戚雪瑩
摘要:鉆孔灌注樁由于對各種地質條件的適應性、施工簡單易操作且設備投入一般不是很大,因此在各類房屋及民用建筑中都得到了廣泛的應用。鉆孔灌注樁的施工大部分是在水下進行的,其施工過程無法觀察,成樁后也不能進行開挖驗收。施工中的任何一個環節出現問題,都將直接影響整個工程的質量和進度,甚至給投資者造成經濟損失和產生不良社會影響。
關鍵詞:鉆孔灌注樁;施工技術;質量控制
1鉆孔灌注樁的定義與特點
1.1鉆孔灌注樁的定義
鉆孔灌注樁施工技術也就是使用機械鉆孔、鋼管擠出土壤或采用人力挖掘等手段在地基土中打出樁孔,然后其內不放入鋼筋籠、混凝土而做成的樁,加以固定。
1.2鉆孔灌注樁的特點
與傳統的打入樁中的錘擊方法相比,鉆孔灌注樁施工技術具有施工噪音小、震動程度小的特點;其次,還能夠建造比預定樁直徑大的多的樁,縮小樁的誤差范圍;鉆孔灌注樁施工技術可以在各種各樣的地基上進行使用。
2鉆孔灌注樁施工技術在建筑施工中的現狀分析
目前,許多施工方建筑施工中鉆孔灌注樁施工技術還不夠成熟,經常會出現以下幾個問題:
2.1成孔速度慢,費時費力,殘留物污染環境
鉆孔灌注樁施工技術雖然具有一些優勢,但是還存在著一些缺陷,例如,成孔速度較慢,施工耗費時間較長,殘留泥渣污染環境等。由于使用的是先進施工設備與工具,施工前需要準確考察地形和鉆孔的位置,成孔速度較慢。而且雖然鉆孔的施工噪音和震動非常小,但是比較費時間,影響效率。鉆孔過后殘留的泥渣難以回收,會嚴重污染環境。
2.2導管易出現泄漏
導管泄漏是建筑工程施工過程中極易出現的問題,主要有兩個方面的原因:①泥漿過于粘稠,施工人員在鉆孔灌注樁導管需要埋藏的深度時,不易分析混凝土需要澆筑的高度,導致導管出現滑脫,脫離了混凝土的堤面,出現漏管現象;②導管出現被堵住的情況,主要是由于導管下埋的深度較淺而影響的。出現這種情況多半是建筑施工方沒有進行準確系統的檢測和校準而導致的,使其出現了很大的誤差。
2.3混凝土比例配合不標準
一些建筑施工隊施工時,對混凝土的比例配合不清楚,經常會使用不符合標準的混凝土,混凝土的砂率需要控制在40~50%之間,水灰比例也需要是0.4~0.5,混凝土坍落度需在16~18cm之間,鉆孔灌注樁施工技術在建筑施工中需要嚴格調配混凝土的比例,保證工程建筑的質量,否則會出現極為嚴重的后果。
2.4鉆孔處理不干凈
使用鉆孔灌注樁施工技術在建筑施工過程中,經常會出現樁的底部出現大量的沉積的殘渣,在進行第一次灌注時不能正常泛漿,鉆孔的底部距離導管很遠,混凝土的灌入量有時又很少,導致不能完全掩埋住導管,影響了建筑施工的工程質量。這種情況出現的原因在于鉆孔沒有完全處理干凈,施工人員對鉆孔的檢查不到位,沒有仔細進行檢查。
3鉆孔灌注樁施工技術在建筑施工中的策略分析
鉆孔灌注樁施工技術在建筑施工中十分重要,關系著工程的建筑質量和人們的生命安全。針對鉆孔灌注樁施工技術在建筑施工中出現的問題,有以下幾點建議:
3.1制定系統的鉆孔灌注樁施工計劃
在做一件事情前,先制定一個完備的方案計劃,能夠有效的幫助事情的有效實施和開展。在鉆孔灌注樁技術施工中,同樣需要制定一個系統的施工計劃:
3.1.1先清理干凈施工場地
在對建筑地進行鉆孔灌注樁施工前,首先需要對施工現場進行清理和檢驗,把樁的基底埋藏的雜物仔仔細細的清理干凈,還需要對施工地面進行厚壓,以提高地面的硬度與厚實度,保障鉆孔灌注樁施工的順利進行。
3.1.2準確測量樁位
在施工時,施工人員需要結合現場施工的實際情況,根據已經設計好的圖紙,使用定位儀,對地面高程以及樁位高度以及深度進行精確測量,縮小測量誤差。
3.1.3設置護筒并安裝打鉆機
首先使用鐵質的護筒,然后對護筒的周圍進行加固,防止脫離,護筒的掩埋深度應該為100~200cm;然后進行鉆機的安裝,在孔位上安裝鉆機,確保鉆機處于完全垂直狀態,與鉆孔的誤差必須小于5cm,使用時合體控制鉆機力度。
3.1.4下鉆并清理鉆孔內壁
下鉆開始時,結合實際情況,在鉆機到達鉆孔70cm左右時開啟泥漿汞,然后使用清洗劑清潔內部;使用換漿清潔鉆孔內壁,并且需要嚴格控制泥漿中的沙量。
3.1.5將泥漿合理排放
在施工過程中經常會出現泥漿蹦出的情況,施工隊需根據要求對泥漿進行合理排放,將其排至污水排放區,盡量減少環境污染。
3.2加強施工人員的鉆孔灌注樁技術水平
在對工程使用鉆孔灌注樁施工技術時,要嚴格挑選施工人員,并對施工人員進行嚴格系統的考核,考察技術人員的專業技術水平與操作能力。在施工時需要對施工人員所進行的每一項環節都進行嚴格的把控和管理,必須確保施工質量上的過關,并根據施工所要求的各項內容進行必要的把關。例如,在選擇施工人員時,挑選一些經驗老到,并且技術水平高的施工人員來施工,并且還要對施工中心的人員進行系統的培訓,學習相關專業知識,提高鉆孔灌注樁施工的實踐能力。
3.3混凝土的嚴格配比
使用鉆孔灌注樁技術進行施工時,混凝土的配比是十分關鍵的,需要施工方,嚴格按照國家規定的施工要求,挑選合適的混凝土材料,使用專業的技術型人才進行混凝土合適的配比,使混凝土在質量上得到必要的保障。
4質量通病與預防
4.1樁位偏差一般有樁平面偏差和垂直度超標偏差兩種。多由于場地原因,樁機對位后產生傾斜;測量人員對樁位放樣時精度不高;鉆進時鉆桿跑偏等造成。控制措施:1)施工前清除地下障礙,平整壓實場地以防鉆機偏斜。2)樁位放樣時認真仔細,嚴格控制誤差。3)樁機的水平度和垂直度在開鉆前和鉆進過程中檢查復核。
4.2塌孔導致塌孔的主要原因有:鉆進時泥漿比重和粘度偏小;在松散砂層中鉆進太快,樁間距較近,地層受到上一根樁施工的擾動;孔內泥漿面下降沒有及時補漿;成孔后停滯時間太長;吊入鋼筋籠、導管時碰撞孔壁等。預防措施:適時調節泥漿參數,在松軟砂層中鉆進時適當控制鉆進速度,可采用隔一打一的方法施工,及時補充孔內泥漿,成孔后積極組織后續工作,盡量減少停滯時間,吊放鋼筋籠和導管時要避免碰撞孔壁。
4.3樁頂標高達不到設計要求樁頂標高達不到設計要求其原因主要是混凝土灌注結束時混凝土面測量不準。預防措施:灌注臨近結束時一定要用探桿多次測量混凝土面標高,要考慮混凝土塌落的影響,使樁頂標高既滿足設計要求又不會超灌太多。
4.4斷樁引起斷樁的原因主要有:1)堵管;2)混凝土灌注過程中導管拔脫混凝土面。a.針對堵管,主要是因為混凝土坍落度太小,停滯時間過長,沒有控制好泥漿的濃度,混凝土內夾有較大的石塊或雜物。預防措施:混凝土灌注前必須檢查混凝土質量,混凝土供應必須及時,保證混凝土連續灌注;混凝土漏斗上設置過濾網,防止大的塊體進入導管;控制好泥漿的各項指標。b.針對混凝土灌注過程中導管拔脫混凝土面,主要是混凝土面高度測量不準或孔口導管長度計算不準導管底口拔出混凝土面。預防措施:在灌注過程中要根據混凝土灌注量計算混凝土灌注高度,拆管前一定要測量混凝土面高度,并與孔內導管長度進行比較計算,確保導管在混凝土里埋深符合要求。
5總結
建筑業目前正迅猛發展著,而鉆孔灌注樁施工技術作為一種目前國內工程使用最為廣泛的一項技術,需要對其進行嚴格的要求和積極的創新。綜上所述,現今我國鉆孔灌注樁施工技術在建筑施工中還存在一些問題,不過隨著科技的不斷發展,此技術將會不斷發展創新,推動著我國建筑業快速發展。
參考文獻:
[1]王健.鉆孔灌注樁施工技術在房屋建筑工程中的應用[J].中華建設,2012,09:320~321.
[2]李世穩.房屋建筑工程中鉆孔灌注樁施工技術的應用探究[J].江西建材,2014,18:111.
[3]封韶飛.基于建筑施工中鉆孔灌注樁施工技術探析[J].居業,2016,01:111~112.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