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對新時期下思想政治工作中弘揚中國傳統文化的措施進行分析。具體是在闡述中國傳統文化和思想政治工作兩者關系的基礎上,從繼承傳統文化精髓,在繼承上求創新以及將中國傳統文化融入進實踐活動中三大方面進行探究,最后論述了思想政治工作中弘揚中國傳統文化的意義。希望在中國傳統文化支撐下,思想政治工作內容更加充實,運行質量有顯著的提升。
關鍵詞:思想政治;中國傳統文化;弘揚策略;意義
中國傳統文化為中華民族在漫長的發展中,所匯聚的一種民族思維意識體系、知識結構體系、價值觀念體系、倫理道德體系以及人體生活習慣與行為方式等體系的文化類別,在不斷的發展中積極向我國社會政治、經濟文化等領域靠攏。思想政治工作中積極弘揚中國傳統文化,才能充滿生機與活力。故此,中國傳統文化為新時期下思想政治工作的開展提供了優勢條件。基于此,本文做出如下論述內容。
1.中國傳統文化與思想政治工作的關系
思想政治工作為社會或社會群體使用特定的思想觀念、政治觀點、道德規范對其成員進行有針對性的影響,促使成員產生滿足某一社會環境、某一階層發展所需的思想品德的社會實踐活動[1]。新時期的重要任務為做好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積極弘揚中國傳統文化,這體現出我黨對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重視,
思想政治工作開展的宗旨是對個體世界觀、政治觀、人生觀、法制觀與道德觀的引導與教育。思想政治教育是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進程中的重要內容,也是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目標實現的基石。在思想政治工作中弘揚中國傳統文化,在落實思想政治工作根本任務,使個體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強化其思想道德素質等方面發揮的作用是極為顯著的。總之,思想政治工作和中國傳統文化之間關系是緊密的,中國傳統文化為思想政治工作的運行供應富足而優質的精神內容,協助思想政治工作順利達成目標。
2.思想政治工作弘揚中國傳統文化的策略
2.1傳承中國傳統文化的精髓
在思想政治工作中弘揚中國傳統文化,傳承中國傳統文化精髓是前提,將其整合進行思想政治工作的各個環節中。中國傳統文化特征在如下幾點體現出來:(1)德育原則。在中國傳統文化中,德育的地位是至高無上的。對行業人員的德育品質進行引導教育強化他們職業責任心,將求真務實設置為最高的職業道德標準;(2)德育內容。強調目的性與針對性,重視社會教育、環境教育。思想道德問題,是新聞從業者必須遵循的道德原則、道德規范和傳播行為準則的總和。例如在媒體行業中思政工作側重點在于強化工的自身素質,使他們對新聞倫理與媒體倫理兩個層面的內涵有全面認識,培養他們為社會、為民族、為國家、為人民服務的集體主義思想。思想政治工作在媒體行業中開展,是降低“有償新聞、“低俗新聞”出現的概率的有效辦法。在我國幾千年的發展進程中,民間文學、宗教活動等社會實踐積極滲透進德育教育中,對大眾的思想道德觀念與行為發揮引導作用;(3)德育方法。強調的是教化和修身兩者的一致性。例如現代企業思政工作,側重點在于教導與糾正職工思想,強化其職業素質與個人修養。這一點在儒家文化中表現的是極為顯著的,儒家倫理方法為中國傳統文化體系的主要構成成分,對我國傳統文化發展進程產生顯著影響。過去我國德育教育重視環境感化、刑法強制等外在因素的作用效果,但是新時期下,以儒家文化為主導的傳統文化在弘揚之時認為上述方法發揮的是輔助作用,內省、自省、反省的方法發揮主導作用。“三省”方法在思想政治工作中的應用,最顯著的特征為重視個體的自我認知、自我反省、自我制約、自我教導,使個人自覺地實行內在控制。
2.2在繼承上求創新
弘揚中國傳統文化過程中采用繼承上求創新的措施,是“古為今用”目標實現的有效途徑[2]。中國傳統文化是在特殊歷史環境中生成的,帶有一定的局限性。所以在思想政治工作中,若對個體的品格進行教育采用灌輸方法,若取得的成果是不盡人意的,極易出現私德與公德失衡以及想個性主義方向傾倒等現象。正因為傳統文化存在局限性,所以在弘揚過程中應對其進行深度分析,對部分內容進行適度整改,實現“古為今用”的目標。具體在以下幾方面體現出來:(1)堅持將“德育”至于首位。彰顯德育是培養社會主義“四有”新人重要保障的作用;(2)政工明確職責。應用自身富足的知識體系,有效辦法把傳統文化與現代文化有機整合,強化思政工作運行效率;(3)構建并推行合力網絡,優化思政工作環境,進而優化思政工作運行效果。例如,現代企業在社會的幫扶下,思政工作環境體現出多樣化特征,為事業發展供應高素質技術人才。
2.3把中國優秀傳統文化和實踐相結合
中國優秀傳統文化側重點在于教會個體做人做事的方法,引導他們進行道德實踐活動。故此,新時期下思想政治工作可以借助現實行動去弘揚中國優秀傳統文化。例如,新聞媒體行業可以借助組織職員參觀歷史博物館和名人故居等、鼓勵員工自行編制一些歷史典故的微電影、撰寫古典名著的讀后感等途徑,讓員工對中國優秀傳統文化有更深刻的認識。弘揚中國優秀傳統文化,能夠協助員工嚴于律己、不說謊、不抄襲、不作弊、真誠待人、樂于助人[3]。總之,將中國傳統文化整合進學生學習生活的實踐之中,能夠培育他們愛國、敬業、誠信、友善的優秀品質。
3.在思想政治工作中弘揚中國傳統文化的意義
首先,弘揚中國傳統文化,是新時期下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基點。例如傳統文化中倡導“世界大同”的崇高境界,“不懈奮斗”的人生態度,“各族一家”的團結精神等,均是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重點內容,為當下思想政治工作的基點。
其次,弘揚中國傳統文化,是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內在需求。只有將我國傳統文化和現代化建設基本要求有機整合,才能強化現代化建設的民族特色,強化其現代性、生動性、富足性。也就是說傳統文化可以視為推動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一種教育力量,協助思想政治工作踐行現代化路線。
最后,弘揚中國傳統文化,有助于消除腐敗現象。社會主義經濟市場在建設與發展的過程中,對社會群體的思想觀念、行為方式均產生顯著影響[4]。物質利益原則為市場經濟運行的重要規則之一,加大了拜金主義、本位主義出現的可能性,這對市場經濟的發展產生負面影響。而在思想政治工作中弘揚“先義后利”、“見利思義”等傳統文化,能夠培養個體奉獻精神,這樣公民才能將個人利益服從、服務于社會群體與國家的整體利益,有效規避了市場經濟環境中的各類腐敗現象,為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健康、高效發展保駕護航。
結束語:
總之,在新時期下思想政治工作中積極弘揚中國傳統文化,能夠引導受教人員思想道德品質,強化他們行為方式的規范性。為了確保中國傳統文化的實用價值在思政工作中體現出來,應積極把中國傳統文化中的優秀理論成果和新時期思想政治工作宗旨整合起來。
參考文獻:
[1]黃潔.中國傳統文化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疏離與回歸[J].重慶第二師范學院學報,2014,27(04):114-116.
[2]黃潔.文化自覺視域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對中國傳統文化的傳承與創新[J].教育與職業,2014,(20):57-58.
[3]黃超,李憲倫.思想政治教育視閾下中國傳統文化教育的觀念闕如與現代補缺[J].學術論壇,2015,38(03):159-162.
[4]韓曉娟.中國傳統文化在當代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運用[J].綿陽師范學院學報,2015,34(07):50-54.
作者簡介:
趙芳(1978-),女,廣東珠海人,民族:彝,職稱:無,學歷:本科,研究方向:政治思想建設、辦公行政管理,新聞媒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