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教育體制的深化改革,學前教育事業的重要性愈加凸顯,逐漸朝著科學化、規范化、正規化的方向發展。在學前教育專業不斷發展的背景下,數碼鋼琴集體課作為一種全新的教學組織形式,在鋼琴教學中的應用越來越廣泛,有利于豐富教學內容,提高學生綜合應用能力,達到良好的教學效果。本文就對數碼鋼琴集體課在學前教育專業鋼琴教學中的應用進行分析和探討。
【關鍵詞】數碼鋼琴集體課;學前教育專業;鋼琴教學;應用
【中圖分類號】J624.1 【文獻標識碼】A
數碼鋼琴集體課屬于一種全新的教學模式,主要是指在同一個教室中集中多臺數碼鋼琴,利用同一網絡系統融合錄像機、實物投影機、CD、MIDI等多媒體技術,借助中心控制臺進行操作,實現傳統鋼琴教育、現代科學技術、集體課形式的一體化[1]。當前由于招生規模的擴大,師生比例嚴重失調,而鋼琴課教學作為學前教育專業中的重要內容,以往的教學模式已經無法適應現代化教學,這就需要合理應用數碼鋼琴集體課教學,有效緩解這一矛盾,推動學前教育的良性發展。
一、學前教育專業鋼琴教學中應用數碼鋼琴集體課的意義
(一)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在數碼鋼琴集體課教學活動中,學生可以利用教學軟件系統進行不同形式的練習,如聯彈、分聲部合奏、齊奏等,充分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通常學前教育專業鋼琴教學注重實用性,要求學生可以創編、彈唱、伴奏兒歌,而數碼鋼琴集體課的應用,能夠將學生分成兩組,分別彈左手伴奏方法與右手旋律,強化學生的合作意識與節奏感,使不同程度的學生相互交流、共同提高。
(二)確保教學進度
學前教育專業的學生在入學之前,基本沒有鋼琴彈奏的基礎,處于同一起點,在一段時間的學習與訓練后,由于個體能力素質等方面的差異,學生的程度會存在明顯的差異。在這種情況下,以往的小組課或“一對一”教學模式已經不能滿足實際教學需求,往往會導致許多學生無法跟上教學進度,失去鋼琴學習的興趣[2]。數碼鋼琴集體課教學的應用,可以讓教學以全班學生為依據,對教學過程進行精心設計,保證大部分學生學習進度的一致,達到理想的教學效果。
(三)降低教學成本
數碼鋼琴教室可以容納一個班學生同時上課,學生每人一臺數碼鋼琴,鋼琴彈奏時戴上耳機則不會受到干擾;而教師可以利用教學軟件系統對學生的彈奏進行監聽與指導,學生也可利用投影來觀看教師的示范操作。相較于傳統的鋼琴教學,這種方式不僅能夠避免教學過程中的重復環節,將教師的作用加以充分發揮,還能節省大量琴房資源,提高鋼琴教學的效率。
二、數碼鋼琴集體課在學前教育專業鋼琴教學中的應用策略
(一)注重個體差異
對于數碼鋼琴集體課教學而言,其雖然在教學進度方面具有統一性,但是由于學生的學習興趣、先天條件、學習方法、接受程度等有所不同,因而鋼琴彈奏的水平也會不同,這就需要教師積極關注學生個體的差異。在藝術教育不斷普及的趨勢下,許多學生在入學前都開始接受鋼琴訓練,教師應該制定專門的教學計劃,保證學生學習的延續性。例如:對于優秀學生,教師可以讓其作為助手,在課后集體訓練中指導初級學生;而接受能力弱且基礎薄弱的學生,教師則應選用課后單獨輔導的形式,以鼓勵為主,使學生形成“笨鳥先飛”的思想,逐漸趕上教學進度。
(二)創新教學方法
在學前教育專業鋼琴教學中,可以將數碼鋼琴集體課與分組課教學、個別課教學等模式相結合,充分發揮出各種教學方式的作用,有效實現鋼琴教學目標,更好地解決學習中出現的共性問題[3]。教師在實施數碼鋼琴集體課教學活動時,應該從學生的學習能力、性格特點、用功程度等方面的差異性出發,采用小組課教學的方式,將學生劃分成不同的學習小組,讓水平相近的學生為一組。教師結合曲目和練習目標進行分別講解,以免學生在實際練習中出現同樣錯誤,提高學生的彈奏能力,實現學生的共同進步。教師在集體課教學過程中,也可以根據學生個人的獨奏,適當融入演奏、重奏、齊奏等方式,保證教學方式的多樣性和豐富性,激發學生學習的主動性,提高學生的音樂素養。
(三)合理選用教材
學前教育專業沒有系統的音樂基礎理論課,如視唱練耳和樂理等,基本是在鋼琴課堂上講解音樂基礎理論,因此在數碼鋼琴集體課教學中合理選用教材至關重要。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選用《應用鋼琴基礎教程》和《現代鋼琴集體課教程》,其中前者是以鋼琴學習規律為基礎,通過流動低音與簡易半分解和弦、終止四六和弦的彈奏方法等章節的設置,在教學中整合應用鋼琴即興伴奏、鋼琴基礎訓練、和聲知識等,以方便不同程度學生的彈奏,促進學生綜合運用能力的提升。后者則是詳細講述了跳音、連音等鋼琴彈奏方法以及和弦、節奏、音符等樂理知識,可以作為鋼琴演奏法語樂理的理論教材。
(四)優化考核方式
在學前教育專業鋼琴教學中應用數碼鋼琴集體課的教學模式,必須要優化考核方式,制定科學合理的考核制度,量化評價學生的學習態度、進步幅度、實際運用能力、出勤情況、基本技巧掌握程度等,并給出相應的分數。同時對學生綜合實踐能力進行考評,合理設計考核總成績中考評指標所占的比重,進而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實現學生的全面發展。
三、結束語
總而言之,數碼鋼琴集體課作為一種全新的教學模式,不僅是對傳統鋼琴教學的有力補充和延伸,也是推動學前教育創新變革的基礎。在學前教育專業鋼琴教學中應用該模式時,必須要注重個體差異,創新教學方法,合理選用教材,優化考核方式,從而提高數碼鋼琴集體課教學的效果,培養出合格的學前教育人才。
參考文獻
[1]祁錫峰.數碼鋼琴集體課在學前教育專業鋼琴教學中的應用[J].當代音樂,2015(13):75-76,80.
[2]陳懿.學前教育專業數碼鋼琴集體課教學探索[J].戲劇之家,2016(05):220.
[3]劉昕.數碼鋼琴集體課的優勢、困境與出路[J].音樂探索,2011(01):56-58.
作者簡介:任青(1984—),男,侗族,貴州銅仁人,本科,助教,研究方向:學前教育專業鋼琴教育。