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占強
摘要:隨著教育行業的穩定發展,美術作為一門藝術類學科,對學生的健康發展有著積極影響。在小學美術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根據學生的性格特征適當的轉變教學方法,從多種角度分析探究問題,有效激發學生的興趣愛好,培養學生的思維理解能力和操作實踐能力。在新課程教學背景下,如何采取有效的教學策略激發學生的創新能力是小學美術教學中的重要問題,教育部門和美術教師要引起高度重視,總結制定出合理的教學策略,有利于提高小學美術課程質量水平的發展。本文對當前教育發展形式下小學美術教學的發展現狀進行了深入分析,對激發學生創新能力的具體實施策略提出了合理化建議,有利于提高學生的綜合素養。
關鍵詞:小學美術教學;創新能力;教學策略;探究分析
一、引言
隨著科技水平的不斷進步,我國教育行業更加注重藝術類教學,藝術類科目的教學能夠陶冶思想情操,激發學生的想象力和創新能力。因此,在小學教育階段培養學生對美術的興趣愛好是非常重要的。由于小學生對新生事物的好奇心比較強,能夠積極主動的投入到課程學習中來,從不同的角度描述美的事物,為以后的成長和發展奠定了基礎條件。美術教師要合理把握教材知識,積極引導學習學習美術知識,將美術內容與日常生活相互聯系,幫助學生較快的掌握美術技巧,拓展學生的想象空間,從真正意義上實現小學美術的教學目標。
二、小學美術教學存在的問題
從當前教育發展趨勢來看,小學美術教學存在著一些不可忽視弊端,這些問題阻礙了學生創新能力的發展,失去了小學美術教學的意義。一些美術教師在美術課堂上忽視了學生的主體地位,沿用傳統“填鴨式”的繪畫教學方法,使得整個美術課堂變得枯燥乏味,使得學生失去了學習美術的興趣。也有一些教師沒有抓住美術中的重點問題,過于注重美術技能,在一定程度上壓制了學生在美術學習中“直覺”的應用,阻礙了學生的個性發展。教學模式過于單一化,在課程知識講解中教師只是簡單的講解一些色彩形狀和基本的運用比例,嚴重違背了美術課程要求,忽略了學生沒心情感的表達,阻礙了學生創新能力的穩步發展。
三、小學美術教學中激發學生創新能力的具體實施策略
(一)不斷培養學生的興趣愛好。
小學美術教學是一個由淺入深的發展過程,教師要適當的激發學生的好奇心理,注重培養學生的興趣愛好,有效提高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在常規教學方式中,主要是通過實物繪畫的方式來培養學生的興趣,但是效果并不理想。教師應該采用懸念、故事導入以及實踐等多種教學方式來激發學生的好奇心,使其可以在探索中不斷培養自身的創新能力。例如,在教學過程中,對于實物的繪畫,教師可以通過游戲的方式來進行引導,如繪畫人物時,教師簡單的繪畫人物的特征,使同學們尋找并且繪畫出來,學生的積極性得到明顯的提升,紛紛尋找對應特征的人物進行繪畫,較好的激發了學生的興趣。
(二)注重培養學生觀察思考能力。
創造來源于生活,在生活中,加強對日常現象的觀察,有助于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但是在傳統的美術教學中,對于學生觀察能力的培養力度較低,無法滿足教學需求,因而教師需要合理的改進教學方式。首先,教師要給予學生足夠的觀察時間。其次,在觀察的過程中,要引導學生思考物體帶來的感受,如形狀以及寓意等,最后,在觀察中,要注重引導學生記錄筆記或者繪畫,養成善于觀察和思考的能力。例如在云朵的繪畫中,教師可以引導學生觀察云朵的形象,通過自主想象的方式來進行繪畫,學生將云朵繪畫成動物、植物以及人類,通過培養其觀察能力,有助于對學生創造能力的培養。
(三)有效拓展學生的思維想象力。
在小學美術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時,培養其想象力是重要的手段,在此過程中,需要根據實際情況,加強對學生的想象力培養。首先,教師要合理的分析教學內容,通過教學內容對學生進行啟發,引導學生掌握科學的思考方式。其次,在教學中,教師要對學生的想象力加以培養,使學生繪畫想象的情景,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最后,在教學中,教師要逐步深化教學內容,達到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的目的。例如在《甜夢》教學中,講述的是懶貓的夢境,教師可以講述故事情節,說明小貓渴望小魚的夢想。之后引導學生講述自身的夢境,在此情況下,學生的積極性得到明顯的提升,之后教師可以引導學生繪畫自身的夢境。雖然作品花樣百出,但是體現出學生可愛及創造的精神,在長期的培育下,必然會逐步提升學生的創新能力。
(四)采用手腦并用的美術教學模式。
在小學美術教學中,采用手腦并用的方式,可以激發學生的創新能力,繼而可以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但是在傳統的教學方式中,教師主要采用手把手教學方式,雖然能提升學生的操作能力,但是無法有效的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因而需要采用科學的手腦并用方式來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首先,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激發學生的自主思考能力,使其可以根據教學內容進行思考。其次,教師要加強學生的手腦并用能力,通過實踐操作的方式來培養創新能力。例如在小掛件的教學中,教師可以鼓勵學生自主思考,將掛件的形式按照思考的方式來進行設計,同時引導學生自主實踐。在此過程中,學生設計的掛件千奇百怪,但是體現出學生的創新能力以及思維能力,對于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具有重要的推進意義。
四、結語
綜上所述,小學美術課對于陶冶學生情操,開發學生智力,推動學生的綜合素質的健康發展,擁有極其重要的現實作用。美術教學不僅可以培養學生的審美情趣,還可以進一步挖掘與培養學生的洞察力力、想象力與創造力。所以,教師需要在小學美術教學中進行大刀闊斧的改革與嘗試,最大程度地充分挖掘教材與生活中蘊含的創新因素,進而引導學生熱愛思考、探索更為合理的適合自身的美術方法,在思考與實踐的過程中激發學生的創新能力。
參考文獻:
[1]王之波,王芳,孫長明. 在小學美術教學中激發學生創新能力的教學措施探討[J]. 中國校外教育.2017(06)
[2]蘭靈. 小學美術教學中激發學生創新能力的教學策略淺談[J]. 美術教育研究,2017,(02).
[3]楊勇. 在小學美術教學中激發學生創新能力的教學策略[J]. 現代閱讀(教育版),2013,(04).
[4]王麗萍. 小學美術教學中激發學生創新能力的教學策略[J]. 現代閱讀(教育版),2013,(10).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