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翠紅
摘要:由于小學的教育是所有教育的基礎,所以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應該努力培養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提高小學的數學教學質量,增強小學生的數學綜合能力水平,加快教育事業的發展,為今后數學的發展奠定基礎。
關鍵詞:小學數學;思維能力;培養
數學是與思維聯系緊密的科學,是思維的科學。如何在數學教育活動中培養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已成為廣大數學教師關注的問題。21世紀的教育要解決的最重要的問題就是如何培養和造就大批具備高創造力的人才,這就要求我們的教育必須把培養學生創造性思維放在第一位,使得每一個受過教育的學生都能夠自己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做出科學決策,進行有所創新的工作。培養學生創造性思維已成為教育界關注的熱點問題之一。本文就學生數學思維能力的培養談自己的一些看法。
一、培養小學生數學思維能力的意義
數學思維能力是在數學學習過程中不可缺少的能力,它是一種特殊的思維方式,運用數學思維能力就要求學生在數學學習過程中能夠將抽象的文字形象化,從而進行更簡便的運算。數學思維能力說白了就是一種快速解題的思想。學生能夠使用數字數學進行邏輯性的推理,將復雜問題簡單化,總結規律性,推理數學上的結論,并證明推論的正確性,有利于學生開闊思路,解決數學問題。這就需要數學教師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應注意培養小學生的觀察能力,推理能力,空間想象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小學數學在小學的所有課程中學習難度是很高的,對于不同學習能力的學生來說,數學的接受能力,理解能力,運用能力也不一樣。有的學生在教師教授時能夠很快掌握老師教授的內容,并且能得心應手地應用到數學題海中,思路開闊,解題步驟清晰明了,對于這一類學生來說,憑借他們聰明的頭腦學習小學數學并不是多么艱難的事;還有一些學生老師上課教授的知識沒有及時的理解,下課無法完成老師的教學任務,這讓他們非常沮喪,久而久之,在數學上的學習越來越困難,進而厭煩對數學知識的學習,畏難情緒嚴重,這就成為了小學數學教學的巨大阻礙。因此,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是解決學生數學學習的重要途徑。培養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有利于幫助學生快速理解老師上課講授的知識,幫助同學靈活的運用數學知識解決數學問題,這不僅能提高學生對學習數學的熱情和效率,還能開拓他們的探索精神,從而提高學生分析和解決數學問題的綜合能力。
二、小學生數學思維能力培養的有效途徑
1.結合現實生活的例子激發學生對數學思維的興趣。
相對來說,數學是一門較為枯燥的課程,教師在教授這門課程時,應該以怎樣的方法來提高學生的興趣和熱情呢?我們盡量將抽象的數學知識與現實生活中的事物聯系起來,調動學生的興趣;讓學生有機會多動手,多實踐,鍛煉學生對數學美的認知。比如,當講空間幾何圖形的有關知識的時候,可在多媒體幻燈片上下載了一些飛機、汽車和坦克的不同角度的效果圖,這樣便能立刻引起幾乎所有男生的興趣,同時也有一些山川樓閣等風景的不同角度的視覺圖,女生們的興趣也跟著調動起來,教師再鼓勵他們將來如果做了設計師一定會設計出更好的作品,但前提是掌握諸多基本技能,這樣學生們學的就特別認真,學習興趣便更高了。
2.基于小學生的興趣點激發小學生的思維積極性
激發學生的思維活躍度是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注重學生思維能力培養的首要步驟,只有積極的思維活躍度才能夠確保小學生積極的參與到教師組織的數學課堂教學過程中,才能夠為多種思維能力的鍛煉和發展提供有力的基礎條件。因此,在教學中,教師要巧妙的利用教具,借助于教具的操作和應用將數學教學內容用一種更為形象、具體的方式展示出來,從而提高小學生的參與熱情。其次,可根據小學生的“跳一跳,摘桃子”心理提出一些不能過于簡單也不能過于困難的問題,有意識的引導學生進行探究和思考,激發學生的探究欲望,也能夠有效調動小學生的思維活躍度。例如,在學習小數乘法的時候,教師就可以通過設疑來進行新課導入,5.3×0.2這道題讓小學生嘗試著解答,或者是教師給出幾種解答的狀況,比如末尾對齊;首位對齊;小數點對齊等等,然后讓小學生在其中選擇正確的一項,以此式來引導小學生積極的參與到課堂教學過程中。
數學是與思維聯系緊密的科學,是思維的科學。如何在數學教育活動中培養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已成為廣大數學教師關注的問題。數學教育主要是培養學生較強的抽象思維、邏輯思維和創新思維能力,作為教育的主體——教師具有不可推卸的責任。在小學數學教學課堂中注重對學生的思維能力進行培養,不僅是適應新課程改革對小學數學教學提出的重要要求,而且也是優化小學生數學學習效果、為小學生未來發展奠定良好能力基礎的關鍵。
參考文獻:
[1]石洪影.小學數學課堂關注學生思維能力培養的教學方法及意義闡釋[J].學周刊;2017,6(17).
[2]劉勛達.小學數學模型思想及培養策略研究[D].課程與教學論,華中師范大學,2013(學位年度)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