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鋼琴課是普通高校音樂專業的必修課,是培養學生從事音樂教育工作的一門主干課程。近幾年來,隨著高校擴招,音樂專業的學生不斷增加,許多普通高校開始采用鋼琴集體課的教學模式。這種從國外引入的新型教學模式,在經過了無數鋼琴教育者不懈的探索與實踐之后,其創新性和優越性在我國高校音樂教育中得到了初步的展示。
關鍵詞:數碼鋼琴;集體課;教學原則
在普通高校的鋼琴教學中,數碼鋼琴集體課相比傳統鋼琴教學模式,不僅提高了教學工作的效率,節約了師資與教學經費,打破了傳統的一對一的教學形式,還擴大了知識的覆蓋面,在培養學生鋼琴演奏技巧的同時,還提高了學生的音樂綜合素養。然而,數碼鋼琴集體課作為一門新型教學模式,也必然存在著一些不足,那么如何彌補這些不足,從而更大的發揮這門課程的優越性,我認為需要堅持以下幾點原則。
一、主體主導原則
不論是傳統鋼琴課,還是數碼鋼琴集體課,在整個教學過程中,學生都是學習和發展的主體,而老師作為教育者,要在教學工作中發揮主導作用。在這一原則上,要求教師作為教學的主導者,應為學生提供較多的獨立練習時間和空間。因為學生的主體性包括了獨立性、主動性和創造性三項內容,如果教師在課堂上活動太多,將會使學生獨立思考和練習的時間減少,這也是不利于學生獨立性和主動性的發揮。
在教學過程中,教師作為主導者還應想方設法激發學生的主動性和積極性,這也是教學成功的必要前提。教師應控制在整個教學中的活動,但不代表對學生撒手不管,而是應該充分的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激發和培養學生在學習中的獨立能力,而在教學過程中,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越好,也就說明教師的主導作用發揮的越好。
二、因材施教的原則
每一個學生都是一個獨立的個體,不僅興趣愛好、學習動機和學習態度各不相同,接受能力和反應速度也各不相同。所以,一個優秀的鋼琴教育者應該根據每一個學生不同的學習基礎以及不同的起始水平,為學生制定不同的學習內容與目標,提供不同的學習幫助。這是鋼琴教學成功的客觀要求。
要實施因材施教這一原則,首先應了解學生的基礎水平,確定教學目標。其次,還應優化教學方式,實行分層教學。傳統的一對一鋼琴課適用于對學生個別指導精細的演奏技巧,而集體課則適用于解決共同問題,講授鋼琴演奏的基礎知識等這種具有共性的模式。然而,鋼琴集體課開展過程中,難免會有學生程度和能力參差不齊,雖然對于不同的學生可以采用不同的教學形式,但是如果學生的個體水平懸殊太大,那么分層教學才是解決問題的根本途徑。也就是說,應該根據學生的學習程度組成不同的學習小組,由此安排不同的學習內容,確立不同的學習進度與目標。
三、精講多練的原則
在集體課的教學過程中,教師應控制講授的內容,給學生充分的獨立練習時間,教師的講授固然重要,但是在鋼琴技術練習中,都是需要反復練習才能得到提高。所以,必須讓學生有充分的時間去練習和消化每一項內容,切忌紙上談兵。
精講多練原則,顧名思義,就是指教師的“講”一定要精。這里的“精”主要有兩層意思,首先是精確,還要能抓住關鍵,能讓學生明白要領。其次是精煉,課堂上的每一句話一定是有條理的,不離題的,不能浪費學生學習的寶貴時間。
學生多練,不僅是指時間和次數上的多練,更要多樣化的練習,例如慢練、加速練、單手練、雙手練、分聲部練、合聲部練、片段練習與整體練習等等。不能為了時間和數量而練習,一定要能起到練習和強化演奏技巧的作用。
教師應該為學生提供或創造更多的展示學習成果的場合和機會,鼓勵學生站上舞臺,重視學生的每一點進步,并對他們的進步給予肯定,這將是他們繼續努力學習和練習的動力和精益求精的決心。在這一點上,鋼琴集體課的方式就非常適合,在鋼琴集體課上,教師可以讓學生公開回課,還能進行小組比賽,以及小組匯報展示等等方式,讓學生能將自己的學習進度跟自己的同學進行對比,也能促進學生確定短期目標,更好的提高自己的演奏水平。
四、循序漸進的原則
任何學習過程,對于學生來說,都是一個認知的過程,就如每個人從孩童時期的牙牙學語到識字,都必須遵循循序漸進這一原則。在鋼琴教學中,也不例外。應該由簡到繁、由淺入深。這是學習的一個基本規律,也是學習的一個必要過程。這一原則要求教師應有一個明確的教學大綱,教學內容要有一個由淺入深的一個完整的體系。這種規劃需要符合教材的邏輯、鋼琴演奏技巧的客觀發展規律以及學生的認知特點等。在數碼鋼琴集體課中,更應堅持這一原則,否則就難以取得成效。
在數碼鋼琴集體課中,先要講授鋼琴的基礎知識,可以以大課的形式來開展,基礎知識鋪墊之后,便可以開始進行彈奏的學習,在這一階段,可以采用小組課的方式來進行,學生戴著耳機練習,教師再對每個學生進行個別指導,這種授課方式,既讓學生每節課都學到了新的知識,又能在課堂上將新學的知識進行鞏固,加強了教師與學生之間的互動,活躍了課堂的氣氛,從而使學生不僅能學習到鋼琴演奏技巧,還能充分鍛煉自己的演奏能力、表現能力,集體課教學由于人多,還能鍛煉到學生的心理素質,讓學生在上臺演奏的時候不怯場。
五、數碼鋼琴集體課的優勢與不足
數碼鋼琴集體課的優點在于,可以同時對多個學生進行教學,這種教學模式將大大提高教師的工作效率,然而,由于每個學生都是一個獨立的個體,學習速度、方式、接受能力都各不相同,因此,教師的理論講解與示范動作也較難在課堂上讓每一位學生都能及時互動。因此,要求教師在教學上,必須要提前設計具體的教學步驟,要側重于學生的基礎理論與學習方法,有步驟有重點的講授。
數碼鋼琴集體課的開展,不僅提高了教師的教學效率,提高了學生的學習效率,還提高了學生的音樂綜合素養,擴大了學生的知識面。數碼鋼琴作為一種新型教學模式,其教學工具是多媒體性質的,它是數字化市代的產物,它的出現,是對傳統鋼琴教育的一次深刻的全面的改革,是順應時代發展趨勢的必然結果,它為教師在教學上提供了更加廣闊的創造空間。
參考文獻:
[1]白碩.論數碼鋼琴集體課教學[J].遼寧師專學報,2011,(2)
[2]蔡揚、朱冉.鋼琴集體課教學理論研究[M].北京.中國書籍出版社,2016
[3]曾嫻.淺析高校數碼鋼琴教學方法創新[J].菏澤學院學報,2010,(1)
[4]徐德.新課程新教材新教法[J].鋼琴藝術,2005,(3)
作者簡介:謝浩洋,(1986.5)女,四川文化藝術學院講師,研究方向:鋼琴教學。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