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改革我國行政審批制度是經濟社會雙重轉型的外在要求、政府治道變革的必然需要、政府執政理念轉型的內在依據。目前我國行政審批制度在改革過程中出現了:改革目標不明確,路徑不清晰;審批制度不完善,配套設施不齊全;監督機制不健全,形式化問題嚴重;審批人員素質不高,服務理念不到位等問題。鑒于此,提出了明確改革目標,完善改革路徑;完善審批制度,促進配套改革;健全監督機制,加強改革監督;提高工作人員素質,強化服務理念等對策。這些對策和措施對深化我國行政審批制度改革具有深刻的借鑒意義。
關鍵詞:行政審批制度;問題;對策
一、目前我國行政審批改革過程中存在的問題
1.改革目標不明確,改革路徑不清晰
第一、改革目標不明確。沒有依法行政,切實轉變政府職能,也沒有從源頭上預防和治理腐敗為目標,建立與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相適應的行政管理體制。第二、改革路徑不清晰。僅僅以減少了多少審批項目來衡量行政審批制度改革的效果,而忽略了通過改革促進政府職能的轉變、依法行政水平的提高和制度創新的實現。第三,改革程序復雜。固定資產投資領域審批程序除備案項目外,一般包括立項、可行性研究、用地分析、設計方案、初步設計、施工圖、開工和竣工驗收等若干審查階段,各個階段又分成若干個審批環節。
2.審批制度不完善,配套設施不齊全
沒有合理界定行政審批的事項和范圍。行政審批改革和轉變政府職能沒有有效的結合起來,再加上具有行政審批設定權的國家機關,并不是所有的審批都能設定。沒有設置完善的行政審批管理機構。沒有完善的管理機構,就很難高效率實施組織領導,進而很難構建正常的行政機關內部管理機制。因此,要想克服審批項目的繁多和雜亂無章必須設置合理的行政審批管理機構。沒有設定合理的行政審批權力結構。一些部門內部行政審批權相對集中不夠,沒能進一步整合行政審批職能,使設在大廳的辦事窗口審批權限十分有限。
3.監督機制不健全,形式化問題嚴重
行政審批制度的監督機制不健全。在行政審批制度改革的進程中,行政審批監督體系不可或缺。行政審批制度的形式化問題嚴重。在很多情況下,行政審批只是在形式上和簡單轉變和數字上的減少,很少觸及到行政審批制度改革的實質。
4.審批人員素質不高,服務理念不到位
行政審批的工作人員整體素質偏低。目前《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務員法》已經實施,但是地方上對其的實施并不樂觀。公務員的素質偏低一直是制約行政審批制度取得真正的成效的問題。進一步完善公務員制度,造就一批優秀的公務員才可以加快改革的進程。公務員的服務理念不到位。在強化服務理念的過程中,審批人員與申請人之間的關系是服務者與被服務者的關系。但是多數審批人員混淆了兩者的關系,本末倒置。
二、深化我國行政審批制度改革的對策
切實推行行政審批制度改革,進一步深化我國行政審批制度改革,完善目前我國行政審批制度改革,主要從如下四個方面進行:
1.明確改革目標,完善改革路徑
其一、行政審批制度改革,需明確改革目標。目前,我國現階段行政審批制度改革的總體方向是建立與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相適應的行政審批制度。因此,要想預防和治理腐敗,行政審批制度改革必須要以轉變政府職能,促進依法行政為方向,創建與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相適應的行政管理體系。其二、行政審批制度改革,應完善改革路徑。如何權衡行政審批制度改革的效益,更重要的是要看,通過改革是否促進了政府職能的轉變、提高了依法行政水平、實現了制度的創新,是否逐步形成科學合理的審批管理體制、規范高效的審批運行機制、嚴密完善的審批監督機制。
2.完善審批制度,促進配套改革
合理界定行政審批的事項和范圍。國家機關具有行政審批的設定權,但是并不是所有的審批都能設定,否則會出現越軌、越權行為。合理設置行政審批管理機構。假如沒有完善的行政審批管理機構,就難以有效實施組織領導,也難以構建正常的行政機關內部管理機制。合理設定行政審批權力結構。合理設定行政審批權力結構,有利于協調分工與合作、互相牽制,保證審批工作的質量。
3.健全監督機制,加強改革監督
第一,加強行政審批內部的監督機制。從法理學的角度來看,授予權力與權利的制約是密不可分的。落實人們對行政長官的監督機制,變單向監督為雙向監督,以便為公眾監督提供有效的渠道。第二,健全行政審批的外部監督機制。完善行政審批制度改革外部監督,需要切實落實權力機關、司法機關以及社會團體和個人的監督,將新聞輿論監督、行政監督和法律監督結合起來,增強行政審批制度改革的監督合力。第三,推進行政審批監督的法制建設。在加強行政審批監督主體建設的同時,要重視監督建立和完善法律和與其配套的制度體系,這樣才能保障監督主體的監督權力,落實監督的實際意義。
4.提高工作人員素質,強化服務理念
首先,要不斷強化公務員的服務理念。加強服務意識,堅持以公民為主要服務對象是真正發揮公務員的服務功能的一種有效措施。公務員的素質偏低一直是制約行政審批制度取得真正的成效的問題。進一步完善公務員制度,造就一批優秀的公務員才可以加快改革的進程。其次,努力提高審批工作人員的素質。真正影響行政審批改革成效的是公務員的素質的高低。要想使行政審批制度取得良好的成效,必須努力提高審批工作人員的素質,這是至關重要的。目前而言,如何進一步完善公務員制度,造就一批優秀的公務員來加快改革的進程是行政審批改革面臨的重要問題。
參考文獻
[1]德國行政法學家厄斯特·福斯多夫·丹尼爾.管理思想的理念[M].北京,商務印書,2011:15-18
[2]唐明良.標準化與行政審批制度改革:意義、問題與對策[J].中國行政管 理,2013(5):3-5
[3]謝元亮.行政審批制度改革的探索與實踐[J].機構與行政,2013(11):89-91.
[4][法]盧梭.社會契約論[M].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234-236
[5]美國學者麥克爾·巴澤雷.突破官僚制:政府管理的新愿景[M].北京:商務印書,2012:107-110.
作者簡介
馮敬,女,漢族,河南鄭州人,研究生,貴州民族大學,研究方向:法律碩士。
(作者單位:貴州民族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