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克霖
摘 要:影響建筑工程建設混凝土施工現場的因素比較多,因此在其施工過程中,必須合理運用施工技術,充分做好施工準備工作,并且加強對其進行施工管理,從而保障建筑工程質量。基于此,本文闡述了建筑工程施工現場管理的主要作用及其措施,對建筑工程建設中的影響混凝土施工的主要因素及其管理進行了探討分析。
關鍵詞:建筑工程建設;施工現場管理;混凝土施工;影響因素;
一、建筑工程建設施工現場管理的主要作用及其措施
1、建筑工程建設施工現場管理的作用。主要體現在:(1)保障施工現場的有序施工。有效的施工現場管理可以嚴格控制施工進度及材料管理和使用有條不絮,使施工安全高效運行。有效地現場管理使得施工現場整潔美觀,設備進出通道通暢,還要注意環保文明,不對周邊產生過多的不良影響。(2)保障建筑工程質量。建筑施工企業系列標準的貫徹控制,建立質量保證體系,突出施工現場質量控制,要求施工企業把質量管理的重點放在施工現場。另外,減少或消除施工現場的無效勞動,改善人、物、在施工現場的結合狀態,減少施工材料的消耗,為施工企業節支增收。
2、建筑工程建設施工現場管理的措施。(1)科學編制建筑工程施工方案。施工方案就是指導建筑工程施工的技術文件,其主要根據施工的性質、規模、結構、施工復雜程度、工期要求、當地的實際條件而確定。并且施工方案要科學概括人力、物力、財力的合理搭配。施工組織設計的編制對工程造價有著很大的影響,不同的施工方案也需要投入不同的資金,進行不同的成本管理。因此,施工前,應組織包括技術、質量、施工、機械、材料、勞力等相關人員,一起采納與研究施工計劃的制定,針對工程實際情況編制相應的施工方案,更為重要的是在施工過程中應嚴格按所選擇的施工設計或施工方案組織實施。(2)充分做好施工技術交底工作。建筑工程施工企業必須組織全體管理人員積極主動地參與到施工技術交底工作中來。就施工來看,主要包括了土方開挖、回填、鋼筋模板施工、混凝土施工、砌體施工和抹灰施工等。因此這些施工技術必須進行及時有效的交底,并結合施工設計圖紙及施工現場對每個分項工程進行全面的交底。(3)提高施工人員的綜合素質。建筑工程施工現場管理中施工人員的職業技能非常重要,管理人員要充分調動施工人員的積極性和工作熱情,同時加強技能培訓,提高高施工人員的技術。但是有些施工單位通常會避開建設單位現場管理人員的監督,無視質量管理,不按操作規程辦事,因此施工現場管理必須提高施工人員的綜合素質。
二、建筑工程建設中影響混凝土施工的主要因素
建筑工程建設中影響混凝土施工的因素主要有:(1)混凝土自縮因素。混凝土是靠兩成的水分來硬化的,其余的都被外界蒸發掉了。當蒸發掉的水分超過本質上應該蒸發的水分,就會引起混凝土收縮。除此之外,混凝土材料中夾雜了很多的添加劑和礦渣等,也是對其影響的重要因素。此外,水灰比、骨料的含量及其種類也對混凝土的自縮值有很大的影響。因此混凝土施工現場過程中,應該將混凝土裂縫以及自縮原因考慮到其中。(2)溫度因素。混凝土施工現場過程中,由于其澆筑的溫度隨著外界溫度的變化而變化。當外界的氣溫升高時,都會減少混凝土內、外部位的溫差,形成溫度應力。溫差越大,溫度的應力越大,產生的裂痕也就越大。(3)較強約束力因素。建筑工程施工中混凝土都是厚重的整體澆筑物體,從而導致了地基對其的約束力。這種來自外部的約束力會導致混凝土產生裂痕,有時還會出現內部的約束力。(4)水泥水化熱產生的因素。在水泥水化的過程中,必然產生一些熱量。由于混凝土結構比較厚,表面系數低,混凝土散發的熱量不能及時的疏散,導致了大面積的混凝土結構內部的溫度越來越高,引起了混凝土出現裂縫問題。
三、建筑工程建設的混凝土施工現場管理
1、充分做好施工準備。主要表現為:(1)原材料管理。第一、水泥:應該根據工程的強度要求以及不同型號的水泥性能來選擇,保證其強度不低于設計的規范,對于有特殊承重要求的部位應該在選用之前進行測試,結合報告進行選擇。第二、水:應該盡量采用可飲用的水進行混凝土的拌合,對于不可飲用的水,在拌合之前應該先進行化驗和抗腐蝕檢驗。第三、骨料:作為混凝土的主要組成部分,骨料的優劣對混凝土最終強度有直接的影響。(2)混凝土工程澆筑施工前,需要對鋼筋、控制模板、保護層等設備的規格尺寸進行檢查,使其偏差值符合國家驗收評定的標準。還應該對模版接縫處是否密合完好以及其支撐是否穩定進行檢查,還要對鋼筋和模版進行預檢,符合標準之后,才能開始澆筑。(3)混凝土工程澆筑施工前,應該先做好對施工工人的安全技術交底工作,對施工中要注意的問題要詳細說明,強調梁柱、梁板與剪力墻的混凝土標號的控制,以及振搗時間、間距等等事項。(4)混凝土工程澆筑施工前,應該對該地天氣變化情況進行掌握,根據工程的需要,把澆筑工程中所必備的防雨防暑物資事先準備好,以保證混凝土的澆筑質量。
2、拌合施工管理分析。混凝土材料確定后,需要避免采用經驗配比的方法,杜絕少配、錯配、漏配等影響混凝土質量的事件發生。然后應該對適配完成的混凝土進行性能的檢測,然后才能進行大量的混凝土的拌合。在施工中應該經常對骨料的含水率進行檢測和調整。在向攪拌機具中投料時應控制在機具的額定容量之下,拌合中應該隨時對拌料坍落度和離析現象進行監測。
3、澆筑振搗的施工管理分析。主要表現為:(1)澆筑施工管理。混凝土澆筑施工前,要求對鋼筋和模版進行檢查,從而保證混凝土的澆筑條件,同時還需確定澆筑方法的合理性。應保證混凝土下落高度小于3m,如果采用的是分層分塊澆筑方法的話,應該結合鋼筋的密集程度和結構的特點來決定每一層的高度。在分層高度的控制上,一般為插入式振搗器作用長度的1.25倍,如果振搗采用的是平板振搗器,則應該控制分層的厚度,不超過200mm。澆筑的過程應該盡量連續,如果必須出現間隔,則要盡量的縮短間隔的時間,以保證在前層的混凝土初凝前可以恢復施工。較注重應該經常觀察和整改鋼筋、模版等設備的變位現象。較大的梁體可以進行單獨的澆筑,對連續澆筑無法實現的部位,應該在剪力較小的地方預留好施工縫。(2)振搗施工管理分析。振搗是使混凝土能充滿模版的每個角落,使其獲得最大的均勻和密實度。振搗分為機械和人工振搗兩種,一般只有工程量小、或者采用的是塑性混凝土的時候才會使用人工振搗的方法。振搗過程應該快插慢拔,均勻的選擇插點的位置,以防出現漏振的情況。在插入振搗棒的時候應該使其進入下層混凝土中,以免在兩層混凝土中間出現縫隙。在一個插點應該持續振搗20-20S,以表面無下沉、無氣泡,泛漿或者水平為宜。如果使用平板振搗器進行振搗,則應該保證其能夠對已經振實部分的邊緣進行覆蓋。
結束語
綜上所述,隨著城市化建設的不斷推進,使得現代工程建設項目不斷增多,而混凝土以高強度及良好工作性能的特點在建筑工程建設中得到廣泛應用,并且其施工質量好壞直接關系到建筑物的安全,因此必須加強對其施工現場管理進行分析。
參考文獻:
[1]趙文靜.關于建筑工程施工現場管理的探析[J].裝飾裝修天地,2016
[2]李愛蘭.高層建筑混凝土工程施工技術探討[J].建筑建材裝飾,2015
[3]張躍.土木現代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問題與對策分析[J].大陸橋視野,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