從1947年自治區政府成立就已經開始了,內蒙古之所以能夠取得翻天覆地的巨大成就,就是因為70年來在黨的領導下堅持走了這樣的道路,它也我們今后堅定不移地沿著這條道路繼續走下去提供了堅實的實踐基礎。對于這種繼往開來表達的意義,我們還可以從內蒙古作為作為民族地區,尤其是作為我們黨成功探索中國特色解決民族問題發展道路的率先垂范來理解。這種率先垂范就是在賀電中和俞正聲主席講話中所充分表達的:“內蒙古贏得并長期呵護了模范自治區的崇高榮譽”。這種高度贊譽與習近平總書記“建設亮麗內蒙古,共圓偉大中國夢”的題詞是完全一致的,這樣一種至高的歷史性的肯定和贊譽無疑有助于進一步堅定各族人民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
題詞深刻闡明了建設內蒙古與實現中國夢內在關系,為內蒙古今后發展提供了根本遵循
回顧70的歷史,內蒙古能夠取得跨越式發展的輝煌成就,首先是我們黨正確領導的結果,是黨和國家關心支持的結果,同時也離不開全國各族人民的真情幫助和自治區各族人民的不懈奮斗。如果沒有黨的正確領導、國家的強大后盾和全國各族人民的支持,內蒙古就不可能取得今天的成就;如果內蒙古不能始終堅持正確的政治方向,始終把國家利益放在首位,正確處理國家支持、發達地區支援和自身努力的關系,同樣也不會取得今天這樣的成就。題詞深刻地把握了這一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內在規律,深刻揭示了建設亮麗風景線與共圓中國夢的內在關系。首先,題詞深刻地回答了“內蒙古要走什么路”“沿著什么方向走”“實現什么樣的目標”這些根本問題,指明建設亮麗內蒙古必須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朝著實現中國民族偉大復興的大方向,圍繞實現中國夢的總目標來進行,離開這一根本道路、根本方向、根本目標,內蒙古就沒有前途,更談不上建設更加亮麗的風景線。其次,深刻闡明建設亮麗風景線局部目標與實現中國夢整體目標的關系,闡明建設亮麗風景線是實現中國夢的生動實踐和不可或缺的區域支撐,沒有內蒙古打造亮麗風景線的成功實踐,中國夢也不會自然實現。最后,深刻闡明實現中國夢是全國各族人民的共同事業,有賴于全國人民齊心協力共同奮斗,而不是哪一個地區成功發展所能替代的,更不可能是各地的孤立推進能夠實現的。建設亮麗內蒙古既然與實現中國夢密不可分,當然也是與其他地區的相互支持協作緊密聯系的。尤其是作為欠發達的民族地區,更需要同全國各族人民一道團結奮斗,才能把內蒙古建設得更加亮麗,最終實現偉大的中國夢。這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也是最大優越性所在。由此可見,總書記的題詞是完全符合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規律的,完全符合內蒙古的發展邏輯和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是內蒙古今后發展須臾不可偏離的基本方向和基本遵循。endprint
題詞充分表達了黨中央對內蒙古的殷切期望,成為引領內蒙古各族人民繼續奮斗的偉大旗幟
站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階段的歷史起點上,習近平總書記的題詞充分表達了對內蒙古未來發展前景的美好祝愿,同時也是對各族干部群眾提出的不忘初心、繼續前進的殷切希望和新的要求。這種希望和要求是與總書記考察內蒙古重要講話精神完全一致的,也是與中央賀電、俞正聲主席講話精神完全一致的。習近平總書記在考察內蒙古重要講話中,深刻闡明了內蒙古在全國發展大局中的戰略地位,著重強調了著力轉變經濟發展方式、著力抓好農牧業和牧區工作、著力保障和改善民生、著力搞好教育實踐活動的重點工作,科學指明了守望相助、團結奮斗,把祖國北部邊疆這道風景線打造得更加亮麗的前進方向,為內蒙古發展確立了新定位,賦予了新使命,成為引領內蒙古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的根本指針。中央賀電和俞正聲主席的講話在充分肯定內蒙古70年取得的輝煌成就的基礎上,高度概括了內蒙古發展的基本經驗,強調只有堅持中國共產黨領導、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堅持民族區域自治制度,堅持中華民族一家親、同心共筑中國夢,才能實現內蒙古發展進步,實現各民族平等團結互助和諧與共同繁榮。希望內蒙古堅定不移地堅持和完善民族區域自治制度,確保同全國一道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著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大力促進民族團結、邊疆穩定。希望內蒙古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和黨中央治國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統籌推進“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布局,牢固樹立“四個意識”,不忘初心、守望相助、團結奮斗,堅持顧大局、識大體、講風格、求奉獻、有擔當,繼續在民族地區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進程中走在前列,萬眾一心把祖國北疆這道亮麗風景線打造得更加美麗,為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作出更大的貢獻。
從中央賀電和俞正聲主席的講話中我們可以看出,“建設亮麗內蒙古,共圓偉大中國夢”始終是貫徹其中的一個主題主線,這種高度凝練的集中表達,站位高遠,內涵深刻,通俗易懂,好比響徹天際的時代號角,具有無比強大的凝聚力和感召力,必將引領和激勵內蒙古各族干部群眾在進行偉大斗爭、建設偉大工程、推進偉大事業、實現偉大夢想中,為“建設亮麗內蒙古,共圓偉大中國夢”作出新的更大的貢獻。
(作者系內蒙古自治區發展研究中心黨委書記、研究員)
責任編輯:康偉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