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扎提古麗·伊斯拉木++阿孜古麗·買提卡斯木
摘要:人文素質的高低代表著學生綜合素質的高低,尤其是醫學生,有一個良好的人文素質對職業生涯與醫療效果會有很大的幫助。本文從思想教育課的實踐與教師團隊的構成對醫學生人文素質教育進行研究并依據相關問題提出了一定的建議。
關鍵詞:醫學生;人文素質教育
傳統的以疾病為中心的觀念已經向以病人為中心轉變。醫學教育模式已不在單一,逐漸轉變為生物、心理、社會醫學的統一體。教育模式的演變,也讓傳統的觀念得到更新,以病人為中心的新觀念就此展開,人文主義在醫學中的地位越發的突顯。因此,當今醫生不光需要精湛的醫療技術水平,同時必須具備優良的人文素質對患者進行人文關懷,這也是非常關鍵的存在。
一、醫學生人文素質教育內容
人文素質是精神、知識、思想的整體體現,它是由多種元素形成的內在品質。代表著個人外部的氣質、修養等。可以通過不同的形式培養學生的人文修養與道德情操,使學生的人文素質得到進一步的提高。學生可以通過親身實踐感受人文的魅力,也可以通過環境的熏陶以及對人文知識的了解拓展自己的視野,提高自己的創造性思維能力。醫學是研究人的健康和疾病,因此它具有人文色彩。堅持以人文本,決定了醫生除了有全面的醫學理論知識外還要具備人文素質。只有兩樣共同具備才能更好的為患者服務。
二、獨立設置醫學院學醫學生人文素質教育的現狀
獨立設置醫學院的學生來自不同的地方,通過特殊的選拔渠道進入醫學院,所以相對來說校情帶著特殊性。對校情人文素質教育的現狀作出客觀的評價,為今后人才培養方案的完善打下好的基礎。
1.高中的分班制,學生的學習有側重點,只關注理科,對于人文方面的知識相對了解的很少,學院的人文素質就相對的不足。
2.還有醫學院學生來自以應試教育為導向的鄉村,受到的人文熏陶與教育極少。
3.對于新的獨立醫院,校園沒有濃烈的人文氛圍,人文學科少,嚴重制約著學生人文素質的發展。
4.醫學基礎和課程的安排相對偏多,課后的學習任務又很繁重。雖然有人文課程的開設,但是并不是重點發展對象,所以得到的效果也差強人意。通過人文知識來促進醫學生人文素質的提高這方面嚴重不足。
5.對醫學生的人文教育沒有得到應有的重視,師資團隊擁有專業人文與醫療知識的教師數量也不足,教師學科背景單一,對于醫學生人文素質的教育并不在行。
三、改善醫學生人文素質教育的建議
醫學生人文素質的發展現狀,必須時刻提醒著教育者,醫學生關系到患者的生命,醫治一位病人使之痊愈,不光需要精湛的醫療技術,同時也需要優良的人文素質。只有這樣才能真正了解患者的痛苦,對患者進行人文關懷,更好的治療疾病。所以要如何不斷改善醫學生人文素質教育呢,下面提出了一定的建議:
1.確保思想政治教育課程質量。
思想政治教育課是以思想理論為基礎的課程,是高等教育的必修課。主要意圖就是針對大學生的人文素質教育。教師應該重新分析課程能容,進行新課程內容的重新設計改進教學方法,帶學生去參加公益性的社會實踐。結合醫學生專業的特點做出相應的改變,到醫院進行觀摩,了解患者,了解醫院的工作流程,加強培養醫學生的職業道德,提高學生的社會責任感。為總會到來的職業生涯做好鋪墊,
2.師資團隊的構件有層次,結構完整。
教育好醫學生的人文素質,那么教師自己也要以身作則,培養自己高尚的人文情操,只有師資團隊具有專業的人文知識,才能更好的教育醫學生,使他們從中受益。因此要想提高醫學生的人文素質必須容納更多的優秀的人文素質專業的人才,構件合理的師資團隊。通過各種渠道獲得人文教學教學的信息。同時也可以跟一些臨床專業醫師達成協議,從臨床走向課堂進行授課,這樣也可以讓學生了解到有關于將來就職的事情,最后教師與教師之間可以相互交流,共同取得進步。在交流中,教師的視野得到了一定的擴展,更有利于人文教育的形成,提高人文課的效率。
3.教學內容的豐富,課程設置的優化。
對于人文素質教育課程的制定必須得到足夠的重視。對于教學內容的選擇要更加的豐富,對于課程的設置也要達到優化的效果,同時對課程比重也要做到合理的分配,努力構建人文素質教育的整體課程體系。
4.加強校園文化建設,營造良好的人文氛圍。
人文氛圍在潛移默化中推動著人文素質教育的發展。校園文化建設的加強,可以間接的引導和發展人文素質教育。整個校園必須從整體進行改觀,設施,組織,管理制度都要做到優化。可以開辦人文講座,讓學生了解與眾不同的文化生活方式,對于如何提高自身的人文素質進行講解。在校園中開展積極向上的,品味優雅,內容豐富的校園文化節,讓醫學生感受人文的魅力。學校最基礎的存在就是社團,藝術社團的建立可以陶冶學生的情操,舞蹈可以鍛煉學生的氣質,書法繪畫可以提高自身的修養,這些都可以融入到社團里面,吸引學生的加入。以及對于校園景觀的把控,自然與人文相結合,代表著大學生積極的精神和理念。讓學生生活在濃厚的文化氛圍中,是他們從整體上得到好的發展。
5.注重并感受實踐,將實踐與人文素質教育相結合。
醫學生要充分掌握好實踐的機會,了解整個工作崗位的流程,在實踐中接觸不同的案例。了解案例的處理方法,同時對病人的人文關懷也必須加大關注。在正式踏上社會工作前,這是準備期,不光對于醫學生,對于管理者也要加大對人文素質的關注。這是一個非常良好的時機,讓學生既將醫學知識的理論得到實踐,同時又將學生學到的人文精神進行外化。管理者提供給學生對患者進行人文關懷的機會,最后將這些制成人文專題的研討,讓專家與醫學生相互溝通與交流,讓學生提高自己的主觀意識,關注人文與生命情感問題。因此醫學生的實習階段是至關重要的階段。
四、結語
醫學生人文素質教育貫穿在教育的各個環節當中,應得到全面的重視,不能只重視專業的培養,人文素質教育必須作為重點來實行。傳統觀念的轉化,內外化相結合,采取多種措施來完善醫學生人文素質教育的實行。醫學生人文素質教育的提升為學生未來的發展提供了非常有利的保障。
參考文獻:
[1]胡燕軍,謝幸,黃麗麗 把醫學人文精神融入臨床醫學教育 [J].醫學教育探索 2013,6(5):390-391.
[2]雷娟,薛聲能等 21世紀新的醫學目標與醫學生素質教育的探討[J].中國高等醫學教育 2012,3:12.
[3]孫文兵,淺議醫生人文素質[J] 醫院院長論壇 2014(3):42-43.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